日本饮料潜伏39年,一年赚走1046亿,中国人以为国货,你贡献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茶文化不仅催生了各种相关产业,从茶具到茶艺再到如今流行的即饮茶市场,都源自于我们国家的茶文化。
然而,在我们国家,却有一家来自日本的饮料企业,已经在华“潜伏”了39年。
这家企业名叫三得利株式会社(SUNTORY),它的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1100亿元(2021年),成为日本饮料企业中最大的一家。
不过,很多人都以为三得利是本土品牌。
相反,有趣的是,许多被我们认为是日本品牌,但实际上它是国产的,例如最出名的就是那款中华牙膏。
而听起来像外国牌的黑人牙膏,实际上是正宗的国货。
在许多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饮品店,而且不少店名都是以茶为主题,比如“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等。
这些店里常常排着长队,吸引了许多人。
人们对这些店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饮品好喝,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它们营造的“日本风”有关。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22年,三得利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竟然达到了1046亿元人民币,你贡献了多少?
虽然相比那个传奇的1100亿元有所下滑,但即便是这一点点下滑,它仍然成功地超过了农夫山泉、统一等这些老牌大品牌。
三得利在宣传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日本有一项规定:如果企业员工的腰围超过标准,企业将会受到政府罚款。
因此,企业每天都必须对40至75岁的员工进行腰围检查,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得超过90厘米。
为了避免员工的肥胖问题对企业工作效率造成影响,企业开始寻找各种解决办法。
由于不能组织员工在工作时间进行跑步或健身操,乌龙茶成为了各公司企业茶水间的首选饮品。
当然,毫不意外地,三得利将这个故事用于宣传效果非常显著。
这个相当有趣的故事得到了许多人的信任,尤其是那些以减肥为目标的人,一听到这个故事就迫不及待地去购买三得利的产品。
这个牌子过去因为他们家的乌龙茶饮而为人所知,在网络上受到各种博主的推荐,据说口感好、解腻还能减肥。
而如今,在上海开设的旗舰店成为了众多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吸引了大量的人潮。
然而,很多人一听到这个牌子,如果不深入了解的话,很容易误以为它是国产品牌,实际上它是一家成立了124年的日本老字号企业。
他们从威士忌、啤酒开始,后来不断创新推出了发泡酒、橙汁饮料等产品。
直到1981年,三得利进入中国市场,成立了食品公司。
近年来,他们在茶饮领域开拓了细分市场,推出了一款被称为“无糖茶饮”的产品,备受追捧。
这也难怪,三得利一开始就以一个动人的故事打动了人们。
过去,老一辈人对于茶叶的饮用方式主要是用开水冲泡,或者采用精致的功夫茶。
然而,这种喝茶方式似乎并不适合广大的年轻群体。
由于茶叶的一些苦涩味道,许多习惯了饮料的年轻人不喜欢喝茶,但是茶叶却具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效。
因此,随着市场的发展,许多饮料企业开始自主研发即饮茶,即无需冲泡的茶饮。
这些即饮茶的包装与市面上的普通软饮料相似,但却具备了茶叶的功效,并经过生产商的调配,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正因为如此,许多饮料企业转向茶饮领域。
早年间,康师傅就推出了自己的茶饮系列,而统一旗下的“茶里王”和“小茗同学”也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茶饮品牌。
此外,农夫山泉推出的“茶π”和“东方树叶”如今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之一。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品牌之外,娃哈哈、元气森林和维他等品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茶饮产品。
与可口可乐、芬达、百事可乐、美年达等“洋品牌”不同,三得利这个名字听起来特别像是一个有点年代感的中国品牌。
事实上,三得利株式会社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早在1981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第一时间生产销售福建特产的乌龙茶。
在清凉饮料市场上,他们开创了全新的无糖茶领域,成为业界的先驱。
到2021年,他们的营收已经达到了1120亿人民币,利润约为129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的同行明星企业农夫山泉在2021年的营收仅为296亿元,还不到三得利的三分之一。
三得利株式会社的总部位于日本的大阪,成立已经长达124年,是一家真正的百年企业。
他们生产的产品涵盖饮料、酒类、食品、餐饮、花卉等众多领域。
著名的白州酒、山崎酒就是出自三得利。
该公司全年的营收已经超过了1,100亿元人民币,是农夫山泉的四倍以上。
对于了解酒类的人来说,一定听说过山崎、白州等品牌,而这些酒正是由三得利生产的。
该公司旗下的烈酒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仅次于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集团。
去年,该企业旗下酒类产品的全年营收额达到了7878.3亿日元。
看看那些令人费解的中国国内饮料企业,竟然给他们的产品起了个“日本风味”的名称。
比如“元气森林”和总部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将自己伪装成东方异国情调,充满神秘感。
直到引起粉丝的不满才改正,真是令人唏嘘!
三得利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但赚钱颇丰的存在。
在国内,三得利的知名度虽然不及可口可乐、百事等品牌,但在中国市场仍稳占一席之地。
特别是如今三得利在茶饮领域的发力,希望在有着浓厚饮茶文化的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三得利生产的黑乌龙茶、橘皮乌龙等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备受欢迎。
据悉,国内茶饮市场规模预计将很快突破5,400亿元,而三得利茶饮品牌给国内茶饮品牌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么,三得利是如何赢得如此广泛的消费者喜爱呢?
首先,茶饮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迅速上升,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三得利巧妙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在茶饮市场的兴起阶段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三得利的口感出色,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凭借口碑的传播,三得利迅速占领了大型商场的销售渠道,成为中国人钟爱的茶饮品牌之一。
分析指出,在任何行业中,优质的产品都是立足之本。
多年来,三得利不断提升知名度,成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茶饮品牌之一。
此外,三得利在进军中国市场时采取了本土化营销策略,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产品包装中融入一定的中国元素,如繁体汉字,三得利在中国市场树立了本土品牌的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我们本土的国内企业在产品配方上更多地使用了食品行业的添加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健康,这种做法不太符合大众的购买趋势,从而对产品的生产销售数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三得利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不仅仅依靠优质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本土化战略的成功。
这一点确实需要我们国内品牌学习。
我们有些国内品牌为了显得高级,不惜使用一些外国名字或添加外国元素,结果却适得其反。
一些国内品牌的迷惑行为令人疑惑。
明明是纯正的国产产品,却非要给自己取一个洋气的名字,生怕让消费者以为是国外品牌。
就像一款国产饮料“元气森林”,特意把“元气”的气字写成了日语的“気”,直到遭到消费者的抵制后,才又改回汉字。
在宣传原材料产地时,一些品牌却宣传日本北海道和福岛原产的白桃,生怕被人误认为是国产品牌。
类似的情况还有一款茶饮料“奈雪的茶”,特意把“的”的字写成了日语的“の”。
不管好喝与否,这种品牌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营销上。
而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却更好地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审美和喜好。
例如美国保洁公司的碧浪、海飞丝、佳洁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的大宝,韩国的好丽友,新加坡的金龙鱼,法国达能的脉动、乐百氏,日本的养乐多等等。
这些品牌的名字听起来容易记住且流利,曾一度被国人误认为是国内品牌。
这也反映了多年来国人缺乏自信的现象。
在我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许多产品都是外国品牌,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只要是外国品牌就是好东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