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留学,英国一年硕真的"水"吗?
最近金融小伙伴海归群里,看到很多人讨论:出个国留学上课,连老师都是中国人,感觉出国出了个寂寞。
很多人表示认同,更有人说英国一年制留学,含金量不行,回国后竞争力没多大提升。被很多人成为“水硕”。
你们有没有发现前有“逆向考研”,后有“反向留学”。
这内卷的名词是一个接着一个。
在就业环境不咋地的情况下,本科的学历已经不够用了。
家里没有条件的,逆向考研也要提升学历。家庭有条件的,留学就成了最便捷的镀金方式。
所以,才会有同学出国留学,身边都是同胞,感觉留学留个寂寞。
但是在准备留学的时候,各种留学机构将国外大学夸上天。
但是回国就业的时候,情况就反过来了,机构的HR筛学历可是练就了火眼金睛。
国内名校硕士还要再看第一学历,留学归来还要查国际排名。
网上有人发TOP50对标985,TOP100对标211,现实求职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那些满眼望去都是中国人的学校,一般都不在这个名单里,要不也不会称为“水硕”?
水硕回国求职难,真的是因为学校水造就的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反向留学”呢?
一、“反向留学”成热嘲
“反向留学”现象在一方面更加凸显了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有多么的庞大。
有数据显示,2020至2021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为31.7万,仍然占据世界各国赴美留学人数第一位;
而2022年,中国申请英国留学的人数共有10.6万,排在英国留学榜的Top1。
中国的留学人数排在第一,还不是因为国内考研一年更比一年卷。
在学历不断贬值,且国内考研“内卷凶猛”的形势下,“赴英留学”正在从出国镀金演化为一种升学选择。
2021年国内考研报名人数为377万,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457万,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超500万。
然而考研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却不成正比。无论当年考生有多少,录取人数也仅有100万左右,这意味着78%的国内考生没有机会被录取。
留学,在这种形势对比下,就成了一条相对容易的升学之路。
根据UCAS于2022年7月15日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留学生在2022年申请英国大学的人数,已经达到破纪录的31,400人。
和8、9年前相比来看,这上升幅度高达193%。
UCAS的数据显示,即便受到疫情重挫,中国留学生每年到来英国的人数,依旧持续增长。
随着英国脱欧、欧盟留学生减少,中国留学生人数更是独占鳌头,在2022年大幅超越了欧盟留学生人数总和,今年中国大陆学生申请量更是比欧盟多出了近1万人次!
要说卷,还要看中国人。
时间不停,内卷不止。
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第二季度的签证申请数量环比翻了一倍,而预计7-9月也会有相似的趋势。
在过去一年截至2022年6月,内政部共计发放了创纪录的486868份学生签证,比2019年增长了215%。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以11.5万份学生签证发放数位列第二,仅次于印度的11.8万。
当然,还有人认为,国内上不了好的大学,才会选择英国留学。
一张国内985高校境外留学率可示,越是教育水平高、师资力量强的大学,其境外留学率往往更加稳定。
越是有知识积累的人,越希望通过留学这一途径继续深造开拓眼界。
“反向留学梗”传播的背后,也隐含着长期以来对“英硕”冠以“水硕”称号的认知。
尽管“英硕”被不断质疑是“水硕”,但还是很多学生选择。
主要是对于有些有深造刚需的学生,选择2-3年学制、备考时间长、录取率低的国内考研,还是1年学制、高花费、录取率高的英国升学,更需要优劣比较后,量力而为。
“水硕”这一冠名与英国研究生的短学制,入学群体本科院校、外语水平、学术能力参差不齐有关。
除了在留学“鄙视链”上处于不利位置,近些年,“海归”成“海废”等现象凸显,“水硕”的就业情况也成为一大痛点。
二、我觉得英国一年制水硕就是水?
国内考研太卷,国外就有一年的水硕,宽进宽出,疫情挡了,上网课也行,只要学费到位,学位就能到位,相比国内如火如荼的考研形式,可以说非常轻松了。
这样看,英国“一年制”硕士提供得更像是一种文凭服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年制硕士正从“教育投资”逐渐转为“教育消费”。
学术在其中需要学生自主把握,想努力,就有优质的平台和资源,想混文凭,以各种方式也可以勉强毕业,其进入机制便决定了“英硕”毕业生质量的参差不齐。
关于英国一年制水硕,我觉得一年对于很多学生来讲,确实是水,不水学校就不赚钱了。
现在英国经济不好,大范围地扩招国际生,有的学校现在连上课的那个位置都没有给学生提供够就要扩招,这些学校就是水硕。
我觉得这种学校就是水啊。
当然,海外留学的学校那么多,不能一棒子打死啊。
要不然在评论区能把我骂死。
正如中国有清北985,美国有常青藤,英国有G5,日本有东大,新加坡有南洋理工……各国都有自己的顶尖名校,有本事考上这些,那含金量依然是足足的。
真正的名校,是很爱自己的羽毛的,薅全世界之精英,不可能出现中国同胞专供。
爱惜羽毛的主要原因是在雇主声誉,如果能力不行,让雇主觉得牛津剑桥的,帝国理工的就这水平。
那你想想学校愿意吗?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这些学校其实对学生是很严格的。
那么能够申请上,回国就业不说很容易,但不至于那么卷。
我觉得并不存在说在这些很高等的学校里面存在水的情况,但是可能有些不太好的学校的招生目的本身就不是培养人才,目的是生存和活着以及赚钱。那么会在一些课程上存在水的成分。
海外留学是为提升学历,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才是意义所在。
世上没有那么多捷径,即便一时有也早晚被戳穿。
原先穷的时候,想出国深造都得考公费,那个时候都是真本事,学成回国就业都是香饽饽。
但是现在呢,野鸡本科水硕水博越来越多,慢慢就把牌子给砸了,海归也变成海龟了。
才会导致用人单位不得不睁大眼睛仔细甄别,就连上海落户都限制为世界排名前50了。
实际真正考上国外名校的并不多,每年中国大陆被哈佛录取的本科生都是个位数,比考清华还难。
申请国际TOP50也基本相当于国内985的难度,只要是好学校,国内都是认的。
国内外的名校只是赛道不同,规则有差异,但都需要努力。
不够努力的话,无论在国内水,还是国外水,含金量都不行。
三、水硕本身并不是水,水的是混日子的人
很多人说水是因为太多中国人花钱把孩子送出来去读一些很一般的学校,就是靠有钱才出的国,并不在意学校学的是什么。
所以给整个留学生群体都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叫做今天出国都是国内考不上大学,国内读不上研究生的人。
其实水不水更在于你自身,你要说一年想过的有意义的话,那我觉得你在这种比较好的学校里面,你把你的学业搞好,你达到一等学位,才是关键。
所以我觉得还是靠自己的意愿,如果想吃喝玩乐,镀个金就回去了,那怪不得别人说。
很多东西都不是说一个学历一个文凭就那么重要,还是看你自己有没有想要努力的想法。
我们的学员就有很多留学生,英国一年制的也不少,实话实说,有些孩子确实水得不行,啥都不知道。
但是有些孩子就不一样了,学习和实习两手抓。
可能会有人说,这也太卷了吧。
那不然呢,现在信息差减少,留学生群体不断扩张及其光环的褪色,“英硕”的镀金作用确实越来越少。
本来就是一年制的学习,这也让很多毕业生不得不更努力。
我们学员拿到金融机构的offer,大多是因为个人能力本身过关,学历的加分倒是没有多少。
所以,水硕本身并不是水,水的是混日子的人。
如果说一年硕难,那真正的难点就是——学业和求职同时兼顾,这也是学员们普遍都提到的需要重点克服的困难。
想要克服这一难点,就是有效的求职时间规划!
好的求职时间规划,真的能帮你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论你是2022年还是2023年毕业的一年硕,需要做的就很明确了:
2022届一年硕,把握最后1年应届生身份,优先全职!
今年12月毕业的一年硕,如果想求职投行/券商,秋招就不能错过。
2023届一年硕,全职、实习两手抓 。
不管是提前批还是今年秋招,甚至到明年春招,都是2023届同学的主场。
免责声明:
以上部分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本文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本文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小编删除;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