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 星期四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联合早报)

作者 祥子

内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在内政部的颁奖礼上说,社会上越来越多人试图挑战执法行动的合法性,而提出无根据指控。

所谓“试图挑战执法行动的合法性”,查看英文原文,部长说的是:

Attempts to de-legitimise police, enforcement agencies

关键字是 de-legitimise,从字面直译就是“除合法化”,可引申为把执法机构的合法行动描黑丑化。

部长以网上两则指责警员的贴文为例,加以说明。

例子之一是,去年7月,网上广泛流传的一张照片,指警员临检两名回教学校学生。事实是,警员在向学生介绍通勤者守望计划。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Make Them Famous 面簿群)

例子之二是,警方在诺维娜广场逮捕一名女子的照片引发争议。事实是,这名女子之前曾咬伤他人,并在过程中辱骂警员,向警员吐口水。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警方在诺维娜广场逮捕一名女子的照片引发争议。(互联网)

根据部长的简单描述,这两个例子更多的是反映网络上一个普遍现象:

网民常根据表面上所看到的情况,在不作出进一步了解之前,便发表个人结论。

如在2018年4月,本地某加油站,一名老员工错误地为顾客的车子多添了几十元的汽油,车主被气坏,而在柜台发飙,要工人赔偿。

一旁观者把事件发生过程的手机视频放上网,并发表了一番路见不平的正义之言,指责豪华车车主仗势欺人,连一个工人的无心过失也不放过。

这段视频后果然引来网民一片谴责声音,矛头都指向车主。

真相是,车主当时已经把车卖了,在交付车子之前,只是想为车子添点油而已,他的愤怒是可以理解。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被指给自家宝马车(右)添油135元,却只肯支付其中10元,宝马司机(左)表示自己被冤枉了。(面簿)

网上这类不明就里的“正义之士”和“半路杀出的英雄”多得是,很多视频无法告诉人们事件的前因后果,网民跟着起哄,这已是一种网络生态。

但是,当矛头指向执法当局,而妄下定论时,“好心”可能变成“恶意”。

网上动不动就指控警方的言论,已经形成一种风气或是趋势吗?只有执法当局才能深切体会。

这种风气与趋势背后是否隐含任何动机,也许更值得警方关注。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咨询公司盖洛普10月27日发布了2020年《全球法治》(Global Law and Order)报告,新加坡与中亚国家土库曼以97分分享榜首的荣誉。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盖洛普)

盖洛普去年透过家访、电访等方式,对全球17万5000人进行问卷调查,涵盖144个国家与地区。

问卷提出的问题包括:对警方是否有信心、独自夜行是否有安全感、过去一年自己或家人曾否遭窃或被袭击打枪等等。问题直接了当,没有摸棱两可。

这个咨询公司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发布这项报告,新加坡每年都考第一名。这个调查印证了新加坡人对执法机构具有高度信任,警方的公众形象良好。

新加坡的治安,在国际上早已建立口碑,law and order(法律与秩序)就是新加坡的招牌,难怪尚穆根对网上抹黑警方的现象有点感冒。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尚穆根。(海峡时报)

他说,“警方不会接受恐吓,或允许任何人企图让警方的行动失去合法性”,含有强烈的警告意味。

网络无国界,各类视频无所不有,视频所“记录”的事件往往看不出时间地点和前因后果。因此,视频很容易混淆耳目,误导网民。

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网络上的消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执法当局的调查提供有用线索。尤其是车祸的发生经过,视频成了重要证据。

在数码化时代,所谓的“警民合作”的“民”也应该包括“网民”。

越来越多人网上企图抹黑新加坡警方? “半路英雄”好心可能成恶意

上一篇新闻

案中案? 新加坡高庭再推翻一女佣偷窃罪判决,“赃款”原来是“春色封口费”

下一篇新闻

几乎不做饭的新加坡人,靠什么生活?得知原因,网友:太羡慕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