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 星期四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使用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

1. 什么是“合力追踪”?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使用

“合力追踪”是一项协助新加坡政府加强冠病患者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的计划。“合力追踪”应用于今年3月20日发布,携手防疫器则在今年6月28日推出,方便没有手机或手机功能不足的公众使用。

这项计划可以弥补人们记忆力的局限,毕竟我们的记忆未必准确, “合力追踪”应用和携手防疫器都通过蓝牙信号把不同用户何时接触彼此的信息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会储存在用户的手机或防疫器内,25天以上的数据会自动消除。

2. “合力追踪”与SafeEntry有什么区别?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使用

“合力追踪” 计划协助卫生部追踪冠病患者具有传染性期间和患者有近距离接触的公众,SafeEntry则协助病患记住他曾经到过的地方,也协助卫生部发现可疑的感染群。

两个系统相辅相成,协助卫生部把追踪工作从平均所需的四天减少至两天,大幅提高追踪病例接触者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合力追踪”记录什么数据?它会不会侵犯隐私?

“合力追踪”计划涉及三种数据。

第一是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络号码,以方便卫生部在追踪过程可以快速找到用户。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安全的服务器中,除非有必要联系追踪用户,否则卫生部一般不会提取这些数据,也不会与第三方共享。

第二是“合力追踪”应用或携手防疫器的蓝牙数据。“合力追踪”与运行相同应用的附近手机或携手防疫器交换蓝牙距离数据。这些数据是匿名和加密的,不会泄露用户身份。为了测量距离,用户手机型号和信号强度等信息也会被提取,因为不同手机型号以不同的功率传输信号。这些蓝牙数据只会存储在用户的手机上,只有当用户不幸确诊感染冠病,才会与卫生部分享。

最后是应用分析数据。为了改进“合力追踪”应用在不同手机型号的运作,当局会提取手机设备的基本信息和该应用的使用数据。

主管智慧国计划的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也多次强调,当局不会把记录器的数据保存在“一个庞大的中央数据库”里。

4. 如何提取“合力追踪”携手防疫器?

全国发放“合力追踪”携手防疫器的计划已于9月14日开始落实。所有7岁及以上的新加坡居民都可以在指定的民众俱乐部或民众联络所领取防疫器。想要领取防疫器的公众可以上TokenGoWhere网站查询领取地点和时间。公众领取防疫器时需要出示带有条码的原始身份证件,并可以通过出示家人身份证件代他们领取防疫器。

政府至今已在38个民众俱乐部分发“合力追踪”携手防疫器,截至10月4日派出超过10万个。预计到11月底,公众就能在全岛108个民众俱乐部领取携手防疫器。

5. 我能使用身份证或SingPass应用程序登录SafeEntry吗?

目前,除了以上的登录方式,公众一般上可以使用身份证、电子政府密码(SingPass)应用程序或手机扫描应用程序来扫描SafeEntry二维码。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使用

一旦指定热门场所强制使用“合力追踪”进行登录,公众就不能使用身份证、SingPass应用程序或直接扫描SafeEntry二维码进行登录,必须使用“合力追踪”应用程序或是便携器进行登录。

6.“合力追踪”应用程序和便携器有什么差别?如果我有使用应用程序,还需要使用便携器吗?

应用程序和便携器都是使用蓝牙信号,探测和记录下使用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有助接触者追踪者更快速且更有效率地找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有些人认为使用应用程序比较方便,但有些人没有智能手机或是担心应用程序耗电而不愿使用,他们就可选择使用便携器。

7.谁需使用“合力追踪”应用程序或便携器?

七岁以上的新加坡居民都必须使用。

8.哪些场所必须使用“合力追踪” 应用程序或便携器登录SafeEntry?

即日起至11月中,公众在较大型活动场所必须使用“合力追踪”进行登录,这就包括现场表演活动、商业活动、超过100人的宗教场所和电影院。

到了12月,进入以下这些场所也必须使用“合力追踪”应用程序或便携器登录。

工作地点

学校

学前班,托儿所

医疗保健场所

住宅和社区护理设施

宗教场所

殡仪馆

酒店

银行

饮食设施

零售商店

补习中心

体育娱乐设施

文化娱乐场所

家庭企业

活动场地

9. 防疫器出问题如何寻求援助?

需要协助的用户可以发电邮至[email protected]或拨打热线6973-6511。热线于工作日早9时到晚6时开通。

目前,公众能到指定的38所民众俱乐部索取便携器,陆陆续续也能到所有民众俱乐部领取。

“合力追踪”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使用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解封第二阶段以来 10人在工作场所意外丧命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第三阶段解封后,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你最想做什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