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房价到底还会不会上涨了,未来的房价真的会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会变成白菜价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是肯定的,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子未来一定会变得一文不值,只是这个进程根据不同城市的状况会出现的早晚而已,房子在未来的赚钱效应也许并不会消失,但慢慢的会跟绝大多数人无关,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正在从快速推进房地产发展的香港模式向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新加坡模式快速转变。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多数城市房价的命运会相同

首先,某种商品要想具备价值或者能够产生赚钱效应就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这种商品能够被“交易”。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的房子真正实现全面商品化也就20多年的时间,在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房子是不值钱的,因为几乎所有住的房子都是自己盖的或者单位分的,在市场中真正流通的房子是非常非常少的,在房子的赚钱效应没有出来之前,并没有多少人想要屯房子赚钱。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交易属性

但自从房子全面商品化之后,我们参考了香港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并在香港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了中国特色的拆迁货币化安置,商品房公摊面积,学区房销售模式等一系列刺激房价上涨和房屋销售的方法,从客观来说,这个方法确实为地方财政创造的巨大的收入,令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造富神话,很多早期买房的人都大赚特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房价涨的过快,房子建的太多,这已经透支多数人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也深度绑架了金融体系和部分地方政府财政。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土地财政

其次,既然房地产已经从对社会经济的正面贡献逐渐转变为了负面贡献,那有没有什么方式解开这个死结呢,也许新加坡模式就是非常值得参考的,而且从近一两年的相关房地产政策可以看出,我们管理层也正在这么做,下面举几个已经采取的相关措施和例子也许会让大家更好理解一点。

第一,国家现在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去并购业绩较差的中小开发商,那什么是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说得直白点就是具有央企或者国企背景的开发企业,因为他们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资金,所以也更容易拿地,有相关行业的朋友也许会注意到,现在很多地区出问题的楼盘项目都在逐渐被央企或者当地政府主导的城投逐渐接手,新增土地开发资源的80%也大多都是央企或者地方国企给拿走了。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房企并购重组

第二,深圳等一些发达地区的政策明确表明,未来建设的新楼盘中共有产权房,公租房,廉租房的比重要超过一般的商品性住房,这种政策意味着已经逐渐开始关闭房子的交易权限了,未来在市场上真正能够流通的房子只属于富人阶层的商品,这部分房子是需要负担高额税费的,其余的多数普通人会逐渐住进只具有居住属性,而没有交易的属性的房子。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新加坡模式的公租房

第三,国家财政部的相关领导也说,只要房地产市场能够恢复到经济可以承受的程度,那就一定要加快房地产税的全面实施,而房地产税的实施则意味着房地产相关的征税将会从过去的交易阶段为主转变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持有阶段为主的模式,而一旦这个政策全面实施,则意味着多数中小城市的房价可能再次迎来一轮下跌,因为现在中小城市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并不在少数,如果这些房子不卖掉,那放在手里只会越来越赔钱,因为要不断的交税,所以,降价甩卖是大概率事件。

房子会变成白菜价么?会,因为我们正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转变

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

最后,中国房子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会是什么样呢,这里可以参考下电费,水费的公共事业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网上俗称的新加坡模式,通过上面所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线索路径,那就是多数房子逐渐会被国企全面控制,然后在征收房产税的同时,大量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逐渐将多数房子的居住属性和金融属性分开,租金由政府统一控制,斩断多数人房子的交易能力,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这样多数房子就慢慢不值钱了,而管理层之所以能够容忍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以及房产税可以替代过去的土地财政。

上一篇新闻

无数热钱涌入的新加坡,经济为何“熄火”?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大幅提高投资移民门槛,从250万新元增至最低1000万新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