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辗转美国、新加坡、香港多地求学,广东男孩的别样留学和求职经历

辗转美国、新加坡、香港多地求学,广东男孩的别样留学和求职经历

中国学生一般选择高中阶段在国内就读,然后将新加坡作为他们第一站出国留学的目的地,读了本科之后,再以新加坡为跳板申请英联邦国家或者欧美国家的名校硕士。与他们“先近后远”的留学选择不同,Owen的求学呈现出了“先远后近”的显著特点,《启德教育2019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3 岁的时候他就被家人送去了美国高中留学,接受开放多元的素质教育。之后他回到新加坡一所私立大学读本科并顺利拿到澳洲合作大学学位,学位文凭与澳洲校区完全相同,被全球任何国家认可。2018 年毕业回国后,在工作的同时又马不停蹄地准备申请香港院校,最终成功拿到香港浸会大学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的正式offer。

对于回国一向坚定,求学之路离家越来越近

Owen 坦诚自己出国留学就只是为了读书,学习一些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考虑到国内北上广深的就业机遇很多,并不亚于国外,再加上他本人有着广东人典型的恋家情怀,回国就业就成为了他必然的选择,“从第一年出去读书,我已经很坚定的认为,我以后肯定是要回深圳工作的。”

对于为何从美国回到新加坡,在采访中他也曾提及,“美国距离中国还是远远的,然后新加坡,可能在地理优势和安全方面更加好一点点。”从美国到新加坡再到香港的求学经历,恰如其分地印证了他的这份“归国心切”。

并且对他而言,回国就业能够活得更自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相比于海外求学租房、无车、独自一人的生活,深圳有车有房有家人的优势给他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外,在人际交往方面,Owen 认为留学生的友谊很难长久维护,每个人的未来发展不太一样,毕业分开后很可能跟朋友十年都难再见一面。而在国内,交朋友和见面往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只有一次求职的经历 然后一次就中了

Owen 目前在港中文深圳校区的招生办工作,在采访中,对于回国找工作难不难的提问,Owen 自信满满的回答到:“我只有一次求职的经历,然后一次就中了,所以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求职不难。”

对于顺利求职的原因,Owen 归结于自己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丰富的实习经验。从大一开始,他就已经清楚明确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和求职领域。专业选择上,Owen 本科拿到了市场营销和广告双学位,硕士读的是商务管理学。

求职准备上,他清楚认识到实战经验对于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希望能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在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工作的锻炼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因此他就有意往心仪行业靠近,通过努力做实习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最后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在与其他应届生去竞争职位时,他的这份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访谈中,Owen对于一些没有实习意识的留学生表示一些担忧,他提及“一些学生,放假就去玩,不做internship,不参加学校的任何社团组织,然后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那等他们毕业求职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我现在只有一个大学文凭,简历上写不出任何其他的东西。现在求职竞争那么大,我觉得他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可言。”

除了实习经验以外,Owen 的海外留学背景以及流利的英语表达帮助他在求职中快速脱颖而出,“我现在工作的公司,他们就非常看重学生是不是有海外背景,他们的英文能力行不行。其次再看工作能力。”

辞了好工作去求学深造,为就业也为眼界

对于目前在港中文深圳校区的工作,不管是发展机会还是公司文化环境,Owen 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仍不“知足”的选择去香港读硕,他表示主要是为了适应现在国内企业的招聘要求,“现在本科生不值钱,硕士文凭我觉得是能让你进入到一家公司的一个入场券。”因此他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提升未来的求职竞争力,以便获得更多求职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算起留学这笔账,他对留学带来的金钱回报以及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并不在意。他认为留学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国外学习的知识和对个人思维视野的影响,可以帮助他跳出安逸的舒适圈,适应独自一人在陌生城市的生活,并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道理。正如他所说,“留学所带来的特殊经历,真的是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如果不是因为留学,我真的不会有这些经历。而这些经历对思维和行为模式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可多得。”

知乎上一位留学生家长也分享到,送孩子出国从来就没考虑过回本,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觉得人的阅历和教育不能以金钱衡量,就如同把孩子从出生到小学到中学到一直把孩子送到国内名校从未考虑过要回本一样。因为花的是不断贬值的金钱,而得到的也许是影响一生的阅历。也许再过十年几十万就不算啥了。

在不少人头脑中,留学功利地与就业直接关联。能否找到好工作?月薪是否上万?多久能够赚回留学成本?在公司有没有更好的晋升机会……这是都是公众对海归就业的核心关注点。而对于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他们可能不再急迫希望快点回本,或者在薪酬和职位上要求很高,甚至去放大留学几年所收获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而是更关注留学所带来的特殊经历、对视野和思维的影响、以及为人生带来的多种可能性。

如今,不少海归已然对自身就业保持着理性的认知,大众却容易被渲染海归就业焦虑的文章左右情绪。现在网络上把海归写得越惨,文章点击量就越高。从个别海归就业能力的疲弱,迅速上升到整个海归群体的贬值,这样的逻辑是不严密的,这样的心态也是不理性的。

另外,薪酬不能完全衡量人才价值。回归教育本身,上学本来就是一种求知途径,而不单纯是提高就业机会和工作薪酬的方式。至于就业,则应该由教育效果而不是由教育经历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哪家公司又出猫腻!撞伤6岁男童,重伤送院

下一篇新闻

英国痛失大单迁怒盟友,不合格炮弹四处害人,军售大国或遭遇雪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