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 星期日

重庆北碚:释放自贸红利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产业集聚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合作的“新高地”。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碚区的蔡家智慧新城约1.18平方公里纳入规划范围。自此,北碚板块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大胆试、大胆闯,5年来通过扎实开展试点任务、举措的承接落实,众多创新实践不断结出硕果。

重庆北碚:释放自贸红利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碚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北碚探索“项目建设手续平行办理模式”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2019年,该项改革经验入选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制度创新对接大会发布的联盟成员单位118项制度创新案例,并被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评选列入35项典型创新案例中。

改革创新红利持续释放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5年来,北碚板块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负责人介绍,充分发挥好“火车头”作用,各项试点任务在北碚板块全面铺开。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151项试点任务中,北碚区有条件承接120项,目前已推进落实91项,剩余29项正在推进中;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141条便利化措施中,有条件承接87条,目前已推进落实69条,剩余18条正在推进中;国务院五批次171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有条件承接72项,目前已全部落实;国务院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53项措施中,有条件承接23项,已推进落实20项,剩余3项正在推进中。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北碚创新企业注册登记,探索企业注册地和经营地相分离的“头在内、身在外”模式,试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注册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实现自贸区企业“出口退税无纸化”全覆盖。

  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北碚结合“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将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等12项事项纳入首批告知承诺试点。推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会商会审工作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率先探索实行“互不为前置办理项目建设手续”,企业办理项目建设手续从原先所需8—10个月缩减至3—4个月,平均节省时间60%以上。

  探索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北碚深入推进板块综合执法改革,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成“双随机一公开”智能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平台。与此同时,北碚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依托西南大学科研优势,开展跨文化交际和贸易便利化理论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北碚板块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打造产业集群。2021年3月,重庆自贸试验区北碚板块总部基地正式落成,其以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及信息服务、特色专业服务、科技及结算型金融为导向,打造文创楼、商务楼、科研楼、专业服务楼等一批总部楼宇,将形成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发展新高地和高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产业集聚效应的不断凸显,也带动了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北碚板块新增注册企业108户,累计注册企业3140户,注册金额新增5.03亿元,累计近222.48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业占比近70%,为北碚板块主要构成产业。不仅如此,近5年来,北碚板块市场主体发展较快,既有壳牌能源、国贵科技、文交科技等一批成长型企业,还包括对接洽谈的瑞宝集团总部贸易、新华文轩集团、融创集团、百度创新中心及等项目或企业。

  此外,北碚板块的差异化任务探索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聚。2019年4月,北碚板块作为联合发起单位,加入由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牵头、全国21个自贸4片区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由此双方协作共享发展机制初具雏形。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在共同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区域发展协同、深化产业互利合作、强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北碚区还充分利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势,将自贸区纳入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区范畴,试点进行国际中小企业合作,通过召开云招商推介会,举办重庆自贸区北碚板块发展之路(重庆英才缙云茶会)沙龙和2021新加坡企业北碚行等活动,助力自贸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聚。

  北碚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碚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接RCEP贸易协定等国家战略中,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强与市城投集团紧密协作,加快推进总部基地配套设施、重要地块土地整治等重点建设任务,整合出台优质的扶持政策,加快自贸区后期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引资开放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差异化发展需要,以文化服务贸易、科技研发、人工智能等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全力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形成与周边区域功能互补、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体系。此外,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对标国际在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完善人员自由流动、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创业孵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刘宇凡)

上一篇新闻

城市,要为极端天气做好准备了

下一篇新闻

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在渝成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