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3日 星期五

美国计划试行对华投资新审查机制

美国计划试行对华投资新审查机制

科技战略


苹果与微软占标准普尔500指数创记录

据华尔街日报3月23日消息,Strategas Securities最新数据显示,在其他科技公司股价走弱情况下,苹果和微软的权重却在上升,二者目前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合计权重达到创纪录的13.3%,其中苹果占7.11%,微软占6.14%。标普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高级指数分析师Howard Silverblatt表示,这是自1978年IBM和AT&T以来,任何两只股票在大盘指数中的主导地位达到的最高水平。华尔街日报称,这显然说明,美国股市传统的“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时代已经结束。


美国计划试行对华投资新审查机制

据《日经亚洲》3月23日消息,近日,美国正在考虑试行一种审查对华投资机制,或将要求企业提前通知美政府可能存在问题的投资。据悉,此举被美称为“反向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据知情人士称,关于该计划的行政命令可能于近期出台,可能包括禁止某些投资或收集有关其他投资的信息,以便为今后可能采取的行动提供参考。美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美政府正在考虑从一个试点项目进行,可能的筛选对象包括先进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德国内政部长呼吁政府审查德国电信与华为的关系

据路透社3月22日消息,近日,德国内政部长Nancy Faeser(南希·费瑟尔)表示对德国电信与华为的密切关系感到担心,并希望对其进行调查。据悉,德国电信和华为于2019年签署了一份合同,以防止含有美国零部件的华为产品的潜在供应风险,有美国官员认为此举是试图规避美国制裁。美参议员Marco Rubio称这一协议令人担忧,并明确指出德国电信的行动会产生后果。此前,有知情人士称,德国政府计划禁止电信运营商在其5G网络中使用华为和中兴通讯的某些组件。目前,德国政府正在对电信技术供应商进行审查,并表示这项审查并不针对特定的制造商。该审查可能会导致运营商被要求移除和更换已经内置在5G网络中的组件。但根据现行规定,他们不会得到赔偿。


信息


深圳量子研究院研究团队在量子纠错领域取得重大实验突破

据蔻享学术公众号3月23日消息,深圳量子研究院超导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基于超导量子线路系统的量子纠错领域取得突破性的重大实验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技术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在国际上首次超越盈亏平衡点,证明了量子纠错优势。该研究成果在量子纠错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了迈向实用化可扩展通用量子计算的关键一步。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美国高校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光波时间反射,可用于改进通信、雷达和光计算等技术

据IEEE Spectrum网3月22日消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光波时间反射。该研究团队利用一种人工合成的变形金属材料,并通过连接到金属带上的电容器和电子开关,实现了光信号的时间反射和信号时间的拉伸和压缩。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改进通信、雷达和光计算等技术。该研究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杂志上。


瑞士与新加坡高校研究人员开发出评估AI可解释性的方法

据TechXplore网3月22日消息,瑞士日内瓦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两种评估人工智能(AI)技术可解释性的新方法。为评估AI系统的可解释性,研究人员隐藏了一部分数据以验证它是否与 AI 的决策相关,并基于实验结果开发了两种新的评估方法来帮助理解人工智能如何做出决策:一种用于识别信号中最相关的部分,另一种用于评估它们对最终预测的相对重要性。此外,日内瓦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还制作了一个具有已知判别特征和可调复杂度的合成数据集,以帮助更多研究机构评估任何基于时间序列工作的人工智能模型。


德国将审查德国电信与华为的关系

据路透社3月22日消息,德国内政部长南希·法瑟(Nancy Faeser)表示,对德国电信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到担忧,并希望对其进行审查。目前,德国正在考虑在其电信网络中禁止使用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的某些组件,作为“解决安全问题”的重大举措。


生物


中国科研团队开发高时空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生物可降解神经接口,成为神经疾病诊疗及脑科学研究新工具

据生辉公众号3月22日消息,香港城市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超薄、轻质、柔性、高通量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神经接口,拥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该技术以组织力学兼容的柔性特征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和信噪比准确记录瞬态的脑电信号采集,实现细胞水平的脑活动映射,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可自主降解,避免二次移除手术伤害。该技术为生物医学应用的植入式瞬态电子技术打下基础,还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脑科学研究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工具,为材料科学、电子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


中国首个新型癌症疫苗获得NMPA批准进入临床阶段

据生命科学前沿3月23日消息,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产品LK101 注射液获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适应症是晚期实体瘤。该疫苗是我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也是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完全个性化的 mRNA 编辑产品。


奥地利科研团队开发新工具可提前30天预测粮食不安全

据中国科技网3月21日消息,奥地利中欧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预测粮食不全的工具。该团队对2018年-2022年布基纳法索、喀麦隆、马里、尼日利亚、叙利亚和也门食物消费统计中关于冲突相关的死亡率、食物价格、极端天气事件和斋月时间等数据,开发优化该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预测预测也门和叙利亚未来一天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的准确率为99%,预测未来30天的准确率分别为72%和47%。该工具利用实时数据进行快速可及的预测,或能补充当前评估粮食不安全的模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澳大利亚国防部开发干式脑机接口设备有助于战时无线通信

据defense官网3月22日消息,澳大利亚国防部等科研人员将脑机接口与微软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结合,有助于未来战时通信。佩戴者可利用微软HoloLens环顾四周时,大脑会收到枕叶发出信号并经石墨烯传感器收集通过小型Raspberry Pi 4B 计算机运行,该计算机将信号转换为关于特定航点的指令。该设备使用干式传感器不需突破凝胶等传导胶质,可最大程度减少信号噪声且避免感染、刺激风险。该研究或将帮助未来战场上部队突破敌人的拦截,实现与各种传感器、车辆和机器人的通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应用纳米材料》期刊。


英美科研团队发现有助于培育气候适应型作物基因

据genengnews网3月20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一种调节基因bHLH121可使玉米根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和养分。该团队使用激光消融断层扫描的表型方法快速测量数千个根系中的细胞,确定了该基因可控制活根组织之间形成空气空间,使得根部代谢效率更高,节省的资源可来建立更多的根系,更有效地探索土壤,并捕获更多的水和养分。该研究将帮助创造更具弹性的作物,可承受气候变化造成的水和营养胁迫条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期刊。


能源


德澳投入7100万欧元联合资助绿氢供应链项目

据CASEnergy 3月22日消息,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与澳大利亚能源部宣布在“德澳氢能创新和技术孵化器”(HyGATE)联合资助计划框架下,由德国出资3960万欧元、澳大利亚出资5000万澳元(约合3200万欧元)支持4个清洁氢能项目,以加速推进共同建立完整的绿氢供应链。具体来看,Edify Energy公司和西门子能源公司将在澳大利亚一个生态工业园建造并投运17.6兆瓦绿氢生产示范工厂;制定并实施一项利用创新材料的可扩展电解槽生产绿氢的战略,建立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到德国的氢气出口价值链;开发新型毛细管诱导供水电解槽的制造工艺并扩大规模;在南澳大利亚建造一个利用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供热的甲醇工厂,年产量达到7500吨。


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部分设备

据黄渤海研究院3月23日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部分相关设备通过了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检查,并于3月17日开始运行,这是排海相关设备首次开始运行。该设备位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K4区域,共由30个容量为1000吨的储罐组成。这些储罐内含有约9000吨核污染水。该设备用于搅拌核污染水,使其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均一化,并测定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是否低于标准值,并将对计划最先排放的核污染水进行循环和分析,预计分析工作耗时2个月。目前,用于排放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和稀释设备仍在建设中。已建设完成的230项设备中,已有约6成通过检查。


海洋


法国提议与印度合作开发攻击型核潜艇

据核讯天下3月22日消息,在美英宣布将通过AUKUS框架向澳大利亚提供5核潜艇之后,法国政府再次向印度提供了一项重要的交易项目,希望可以加入印度建造6艘攻击型核潜艇的计划,据悉,印度海军在“印度制造”框架下提出采购6艘攻击型核潜艇的计划,并于2015年2月获得印度政府批准。根据计划,这些潜艇将于2023-2024年在维沙卡帕特南的造船中心开始建造,首艇计划于2032年服役。如果印度海军接受法国的提议,法国将向印度转让其“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常规技术。根据消息,法国此前曾以类似的方式协助巴西开发其首艘核潜艇。


印度造船厂将建造4艘氢燃料电池集装箱船

据国际船舶网3月22日消息,印度科钦造船厂(Cochin Shipyard)近日与荷兰物流公司Samskip签署4艘零排放集装箱船设计建造合同。每艘船使用3.2兆瓦的氢燃料电池,此外还有柴油发电机作为备选,以延长续航时间。同时,新船还将安装船载氢燃料储存设施,每年能减少约2500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报道,每艘船能装载约365个45英尺高集装箱,前两艘造价约为6650万美元,未来将用于奥斯陆峡湾和鹿特丹之间的航线。


航空


美空军为军用无人机开发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

据国防科技要闻3月22日消息,美空军授予RealNetworks公司一份价值80万美元的合同,为军用无人机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面部识别技术(FTR)。新型无人机将通过实时图像与数据库比对以进行目标识别,实现实时自主响应,将用于执行情报侦察和监视、目标识别等任务。该型无人机一旦成功应用,或将为美国防部和情报机构执行暗杀和对点打击任务。


航天


美国瓦尔达太空公司获得合同,为美空军提供在高超声速环境下测试硬件的平台

据SpaceNews网站3月21日消息,美空军授予瓦尔达太空公司一份价值6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协议,计划使用其太空返回舱作为平台进行高超声速环境下硬件测试。美空军计划在高超声速环境下测试该返回舱组件和材料性能,为未来高超声速导弹和飞机应用提供支持。瓦尔达公司联合创始人迪利安·阿斯波乌霍夫表示,第一次演示任务将于2023年6月进行,届时返回舱将以25马赫速度进入大气层,温度比太阳表面高3倍。


美太空军举办第二次“黑色天空”演习,提高电子战水平

据启智智业3月23日消息,美太空军Delta 1下属第392训练中队与太空作战司令部、美太空司令部的联合太空作战中心(CSpOC)合作,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二次“黑色天空”演习(BLKS 23-1)。本次演习是一次现场模拟演习,旨在演练联合电子战火力的指挥和控制,包括真人操作真实系统的训练活动。


美国相对论公司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首飞失败

据Space网站3月23日消息,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人族”-1(Terran 1)首飞失败,未能进入轨道。该火箭由美国相对论公司研制,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升空,飞行约3分钟后第二级未能成功分离。据悉,该火箭高33米,包括发动机在内的约85%部件均为3D打印机制成,旨在低成本发射小型卫星至近地轨道。


韩美举行航天与卫星导航会议,讨论KPS与GPS对接方案

据新华网网站3月22日消息,韩美两国于首尔举行“韩美航天与卫星导航会议”,共同讨论韩式卫星定位系统(KPS)和美国全球导航系统(GPS)的对接合作方案。此次会议是2022年“韩美首脑会谈”和“第三次韩美民间航天对话”太空合作协议的跟进措施。双方重申应向公众免费提供基于和平利用太空的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服务。同时,韩美双方讨论了加强KPS、GPS的共存性与互换性的政策与技术合作,以及同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等国际组织协作的方案。


新材料


美国雅宝公司将在南卡罗来纳州建设锂加工厂

据mining.com网3月22日消息,美国雅宝公司(Albemarle)计划在南卡罗来纳州切斯特县(Chester County)投资13亿美元建设锂加工厂,该工厂预计每年将通过锂矿石加工以及电池回收的方式生产50000吨锂。雅宝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在智利、中国和澳大利亚拥有生产设施,并积极在美国扩张,以获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财税支持。南卡罗来纳州工厂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提高可充电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

据ScienceDaily网站3月21日消息,美国普渡大学(RM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提高可充电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有望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可充电锂金属电池并解决醚基电解质的电化学氧化不稳定性问题。利用高能锂金属代替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但锂金属存在循环性和安全性低等缺点。研究人员证明,当使用高度非极性的二丙醚作为电解质溶剂时,低浓度醚基电解质可在工业条件下承受实用锂金属电池长期高压(4.3V)运行。研究人员通过经典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调节醚基电解质的溶剂化结构可以重新排列溶剂化物质的降解顺序,并选择性地在阴极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电池稳定性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先进制造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软光子晶体机器人,可用于检测甲醇

据TechXplore 3月22日消息,韩国国立全北大学 (JBNU) 开发出具有软光子晶体结构的软体机器人,可用于快速检测水中的甲醇污染。研究人员在软体机器人中引入昆虫(如蝴蝶)的螺旋纳米结构,产生出光子晶体特性。当软体机器人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移动时,用户可以通过颜色变化轻松识别。同时,研究人员利用该软光子晶体机器人开发出一种传感器,可以快速检测水中的甲醇污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类似毛毛虫的软体爬行机器人

据TechXplore 3月22日消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类似毛毛虫的软体机器人,它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前进、后退和下潜。毛毛虫机器人的运动由一种新颖的银纳米线图案驱动,这种银纳米线利用热量来控制机器人弯曲的方式,从而使用户可以在任一方向上操纵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望应用于救援和搜救活动。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美瑞等国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出金属3D 打印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

据TechXpolre 3月 20日消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展了一项创新性实验。他们利用同步辐射加速器产生强大的X射线,在微秒级别捕捉了金属3D打印过程中钢材晶体结构的变化,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规律。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的激光参数下,钢材中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研究人员指出,通过控制激光参数和监测晶体结构变化,可以优化金属3D打印过程,并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这项研究是首次在原位观测并量化了金属3D打印过程中钢材晶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并为优化金属3D打印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美国计划试行对华投资新审查机制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上一篇新闻

2024年亚太女子业余锦标赛重返泰国

下一篇新闻

突发:剁了新能源?马斯克大动作,A股炸锅!新加坡大幅提高投资移民门槛!海南椰树招聘火了:本科16.8万,硕士生25.5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