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英国驻华公使艾琳将卸任:与华结缘30多年已成生命重要部分

英国驻华公使艾琳将卸任:与华结缘30多年已成生命重要部分

英国出生的艾琳 (Carma Elliot CMG OBE) 说,她6岁时就有预感,自己一定会来中国。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来就是30多年,还成为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中国区主任兼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6月底,她即将卸任,与这个“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朝夕相处”的国度暂告一段。

“我想我会很想念这里的人,这里的食物。”身着黑色短外套,内衬中长连身裙的艾琳眉眼一弯,笑道,“最喜欢重庆菜,现在不辣尝不出味道。” 30余年,让这位鼻梁高挺、眼眶深邃的外国人养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胃”。

6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艾琳在北京的办公室。卸任前的最后两周,她仍然忙碌于各种公文、邮件的处理。助理把她的时间掐着分钟算,采访一结束,就扎进电话会议。

谈起刚到中国的场景,艾琳依然记得清晰。1984年,改革开放不久,18岁的她拖着大行李箱独自从英国来到中国上海,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中文。“那是9月份,刚下飞机,热浪滚滚。”艾琳向澎湃新闻回忆,当年像她一样选择到中国的英国留学生并不多,“全上海加上自己可能就36个”。

而30年后,据英国《独立报》网站2015年9月14日报道,2015年有超过39.7万外国学生赴中国学习,这使中国排在加拿大、德国和法国之前,成为海外学生最喜爱的留学目的地之一。其中,到中国攻读学位或交流的英国学生数量增至2005年的三倍。

而另一方面,根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数据显示,在2017-2018学年,已经有超过11万的中国大陆学生被英国高等院校录取。2018年英国签证与移民局共计向中国大陆公民发放99000份留学签证,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13%。

在复旦读完大学,艾琳决定,加入了英国外交部,继续留在中国。而这个决定或许比只身留学海外更“大胆”。

“我所知道的,当年到上海的36个英国人,只有我留在了中国。” 艾琳坦言,当时的中英关系并不像如今的密切,中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但她却感觉到,“那个阶段,我知道中国将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学生变身中英文化交流使者,在1987年到2010年期间,艾琳从事贸易与投资、礼宾礼仪等领域的工作,曾担任英国驻重庆、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总领事。2013年4月,她加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并从2013年8月起开始担任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兼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

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官网介绍,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是英国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专门为英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相互学习、理解与交流的机会。在北京,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开展工作;在上海、广州和重庆作为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开展工作。

过去30多年,艾琳见证了诸多重大时间节点。1997年香港政权顺利交接,中英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8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2011年,中英启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并举行第一次会议。2015年,中英两国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在艾琳重点关注的教育文化领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两国签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和20多个科技合作对口协议或备忘录。2013年12月,双方签署《中英研究创新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设立总额2亿英镑的联合科学创新基金。

2014年4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还签署了《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会议纪要》。同年6月,双方宣布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对于未来,艾琳认为,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将有更多的创新型合作。

“我很享受将那些对其他文化、学习方式和国家充满好奇的人联系起来,为这些人提供连结和交流的机会。”艾琳说,这也是每天驱使她早起,以及让她能够安稳入睡的支柱。

在中英两国关系向暖向好发展之时,生活中的艾琳也与中国有了不可割断的联结——2002、2013年,艾琳在中国收养了两个女儿。

“一个13岁,一个17岁。”艾琳说到女儿的时候眼神不自觉地温柔,“有她们,真的很幸运。”

【对话艾琳】

离开中国,最挂念这里的人

澎湃新闻:您将在什么时间结束任期?

艾琳:我在中国的合同到期是6月底,所以我要继续我最后两周的工作了。这两周,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确保我的同事们,所有的文书工作和历史交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推进这些项目。你知道,信息文件对于我的继任者也同样重要。

澎湃新闻:您卸任之后,有哪些打算?

艾琳:1984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35年过去了,我认为现在是时候搬到其他地方了。我将在七月份搬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继续新的工作。但我仍然会在教育领域深耕,仍然会将不同文化之间的人联系起来。

澎湃新闻:离开中国,你最挂念什么?

艾琳:我最想念的是这里的人。我认为始终将我与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是我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民以及中国食物的热爱。距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现已过去35年了。在最初的五年比较难熬,因为你很难和人保持联系,你不知道分离以后大家是否还会再见面。但现在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普遍使用),人们变得更容易保持联系。 当然,如同很多中国人可以去新加坡旅游一样,我也可以继续来拜访中国。所以,我非常希望与中国的所有朋友以及我在中国的大家庭保持联系。

澎湃新闻:您提到了食物,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食物?

艾琳:我非常喜欢中国所有的食物,所有的食物我都吃。但我最喜欢的食物是重庆菜。我在中国西部的重庆呆了五年,我非常喜欢在那里工作,我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与英国的联系。当然,探索所有不同的食物选择也很棒。在重庆工作了五年以后,对我来说如果食物不辣,它的味道就并不是很好,它必须要辣。

初来印象:人们热情,一切都在变化

澎湃新闻:35年前,远在英国的你为什么决定来中国?

艾琳:我一直想来中国学习。当我还是个小孩子,大约六岁的时候,我看过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六福客栈》,讲的是日本侵华期间,一个英国传教士来中国,帮助人们逃离战乱上海的故事。我就想来中国并且想体验这里的生活。

我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的时候,中国正在改革开放,这是很大的优势。

另外,虽然当时没有电子邮件,电话也很难打,但我的父母比较支持我出国留学。

澎湃新闻:初到中国的时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艾琳:(与英国)非常非常不同的。我记得是在1984年9月,飞机降落了,你需要走几步绕到飞机后面,行李从飞机上下来,放在自行车道的后面,自行车上有一张平板,然后传送出去。另外,那时候仍然是蒸汽火车,所以我去中国的每个地方都乘坐蒸汽火车。但是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

当时一切都在变化。中国的变化很快,但它仍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过去那些日子还有配给。当时中国还是面对着很多挑战。

但中国各地的人们通常都有同样的愿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在家里做好工作,能够有车开等。所以在那些日子里,这些愿望都激励着中国进步。现在,我真的很高兴看到有很多人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澎湃新闻:在复旦大学毕业后,为什么决定留下来工作?

艾琳:我想在那个阶段我知道中国将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继续住在这里,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所以,我加入了英国外交部。

我在北京、上海、重庆都工作过。我把与中国的联系作为生命中一种精神所在。

我还收养了两个中国的女儿。因此,我近年来一个强大的激励因素是一直希望让她们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起来。她们与一个有不同习俗的英国人生活,但她们是中国人,我希望她们能够充分了解中国文化。

澎湃新闻:您收养的孩子几岁了?为什么决定收养两个孩子?

艾琳:大一点的女儿是我2002年在重庆生活时领养的,第二个女儿是在2013年领养的。

我常被问起为什么会收养两个女儿。从根本上说,我想要一个家庭。我有了一个家庭,我的女儿有了一个家庭。很幸福。

在两国之间,促进人与人的理解

澎湃新闻: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好的教育?

艾琳:我个人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对于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无论是社会发展,他们的情感发展还是他们的认知(都很关键)。

另外,我认为不论是哪种教育方式,不论你居住在哪个国家,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培养孩子独立的教育方法。我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表现出了积极的、不同的学习模式。其中一些基于西方体系,父母为孩子们选择学习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多选择。而且在中国出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对孩子、对社会来说可能是积极的。

澎湃新闻:作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您一直在推动中英交流。在中国的这些年,您看到两国交流合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艾琳:在我最初到中国的时候,每年中英两国的留学生很少,可能就几十个。而现在,英国大约有十七万名中国大陆留学生。另外,在教育方面,中英两国有合作交换课程,有合作的学院,青年学生也一起工作,也有机会合作研究。而且,研究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中英两国的情况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澎湃新闻:离开中国之后,你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艾琳:今年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华成立40周年。我们的使命非常简单,它是建立在两国之间,促进人与人的理解,通过更大的理解来建立信任。从根本上说,教育中的许多关系都是为年轻人提供相互联系的机会,通过对话,通过联合研究或在对方国家进行研究,建立了理解和信任,这是任何双边关系的真正基础。

总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关键都是以信任为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相互投资,合作学习研究来加强。

目前,我们两国政府都非常致力于确保我们一起解决教育方面的一些挑战,比如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等。未来的工作场所正在改变着年轻人的工作方式,也会有更多的机会让中英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建立合作,来加深理解这些全球挑战究竟是什么。所以将来中英合作会在很多方面展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高端研究的创新。

上一篇新闻

疫情在东南亚扩散:新加坡开始强制戴口罩,印尼迁都受影响

下一篇新闻

日本危局、底气与机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