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 星期二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文 | 何处击

2月27日,美国、欧盟等国宣布将俄罗斯一些银行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即SWIFT。在外汇转账结算系统里SWIFT有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讲一下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引发轰动,这对各方有什么影响。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SWIFT有啥用?

在解释SWIFT之前,我们先来讲一下目前国际支付的游戏规则。

国际清算体系分为两个部分:跨境转账部分和跨境记账部分,这里以我国为例。

和美国境内、境外两套清算系统一样,基于安全性考量,中国也有两套资金结算系统。

国内的资金清算由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简称CNAPS负责,我们熟知的银联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对外则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简称CIPS负责。

SWIFT的作用,就是将中国的CIPS和其他国家的跨境清算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跨境支付清算的目的。

为了更方便的理解,老何打个比方。

假设老何用微信支付,妮蔻用支付宝,后期小姐姐用云闪付,是不是谁都没法给谁直接转账?

这时候如果有人建了个QQ群,把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的人都拉过来,说你们按照格式在群里各自说谁要转多少钱给谁,大家根据金额操作。是不是不管用哪个渠道支付都能互相转账了,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呢?

把这个案例放到现实,群成员就是全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群消息就是标准化的金融报文,SWIFT就是这个群的群主和管理员。

SWIFT全称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中文叫做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这个协会实际上并不是一家银行,而是一家非盈利组织,负责金融报文传送服务,也就是这个群主只负责记账,不负责转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SWIFT都不负责转账,我直接微信,支付宝,云闪付都开个户,那无论什么情况下,对方的要求我不都能自己解决吗?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虽然理论上,可以做到点对点的全面覆盖,但是这一耗时耗力,二也不方便快捷,中小金融机构根本无力负担这个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大如宇宙行工商银行,把分支机构开到了全世界各地,依然选择了SWIFT系统作为跨境支付的记账方式。

这也是SWIFT成为全球通用的记账系统的核心原因——方便、快捷、标准化。

在SWIFT出现之前,想要跨境汇款只能用电报(Cable)和电传(Telex),虽然总比更早的鸡毛信靠谱一点,但是无论是效率,成本都不太行。

更要命的是保密和安全性,金融机构用的电报机保密程度自然比不上军用设备,因此那种截获电报把收款人改成自己,又或者把金额多加两个0的操作可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1973年,欧洲的银行们一合计,要不我们搞一套新系统吧,就这样1977年SWIFT正式上线,他跨时代的效率和相比电报1/25的成本立马这套系统成为了主流。

截至目前,SWIFT 服务的范围涵盖了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 11000 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这个数字有多恐怖呢?目前全球大概有 233 个国家和地区,大大小小的银行加起来大概 25000 个,规模在腰部以上的银行几乎全部接入了 SWIFT。

回到这次事件,欧美把俄罗斯踢出群,也就代表着断绝了俄罗斯的境外主流支付渠道,尤其是和欧美的支付渠道。

一旦无法付钱,也就代表即便没有制裁,欧美也没法和俄罗斯做生意了,因为钱付不出去也收不回来。

那么大不了大家不做生意了可不可以,这对双方其实都不太能接受。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大国,其国际贸易占GDP的比重达到46.6%。而能源更是其出口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以2021年的出口数据为例,原油、石油、相关产品、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加起来就差不多占了当年出口的一半。

而细看出口国家,可以看到以德法为首的欧洲是主要进口国,以德国为例,德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量1/4,而其中55%依靠俄罗斯进口。

如果俄罗斯没法出口到西方,至少还有另一个东方大国给他托底,但是欧洲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这个冬天,俄罗斯对欧洲供暖只是出现了产能波动,欧洲各地的电价就飙涨了数倍,英国更是为了让居民省电提出了建议抱团取暖的主意。

看着欧洲气不够,美国则是在这个冬天趁火打劫,用船把美国天然气运到欧洲,那价格自然是不便宜,关键是也填不了俄罗斯的缺口。

这才是德国铁了心要建北溪二号,而美国千方百计阻挠的真正原因,要是真的全面断气,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如果真的因为切断SWIFT导致贸易脱钩,这波实际上是俄罗斯被伤八百,欧洲自损八千也不为过。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欧美凭啥踢人?

既然踢人的代价那么大,为什么欧洲还是听了美国的话踢了俄罗斯呢?

更关键的是为何欧美有资格踢人呢?这就要提到SWIFT的机构组成。

作为一家自称非盈利的机构,SWIFT股权非常分散,而决定股权多少的核心并不是谁出钱多,而是哪国用的多,谁股权多。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这么看来,欧美作为金融发达地区,资本还能自由流动,是不是一定就是大股东了呢?

还真不是,SWIFT作为国际组织,既然要带大家一起玩就得奉行见者有份,股东数量高达3500多家,因此欧美从股权上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而对于实际主导公司运作的董事会,SWIFT的安排也别一般公司不太一样。

负责决策和机构运行的董事会共计25名独立董事,其中12人由最多持股的6个国家每家提名两人,持股7-16名的国家,每家可以提名一名,剩下的三个名额则由其他国家联合推举。

乍看之下是不是十分公平?但是我们仔细一看董事会,25人中,除了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和南非的五名董事,其他20人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而执行委员会的7名成员更是全部来自欧美发达国家。

也就是说这个看似公平的制度下,西方已经牢牢地把握了主导权。

尽管欧洲也算自己人,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比起如何更公平,如何让自己说了算才是目的,目前这个治理下美国也只有两名董事,显然无法做到为所欲为。

因此早在911事件后,美国就以调取恐怖活动相关交易信息为由,在SWIFT获得了一定的权限和特权。

但是即便如此,欧盟也不是吃素的,一旦美国做出影响自己利益的行为,欧盟也不会轻易地跟风。

2012年,2018年,伊朗被两次踢出SWIFT,美国每次都是好说歹说,晓之以利动之以情,才勉强说服了欧洲同意。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时,美国就想将俄罗斯踢出SWIFT,但是未能说服德法等国同意。

香港动乱时,美国也试图切断香港的系统,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

可以看到,欧美在踢出SWIFT上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将成员逐出SWIFT对美国基本没有损失,但是无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对于欧洲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因此欧洲每次都是犹犹豫豫,能不用就不用。

而这次即便选择了将俄罗斯踢出了SWIFT,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只踢了几家主要银行,没把话说死的原因。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被踢了怎么办

那被踢了怎么办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私聊呗。

我国有一家银行,叫做昆仑银行,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应该没有听说过。

这家位于新疆的银行,前身是克拉玛依城市信用社,随后在2009年,中国石油对其注资,占股70%,改名昆仑银行。

在昆仑银行的官网的介绍上写着:2009年4月,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在中国石油发展金融业务决策部署下,成立昆仑银行。

相信聪明的小伙伴已经猜到这家银行是干什么用的了。

没错,昆仑银行就是和伊朗做生意的专用马甲。

2012年,美国宣布制裁伊朗,将其踢出SWIFT系统,同时宣布制裁昆仑银行,切断与美国的金融联系。昆仑银行从此只能用欧元和人民币结汇。

作为全中国唯一被美国制裁的银行,昆仑银行不能说毫发无伤,只能说生意兴隆,该怎么做生意继续怎么做。

中国人这套搞得风生水起,隔壁欧盟看的都馋哭了,伊朗被制裁自己已经亏大发了,怎么还给别人捡了便宜呢?

2018年,在不情不愿的答应美国将伊朗彻底逐出SWIFT后,英法德几个国家立马合计了起来。

2019年,INSTEX系统上线,通过货物流转,资金本地交易,成功的绕过了SWIFT系统。

相比在伊朗的利益,欧盟对于俄罗斯的资源依赖更加严重,一旦彻底脱钩,今年冬天欧洲的电价涨多少老何不敢预计,但是一旦民众发现对俄制裁实实在在的影响了自己的利益,到时候欧洲舆论恐怕就会彻底反转。

欧洲政客们其实也明白这点,谴责俄罗斯是政治正确,但是政治正确也不是万能灵药。

对伊朗,欧盟都要偷偷地拉个小群,对俄罗斯,即便面上吵得再凶,想要偷偷开后门其实从来都没有技术难度。

如果嫌弃自己搞一套系统太慢,其实也有现成的办法,用中国的CIPS。

虽然中国现在也是SWIFT的重要参与者,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由“CIPS + SWIFT”构成,但这里的SWIFT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也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绕开SWIFT,利用CIPS进行清算支付。

打个比方,如果俄罗斯卖天然气给德国,德国的企业打钱给俄罗斯银行,有且仅有SWIFT一个选项。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而如果俄罗斯卖石油给中国,就可以直接走CIPS系统,俄罗斯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人民币的跨境清结算。

以哈尔滨银行为例,在2021年6月正式获得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的当月,就实现了对俄跨境结算业务超过20亿元。

截至目前CIPS有75个直接参与者,1205家间接参与者,实际覆盖了167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和SWIFT还不能相提并论,而随着目前的争端持续,来自俄罗斯及其他各方的申请也与日俱增。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未来,有更多欧洲的银行申请加入,老何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意外。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能否另起炉灶?


但是本质上,无论是昆仑银行的专线通道还是欧盟的INSTEX系统都是曲线救国,那么既然美国公器私用,天天挥舞制裁大棒,有没有可能性另起炉灶,比如大家都用中国主导的CIPS呢?

咱们只能说,希望是有的,但目前的难度非常巨大,可能比自己解决造芯片问题的难度还大。

目前SWIFT交易中,美元和欧元占了75%的交易份额,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自不用说,老大哥用SWIFT,小弟们自然也只能用。

欧元区的整合资金清算系统,相当于中国的CNAPS或者用大家能理解的话——银联,完全依托在SWIFT上,让他们放弃现有系统去另起炉灶更是天方夜谭。

这么看下来似乎是欧美离不开SWIFT,但对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想要摆脱SWIFT也是相当不易。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目前SWIFT系统在全球用了50多年,用户粘性巨大,金融机构安全稳定的诉求也导致转换成本巨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老何这里说个冷知识:我国的绝大部分银行ATM机用的都是WIN XP系统,而WIN XP已经在8年前就停止更新维护了,即便如此,绝大部分银行都选择不去升级换代,就怕一更新出现什么问题。

银行自家的ATM机都是如此,更何况SWIFT作为一个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即便现在被公器私用,也不代表大家愿意放弃现有的体系秩序,就好比,你个人对腾讯有再大的意见,只要大家都在用微信,你其实也没别的选择。

但是,如果继续美国这么倒行逆施,今天踢朝鲜,明天踢伊朗,后天踢俄罗斯,继续不断踢人,那么不用微信的人多了,自然而然他们也需要替代品,而替代品用的人多了,SWIFT牢不可破的地位才会出现真正的动摇。

详解SWIFT:美国金融霸权的裂缝有多大

未来在哪里?


说一千道一万,比起上面说的技术细节,SWIFT本质还是一个金融主权的问题。

现在美国霸占了国际金融主权,SWIFT自然就是任由其摆弄。

对于小国来说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套规则,但是对于大国而言,掌握金融自主权从来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做。

金融主权从来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背后还是政治问题。

试想一下即便出现了一套更快,更便捷,更安全,远超SWIFT的系统,但是如果美国说谁用新系统我就制裁谁,性能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的CIPS系统本质还是和SWIFT互为补充,短期内不存在撼动他霸主地位的可能。

那么除了不断提升实力,逐步提升人民币地位来掌握话语权外,有没有什么弯道超车的办法呢?

如果有办法的话,老何比较看好的方式是,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人民币体系。

就像Iphone的出现改变了翻盖手机,数码相机取代了胶片相机一样,改变时代的产物从来不会是旧时代的改良,新时代的全球结算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单纯更快的报文系统。

可以看到,SWIFT就是一个中心化的信息平台,如果出现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那么支付的安全性将大幅提升。

而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货币另一个优点则是相比目前结算和记账分开处理的模式,实现了记账和资金同步传输,革命性地提升了效率。

正是因为这个优势,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开启了相关探索,并建设了分布式记账系统,欧盟,日本都在考虑以区块链技术建立新一代的结算体系。

而中国央行早在2013年就开始研究和布局数字央行货币,并在2021年开始正式试点推行,相信不少人都已经领过属于自己的数字人民币。

或许,在全球新一轮的金融话语权竞争中,中国已经赢在了起点。


来源|观网财经 文/何处击

上一篇新闻

一封来自日本的信--日本社会和生活水平现状

下一篇新闻

真实的日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