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4日 星期六

「美国研究」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作者:姚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教授

来源:《冷战国际史研究》2019年第一辑,总第27辑;时政国关分析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当前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龊龋不断,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向中国施压,如何研判美国政府相关举措的战略意义、性质,检视二战后美国经济冶战政策的缘起及演变,大体可为客观冷静地观察、分析相关问题提供历史参 考和借鉴。本文将在概述美国经济冶战政策基本演变历程的同时,注重解释各种因素在演变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之所以将冷战时期美国针对苏联、中国等国采取的相关经济施压行为称为"经济冷战",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政策与其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冷战政策相辅相成,都是美国力图"遏制"无法通过战争形式解决的敌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就是说,美国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否属于"经济冷战"范畴,主要看它是否被美国政府有意用来实现其冶战战略目标。因此,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冶战政策涵盖了广义上"经济外交"所包括的内容,即不仅包括一国外交家和政治家通过对各种正面或负面的政府间经济举措加以战略性运用,以此强制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经济治国方略(economic statcraft)",还包括旨在推进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国家外交体系(naional diplomatic sstem)"。①简而言之,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不仅有"打"的一面,也有"拉"的一面;既有直接对象,也有包括其盟友与中立国家在内的间接对象;其政策范围不仅限于对外经济政策领域,也包括相关的国内经济政策;经济冶战的竞争领域不仅限于物质领域,也包括精神领域。具体而言,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冶战政策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贸易、投资、援助三大类对外经济政策,①也包括服务于冷战战略的美国国内经济动员与政策调整。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政府相关档案解密有限,学者只能利用各种公开史料来勾勒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大致轮廓及脉络,难以展示决策的动机、考量、过程以及反思。其后,随着美国政府档案的大规模解密,冶战 初期美国经济冶战政策的认知、决策、执行、反思等各个环节的细节开始清晰,但由于其他国家档案解密极为有限,互动与互证研究不足,相关研究只能从"美国外交史"角度来解释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进。冷战结束后,更多国家的档案解密开放,特别是"合战国际史"(或者说"新冷战史")研 究兴起后,学者们开始从国际史、全球史的角度来重新探讨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缘起、演变与后果。

一、美国经济冷战政策肇始:对苏经济冷战政策形成(1947——1950)

美国经济合战政策肇始于冷战初期对苏联所实施的各种经济遏制政策。

从目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如同冷战起源,美国对苏联的经济冷战也不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更多的是由1947年前后美苏战略互疑背景下的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其中苏联引发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重大疑虑和不满的诸多行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刺激作用。②

(一) 美国经济援助政策的冶战化:从"希土危机"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早在二战末期,美苏就已经因为苏联是否偿还美国租借物资等问题发生过纠纷,由于此时两国仍是反法西斯盟国,所以只出现了"经济纠纷",并 未导致"经济冷战"。但随着两国二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战略互信逐渐消失,美国开始用"经济冷战"这种较为和缓、不易引发直接对抗的手段来遏制苏联。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冷战化最早发生于经济援助领域。1946年,希腊爆发革命,土耳其危机在即。尽管事实上苏联没有直接介入希腊内战,但希腊共产党与苏联的历史联系合西方一直怀疑是莫斯科在背后插手。而苏联为了维护其在地中海东部的既得利益,向土耳其提出获得"黑海出海口"这个影响极大的战略要求,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恐慌。鉴于希腊和土耳其的重要战略位置,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将"希土危机"定性为对世界和平与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1947年3月22日批准《希腊一土耳其援助法》,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稳定局势,从而强化两国政府对抗苏联的立场。此后,为了将势力强大的共产党人赶出法国与意大利联合政府,美国利用经济援助要挟两国政界,并最终达成目标。这些行动合美国的对外援助从以人道主义援助为特点的"善后救济"阶段进人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为主要内容的"共同防御援助"阶段。①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要向整个欧洲(包括苏联和东欧)提供全面经济援助,但要求欧洲各国提出一个统一利用美国援助、以加强欧洲各国经济合作为目的的联合经济计划 "马歇尔计划"固然有防范苏联和共产主义的目的:即一方面,希望实现西欧经济复兴和稳定以防止"革命"爆发;另一方面,希望加强东西欧经济联系以削弱苏联与东欧的联系。但其希望欧洲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消除长久以来各国彼此敌视和对立的经济根源的设想不无道理。因为欧洲大陆之所以接连成为一战和二战的主战场,很大程度上与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民族主义立场有关。在二战期间建立起来的美苏合作仍未公开决裂时,美国公开表示,愿意向包括苏联字东欧国家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以促进饱受二战损害的各国经济的复兴。然而,斯大林因担心苏联封闭的经济体系被打破而采取了强硬对抗的方针,不仅迫使东欧各国拒绝"马歇尔计划",还立即组织建立一个与之针锋相对的集团经济合作机制—— "莫洛托夫计划"(后来演变为"经济互助委员会"),其目的是人为地切断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固有的经济联系,将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捆绑在一起。斯大林此种做法固然有其国家安全上的考虑,但却关闭了战时建立的与美国和西欧紧密经济合作的大门,帮助美国实现了将苏联排挤出正在形成的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愿望,更不自觉地主动承担了在经济上分裂欧洲的口实。①

(二) 美国贸易管制政策的成型:从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柏林危机到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8年初,随着欧洲冷战的发展,特别是在苏联一系列行动的刺激下,美国开始转向了更富进攻性的直接针对苏联的贸易管制政策。

1948年2月,苏联策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通过非民主手段夺权的"二月事件"发生后,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基于 《雅尔塔协定》中"捷克斯洛伐克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共识而未采取干预行动,但将苏联支持的"二月事件"视作是战前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而今其实力大涨的《慕尼黑协议》的再现。基于此认知,西方各国对苏东阵营的认知和反应大幅度的激化。苏联在随后的封锁柏林行动以及第一次柏林危机中态度强硬,这爷西方国家普逼遍担心苏联会通过军事手段扩展其势力。为了预防苏联可能的军事行动,美国及其盟国不仅扩军备战,还开始筹措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严格的贸易管制,以限制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美国及其盟国之所以能对苏联采取贸易管制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当时占据两大经济优势:其一,美国、西欧字日本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方面优于苏联,控制着诸多可使苏联加强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生产或掌握的先进设备和科技;其二,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老牌殖民强国)控制着许多出产重要战略资源(如石油、天然橡胶、铀矿等)的(前)殖民地。据此,美国着手打造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多边出口管制体系。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 经济合作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如向非参加国(即苏联与东欧)出口美国政府禁止出口的物资,美国有权拒绝向该国提供技术及援助。以经济合作法案》为基础,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不断磋商,1950年,美国主导建立正式的多边出口管制组织—"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因其总部设在巴黎,一般又简称为"巴统"),主要负责协调西方各国对苏东国家的贸易管制,通过禁止出进口、限量进出口等行政贸易管制措施(不是增加关税等常见的一般性贸易壁垒)来限制特定种类货物的东西方双边或多边贸易。美国与"巴统"的出口管制内容虽然繁杂,但基本上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现代经济产生的影响。美国及"巴统"禁止或限制向苏联、东欧出口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1)美国、西欧等国生产的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尚未掌握的先进技术和不能生产的设备和产品;(2)对现代经济,特别是现代军事工业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自然条件而缺乏或因技术条件而无法生产替代产品的各种重要战略资源,如石油产品、天然橡胶等(苏联虽然出产石油,但因技术限制,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精炼出足够的航空汽油;苏联无法从石油中提炼出高质的合成橡胶来替代本国无法种植的天然橡胶)。就管制的重点而言,由于此时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科技、经济差距并不大,且各国经济发展均较依赖自然资源,所以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不仅针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兼顾战略资源。就管制的目的而言,美国此时十分担心美苏之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其管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苏联战争能力的发展。①

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逐步取得战略优势,美国担心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中国会彻底倒向苏联。为规避这种情况带来的风险,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实施贸易限制,以此凸显美国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期望迫使中国共产党重视美国,进而慎重考虑倒向苏联的经济代价。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兵锋南指,美国对华贸易限制的范围不断扩大,并最终于1949年底、1950年初涵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直至1950年年中,中美关系仍处于"未定"状态,美国一直有意与中国保持某种联系,不愿彻底与中国对立,所以美国此时的对华经济冶战政策又拉又打,即一方面对中美贸易进行某种限制,另一方面却又频频向中国表示可提供经济援助。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美国政府虽然极力控制向苏联输出战略物资,但并未能阻止苏联军事力量标志性的增长——1949年8月苏联研制成功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在对华贸易管制方面,因为此时中国经济的主体仍为传统经济,对外贸,特别是对美贸易的依赖性极小,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土改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举措掌控了中国主要的经济资源,所以美国的贸易管制对中国经济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相比苏联提出的大规模经济技术援助,美国提出的援助诱惑也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1950年初中国与苏联成功结盟。

二、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激化与调整(1950—1958)

(一)走向经济战:朝鲜战争与美国经济冶战的升级(1950—1952)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陡然全面升级经济冷战政策,特别是 对华经济冶战,不仅全面收紧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管制,更因误认中国是朝鲜的幕后支持者以及对中国可能出兵朝鲜的担忧,将中国与朝鲜并列为美国实施全面贸易制裁的对象。不过美国尚留有余地,仍允许英国等西方国家及其领地(如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亚等)继续开展对华贸易。①1950年10月,中国派"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后,美国政府立刻将对华经济冷战提升至经济战水平,除继续对华全面禁运外,还动用全面冻结中国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资产、限制人员往来等经济战的手段,更敦促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英国、日本等盟国加强对中国的贸易管制。为避免因中美经济联系少而使对华经济制裁效果大打折扣,1952年,美国在"巴统"框架下特别建立了"中国委员会",强化整个西方阵营的对华贸易管制。此 外,美国国会还利用西方和中立国家对美国经济援助的需求,通过 《巴特尔法》禁止美国向对华出口战略物资的西方及中立国家提供援助。由于朝鲜战争,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出现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差别"现象,即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要比对苏联、东欧的出口管制更加严格。

根据美国等国的提议,1951 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第500号决议,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禁运武器与战略物资。③这样,非但西方盟国强化了对华贸易管制,甚至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一些中立的成员国也开始实施对华贸易禁运政策。至此,美国建立起一套从单边到多边,乃至全球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华贸易管制体系。

美国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冷战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发动"抗美援朝"群众运动来减轻经济压力,并利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的各种渠道进口各种中国急需的物资,同时采取没收美国在华资产、驱逐美国商人等报复性行动,但中国依然面临诸多经济困难。①中国很难从国外获得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如药品、石油产品、橡胶等;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行业以及许多依赖外国原料、设备的产业都出现了企业减产或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此外,没收美国在华企业、为恢复国民经济而进行的"三反""五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客观上切断了中美间原本可能长久存续的民间经济联系,并开启了消灭中国私有经济的进程。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经济冷战政策的调整(1954—1958)

1951年朝鲜半岛局势开始缓和后,美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命美国领导人不得不重新调整其经济冷战政策。首先,随着朝鲜战争停战与西方战时经济景气结束,1952年前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以产品积压、价格下跌、财政赤字严重等为主要特点的经济萧条。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美国盟国及中立国家都希望通过开拓社会主义阵营庞大的市场来缓解生产过剩、产品积压等问题,所以不愿再继续维持严苛的出口管制政策。其次,社会主义国家也认识到应充分利用世界局势的缓和恢复字发展经济,从而积极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1952年4月,苏联在莫斯科举办民间性国际经济会议(被称为"莫斯科经济会议"),开始动摇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激化了的经济冷战政策。这次会议云集了各国商界精英,不仅探讨突破政治束缚、开展民间贸易的可能性,还先后签署了大量实质性的贸易协定。中国、苏联、东欧各国借此机会字西方各国商人签订许多民间贸易协议,并在此后发展各种官方或半官方直接贸易,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贸易管制体系。② 最后,美国自身的 经济状况也出现了问题。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NSC68)确立的全面遏制战略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进行了庞大的国防战备建设和全球防务体系建设,这合美国国防开支巨大(包括相关军事与经济援助)、政府财政赤字严重、经济管制严重,美国经济出现了发展乏力、失业严重等问题。

1953年上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美国经济冷战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影响十分深远,在此后的尼克松政府、里根政府,乃至特朗普政府相关施政政策中依然清晰可见。艾森豪威尔上台伊始就提出,美国经济政策最根本的目的是确保以私有企业为基础的自由经济具有足够活力,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国内的稳定并支撑美国的全球冷战战略。为此,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了"大平衡"战略,即要确保美国自由经济健康发展与冶战开支间的平衡。简而言 之,美国的内政外交绝对不能损害自由经济的健康与发展。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两个领域同时人手,对美国经济冶战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在国内经济领域,艾森豪威尔政府一反罗斯福一杜鲁门民主党政府坚持的政府深度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积极减少政府对美国自由经济的管制和干预,例如减少政府开支、严控国防预算、减免个人与字企业税费、放松经济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手段,希望以此恢复美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美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在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外经济政策领域,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基本政策倾向可以归纳为"减负"与"灵活"两个原则。艾森豪威尔政府尽量减少美国对外开支以便为美国经济减负。艾森豪威尔政府不仅严格控制美国的国防开支,也大幅削减美国对诸多盟友和中立国家的经济援助,确立了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政策是以互惠互利贸易为核心的"贸易而非援助"的基本政策取向,强调美国应通过与不发达国家建立基于自由主义经济活动(贸易、投资)的经济联系,以便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倾向于自由贸易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尽力维持较为严格的贸易管制,但也顺应盟友要求对管制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鲁有意谋求通过与苏东国家开展贸易以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不过,艾森豪威尔政府为实现其分裂中苏关系的"楔子战略",依然坚持出口管制中的"中国差别"原则,其 目的是迫使中国因经济困难向苏联提出后者难以承受的经济要求,合两国因此出现矛盾。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复杂。1956年,美国坚持的多边对华出口管制体系出现重大动摇。中国利用莫斯科经济会议突破联合国禁运和美国的出口管制,与日本、斯里兰卡、英国等国建立官方半官方联系后,一直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与西方国家和中立国家发展经济联系,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面对这一情况,艾森豪威尔政府虽然尽力坚持,但最后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允许英国、日本等重要西方国家于1956 年利用"巴统"的"例外程序"突破"中国差别"原则,主要在战略原料出口领域适当放松了对华贸易管制的水平。

从长远来看,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减负"与自由化政策的确起到了为美国经济松绑的效果,合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重获活力,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基础。50年代末美国经济虽然出现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减少的情况,但其基本面情况良好,从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经济发展进人战后发展的"黄金阶段",直到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虽然美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不如日本、联邦德国,但考虑到美国此时庞大的经济规模,其发展速度十分可观。艾森豪威尔政府治下美国经济的如此表现为其随后继续并扩大经济冶战寞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转型与扩张(1958—1968)

(一)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转型((1958—1960)

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内容和形态都发生了以全方位"和平竞赛"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变化。美苏双方一方面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却在以人造卫星、洲际导弹、氢弹和宇宙飞船为标志的先进武器(美国多用此指称包括上述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系统或兼具民用字军用功能的装备)系统领域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美苏不仅要在战略武器层次 赢得客观优势,更要以此彰显自身经济、科技乃至社会文化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形成对对手的心理压力,削弱对方的士气。苏联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枚洲际导弹,1961年成功发射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在较短时间内拥有了核弹头及其投射与定位工具,扭转了此前其较弱的空军无法将核武器投放至美国本土的不利局面,从而形成了美苏核平衡。这不仅爷美国直接处于苏联的核威胁之下,更合西方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已经丧失科技领先优势,悲观情绪浓厚(尽管实际情况是美国在相关科技领域依然领先于苏联),而社会主义阵营则士气大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这一对国际局势的看法导此不无关系。①

在两大阵营内部经济发展领域,由于苏联在科技军事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再加上苏联连续多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完成和中国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提出各种在国民经济增长指标方面赶超西方国家的计划,希望通过经济竞赛压倒西方。这些赶超运动的确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震动甚至恐惧。但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的赶超运动先后失败,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所以这次的经济竞赛影响较为短暂、有限。

此时美苏以及两大阵营角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第三世界。随着战后全球民族独立运动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积极摆脱前殖民地经济的束缚、实现民族经济的独立和发展。它们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全方位的联系,希望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面支持,同时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中国与苏联在万隆会议后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社会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联系,特别是经济联系,自5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此深感威胁,其中尤其关注社会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贸易、援助领域的合作,称之为要从经济上包围西方世界的"中苏经济攻势"。②

面对这些变化,以及中苏两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歧并最终走向分裂,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也发生了变化。考虑到中苏分裂以及中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对美国及西方的威胁程度降低,美国经济冶战政策的重点对象发生了变化。美国在出口管制方面虽然继续坚持此前较为严格的对华出口管制,但不仅允许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行对华粮食出口,更默许日本、英国等国对中国出口一些用于民用产品的大型机械设备。③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变化也与其对华出口管制效果有关。美国情报机关认为,由于中国可以对一些重要战略物资进行替代生产或进口,并能集中既有的科研力量和物质资源重点开发某些领域,所以美国坚持的更为严厉的对华贸易管制并不能阻止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如核武器实现重大突破。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主要是减缓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速度,以此减少中国对周边的美国盟国的可能压力,并削弱中国经济模 式作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可效仿的标杆所能产生的吸引力。①对于中国自60年代初开始大力增加但规模有限的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援助,美国认为,中国的相关活动不会对美国的冷战利益构成多大损害,因此只在特定国家做出适当反应。②

(二)美国经济冶战政策的扩张(1961—1968)

自1958年开始,美国经济冶战政策的重心聚焦于苏联,最为重要的内容与国内外的高科技发展有关。为了争夺人心、强化美国在经济竞赛中的战 略优势地位,美国加大了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科技领域的投人,先后设立总 统科技顾问、科学技术办公局等专责机构,并颁布 《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2年工业技术计划、1965年国家技术服务计划等,以国家的力量推动美国在战略性科技领域的发展,以保持美国相对于苏联的科技优势。③ 与此相对应,美国继续坚持较为严格的对苏出口管制,尤其注意禁止或限制各种先进设备、技术流人苏联。④美国政府上述举措有助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冷战后期美国重大的科技优势地位寞定了基础。

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阵营加大对第三世界经济援助力度的 情况,美国也调整了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增设了专门负责向不发达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各类机构,并增加了相应的联邦开支。肯尼迪政府通过《对外援助法》(1961年)将发展援助列人美国联邦政 府的固定开支,并建立国际发展署专门负责监督并执行美国海外投资和援助。此外美国还积极建立和改造各种区域、次区域组织,如"科伦坡计划"、东南亚条约组织、北约等,展开多边经济合作,利用西欧、日本等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来加大西方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的竞争力,以此对冲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减弱的不利影响。

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将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贸易而非援助"调整为"贸易加援助",并加大发展援助的力度,但依据"大平衡"原则仍维持相对有限的援助水平。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积极介人第三世界事务,特别是发展问题,今美国逐步陷入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导致国防开支巨大、财政赤字严重,更引发国内的严重分裂,从而削弱美国的实力。

不过美国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冷战政策也并非全无所得,至少其对东亚各地区(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自20世纪60 年代后期开始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地区与国家,成为展示西方经济发 展模式成功的窗口,并由此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在东亚冶战对峙中的地位。此外,美国对第三世界的发展援助与其国内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学生运动)交融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协调、缓和了美国国内的经济、社会、种族关系,释放许多积极因素,有助于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

四、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收缩(1969—1979)

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以战略收缩为基调,对经济冷战政策进行了以下调整

第一,为了保存和恢复美国的实力,尼克松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向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大平衡"原则回归,努力减少对外开支,减轻美国国内经济的负担。为此,尼克松政府重新评估、确定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优先次序,确定将有限的外交资源用于具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区域与国家,对美国并无重大国家安全利益而且形势复杂的区域,如印支、南部非洲等地区,不做过多投人甚至退出。

第二,尼克松政府通过引人和利用其他次级强国来平衡美苏之间的权力结构,积极与在第三世界与东亚影响巨大的中国实现缓和,建立中美苏大三角平衡,希冀苏联与中国互相牵制。据此,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华经济冶战政策。鉴于中美此时尚未实现充分的战略互信并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尼克松政府的调整相对有限:(1)在出口管制领域,美国将最严格的对华出口管 制降至与东欧相等的水平。虽然中美贸易的增长不明显,但中国与日本、欧 洲的贸易往来有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从日本与欧洲进口整套或大型先进机械设备,提高中国的工业能力和水平。①(2)在对第三世界发展援助领域,美国虽然对中国此时高涨的援助活动心怀戒心,但基本持容忍态度,其目的是希望中国的援助活动可遏制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活动。②

第三,尼克松一福特政府以及随后的卡特政府针对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又展开全球扩张的情况,灵活处理经济冶战政策。

1969年出口管理法》将许多不具战略意义的商品移出美国对苏出口管制清单,放松对苏联的出口管制,由此推动了美苏贸易的增长。美国希望通过发展美苏贸易诱使苏联在越南战争、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苏联国内人权问题方面让步。不过,美国此时仍维持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的出口管制,不 允许苏联借机大幅提高其经济实力。③

20世纪70年代影响冶战走向的重要经济因素不是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 而是美苏内部、东西方两大阵营内部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些发展变化。6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以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通货膨胀与失业严重为特点的"滞胀"现象。表面上看,这与越南战争导致的美国财政赤字严重、其经济竞争力与西欧和日本等相比有所下降等因素有关,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新技术大规模出现与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以高能耗、传统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既有经济结构提出的挑战。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先后通过"新技术机会计划"(1971年、《国家技 术创新法》(1979年),使联邦政府资助、推动科技发展的行为合法化,以国家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另外,美国通过放弃美元兑黄金的固定汇率、迫使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货币升值的做法,重新协调和平衡了美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从而保证了美国产品的巿场竞争力,为美国经济在下个十年合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积蓄了实力。①美国政府借此不仅稳定了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石的作用,还减轻了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从而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西方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核心的可持续运转。简而言之,美国及西方国家在70年代看似经济与社会动荡不已,彼此之间经济摩擦不断,但究其本质是美国及其盟国正在进行一次极为关键的经济与社会结构调整的表面现象,其结果是西方的整体经济实力在调整后于80年代呈现出快速上涨的势头。②

相比之下,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经济却因故步自封而日益缺乏活力。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基本上放弃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出现的改革势头。而苏联武力干涉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布拉格之春",更彻底掐断了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可能。③由此,原本以高能耗、依赖资源与资本投人的重工业为主的苏联经济日益丧失活力。苏联的粮食产量因农业受制于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一直不能自给,不得不依赖大量进口。这是7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苏联的严重经济问题,并成为美国对苏联施压最有效与最方便的手段。在教育与科技研发领域,苏联由于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不佳等一系列问题,70年代末,其科技水平不仅远逊于美国,甚至落后于西欧和日本。

在此背景下,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看似是对西方国家的一次重要打击,但其后续影响却进一步拉大美苏的差距。美国虽因原油价格提升经历了短暂的经济震荡,但以此为契机,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高能耗产业的生产效率,扶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石油替代资源等,不但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更革新了美国整体产业结构,合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始终位居世界前列。④

在历次石油危机中获利丰厚的苏联不仅未能充分意识到苏联经济此时已经出现效率低、能耗高、产业结构落后、增长速度缓慢等结构性问题,反而采取日益依赖开采与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这两个初级能源的产业政策,这合苏联的产业发展战略出现重大失误。①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在苏联与西方的贸易中一览无余。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进口机械字设备机构的年增长率为11%,但其对西方的出口集中于黄金、工业原料等低附加值产品。1975年和1976年苏联从美国进口总额的18.33亿美元和23亿美元中超过60%都是粮食进口。这种情况并非苏联独有,东欧国家也普逼面临这种贸易不平衡状况。由于巨大的贸易逆差以及本国财政开支庞大,苏联与东欧国家日益依赖来自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贷款和经济援助,到1978年,苏联与东欧国家共从西方借贷500亿美元,其借贷已达到十分危险的水平。②由此可见,苏联经济实质上已经危机重重,一旦西方收紧对苏联的出口和援助,势必会产生极大的经济和政治震动。

五、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再激化:里根一布什时期(1979—1991)

1979 年是美国经济冷战政策发生关键性变化的一年,中国与苏联因素是变化的主动力。就中国而言,新一代领导人大力发展与美国及西方的关系,中美突破此前的双边关系停滞状态,并建立起事实上的战略合作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中国引人世界经济体系。基于中国的重大变化,美国逐步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并最终降至日本、西欧国家的低限制水平,允许美国及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许多原属严格管制的产品。美国还鼓励中国加强对南部非洲 等区域的经济援助以遏制苏联。中国领导人抓住国际局势较为有利的条件,利用西方正在向外转移其部分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将西方先进技术、资本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从而及时赶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二波浪潮,为此后中国经济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寞定坚实的基础。

就苏联而言,1979年是其在经济冷战中走向失败的转折点。苏联大力支持越南扩张、积极介入安哥拉内战等行为,合美国政府内部出现强烈要求改变对苏政策的呼声。最终,1979年底苏联人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放弃冶战缓和战略,转向强硬。苏联的扩张行动不仅引起美国的极大反弹,更引起中国、欧洲、整个伊斯兰世界和广大第三世界的强烈不满,这些国家积极响应和支持美国与联合国启动的对苏经济制裁,这合苏联在国际上陷人了极为严重的孤立境地。①

里根政府执政后,通过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减少财政赤字、削减国家社会福利开支等措施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也纷纷对其国内经济政策进行自由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密特朗、科尔等领导人治下的美国与西欧经济发展迅猛,尤以各种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更为突出,进一步扩大了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差距。里根政府除在世界各地与苏联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外,,更利用此时美国在科技和经济实力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在战略武器领域与苏联展开激烈的竞赛———启动代号"星球大战"的太空战略武器竞赛。

为配合"里根主义"的战略进攻,美国政府强化对苏联的经济冷战政策。里根政府重新评估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状况,发现它们的经济衰落,迫切需求东西方贸易、西方贷款和援助。基于此,里根政府确信,美国通过经济冶战,限制向苏联出口战略物资与技术,可以延缓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进一步则可向苏联施压,迫使苏联放弃扩张,走向缓和;最终合苏联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甚至崩溃,从而结束冷战。②

1981年12月29日,里根政府借口苏联授意波兰实行戒严法,对苏联施行经济制裁,宣布推迟美苏长期谷物协定谈判,对苏禁运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并敦促西方盟国提高对苏贷款利率,控制民间贷款等。在美国的倡议下,不仅"巴统"收紧对苏联的出口管制,伊斯兰世界和联合国也先后启动对苏联的经济制裁,强化多层次、多边的对苏出口管制体系。里根政府严格限制高新技术及设备、材料的对苏出口,并特别针对苏联对出口石油产品的依赖,管制各种石油开采和冶炼设备的对苏出口,同时鼓励沙特阿拉伯大力生产和出口石油以打压石油价格,借此削弱苏联赚取外汇的能力并加大对苏联的压力。①美国还积极增加对抗苏前线国家(如巴基斯坦)和组织(如阿富汗反苏组织))的经济援助,以加强这些国家和组织的实力。

美国的经济冶战政策对苏联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苏联不得不通过各例如,苏联为秘密购买的东芝公司生产的二手9轴数控机床而付出将近国际市场价格3倍的价钱。但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未能产生致命性影响,因为希望与苏联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为本国产品打开市场的西欧、日本和其他国家并不完全配合美国的政策。虽然美国停止向苏联出口粮食、石油天然气开采与冶炼设备,但苏联仍可以从智利等国获得粮食,从法国、英国等国获得石油天然气设备,从日本获得数控机床等。美国政府虽对相关公司进行了惩罚,但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和反弹。③

美国不断施加经济压力,但仍存在一定的灵活空间,不过,苏联未能有效地利用这种灵活空间。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苏联经济已经完全失去活力,接任的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又先后去世,这爷苏联领导层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如何应对美国的经济冷战更无从谈起。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苏联经济积弊太深,加之从80年代末开始,国际石油价格迅速下跌、苏联外汇来源将近枯竭,苏联不得不仰仗来自西方的经济援助才能勉强维持,这合苏联在内外政策上不断后退,直至走向解体。④

六、结语

美国之所以进行经济冷战,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将苏联与中国视为战略敌人,希望利用经济冷战在避免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削弱中苏的战争能力和国家实力。美国的这种"(错误)认知"的形成源自战后初期美国与苏联、中国之间的战略互疑,以及随之陷人的难以自拔的"修昔底德陷阱"。其中苏联诸多举措对美国强化经济冶战政策的刺激作用值得深思。

美国的经济冶战政策因时因势而定。历史事实展示,美国的经济发展态势、中苏经济发展状况、科技产业革命、西方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诉求等因素经常会合美国不得不放松、调整其经济冷战政策,特别是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上,美国力求保持某种冷静、现实的态度,逐步推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长时段历史来看,美国经济冷战政策对中苏两国的发展虽有一定影响,但成效不大。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对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国实迈进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苏联则在与美国经济实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承受着美国经济冶战的压力,于6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由此可见,苏联进人鼎盛阶段后却迅速崩溃很难说完全是由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所致。

纵观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以及经济冷战的起伏变化,有两个问题有待全方位的探究和思考:其一,在战后漫长的岁月中,美国如何维持其科技领先地位,并因此主导经济冶战?其二,尽管西欧、日本等国并不总是积极配合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但他们为什么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总体上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国研究」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数字经济智库

「美国研究」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上一篇新闻

「美国研究」陆忠伟:军工联盟跃跃欲试,“五眼联盟”能否变成“五爪联盟”?

下一篇新闻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美国对中国制约的能力没有那么强,我相信我们能追得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