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继续说泰国铁路历史。

上文说到,泰国引入德国力量,介入北线铁路、东北线铁路的修建,好不容易在中南半岛的东西两侧,暂时稳住了英法两国,但南边的麻烦来了。

南边的麻烦,改变了泰国的铁路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什么麻烦呢?

麻烦来自于马来半岛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马来半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插一句,这时的泰国,依然叫“暹罗”(xiān luó)

17世纪,马来半岛分布多个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主要有13个。看图: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马来半岛诸国图(物流启示录基于网络图片修改示意图)

在西方列强还没有来到这一地区的时候,暹罗王国吞并了其中5个,分别是北大年(今泰国的北大年、也拉、那拉提瓦3府)、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

19世纪中叶以后,剩下的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柔佛、彭亨、雪兰莪、霹雳、森美兰8地,都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期间过程极为复杂,笔者大致梳理如下:

1786-1824年间,英国先后侵占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1826年,将此三地合并为海峡殖民地,以槟榔屿为首府(后移至新加坡)。(笔者注:1906年,拉布安并入海峡殖民地)

1885年,柔佛成为英国“独立属邦”。(笔者注:1909年,暹罗割让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4地给英国,加之柔佛,此5地被称为“马来属邦”)

1896年,已经受英国“保护”多年的彭亨、雪兰莪、霹雳、森美兰四地,成立马来联邦,以一个整体的形式作为英国的“保护国”。

从1880年起,英国开始在马来半岛修铁路,如:

“太平-砵威”铁路,1885年建成通车,是马来西亚史上第一条铁路。

“吉隆坡-巴生”铁路,1886年通车。

“芙蓉-波德申”铁路,1891年通车。

“吉隆坡-万挠”铁路,1892年通车。

“安顺-打巴”铁路,1893年通车。

1901年,为统一管理包括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马来属邦3地的铁路,英国殖民当局成立了马来联邦铁路公司(FMSR)

随即,英国开启了马来半岛南北铁路计划,从南端的新加坡北上到巴东勿刹,也叫马来半岛的西海岸铁路(笔者注:西海岸铁路于1913年建成通车,东海岸铁路从金马士到吉兰丹道北,于1931年建成通车。)。

看图: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马来半岛东、西海岸铁路(物流启示录制图)

明眼人都能看出,等这条马来半岛南北铁路从新加坡北上巴东勿刹后,仍然不会停止,会继续北上。

暹罗眼中的麻烦,就是指这个。

因为此时,英国已经稳定了对马来半岛的统治。作为统治最有力的工具,铁路的诉求就是北上中南半岛。

北上,就意味着进入暹罗王国的南部领土。而暹罗王国的南部领土,马来人占主体,一直有分离倾向。(笔者注:时至今日,这种状态也还是存在,目前泰国约有260万MSL,基本上都是马来人,主要集中在泰南四府,即“泰南四府”问题)

同样的麻烦,其实还不止是南边,东边与法国那里也有,就是在高棉(今柬埔寨),这里略过。

那么,这个麻烦该怎么解决呢?

在拉玛五世晚年,其主动推出了“割地换主权”的国策。

在东边,1907年,暹罗割让马德望、暹粒、诗梳风三府(今属柬埔寨)给法国,以换回丹赛府、达叻府,并使法国放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从尖竹汶府撤军。

在南边,1909年,暹罗割让马来半岛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个土邦给英国,使英国放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

看图: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20世纪初泰国割让的领地(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可见,泰国保有独立主权,是以割让土地为代价的。“割地换主权”也为二战期间,泰国投向日本,同英法宣战埋下了伏笔。这是后话。

割地之后,暹罗开始向割地方向修铁路,加强对该方向地区领土的控制

以南边为例,当时暹罗皇家铁路局制订铁路建设计划,提出要“加快南线铁路建设,以应对英属马来铁路的进展”,如果缓慢,则“可能影响暹罗王国对马来半岛领地的控制。”

到 1917 年,暹罗共建成铁路约 2200公里,就是这个国策的重要驱动。(笔者注:到1945年,约有3600公里。也就是说,二战以来,70多年泰国新建铁路仅约1000公里。)

即便如此,暹罗在铁路修建的标准和管理上,仍不能自主。

英国要求暹罗,修建南线铁路必须采用米轨(1000mm),南线铁路管理部门,要从现有皇家铁路局中抽离(笔者驻:读过前文的读者会知道,现有皇家铁路局德国人有发言权),英国人深度参与管理。

这样,暹罗成立了南部皇家铁路局,原皇家铁路局更名为北部皇家铁路局,形成了“一国两局”管理模式北局以德国人为主导,南局以英国人为主导。铁路标准上,以湄南河为界,北部为准轨,南部为米轨。

虽然受制于人,但多少还保留了相对权利。其实这也达到了暹罗政府的预期,至少英德两国可以相互制衡,同时也牵制法国,形成“1+3”(暹罗+德英法)动态平衡格局

暹罗南线铁路曼谷至空赛段于1917年建成通车,至马来亚段最终于1921年建成通车。1922年,暹罗铁路与马来联邦铁路实现连接,从曼谷向南,经巴东勿刹进入马来亚,直抵新加坡。

这条新马泰铁路,看图: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20世纪上半叶的“新马泰”铁路(物流启示录制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交战阵营中的英国和法国,在暹罗拥都有铁路权益。

暹罗的神操作,从这时开始了。

1917年,眼见德国败局已定,暹罗对德宣战,收回德国在暹罗的铁路主导权。

收回之后,暹罗决定将南北铁路局合并。上述说了,暹罗北部铁路采用德国标准,轨距1435mm,南部铁路采用英属马来标准,轨距 1000mm。

于是,暹罗开展了耗时十年之久(1920-1930年)了换轨工程,将北部铁路的准轨,全部更换为米轨,统一南北铁路网。其标志性工程是拉玛六世大桥,该桥是连接南北铁路网的枢纽。

权力游戏:泰国铁路游走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之间

拉玛六世铁路大桥,是第一座横跨湄南河的铁路大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南北铁路并网完成后,恰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该危机导致暹罗在1932年爆发“宪政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二战爆发前夕,1939年6月,新上台的銮披汶政府推行“大泰民族主义”,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英文由“Siam”改为“Thailand”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泰国和日本签订《泰日攻守同盟条约》。1942年1月,泰国向盟国宣战。

此后,泰国成为日军向马来西亚、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进军的重要后方,还曾一度出兵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给盟国造成最大的损失,莫过于让日军借道,奔袭缅甸和马来西亚,给英军以重创,也才有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期间,日军为打通泰缅通道,强迫盟军战俘和亚洲劳工修建臭名昭著的“死亡铁路”(文略)。战时,日本将部分在缅甸(英属)、马来亚半岛北部(英属)、湄公河东岸(法属)等占领地分给泰国。

但泰国毕竟是与英法权力游戏中一路趟过来的。

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已成定局,泰国转投盟国阵营。其策略是,推出皇室国王,宣布与日本合流的銮披汶政府是军政府,不代表泰国,1942年的宣战宣言,无效,日本划归泰国的领土,放弃,“泰国”名字改回“暹罗”(笔者注:1949年又改为“泰国”了)。

这是面上的,私下里,积极奔走英法,大意是:二战结束后,二位还是要恢复之前在中南半岛的殖民体系的,还有用得着我的时候。

如此,英法给了泰国保票,使泰国不仅避免成为了战败国,还成为了战胜国,后来还要了日本的赔偿款。

所以看泰国这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在英法德日美之间转换腾挪,把左右逢源、平衡术玩得那叫溜。到现在也是一样,在中美日印间玩权力游戏,只不过不再像以前那样求生存,现在是求利益最大化了。

正是有了这一历史基因,才有了中日铁路在泰国的交锋。关注本头条号,下篇介绍中日泰之间的高铁博弈

上一篇新闻

马凯硕一句话戳穿抹黑中国的谎言,中国还没有赢,但美国快输了

下一篇新闻

博物馆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竟然收费,你觉得怎么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