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华人近代生活图景
泰国对华侨政策近代发展史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华人聚居地。而在东南亚地区,泰国是华人与当地社会融合度最高的国家。
不过,华人在泰国的境遇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早在清初,闽粤一带的华人就远赴泰国,确实曾被泰国王室和贵族所重视。在近代,去到泰国的华侨更加数不胜数,境遇却显得一波三折多了。
郑信——祖籍广东汕头的泰国国王
二战时,泰国的华侨政策大抵经过了打压和拉拢两个阶段。
- 泰国“亲日派”的銮披汶政府执政期间,对华侨采取的是严厉打击的政策。政治上,銮披汶政府推行亲日外交政策,镇压华侨抗日组织和活动;经济上,銮披汶政府推行“泰化”运动,打击华侨工商业,以此限制华侨的经济活动,并企图以泰族取代华侨的经济地位;文化上,銮披汶政府则加紧了限制华文教育的步骤并且限制了华文报纸的发展。
- 而在二战后期,当抗日的“自由泰”上台执政后,泰国政府的华侨政策转为拉拢。为了摆脱战败国地位,争取加入联合国,泰国对中国的政策开始发生改变,在国内取消了对华侨的各项高压政策。针对华文教育的限制被取消,华文报刊也获得了较充分的办刊自由。这段时间,就是泰国华文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过,不管是打压阶段还是拉拢阶段,都间接地促进了当地华侨加入泰国国籍的进程。
銮披汶•颂堪
二战结束后,以中国改革开放为划分点,又可以将泰国华侨政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排华阶段,主要时间是1947-1975年;第二个阶段是亲华阶段,主要时间在1975年以后。
二战后期,“自由泰”短暂地掌握泰国政权之后,于1947年,“排华”的銮披汶政府再次通过军事政变掌控政权。1948年4月,銮披汶•颂堪重新担任泰国国家总理职位。他重新执政的头三年,泰国政府对华侨的政策形势又逐渐严峻。当时有记载,“(泰政府)拘捕侨领数百人,全国华校比全盛时期减少2/3以上,而中学则全部停办”。
- 1951年,泰国政府加强了军人专政,对华侨更是采取高压政策,这集中表现在对第一代和第二代华人的歧视上!
- 1952-1953年,泰国政府又从国籍、兵役、华人社团和华文教育等多方面对华人加以限制。比如,限制土生华人入籍、禁止土生华人入伍、关闭华文学校、取缔华人社团等。
不只是在政策上采取“强硬排华”态度,在经济上,銮披汶政府也积极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通过实施一系列法规法令,对华侨长期从事的经济行业加以限制。
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
不过,在1953-1955年两年的短暂时间中,泰国国内对华侨政策有所缓和。这一是因为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二是因为1955年万隆会议的举行。这两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的见证。正因此,此时的泰政府采取的是“缓和排华”的态度。
之所以说这时是“缓和排华”,是因为这一时间段内泰政府出台的对华侨政策不再如此前那么严厉,却仍旧有“排华”政策出台。
- 1954年,泰国政府颁布《土地法》,对华人占有的土地数额采取了严格限制。
《朝鲜停战协议》签署照片
此后,泰政府对华侨政策态度又转向“强硬排华”。
1956年至1965年之间,泰国政府又陆续颁布了各项法令,旨在进一步增加华人公司的泰族人比例,以及限制华人商会活动。
1957年9月,“亲美”的泰国陆军总司令沙立•他纳叻发动军事政变成功,标志着中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冰点时期”。
从那时起,中泰关系中断了十余年。并且,直到1974年,泰国也一直实行“亲美”政策,继续实施对华人的限制政策。
- 20世纪70年代初,泰政府还发布了《281号公告》,进一步增加了泰族人的职业范围,而限制了华人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不过,此时由于长期的同化政策,许多当地华人已加入了泰国国籍。因此,泰国这一时期的相关政策对华人没有太大的影响。
沙立•他纳叻
20世纪70年代后,泰国开始重点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化政策,利用泰国充沛的农业资源与劳动力,大力引进外资,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但即使在这种新形势下,泰国政府仍旧在对华侨政策上不改“旧习”。
- 1972年,泰国他侬政府颁布《外侨企业管制法案》(第281号法令),该法令规定了甲类行业12种(后增加到14种)属于保留给泰人的行业,外侨(主要是针对华侨)不得经营;在乙类行业的36种中,外侨在1972年以前已经进入的企业,可继续经营,此后外侨不能在乙类行业新设企业。
这项法规对促使保留华侨身份者加入泰国国籍有较大影响,但对大多数已经进入泰国国籍的华人,尤其是那些在泰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则不受影响。
1972年,尼克松夫妇参观故宫
从47年到75年,经历了28年的“排华”时期后,泰国政府这才逐渐开始转向“亲华”时期。
1975年中泰建交,泰国政府随即放开了对华侨入籍的限制。泰国总理克立•巴莫还专门为此宣布,华侨入籍不必改为泰国人的名字。
因此,1970年代中期以后,泰国华人很少因为国内政局变动和排华因素离开泰国。泰国政府的华人政策也变得越来越宽松。
这种宽松同化政策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鼓励华侨入籍泰国,另一方面则逐渐给予入籍华人与泰人同等的各项权利,取消了对华人从事职业的限制。泰国华人经济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从此,泰国的华人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华人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
中泰建交40周年庆典——舞蹈表演
泰国华人近代生活图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泰国华人海外移民主要以专业技术劳动力、低技术或半熟练工人及其眷属、留学生、婚姻和退休移民为主。这个阶段的华人海外移民类型和此前有着一些差别。而且,这时的泰国华人女性通过婚姻方式移民的现象比较普遍。
新移民加上已加入泰国国籍的华侨,就组成了泰国华人群体中的大多数。
这部分人的数量有多少呢?
众所周知,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除了新加坡之外,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泰国华人的数量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历史上,曾经有众多学者对泰国华人数量做过相关研究。其中,以斯金纳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广泛接受。斯金纳教授是研究泰国华人的权威专家,他综合了泰国历年华人出入境数据,对华人聚居地进行的调查和泰华融合程度的判断,估计1955年泰国华人总数为231.5万,约占泰国总人口的10%。
曼谷玄天上帝庙
根据1955年的这个“10%”数据,结合现在泰国人口总数为6980万人来计算,泰国华人的总数应该在700万人左右。
事实是如此吗?
事实上不是,现在的泰国,华人数量多达900万人!
虽然没有科学严谨的证据,但是我相信这和华人在泰国当地扎根深厚有关。
经济上而言,华人经济已经深深地扎根进了泰国的民族经济中。在泰国的银行业、航运业和进出口业务方面,泰国华侨资本都占据着优势。甚至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时,华侨资本就已经控制了泰国的金融业和相关实业。而20世纪50年代后,经过了銮披汶政府的“经济泰化运动”,大部分华侨都加入了泰国国籍。原来的华侨资本与泰国官僚和国家资本相结合,形成了各行业的垄断组织,由此开启了泰国的工业化进程。
华人经济对于泰国工业化进程如此重要,泰国的华人怎能不枝繁叶茂呢?
工业化进程——起重机
参考文献
[1] 黄海云. 二战以来泰国华人社会的变化及其对泰国华文报纸发展的影响[J]. 东南亚纵横, 2019, No.302(06):79-85.
[2] 二战后泰国华人的海外移民:数量估算、原因和影响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