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位于揭西县金和镇金新村委会新园村,有一座由英国设计师设计,既有西洋古典皇宫的风格,又有潮汕传统民居格调,被誉为揭阳近现代建筑的一个“孤本” ——植丰园 。这座独特魅力的“百年名园”,它的建造者是民国时期香港银行家、教育家林子丰,他又有什么人生故事?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植丰园”正门为三山式重檐歇山顶牌楼建筑,铁栅门扇,碧瓦飞檐。“植丰园”3个楷书大字是清末翰林院庶吉士岑光樾所书。 郑楚藩 摄  

  在植丰园,有一本《揭邑金坑林氏族谱》,里面记载着林子丰的人生概貌:林子丰(1892年~1971年),祖籍揭西县金和镇金新村委会新园村。香港教育家、慈善家、银行家、实业家,香港浸会学院和浸会医院创办人,曾任香港民生书院校董会主席、香港潮州商会会长(1937年~1939年)、嘉华银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虽身在商界,却心系国事,旅居越南时曾参与协助国民政府外交部完成中、法、越三国商务条约,安南国王表彰其功,特颁授“龙爵大勋章”。他精忠报国,义赴国难,在日本侵华时募捐支援抗日前线,赈济战地难民,其爱国爱民情操,受到政府嘉许,赞其“忠义为怀”。他毕生以仁爱泽黎为己任,致力于推动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发展,英国女皇特授予OBE勋衔(1957年)。他饮誉港九,名镌青史,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事物有:为浸会大学一项体育运动设立的林子丰博士纪念杯,浸会大学的林子丰博士纪念大楼,民生书院的林子丰纪念楼,香港培正中学的林子丰堂等。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林子丰


  植丰园创建于1920年,虽经百年风雨沧桑,如今风貌犹存。201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主座建筑前半月形门亭匾额阳刻“希伯伦”3个大字,为孙中山长子孙科所书。蔡幼芳 摄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植丰园”主座正门上的两个花窗窗棂,是用厚铁片焊成的两个篆书“寿”字,每个“寿”字的中间蕴含着“吉羊”2字,寓意“吉祥”。蔡幼芳 摄

  诗礼世家:“ 一门父子八博士”

  1892年,林子丰出生于揭西金和金坑乡新园村一个诗礼传承的书香门第。父亲林绍勋曾在乡村教书,一生以仁爱为怀,德行善举泽被乡邻。1908年,林绍勋创办金和第一所初级小学——两等小学校,亲任校长。这是林氏家族兴学育才的开端,对潮汕早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林子丰小时候,父亲十分注重对他爱心的培养,每当探望贫苦人家或病人,总不忘带儿子前往,让其耳濡目染人间疾苦,萌生同情与怜悯之心,体会生活之艰辛。林绍勋根据子丰不同成长阶段,适时引荐“高人”指点,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林绍勋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不但向子女传授文化知识、伦理常识,更注重对子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他认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是立身之本,给子丰讲得最多的是“爱人如己”的故事,教导子丰为人处世要常存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常为施恩之行。在父亲一个个故事的启迪中,林子丰成长得很快。

  林绍勋与揭阳真理学校首任校监林建中之父林奕德是好朋友。经林奕德推荐,林子丰负笈到揭阳真理学校就读。在校期间,林子丰勤奋好学,成绩突出,小小年纪就显示出过人的胆识和独特的洞察力,深受林建中赏识。在林子丰往后的生涯中,经林建中举荐,得以结识孙中山,深受救国图强思想的影响。

  揭阳真理学校高小毕业后,林子丰就读于汕头礐石中学,毕业后考取厦门同文书院,后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并取得博士学位。

  1920年,林子丰与陈植亭结为连理,夫妻相敬如宾,生育七男二女。七男均获博士学位,事业有成,故林子丰家庭享有“一门父子八博士”美誉。长男林思显1964年被授予香港“太平绅士”称号;次男林思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1995年获加拿大“官佐勋章”。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林思齐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林思齐夫妇接待到访的女皇伊利沙白二世伉俪。

  一身两任:既驰骋商界 ,又办学育才

  林子丰在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后,于1915年到香港谋求发展。他先是到伯父的广源成米行工作,后与朋友合资开办四维公司,专门经营越南鸿基煤,获利甚丰。

  1922年2月2日,林子丰在广州创办了“嘉华银号”,后于1924年将总行迁至香港德辅道中,并以“嘉华储蓄银行”命名,当时的资本为五十万港元。到1931年的时候,林子丰又在上海开设分行,业务一度快速扩张。惟中国经济在1935年出现不稳,以至上海和广州分行被迫关闭。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爆发,全数业务都宣告停顿,一直至1945年才重新在香港开业,并且在1949年1月易名“嘉华银行有限公司”。

  林子丰的银行业务在战后平稳发展,其子林思齐亦曾在银行任职。至于他本人则一直打理银行到1971年逝世为止。林子丰死后,由于家族后人无心经营,控股权遂于1975年由新加坡侨商刘灿松取得。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林子丰一向笃信基督教,他在驰骋商界的同时,致力于兴学育才。早在1930年代已在浸信会开办的培正中学担任校董,曾经在1933年协助学校在何文田觅得土地兴建校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义务担任培正中学和培道中学的校监,另外又自1944年至1946年代任澳门培正中学的校长。战后,林子丰再度以义务的性质,出任培道中学的校主和监督,以及义务自1950年至1965年担任香港培正中学的校长,之后改任校监至1966年退休,任内获得不少捐助,对该校的建设甚有建树。而自1955年5月起,林子丰亦曾经担任民生书院的校监兼校董会主席。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由于政局变迁,广州的“两广浸信会联会神道学校”于1950年被迫关闭,浸信会于是决定改于香港建立神学院,并以林子丰为筹委会主席,最后在1951年正式成立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到1956年,林子丰为了继承浸信会的办学精神,创办了香港浸会学院,并由他本人义务担任校长至1971年逝世为止。由于未能觅得到土地,学院最初要借用香港培正中学的校舍,至后来才迁至九龙塘。为了让学院有举办典礼的场地,林子丰在1970年庆祝与妻子的金婚纪念时,捐出港币五十万兴建大专会堂,惟会堂要到1978年5月,即林子丰身后七年才告落成。

  经林子丰等的请求下,港督葛量洪爵士曾答应批出九龙塘窝打老道的一幅土地,以兴建浸会学院和浸会医院。当中,浸会医院在1959年4月动工,在1962年落成,并于1963年7月1日正式启用。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林子丰与霍英东的渊源

  林子丰跟霍英东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霍英东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之后他的两个哥哥接受了父亲的船运生意。不过好景不长,两个哥哥在一次风浪中去世了。霍家就开始家道中落。霍英东当时还非常小,他的母亲刘三没办法,只能卖掉了船只上了岸。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霍英东

  刘三带着年幼的霍英东,还有两个女儿来到了香港的一个贫民窟居住,他们跟别人一起合租了一个房子。当时一个小小的房子竟然住了几十个人,里面还有很多人有传染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传染。

  刘三当时借钱买了一台缝纫机,然后为别人修补衣服赚钱养家,不过赚不到多少钱,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艰苦。霍英东年纪虽然小,但是看到母亲如此辛苦,也是暗自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刘三后来幸运认识了林子丰,至于两个人如何认识,我们就不知道了,林子丰为何要帮助刘三,我们也不知道。林子丰认识刘三之后,就给了刘三一个生意做。林子丰的每周都有一大船的煤炭运到香港,到了近海之后,就需要小船去把煤炭运上岸。林子丰就把这个生意交给了刘三。

  等于说让刘三当了承包商。林子丰按照固定价格把这个生意交给刘三,刘三再去找其他的船工来运煤,自己当中间商,赚一个差价。当然刘三也要负责找船工跟船。几年下来,刘三在林子丰的关照下,赚到了不少钱。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刘三也带着霍英东等子女搬到了一个大房子,并且租了一个地方,办了一家公司,重新买了船,雇了船工,做起了跑船的生意。霍英东也因此得以继续上学,并且以非常好的成绩考入了香港皇仁书院,因此才认识了何鸿燊。皇仁书院是当时香港最好的学校,许多达官贵人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霍英东也因此积累了很多人脉。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霍英东和何鸿燊

  后来霍英东离开书院,母亲就支持了他一笔钱,让他在香港码头上开了一个杂货店。霍英东后来得知香港有一批战后物资在出售,于是他也去拍卖。霍英东当时并没有钱,不过他先以1.8万元拍下,随后再去找买家,一转手就赚了2.2万元。那个时候香港普通人工资也才一两百元而已。那个时候2.2万元差不多就等于现在的几百万。

  霍英东于是就积极参与战后物资的拍卖,霍英东最初的资金不足,于是他就找到了林子丰帮帮忙。林子丰非常热心帮忙这个年轻人,于是给霍英东开了一张支票。林子丰是银行的老板,有了他的支持,霍英东不仅仅获得了资金的帮助,而且也获得了一个信用的背书,生意开始上了轨道。

  霍英东靠着林子丰的支持才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他把战后物资赚到的钱用来购置船只,逐渐成为了香港的船老大,坐拥几十条船。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霍英东

  不过,霍英东晚年的时候曾经谈起了林子丰,他却说林子丰谈不上什么恩人,因为林子丰也是利用霍家为他去运煤。那个时候林子丰也需要这样的人,而母亲刘三刚好有这样的能力跟资源。

  其实如果没有林子丰的帮忙,霍英东或许就缺乏资金而发家不易,当然林子丰也不是白白帮忙霍英东,所以说这个世界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情系故里:修堤防洪,凿渠治旱  

  金坑村地处榕江中游堤围转弯处,江面狭窄,每逢农历五六月份雨季,数日暴雨,榕江水位上涨,急流汹涌直冲堤岸,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榕江崩堤,金坑村连同周边阳夏、凤湖、洪沟、山湖、河内等村庄和十万余亩农田,将受洪水无情肆虐蹂躏,成为一片汪洋泽国。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嵌在金坑乡“初祖公祠”墙壁上的“金坑乡凿开新沟碑记”。 郑楚藩 摄

  1931年春,林子丰博士回乡探亲,深悉乡民遭受水灾之苦,决定为民排忧解难。回到香港后,即请工程师一行五人,亲临现场勘察,拟订防洪方案,规划设计工程,并捐赠巨资修堤围、筑码头。各乡贤达也一呼百应,组织乡里青壮民工搬沙运土,加高加宽堤围,又用木船从揭阳购来大量石头,筑成一座坚固壮观的护堤大码头——瓜园码头。

  堤坝加固和码头建成后,洪灾消失,十多万亩田园作物收获稳定,十多万乡民安居乐业。几十年来,瓜园堤围从未崩漏,瓜园码头至今保持完善。

  金坑乡世代以农业为主,虽地处榕江之滨,但由于没有水利设施,无法引水灌溉田园,若遇久晴无雨,水源短缺,只得深井汲水,三搬四戽,滴水如油。乡民长年靠天吃饭,辛勤耕作却往往只落得个广种薄收甚至颗粒无收,生活十分贫困。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以林子丰之父林绍勋名字命名的金坑中学教学楼。 蔡幼芳 摄

  1932年春,林子丰博士从香港回家为母庆寿,适逢春旱,赤地遍野,乡亲们只得靠打井取水灌田播种,苦不堪言。子丰博士看到此情此景,心急万分,当众倡导兴修水利,回香港后,他特邀“白氏”水利工程师,亲身陪伴到金坑村勘察测量,精心规划设计,制订了引水工程方案,并慷慨解囊,负责工程费用,同时由各村保长发动组织人力,在大架山地段榕江堤坝凿一道沟,名叫新沟,引榕江之水,自大架山榕江入口,流经圆姑山、尖石山、红山仔、刘厝园村,柑园寨、坑美园村、庵园村、竹宅村、新园村、后埔、陈厝林、安境、大湖寨、高园村,全长12华里,沟面宽1丈2尺,底宽4尺,水流流至各村田头,由乡民用水车车水灌溉农作物,受益农田面积1.5万亩,解决了七乡八里农田灌溉困难。

霍英东发家的贵人,7个儿子全是博士,次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


 ▲揭西县金坑中学大礼堂牌匾命名为“子丰堂”。林艾鑫 摄

  1971年,子丰博士逝世,弥留之际,深感自己一生遗憾的是未能在家乡建设一所中学,特嘱咐其弟树基及其子日后应完成他的遗愿。1988年,林思显、林思齐谨遵父嘱,以林子丰家族名义捐资50万元支援金坑中学建设。1992年,再次捐资200万元,建造配套金坑中学大礼堂,匾曰“子丰堂”。


来源:揭阳日报、腾讯-明亡清兴多少事、百度等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前总理妻子再赴反贪会录供 逗留13个小时

下一篇新闻

他被人误解300年,日本人说他胜过王羲之,现在是大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