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于9月28日起放宽对一般工作场所的限制措施,“居家办公还是回到办公室”引起全民讨论
鉴于社区病例维持在低水平,新加坡将于9月28日起放宽对一般工作场所的限制措施,允许更多人回公司上班,不过也强调,在家办公仍然是默认的工作模式,想让员工回工作场所的雇主也得安排员工分组、分时段上班,以避免在高峰时段通勤。
新常态下的上班方式,将如何演变?
是继续在家工作,还是回到办公室上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家工作场所室内设计集体日前进行的一项名为“新冠疫情后的办公室”的调查向500名来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以及印度的员工和商界领袖发出问卷,了解他们对未来商贸活动、工作流程、企业文化,以及工作空间设计的看法。
结果显示,有85%的新加坡人认为他们在家工作时能集中精神完成任务,但也有97%受调查者发现,想要保持与同事的联系,办公室还是至关重要的。
接受调查者也表示,他们未来应该不会把全部时间都回办公室上班,而是想维持灵活工作的安排。换句话说,在留在家中工作和回办公室上班之间,他们希望能有所选择。
世界变了办公室不能一成不变
新冠疫情让许多人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工作方式自然不例外,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员工有效率地回公司上班,是办公室负责人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雇主及员工希望显著而且长期地改变工作模式,会从根本上转换实体工作空间的使用方式,“而且人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办公室空间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她提出,人们设计未来办公室的时候,可能需要两种类型的工作空间,一种能够让人不受干扰地完成企划书或者参加视讯会议,另一种则融合了社交空间,能够促进团队的合作。
一家安防科技董事经理指出,在办公室内提供让员工交流构想的会议空间未来更加重要,但因为那是人们聚集的地方,因此消毒措施也得到位。
“现在通行的做法是让清洁工在会议结束之后就进去消毒,但这样难免会有遗漏。我的构想是未来只要有人用过会议室,视频识别软件只要发现里面没有人,就可以自动把门锁上,用紫外线消毒。这样的做法应该万无一失。”
人们原本视为理所当然的办公室共用空间,比如茶水间在疫情后都须落实新的卫生标准,也必须考虑安装保安装置如面部识别系统以及自动门等。
“ “这些都是现成的科技,能帮忙降低办公室高频率接触的风险,因此应该是为长远打算做出的投资。”
是在办公室工作,在家工作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专家表示,混合工作具有潜力和陷阱
在家工作
一家人力资源科技公司从7月的2600多名受访者收集的数据中发现,新加坡有72%的工人渴望至少在50%的时间内继续在家工作。
电信公司高管39岁的克里斯表示,他自3月以来一直在家工作,并希望这种情况能继续下去。
他说:“到目前为止,我对公司的安排感到满意,”他补充说,这感觉更安全,他可以多睡些时间,而且生产率更高。
26岁的孔文静女士在补习中心工作。她说,她担心工作场所的限制会令办公室的工作不舒服,例如强制戴口罩和定期测温。
尽管她觉得自己更有效,所以更喜欢亲自授课,但她希望有足够的灵活性在家完成其他工作。
能够在几秒钟内从床上到电脑,而不是每天上下班,这是在家办公的另一个常被提及的优势。
“我想我和我的同事已经习惯了在家工作!”孔女士说,她已经将整个桌面设备从办公室搬到了卧室。
办公室工作
但是,有些人欢迎星期三晚上宣布员工可以根据条件返回工作场所。
第一个条件是员工必须继续在家工作至少其一半的工作时间。
第二个条件是在任何时间点上此类员工的工作场所不得超过一半。
30多岁的刘女士说,回到办公室将是“完美的”,因为面对面的会议更短,更有效,她在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更高。
“ “特别是如果有新项目,当您需要每个人提出想法时,最好亲自见面。”
混合工作
本周公告的另一个含义是,越来越多的人最终可能会跨办公室工作。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在宣布最新措施时说,新的工作安排不必是“二进制的”,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他还建议雇主应允许工人在高峰时间以外旅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共运输工具上的拥挤,例如,让他们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或下午1点至下午5点在办公室工作,然后在一天的其余时间工作在家。
无论采用哪种实际安排,专家都同意,如果远程或混合工作安排成为规范,则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工作方式。
EngageRocket执行长Leong Chee Tung表示,各组织已经在重新考虑其投资以增强家庭办公室和改善对资源的访问,以解决在家工作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缺乏工具和资源。
他说:“我们可能会看到办公空间逐渐变得更适合用途:协作工作,集中注意力或社交互动,而不是统一的开放式概念或带有花哨的餐具室的隔间模型。”
团队默契与信任无法通过线上培养
一家保安供应商则说,他属下的员工刚开始在家办公的前两个星期非常开心,因为这个安排给予很多灵活性,但他们随后就开始要求回办公室上班。
“ 他说:“我们几年前就将多数工作放到云端,技术上来说员工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但长期不接触工作伙伴对维持员工的团队精神不利,这样的安排是不太健康的。”
团队的默契以及相互信任等,都需要在现实中接触才能培养,“这无法用线上的会议与交流取代”。
经过一段时间在家工作,员工当中有不少意识到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在家工作是可行的,但从长远考虑,人们的互信会逐步流失,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创新,以及激发创造力的能力会受影响。
“ 她说:“这些有利因素无法在视讯会议中复制,它们是在会前会后的交流中迸发出来的。”
远程工作崛起,新加坡公民须提升技能免遭淘汰
在家办公成为新常态,亚太地区职业网站上“远程工作”标签的搜索量增加了六成,说明这类型的工作方式得到人们的认可。
职业网站Linkedin发现,今年3月至5月间,允许雇员远程上班的新加坡招聘增加了1.5倍,而申请这类型职位的新加坡人的增幅则是3.5倍。
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上个月曾经指出,新冠让企业和员工意识到远程办公的可能性,促使工作性质产生变化,许多白领工作能在线上完成,这为国人带来更多全球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外国人即便留在自己的国家也能申请新加坡的工作。
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总裁认为,远程工作的“崛起”对新加坡求职者的影响,在于人们要确保自身技能足以胜任其他工作,并且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让自己增值,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