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太平洋海战之一:宏图

传统而言,日美两国分列太平洋两岸,不会有什么直接冲突。

但1898年美西战争的结果,西班牙将菲律宾、关岛让给了美国,如此,美国利益扩张至亚洲。

1905年,日本在对马海战中完胜俄国,美国侧目,提防之心渐起。而一战之后,日本获得了马里亚纳、马绍尔、卡罗琳群岛。

这时,双方的领地产生了交错,有了冲突的可能。

太平洋海战之一:宏图

早在1906年日本战胜俄国之后,英国曾经构思过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对日作战规划;1911年,这一规划被美国海军军官学院(Naval War College)校长罗杰斯个人接受,继续研究。

1921年,美国海军情报部的陆战队少校伊利斯(Earl Hancock Ellis)草拟了一份计划,命名为712行动计划(Operations Plan 712: Advanced Base Operations in Micronesia)。此计划极为详尽,针对日本在一战中获得的三个群岛,美日关系恶化后应采取的行动。包括了和平时期、战时动员、海陆空军力需求、两栖登陆、气候、海相等等。不过,最终的行动跟三群岛倒没很大关系,计划中的“跳岛战术”是被麦克阿瑟采用了。

计划中,考虑到了日本可能会龟缩在本岛,以其他方式消耗美国主力舰队,然后在西太平洋某处与美主力舰队决战。因此,美主力舰队应比日舰队数量上要多出25%,以应对日军的“消耗”。

1920年代开始,美国陆海军联合小组(参联会前身)开始草拟并不断更新着一个“彩虹计划”。取名“彩虹”,是给不同的假象敌赋予不同的颜色:褐色是古巴,红色是英国,黑色是德国,黄色是中国,金色是法国,绿色是墨西哥等等。在所有计划中,美国为蓝色。

橙色代表日本。

伊利斯的712计划,就是橙色计划的一部分。

1924年,罗杰斯的作战规划被正式接纳,成为橙色计划的一部分以官方形式继续研究。而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是:开战之后,将日裔美国人关进集中营。你看,罗斯福的做法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早在珍珠港事件的20年前,就已经有了这计划。

1920年代后期,日本文职政府掌控日本,美国人松了口气,橙色计划一度停止更新。但1931年的918事件及1932年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刺,标志着日本的文官政府控制力日渐衰退,美国人大为紧张,从1932年到1941年,橙色计划基本保持着每年更新一次的频率。

根据时间的不同,橙色计划充满者各种假设:

无盟友的情况下与日作战

无盟友的情况下与日德联盟作战

跟英国结盟与日作战

跟英国、澳大利亚结盟与日作战

………

基本上,就是排列组合问题吧。

但贯穿整个计划的根本点从来没改变:马汉的海权论,巨舰、大炮、决战。

所以,那些说美国在珍珠港故意牺牲战列舰保存航母的人,是不是把美国人想的太聪明了?你们跪的太久了,起来吧。呵呵

日本也没闲着,在可能的利益冲突下,对美作战计划当然不会没有。

而贯穿日本战争规划的是什么呢?不是别的,也是马汉的海权轮,巨舰、大炮、决战。1905年的对马海战,证实了马汉理论的正确性,为什么要改变呢?

但日本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英美两强的对手,因而在战略规划上,采取的是守势。基本战略就是海军军力达到美国的7成,决战地点在西太平洋某处。如此一来,美国是劳师袭远而日本则以逸待劳(美太平洋舰队驻扎地为加州的圣地亚哥,1940年中期,罗斯福才将舰队移至珍珠港)。具体计划,是在中太平洋以潜艇攻击来袭舰队,消耗美舰的一成;然后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以陆基飞机攻击美舰,再消耗掉一成。待到美舰到达决战海域时,日舰对美舰的劣势为7:8,考虑到美舰的长途补给问题,美舰对日舰的优势已经不再。

接下来,就是以精准娴熟的战技,在这场势均力敌的决战中获胜。这就是为什么在开战之后,日本无论海航或舰炮鱼雷的使用上,都比美军更为精准有效的原因----刀磨了很久。

这个战略,出自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的构思,7成军力也是他的想法。他的眼光是相当不错,日俄战争后被奉为海军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就是由山本提到司令的位置上的。

这7成军力的想法,也反映在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协议上。当时日本力争7成,但最终日美战舰的吨位比是52.5:31.5万吨,只有6成。

嗯,这里,得插一下关于密码的事。当时的美国已经将日本外交密码完全破译,掌握了日本的底牌所以才有这个日本勉强接受的吨位比。而在之后的太平洋海战中,日本的密码基本上算是明码了,山本五十六被猎杀就是密码被破的最直接后果。

关于密码,后面应该会有专门的一节。

随着时间、技术的发展,1930年代,日本海军内部一度提出海航决胜论,但这一想法最终未成主流----传统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便是山本五十六,对海航的使用也有反复。

最终,随着战局的展开,美日双方的计划都显得不太靠谱,巨舰对决的构想未成现实,日本的三大巨舰均未参与炮战,信浓号被潜艇击沉;而武藏、大和号,则是被海航围攻。规划未能实现的原因,应该是技术发展太快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基本上,上面就是日美两国在2战前的战略宏图。

之后,随着一系列的事件,两国终于走到了兵戎相见的的地步。

[未完]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世界级的校园,无与伦比的艺术教育

下一篇新闻

家具出口迎来更大困难?美国消费疲软、东南亚产业转移新挑战来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