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竟是日本“狗急跳墙”最无奈之举发动的经济战
谈起日本在二战中偷袭珍珠港,当今学者大部分认为日本是作死的行为,尽管偷袭珍珠港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日本战局上看却是加速了日本在战争中的灭亡。
由于日本的偷袭,本处于中立国的美国直接向日本开战,导致日本阵地扩大到了西太平洋。战线过于拉长,导致日本从开始战争的主动权变成被动的一方。
作为偷袭珍珠港的最高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在一些人眼中更是不齿,山本五十六曾经是一个赌徒,他曾经跟天皇说过:如果给我一年,我能为日本海军赢一艘航母回来。
珍珠港中被炸的军舰
那么,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真是因为高层的愚昧还是深思熟虑才会拉进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的大国为敌的?
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二战打的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打的就是资源与经济。只有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开发战争机器最大的潜力。
而二战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便是石油,日本80%的石油都是从美国进口,日本打珍珠港就是为了石油而战!因而珍珠港打的更加像是一场经济战。
1937年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在头几年的战争中,日本的主要的石油有80%都是从美国进口,另外百分之十来源于英国在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因而日本前期能开展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是得到了美国的帮助,没有美国的帮助,日本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
卢沟桥
随着二战的进展,法西斯的罪行不断曝光在美国国民的眼中,许多国民要求对日本进行军事制裁,禁止美国出口一切用于战争的物资。迫于一些石油财团,在加上日本的间谍行动,美国其实都不愿意制裁日本,毕竟美国资本家习惯了发战争财。
到了1941年7月26日,美国才开始真正的觉得有必要进行真实的所谓的实质性的禁止
此时的罗斯福不愿意正面制裁,他采用的是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金融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罗斯福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
罗斯福
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由于资产的冻结,日本就不能去购买石油,这样等于是间接进行石油禁运。这样的结果就是日本不得不动用储备石油。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本的原油大约有590万吨而年消耗量是300万吨。也就是说日本大概有不足两年的石油储备。
从1941年的7月到1941年的年底12月,六个月时间过去,储备量下降到只有十六个月(陆军)到十八个月(海军)。
这段时间是日本军方认为的安全极限,如果日本进攻菲律宾,进攻南洋,即使那儿的油田再多,在占领之前油田一定会被英国法国给彻底摧毁。在重建过程中需要至少一年半才能重新恢复生产。
所以1941年年底,必须在石油储备安全线以上做些有意义的事!即日本必须采取行动。
要么美国解除石油禁运,要么日本必须进攻美国。
在这关键节点,日本高层形成了两派:
北进派,以陆军支持为主,打苏联配合德国两线夹击。
南进派,以海军这边山本五十六为主,认为一定要往南打占领更多的资源。
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形成这么大的分歧还是跟石油的依赖性有关。日本的陆军对石油的依赖偏低,因为他的坦克兵团不多,但是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必须完全依赖石油。
塞班岛战役
山本五十六认为日本取胜的关键是夺取石油资源,没有石油资源,日本必败。而北进的这个战略由于诺门坎战役的失败,使关东军这个精锐部队受到了重创。因而北进派在与南进派的争夺中处于下风,南进派要求日本的海军坚决南下从日本本土绕道中国海岸线,一口气往南打,直到新加坡。
那是上千海里的路程,战线拉得过长,战线已全部暴露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之下。因而日本高层就在想,想要保护好海上补给线,生命线,就必须要解决美国问题。日本想要打下南洋,首先必须要打败太平洋舰队,不然就是空白支票根本实现不了。
日本本土与菲律宾的战线过长
于是在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加上日本是个贫油国,在储备石油下降到安全线前,不得不对美国发动袭击,两次袭击想要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偷袭过程中错过了最大的战略价值目标,加速了日本在二战中的灭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