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王铎画像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王铎生于河南孟津一个贫寒家庭,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1621年秋,开封府乡试中举。翌年三月,31岁的王铎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殿试名列三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与倪元璐、黄道周统改庶吉士。三人交游即始于此年,同为袁可立的得意门生,时有"三珠树"与"三狂人"之谓。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名列"贰臣",书法也受到牵连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京被攻陷,王铎随城内官民降清。同样是袁可立的高足,黄道周抗清失败被俘殉国,倪元璐在李自成入京后率全家自缢,相较之下,王铎就留下了让人臧否的口实。

王铎以近乎宗教徒式的虔诚沉溺于书法,以奇崛狂放的笔墨,诉说着内心的矛盾与困顿。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卒于里第,享年61岁,谥文安,赠太保、荫中书舍人。死前"遗命用布素殓,垄上无封树",故他的墓至今不知位于何处。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后来乾隆帝时,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清史稿》将王铎列入《贰臣传》。他的书法也受此牵连,遭遇冷落,曾一度湮没无闻。王铎看破人生,但难逃宿命,这似乎皆在他自己的预料之中。

据传,在去世之前的日子里,他汇集自己多年来的临摹精品和自己的得意作品编就《拟山园帖》,嘱咐儿孙说:

"我一生别无所成,唯有书法一道小有所成。待我死后,可寻觅良工,将这些作品一一刻石,镶置于中室四壁,传留后世。倘子孙后代有衣食不足时,亦可拓卖字帖,以济温饱。"

书法"传留后世",他的确预料到了,虽然延迟了近三百年。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评价日渐提高,竟还是"出口转内销"

近代以来,书家对王铎的评价日渐提高。康有为曾盛赞王铎:"笔鼓宕而势峻密,真元明之后劲。"吴昌硕更推崇说:"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启功先生更是盛赞曰:"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虽然王铎的书法剧情在近现代突然反转,受到世人重视和书家盛赞的原因有些偶然与诡异,而且是出口转内销,但还是进一步证明了一个道理,是真金都会有闪光的机缘。

"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好书数行"是留下了,但王铎自己恐怕绝不会想到他的书法直到近三百年之后才凸显价值,而且还是先在邻国日本红起来再返回国内的。

清人吴德旋云:"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尽管从来不乏对王铎书法价值的客观评价,但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认为人们出于书品人品的惯性思维,王铎的"贰臣"身份导致王铎这位大书家的作品沉寂了几百年。

神笔王铎:日本人称他胜过王羲之,疯狂追捧

狂放恣肆,落拓不羁,是王铎书法的典型性格。董其昌的入室弟子、倪元璐之子倪后瞻在《倪氏杂著笔法》中云:"其字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是也。"身为当时人的倪后瞻可谓一语中的:笔力而外,王铎书法"能解章法"。

然太多文章皆大肆鼓噪王铎书法的所谓"涨墨",甚至认为"涨墨"可谓是王铎书法作品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妙笔,既言过其实,又有舍本求末之嫌。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小六会考刚刚放榜了

下一篇新闻

美国受挫!IMF执董会发声明力挺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结束“偏袒中国”指控闹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