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来自远方的恶意:一切愤怒,都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哀

最近的外网新闻,给人一种“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感觉。


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同时,对中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甩锅战争。


推陈出新“实验室阴谋论”,以“防疫不力”为由对中国提出天价索赔,威胁将产业撤出中国以“一刀两断”——在外网上不管往哪儿逛,基本都是这个调调。


杀气腾腾,怨念冲天,摆明了要来找茬的样子。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这是西方世界——尤其是搞得一塌糊涂的美国,在为自身的一塌糊涂寻找替罪羊的行动。


但是确切地说,西方世界的精英并非在“制造”对中国的怨念,而是在“利用”存在于西方民众心中的怨念,来粉饰自身令人羞愧的失败。


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外部的理由,这是普遍的人性。那不仅是恼羞成怒的特朗普赖以自慰的方式,也是许多洋人百姓自选的三观。


若非人民心中有相似的执念,政客就算想给

中国甩锅,也甩不出这般动静。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你说我们不理解他们心中的怨念吗?倒也不是。


突然之间,死神叩门,百业萧条,搁谁心里都不痛快,都想找个人干一顿。


但是,西方世界自身的窘境,是如此明显地来自于西方各国政府的迟缓与忽视,如此明显地来自于西方群众自己“头可断,血可流,派对不可收”的天真性情。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但是西方在病毒面前的溃败,赖不到中国的头上。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西方世界无法接受自身的惨不忍睹,无法接受自己“连中国都不如”的尴尬现实,他们顶多能半真不假地“同情”三个月前惨兮兮的中国,却决不愿意面对一个恢复元气,还要反过来向他们施以援手的中国。


就像金庸笔下某些死不悔改,而且过分骄傲的反派一样,在跌落悬崖的前夕,就是不愿意让你拉一把。


你的援手,他宁可一刀刺来,也绝不会领受得情愿心甘;你的善意,被他当成理所当然的还债,不但在他那里讨不到半分谢意,还倒欠他个十万八万。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我们自以为能够用善意去感化的世界,所展现出来的傲娇。


他可以可怜你,却绝不承认你;他宁可选择恨你,也不愿意认你。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怨念,可以理解;只要不将怨念转化为行动,谁心里还没点牢骚呢。


曾经我也以为,这个世界上的各国,即便骂骂咧咧,也在泥泞中相互搀扶。


现在,我算是服了。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这个世界,有些事情是无法用善意去理解的。


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下辈子都不可能的。想要“庚子赔款”,除非您打得下大沽口。


没这个本事,又非要咱赔,那就只好不付现金,改“在线转账”了。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来自泰国的期待:心有幽怨,待客如初

至于泰国,情况要好上一些。


你说泰国人心中,对中国没有埋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与不同泰国人的交谈中,你可以感受到,泰国人心中那种“埋藏得很深的怨”。


泰国人并不自认为西方的一员,也明确地看到了西方世界在这次疫情当中“前期装逼,后期懵逼”的窘态。但这并不妨碍泰国人怀有另一种心情——对于“最早在中国被发现”的新冠肺炎重创泰国,所带来的幽怨。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但是,除了网上最极端的喷子之外,泰国几乎没有正经的组织、团体、机构、知名大佬,将这种“幽怨”转化为实际行动,像美国那样对华勒索。


泰国官方,以及主要反对党,迄今为止没有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进行过任何否定,也没有将泰国遭受的损失与中国挂钩的意思。


这并不是因为泰国政府和人民的道德品质比较高尚,也不是因为泰国对华有什么“血浓于水”的交情。


而主要是因为泰国人民所面对的情境,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


再加上,人家比较现实罢了。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此次疫情,泰国受创很深。


旅游业一夜归零,航空业和酒店业半死不活,国库中连买几辆装甲车的钱都凑不出来,底层民众有些真的陷入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


但是,这已经比泰国人的预期要好上许多。


泰国一开始也没想当什么“尖子生”,没想到一来二去还考得可以,表现着实比新加坡、日本、以及一切欧洲珐琅们要好上不少。


疫情受控,泰国朝野喜出望外,没有什么心理落差,没有那种遭遇惨败与羞辱之后那种一定要找个替罪羊背黑锅的冲动。


庆幸还来不及,谁还想去挑事儿呢?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未必相信自己的“诉讼”能够从中国手里抠下一毛钱。真实所图,无非转移国民对自身失误的问责,激化与中国的矛盾。


泰国没有这样的需求,也没有那样的“政治结构”去向中国发难。


正统的泰国反对派师从美国民主党式的政治正确,从原理上不愿意在民粹的道路上走那么远;而与西方反华民意相对标的“保守派”,反而恰好是泰国政治谱系中较为亲华的一翼。


即便泰国民间青年与港台网友联合生事,也不会形成主流级别的政治风潮。


中泰多年相交,不是白搭的。


对于泰国大多数民众和政客而言,将中国作为政治消费,乃至敌对的对象,还是太极端了。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心态好,就容易面对现实。


在疫情缓过劲儿来之后,泰国对中国的态度,不是指责,不是索赔,甚至不是求助。


泰国的表现堪称奇特。


他们居然开始对中国经济复苏之后的“游客回潮”,呈现出了超前的热切期待……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中国游客的回潮,要到来了吗?》、《调查表明:70%以上的中国游客有意前往泰国旅游》、《泰国业者:等待中国复苏后的“报复性消费”》……


在西方媒体在忙着“围攻光明顶”的时候,泰国对华舆论的重点议题,居然是这个。


不得不说,老泰们可真是实在人。


虽然现在就琢磨这个,好像有点太早了(中国还在严防境外输入病例,国家呼吁别出国,出去回国又要隔离28天,所以离“报复性出国旅游潮”还早得很呢)。


但是泰国人的思路,还是显得格外妥帖与现实。


他们基本没打算“趁着热度去找中国索赔”,而是“期待与复苏的中国做生意”。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比起暴跳如雷的“六大派”,泰国的判断睿智得多。


泰国的策略,基于一个核心的判断——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在世界上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这场突发的劫难,并非终止,而是加速了这一过程,在克服危机并抢先复苏之后,中国将成为泰国走向复苏更为不可缺少的力量。


而这,是对中国未来命运,最实在的判断。


成为那根,相对最粗的大腿

新冠肺炎横扫世界,让许多人感到了“乱世再临”的凶兆与恐惧。


各国政要学者们“第二次大萧条”的警示不绝于耳,一开始听着觉得太过夸张,但是看看现在这个势同水火的国际局势,看看这个“夜王入关”龙家狮家还在砍得你死我活的《权游》大型Cosplay,的确让人觉得,人类的未来一片黯淡。


这个世界,最繁荣,最和平,全球化最顶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长夏将尽,凛冬渐来。


这个世界将变得更为隔绝,更为萧条,各国都将被新冠肺炎弄得疲惫不堪,并且为了缓解这种疲惫,饮鸩止渴,去挑起更大的敌对与争端。


经济将面临巨大的萧条,而萧条,将会催生更多更剧烈的动荡——就像1920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黄金时代,在一场萧条之后迎来人类最大的浩劫一样。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要彻底改变了。


面对危机,谁更能够克制人性的软弱与散漫,谁能更忍受得了寂寞与自我约束,谁就能更早从危机中复苏;


谁更早从危机中复苏,谁就能在北风凛冽的世道里,成为世界崭新的先驱,让这个世界上一切渴望复苏且愿意改变的国度,在后跟随。


在危机的时代,只要你足够强韧,你就会成为最终的选择。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中国会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最近的几年里,中国会面临更为尖锐的挑战与困境。萧条的世界中,敌意将会被加倍放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将会包围我们,为中国前行的道路带来许许多多的阻碍。


但是,在萧条的世界里,某些专属于我们的优势,将被严酷的环境所放大。尝尽苦难的人,在猝然而至的灾难中能够早日复苏,比那些在泥沼中挣扎不已却还在怪罪世道不公的“老贵族”们,更容易抵达彼岸。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泰国,会怎样面对那时的中国?


中泰关系的未来,必将复位;只要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得到复归,这一趋势不会被任何意外所阻碍。


这个平和、现实、处事圆滑而富于幽默感的国度,必然会像自己无数次做出的选择那样,找到风雪之后,大地上那一棵最粗的树木,用它的高度与厚度,去实现泰国自身的复苏,为泰国在一个崭新的格局中,找到最稳妥而现实的路径。


那些心中认同的,将与那时的中国同行;


那些心中别扭的,也将“口嫌体正”地与中国同路。


不要担心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只要一个国家胸怀与人为善的理想,笃定自己坚韧不拔的道路,当你成为险恶世道中最粗的那条大腿,时间,将会告诉人们最后的答案。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文/岳汉)

疫情之后,中国要面对怎样的世界,泰国又会怎样地面对中国?


上一篇新闻

美国要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引发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新闻

拜登将与“特朗普的美国”切割,中美能否回到过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