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 星期六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美国印太战略综述

美国印太战略中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印度的内部问题,可以看到现在13亿人口的印度内部有着8亿多的印度教信众、1.6亿的穆斯林、2000万锡克教以及2000万基督教徒等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信徒,而印度教内部又有着明显的分层,其高等种姓部分占有大部分财富和教育资源,关于大国的雄心是他们的事,而下层种姓和贱民阶层则因为处境的贫贱甚至有很多人改信伊斯兰教。印度国内的穆斯林人口在政治上还算温和,部分原因是印度国内的穆斯林人口散布在全印度,早已熟悉了和其它宗教民族的共处方式,其次他们在经济上普遍贫困,受教育程度较低,识字率不高,这使得他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反而很少受到善于利用网络散布极端思想的极端势力的煽动和操纵。虽然总体低调,不代表就一片祥和。2002年一群印度教徒在途径戈特拉火车站时,车厢遭到穆斯林袭击焚烧,58人被烧死,进而引起全国骚动。而在2009年,印度孟买发生195人死亡的严重恐怖袭击事件,袭击者就是一群伊斯兰极端武装分子。这些事件无疑会催化印度国内种族和宗教对立的情绪。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印度国内的复杂状态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来,比如其国内有上千个大小政党,而自从1996年印度国大党失去执政党地位后,印度国内政坛就长期不再有占据压倒多数的政党,近年来更是形成了印度人民党和国大党交替掌权的局面。说起这个现任总理莫迪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它恰恰就是一个以印度北部地区印度教民众为基础的教派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党,早在1992年,这个党的支持者就曾因破坏位于印度教圣地阿约提亚的巴伯尔清真寺引发全国性的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而这个党此后支持率反而不断上升,并最终掌权。事实上国大党的失势和人民党的崛起背后有着相同的逻辑:国大党所坚持的是各教派大同的世俗主义路线,这在当前已经越来越走不通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伊斯兰世界原教旨主义的盛行,印度国内的宗教对立情绪也在不断升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一个政党想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必须认准到底是哪些人民在支持自己,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像印度人民党也曾经历过几次摇摆和反复,但每次当他们试图摆出普世的、世俗的各教派平等的姿态,其支持率就会下降,这使得其最终认准了只有让自己的铁杆也就是印度教民众满意才有选票和权力。这和特朗普面对的情况是类似的,特朗普上台后之所以延续了其竞选时的纲领,以强硬的战斗姿态去一一兑现竞选承诺,就是因为他很清楚是谁送自己进白宫的,他的任何妥协和折中只会损失自己的基本盘,而不会争取到敌对阵营的谅解和支持。靠禁卫军支持上台的古罗马皇帝塞维鲁有句“名言”:让士兵发财,其它可以不管。政治上看上去荒唐的事情往往都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之所以专门分析印度国内的这些情况,是因为不管是美国的特朗普新政府,日本的安倍内阁还是印度的莫迪新政府或菲律宾的杜特尔特政府,都是属于因全球形势变化而催生的本土右翼政府浪潮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规律。现在的印度总理莫迪的人民党就是依靠印度教选民的狂热支持取得了议会过半的席位,从而可以放手采取各种政策去推进其大刀阔斧的国家战略。而这种局面的产生,反映的是其国民在新环境下的危机感:对于印度来说,正是因为外部有来自中国国家层面的战略竞争压力(比如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恰好涉及的就是穿过印度北方和南方的海陆区域)、来自巴基斯坦的军事对抗和袭击压力、来自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极端势力的压力、还有如何在国内躁动的情况下维持国民认同的压力,印度的表面稳定和发展下暗流涌动,所以作为印度主体民族的印度教选民迫切需要找一个可以既维护自己族群的利益,又能兼顾把控国家发展方向应对外部压力的政府,为此他们愿意用选票赋予他足够的权力。而莫迪政府在执政后,也必然要做各种让支持自己的选民高兴的事,前段时间洞朗地区的对峙,很显然是沿着印度精英阶层的强国路线在走,事实上利用1962年中印战争的历史来加强印度内部各阶层民众的团结,是印度精英统治阶层一直在做的事,而且屡试不爽。那么莫迪政府同样很难说不是在利用这种边境摩擦来转移国内视线并遮盖内部诸多矛盾的发展,维持其国内的统一。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事实上莫迪政府作为代表印度教徒的政党,上台后也通过很多声明来淡化自己的宗教和民族色彩,缓解其它各团体的疑虑,但其主导意识形态不会改变,那么在对外战略上树立敌人、寻找盟友和寻求胜利就是在不过分减弱自身党派利益色彩的情况下,巩固国内团结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对于印度而言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印太这个体系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个抵消,其次莫迪所代表的印度上层精英阶层如果想对巴基斯坦以及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战略,也需要先寻找好外援,美国虽然对印度来说是限制其在印度洋地区权力的最重要外部势力,但依旧是莫迪现阶段不可替代的合作对象。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印太战略的太平洋支点和纵深

当然,在美国所规划的印太战略中,印度是一个独立性非常强的实体,这点它和日本有本质的不同,日本是印太战略的发起者之一,也是美国所规划的印太战略最重要支柱,因为日本是美国控制的最严密同时也是关系最友好的盟国。

战后日本的内阁政府换得特别频繁,多是短命政府,但是安倍晋三自从2012年担任首相后,在2017年已经开始了其第四个首相任期,创下日本政坛新的记录,这体现出了日本国民在试图保持国家战略的连续性,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战略的巨大变化。很显然,近十年来日本的国家战略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中国国力军力的强势崛起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如今的局面和十年前已经截然不同,中国的海空力量已经足以对美日在西太平洋的存在造成挤压,而朝鲜的弹道导弹也具有直接打击日本本土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国家总体战略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日本在地缘态势上有一点和印太战略的纵深国澳大利亚类似,周围都是大海,只有一个方向上在近处有国家,因此威胁方向很单一,但同时两国又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国土极其狭小,资源也极度贫瘠,因此危机感也就更加强烈,为此它追求安全的冲动也更加强烈。在二战之前,日本的选择是勒紧裤腰带发展军备,不断对外扩张,将边界线无限制地外推以寻找这种安全感,这种战略发展到最后走火入魔,招来了周边大国联合毁灭性地打击自不必说。而二战之后,战败并被占领的日本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半被迫半自愿地选择彻底藏身于美国的保护之下,以美国的核保护伞和常规驻军来确保安全。

现在这条路显然也没法原封不动地延续下去了,特朗普新政府并不愿意任由各国免费或廉价搭车,而且日本自己也在追求更主动的战略地位,因此印太战略作为一个绕开中国而又不会影响美日同盟轴心作用的,兼顾安全和经济的体系,成为日本极力追求的目标也不奇怪。可以预见的是,日本未来必然是构建这个体系最积极的国家。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印太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侧翼和纵深,是个很独特的国家,按照面积来比较,它是数得着的大国,其陆地面积达到了769万平方千米,位列世界第六,但就国力而言,它的大小就一点也不突出了,因为其人口只有24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欧洲的荷兰人口就有1700万,而波兰有3800万,也就是说,澳大利亚以人口放到欧洲去也只能算是个中等偏小的国家。

当然,国土面积大仍然有大的好处,首先就是资源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排名前几位的铁矿石、液化天然气、铀矿等出口国,其每年约三分之二出口额来自于资源出口。而这也推高了其货币币值和GDP总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字,2016年澳大利亚的GDP为1.2万亿美元,略低于西班牙的1.23万亿,而高于荷兰的7700亿。这个体量比其人口的分量要大,但仍然很难称为大国。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特朗普“以退为进”的新战略——美国印太战略综述「3」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明显比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要耀眼很多,俨然是诸多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这主要是下面几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国土空间大确实可以带来更强的国力,比如可以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的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资源本身就可以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另外国土广大会让该国天然地拥有多个重要利益地区介入的跳板,这也是无形的资产,像澳大利亚东西4000千米,南北3000千米的国土,可以提供各个方向的前进基地,向南可以参与南极洲的探索,向西直面印度洋,向北可以介入东南亚事务,向东则进入辽阔的南太平洋。其次国土大会带来足够的安全缓冲空间,那么抵御外来威胁的能力自然就会强很多,像新加坡这种国家,无论多富裕买多少美国新式武器,都难以抵消其弹丸之地带来的脆弱。而自身的安全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该国对外战略的自信,因此澳大利亚其实还是有一种身为大国的“觉悟”。至于它也要参与这个印太战略,原因自然是对它也有好处,首先澳大利亚是个同时面对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两洋国家,印太战略会加强澳大利亚中转站和侧翼纵深的地位。其次澳大利亚虽然从对华贸易中赚取了资源出口的钱,但同时也越来越被中国市场所左右,紧密的经贸关系让该国时刻担心失去独立性,因此它对来自中国的各种压力都很敏感。就现在来看,军事上它的安全忧虑还不算大,依靠与美国的同盟就可以暂时无忧,但在国家影响力等方面它和美国、日本的担心是一样的,因此支撑起这样一个摒除中国渗透和影响的体系也是它所需要的。

除了美、日、印、澳四个支柱国家,由这几国所撑起的区域内还有其它国家,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试图在大国的夹缝中勉力维持独立,过去奥巴马政府搞亚太再平衡战略时,被迫站队的焦虑普遍存在于这些国家,美国在与中国争夺这些中间地带国家的竞争中并非稳操胜券,奥巴马曾经试图以在TPP中让出部分经济利益的模式将这些国家争取,但从进展来看并不明显,这也正是特朗普所不满意的地方。

上一篇新闻

香港亮相后,蔚来转战新加坡

下一篇新闻

观察丨湖南经贸团出海看朋友,为何是非洲三国和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