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为何对华妥协?250年的美国,不可能改变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
和平演变是一条美国长期执行的对华政策,但是在11月7日的一次采访中,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却罕见宣称,美国将放弃改变中国体制,并寻求与中国“共存”,而不是遏制中国或“新冷战”。他还坦承,美国过去企图颠覆中国制度的想法“错了”,拜登政府将避免重蹈这一覆辙。随后在11月16日举行的中美领导人视频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也重申了这一立场。
对于美方的转变,《中国时报》12月2日刊文指出,这可能与今年7月中美天津会谈期间,中方向来访的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提出的“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有关。美国表态不改变中国体制的背后,反映出了中美实力的逆转,中国的治理十分成功,而美国的体制却出现失灵。
文章称,美国之所以热衷于干预和颠覆别国政权,既有维护自身霸权的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原因。美国自建国起就奉行所谓“自由民主”制度,认为该制度具有优越性与普世性,再加上传教心态作祟,美国就特别喜欢搞意识形态输出。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让美国对和平演变更加深信不疑,认为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
于是美国对中国也用上了这一套办法,最初美国是想利用中国牵制苏联,顺便发掘中国充沛低廉的人力资源,还有不少自由主义学者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创造大量中产,中国也会走上西式民主的道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交往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
但美国预想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虽然经济发展的确让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富群体,但他们不仅没有演变为政治上的反对派,反而因为在经济发展中获利,成为了执政党最坚定的拥护者。而中国政府也凭借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实现了更完善的治理能力和监控效率。
随着中国国力快速提升,美国开始对中国的制度感到焦虑,不少原本主张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的政客和学者,也纷纷改变立场,要求通过更大的政治压力,改变甚至瓦解中国体制。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上,这一时期,美国企图颠覆中国的野心是毫不掩饰的。
拜登上任后,迫于国内反华政治气氛强烈,不得不继续维持特朗普的强硬反华路线,同时利用多边关系建构反华同盟。但这一举措收效甚微,国内经济形势又进一步恶化,令拜登倍感压力。再加上气候变化的等全球性议题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因此拜登只好做出放弃改变中国体制的表态。文章认为,这不仅是在释放善意,也是在面对中国实力和治理能力的现实。
对于美国放弃改变中国制度一事,新加坡学者马凯硕不久前曾在一场研讨会上指出,美国希望通过经济合作,促使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的想法堪称童话。
他认为,作为只有中国四分之一人口,历史仅250年的国家,美国不可能对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进行演变。因为中国文明在世界上连续存在的时间最长,拥有自己独特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对中国面临的利弊十分清楚。
反观美国,其体制却出现严重问题,陷入金权政治,成为了一个被富豪和金钱统治政治与社会决策的国家。马凯硕表示,检验政治体制的最根本的标准应当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过去30年内,大约一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改善。而中国恰恰正是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才试图避免重蹈美国体制失灵的覆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