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守军赢了就没有新加坡惨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新加坡防御战
1942年1月31日至2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英国和日本军队之间进行了新加坡之战。由85,000名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由亚瑟·珀西瓦尔中将率领,而由36,000名士兵组成的日本军团由山下智之中将率领。
战斗背景
1941年12月8日,山下智之中将的日本第25军开始从印度,后来又从泰国入侵英属马来亚。尽管英国守军人数众多,但日本仍集中力量,并利用在早期战役中学到的海陆空战术体系,反复攻击并击退敌人。日军在快速获得空中优势后,日本人利用轻型坦克和自行车迅速穿越半岛的丛林。
保卫新加坡
英军虽然人数占优,但亚瑟·珀西瓦尔中将的指挥未能阻止日本人,1月31日从半岛撤回了新加坡岛。他摧毁了岛屿和柔佛之间的堤道,准备击退预期的日本登陆。被认为是英国在远东力量的堡垒,人们预计新加坡可以控制或至少持久抵抗日本。为了保卫新加坡,珀西瓦尔部署了戈登·贝内特少将第8师的三个旅来占领该岛的西部。
刘易斯·希思爵士中将的印度第三军团被派去掩护该岛的东北部,而南部地区则由弗兰克·西蒙斯少将率领的地方部队的混合力量保卫。山下晋升到柔佛州,在柔佛宫苏丹建立了总部。尽管是一个重要目标,但他正确地预见到英国人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会激怒苏丹。利用从渗透到该岛的特工那里收集的空中侦察和情报,他开始清晰地描绘出Percival的防御阵地。
新加坡之战开始
2月3日,日本大炮开始向新加坡猛击目标,对驻军的空袭加剧。2月8日,日本首次登陆新加坡西北海岸。日本第5和第18师的人员在Sarimbun海滩上岸,遭到澳大利亚军队的强烈抵抗。到午夜时分,他们已经压倒了澳大利亚人,迫使他们撤退。
佩西瓦尔(Percival)相信将来日本会在东北登陆,因此决定不加强受虐的澳大利亚人。为扩大战斗,山下军舰于2月9日在西南登陆。日本遇到第44印第安旅时,便将其赶回。贝内特向东撤退,在贝伦的滕加机场以东形成了一条防御线。在北部,邓肯·麦克斯韦准将的澳大利亚第27旅在试图登陆堤道西侧时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损失。为了保持对局势的控制,他们将敌人控制在一个小滩头上。
末日临近
麦克斯韦无法与左侧的澳大利亚第22旅联络,并担心包围问题,因此命令他的部队从海岸的防御阵地撤退。撤军使日本人开始在该岛上登陆装甲部队。向南压,他们超越了贝内特的“裕廊线”,并向城市推进。总理温斯顿·丘吉尔意识到局势不断恶化,但知道捍卫者的人数超过了攻击者,因此电告印度总司令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新加坡将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支持,不应投降。
此消息已转发给Percival,命令后者进行到底。2月11日,日军占领了武吉知马附近的地区以及Percival的大部分弹药和燃料储备。该地区还让山下控制了该岛的大部分供水。尽管迄今为止他的竞选取得了成功,但这位日本指挥官极度缺乏补给,并企图虚张声势使珀西瓦尔(Percival)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绝望的抵抗”。拒绝,Percival得以稳定他在该岛东南部的路线,并于2月12日击退了日本的进攻。
投降
2月13日,佩西瓦尔(Percival)的高级军官要求佩西瓦尔(Percival)投降。但佩西瓦尔(Percival)拒绝他们的要求,他继续战斗。第二天,日军占领了亚历山大医院,并屠杀了约200名患者和工作人员。2月15日凌晨,日本人成功突破了佩西瓦尔(Percival)的防线。加上驻军的防空弹药用尽,珀西瓦尔在坎宁堡与他的指挥官会面。在会议期间,佩西瓦尔(Percival)提出了两种选择:立即在Bukit Timah进行补给,或投降。
珀西瓦尔被他的高级军官告知不可能进行反击,除了投降外,他别无选择。派西瓦尔派遣信使前往山下,当天晚些时候在福特汽车工厂会见了日本司令官,商讨条件。正式的投降于当晚5:15结束。
新加坡之战的后果
在英国军舰,新加坡战役和之前的马来亚战役史上最严重的失败中,珀西瓦尔的守军约7,500人受到杀害,10,000人的受伤和120000人的俘虏。日本在新加坡的战斗中损失约1,713人死亡和2,772人受伤。虽然有些英国人澳大利亚囚犯被关押在新加坡,成千上万的人被运往东南亚,作为诸如暹罗缅甸(死亡)铁路和北婆罗洲的山打根机场等项目的强迫劳动。许多印度军队被招募到亲日本的印度国民军中用于缅甸战役。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新加坡将继续被日本占领。在此期间,日本人屠杀了该城市华人以及其他反对其统治的人。
投降后,贝内特立即移交给第8师的指挥,并与他的几名参谋人员一起逃往苏门答腊。成功到达澳大利亚后,他最初被视为英雄,但后来因离开士兵而受到批评。尽管被指责为新加坡的灾难,但珀西瓦尔的指挥在整个战役期间装备严重不足,缺少坦克和足够的飞机来在马来半岛取得胜利。话虽如此,他在战斗前的性格,不愿加强柔佛州或新加坡北岸的防御以及战斗中的指挥失误加速了英国的失败。珀西瓦尔一直是战俘,直到战争结束。1945年9月,他等到日本投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