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月25日 星期四

海南周刊|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海南周刊|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从陵水到三亚的木壳长途班车。

海南周刊|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日据时代粉饰太平的琼南生活组图。

海南周刊|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田独矿山未被挖成大坑时的自然地貌。

海南周刊|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田独铁矿矿石运输站。

文\海南周刊特约撰稿 何以端

二十世纪前半期,琼南社会层面的照片非常罕见。这批老照片,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残酷统治、掠夺榆亚宝贵资源的影像罪证,另一方面,也是反映1940年代初田独铁矿、榆亚两港渔盐业及若干民生实况的图像,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三亚影像史的一个空白,值得重视。今年2月是日本侵琼80周年的日子,特刊发此文,让人们铭记历史。

田独铁矿“开发”前后

海南省级文保单位“田独万人坑”,位于三亚榆林港东北12公里处。田独铁矿曾是海南高品质露天铁矿,是日军掠夺海南铁资源的第一个矿区。

1939年2月日军登岛后,即组织力量进行资源勘查,发现了田独矿。由于受到美国禁运,铁矿石严重匮乏而即将难于支撑战争机器的日本侵略者大喜过望,立即开采掠夺。

关于田独铁矿,据当代《三亚市志》:位于田独村东黄泥岭西北山麓,总储量500万吨左右,工业品位高达63%,有害成分很小,属优质铁矿……1939年动工,1940年投产。此后陆续装备有0.5立方电铲5台、推土机7台、胶带运输机,矿山码头改为33吨大车牵引运矿。1944年下半年因盟军飞机封锁海域而停产。日据时代总共开采269万吨,运出268万吨。

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合计开采52万吨。解放后共开采355万吨,1960年底基本采完。总计该矿共输出矿石676万吨。

据当年开发商“石原株式会社”的材料:在田独共开采铁矿石约270万吨,输往日本约240万吨。1940年6月11日开始出矿,同时在榆林港建成了万吨级的矿石运输船舶码头,用以运送。

关于这个已成历史的优质矿,文字材料大致清晰,而这样的老照片却难得一见。

笔者发现,田独铁矿投产半年后,1940年12月11日第147期的日本《写真周报》曾作报道,有两张照片。

第一张,矿山全景。山脚下一群劳工正在搞土建,一条公路斜通到山半腰的工作面平台,平台上盖起了厂房。这是开发早期拍摄的,还没投产。正是这张照片,提供了田独矿山未被挖成大坑时的自然地貌。

第二张,矿石运输站。此时已投产,可见满载矿车和空矿车在不同的轨道往返运行。按矿区档案,这时的运输采用10吨的小轨车拉2吨的小矿卡,主要靠人工作业。1942年后才增加电铲、推土机,同时,层面到万吨矿仓改用胶带运输机。

两张照片原说明词的译文为:

田独铁山——这是一座露天铁矿,含铁高、含磷低,非常优质。整座山都藏着这样的矿石,工人只需稍稍努力,便可将采掘的矿石装上火车,运至榆林港。除了田独,海南岛其它地区还有不少更优质的铁矿,这充分证明了海南岛的重要性。

粉饰太平的生活场景

1933年版《海南岛志》载:民初榆、亚两港,冬季便已有赴西沙群岛乃至新加坡捕捞的远海渔船,但只是三四十吨到一百余吨的木船,船舶和生产方式均属落后。又指出:当时日本人就已仗着先进的技术和船舶,经常越界偷捕,使我合法利权大受损失。

日本《写真周报》第147期及1941年6月11日第172期,分别刊载三亚港、榆林港的三张照片。其中有机动渔轮停泊榆林港的照片,以及处理渔获的冷库照片,画面背景铺满早期制冷机的大冷凝管,非常触目。

照片原说明词的译文为:

榆林港内设有冷冻厂,是周边水产资源的加工宝库。由此形成以东京湾(北部湾)为中心、带动更远的南洋等各个渔场的发展,更是南洋渔场的根据地。海南岛渔业大有潜力,重要经济鱼类有五十多种,贝类十多种。目前已能向各方面供应大量的冰鲜鱼。

关于榆亚盐业,《海南岛志》又载:自从晚清华侨投资建设先进盐场以来,榆亚产盐得到长足发展,民国时代产量超过全岛一半,远销珠三角和南洋,口碑甚好,获利甚丰。

第147期《写真周报》,刊登了榆亚海盐在三亚港内转运的照片,海盐用大箩装,由小船运到仓库,以便打包送上大船外运。照片说明词译文为:

三亚港是海盐库存和输出的港口。这里的地理环境与良好气候是出产优质海盐的关键,海盐产业非常兴旺。海南全岛周围都有优质盐田,所产海盐除供应本岛消费以外,每年还有大约50万担对外输出。

战时严厉新闻管制下的《写真周报》,无疑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喉舌,它参与欺骗国内舆论,以让日本人民支持所谓的“圣战”。

分析其在华照片,一是报道战况,宣扬他们的“赫赫武功”,二是宣扬他们占领后提供了多少“进步”,“皇道乐土”有多好。再有就是,渲染被占领区自然资源丰富,诱使国内更多“开拓团”前来殖民,妄图长期占领。至于对我国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屠杀,是严密隐藏的。

因此,上面所有照片都没有出现日本军人的形象,看上去全是普通百姓,生产似乎都是和平安宁的。

第172期《写真周报》,还编发了一组琼南民众生活场景的照片,自然也是出于粉饰太平,宣扬日据的“治安确立”。

其中,有从陵水通往三亚的木壳长途班车,“惯于赤脚”的乘客正在上车;又看到带斗笠的年轻妇女,挑着猪苗到集市上出售;路边摆卖着成箩成箩的白米或盐,卖椰子及小吃的摊子,妇女们则挑卖竹编和藤器;照片上,不少男人小贩都抱着他们的“大碌竹”水烟筒在吸烟……

正因为这些场景是日方刻意挑选、营造的,画面远离惨痛与血腥,以渲染民众依然“悠闲平安”,所以,今天从文史角度也可以这样解读:在侵略者登岛之前,琼南一般民众的生活场景,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特殊年代日本出版物这些照片,在揭露其真实背景后,值得作为史料保存和研究,以示后人。

本版图片由何以端翻拍

原标题:1940年代日本《写真周刊》粉饰太平的成组照片 折射琼南生活过往

上一篇新闻

海南琼海市邀请新加坡琼籍企业家座谈交流 谋求合作

下一篇新闻

坏消息!国羽男单泰国资格赛全军覆没!林丹没等到小兄弟进正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