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美国对华南海制裁的谎言与真相

美国对华南海制裁的谎言与真相

美国对华南海制裁蓄谋已久。美国对华南海制裁的谎言与真相

南海之声漫评《规则是:我说了算!》

从2019年美国参议院卢比奥等15名参议员提起南海制裁法案,到2020年7月14日美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大卫·史迪威公开声称把对华制裁纳入南海政策选项,在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准备和预谋后,美国终于在8月26日打出“对华南海制裁牌”,以参与南海岛礁“军事化”为由,将24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然而,其从制裁借口到背后考量,无不是对国际社会、地区国家和美国国内大众的谎言和欺骗。

➡️谎言:制裁行为是对中国“军事化”南海的反制

➡️ 真相:军事化南海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美国自2013年以来一直炒作中国推动南海“军事化”,并将其作为此次实施制裁的理由。中美两国对于“军事化”的定义或许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自2014年以来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和海空军事行动成倍增加。

从建造新的军事基地、在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出动战略核潜艇,到常态化航行自由行动、双航母军演、每年数次的盟友和伙伴国间双边和多边联合演习,美国对南海军事化的“贡献”可谓罄竹难书。

美国利用国际社会大众的“认知局限”和在国际话语塑造与传播中的“霸权”,极力把中国描绘为奉行“军事强权”的“海洋帝国”,而将自己塑造为“和平秩序捍卫者”,这不仅仅是刻意扭曲是非,更是对国际社会赤裸裸的欺骗。

➡️ 谎言:制裁是为南海地区伙伴国维护海上权益

➡️ 真相:意不在南海,国内大选才是其最终考量

从7月初的双航母联演和美日、美澳、美日澳多轮联合演习,以及当月1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高调南海声明,到此次启动酝酿已久的南海制裁,美国一再试图说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等相信其所作所为系为这些国家维护海上权益提供支持。

美国对华南海制裁的谎言与真相

南海之声漫评《孤独的“指挥家”》

自7月下旬开始,美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对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优势逐渐缩小。现执政党急于通过打“南海牌”来彻底扭转局势,挽回国内大选颓势,以确保两党交替执政的钟摆能再延缓四年。换言之,南海制裁绝非为了其所鼓吹的向周边国家提供支持。

事实上,美国口口声声捍卫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然而从其在全球抗疫中的缺席,甚至是拖后腿,到屡次以“美国优先”之名行使单边主义,其所谓维护南海伙伴权益的“甜言蜜语”,只不过是对“自由”和“开放”的反讽,毫无信任度可言。

➡️ 谎言:对华强硬利于美国在南海夺取先机

➡️ 真相:制裁“大棒”无法扭转美国颓势

特朗普试图通过制裁等强硬举动来展示对华强硬的一面,说服国内民众相信,强硬举措将迫使中国停止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从而俘获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美国主义者的信心和支持。

但早在2018年美国决策层就已意识到强势的武力威慑和外交“恫吓”并不能达到促使中国按照美国意愿调整权利主张、改变既定南海政策方针的目的。

打“南海制裁牌”,不过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继续保持对华咄咄逼人和势在必得的架势,以此笼络民心、骗取民意而包装出来的“假把式”。

此次制裁既是近两个多月来美在南海问题上系列“组合拳”的一部分,也是过去半年来美对华全面“制裁战”的延续。

可以大胆预判,随着11月份大选最后期限的日益逼近,美国或将接连不断地打“南海牌”,不排除发起“南海制裁战”,未来大概率将扩大制裁企业范围,并对其认定的“涉事”中方相关个人和机构下手。

美国对华南海制裁的谎言与真相

南海之声漫评《逆全球化:试图拨回时钟》

中方应对:排除干扰,推进“准则”磋商

美国单方面制裁举动无异于是对愈演愈烈的中美南海较量的火上浇油,且将给南海相关声索国和部分域外国家再次传递“单边行动将获得美国全力支持”的信号,海上安全局势毋庸置疑将因美国的莽撞而加速恶化。

目前,摆在中国与其他南海沿岸国家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如何排除美国的干扰,保持地区局势稳定向好的局面不致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方面,面对美国极力拉拢东盟国家、试图利用南海问题组建遏华阵线的野心,域内国家对美国式“威逼利诱”需保持定力,避免成为美国遏华的“马前卒”,从而给中国-东盟合力维护南海局势稳定向好的既定进程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排除美国及其伙伴国的里应外合干扰,加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尽快就“准则”案文达成一致,用成熟、有效的区域安全与危机管控机制为南海形势稳定向好态势保驾护航,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当务之急。

(作者:陈相秒,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

【本期编辑:郭冉】

来源:南海之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持续关注!

上一篇新闻

爆冷!石川佳纯止步8强,0-10惨败!新加坡黑马于梦雨闯入女单4强

下一篇新闻

“科技军火商”绑架美国政策(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