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创业故事】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 潮商富可敌国的成功奥秘

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而潮州人更有“东方犹太人”之美誉;以外向型发展为特色的潮商,走到哪里,就在那里落地生根。从“佛教之国”泰国,到“花园国家”新加坡,从“东方明珠”香港,到东南亚一带的垦殖和开发,无不留下了潮汕先人们的深深印记。

一百多年前,海禁初开,南洋垦殖,十口通商,香港开埠。一批批潮汕的先人们乘坐“红头船”,来往东西洋,经营南北行。他们大多双手空空、身无分文,但谋生的意志和追求幸福的信念让他们视海如陆,激情满怀。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潮汕人”,先人们培育了团结合力、眼光开阔、敢于冒险、诚信经营的品格,挣得了今后赖以发展的基业,更是赢得了“红头船商人”的美誉。

潮商是一个首富辈出的商业群落,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图腾。

一直以来,他们以“刻苦耐劳、善于经营、敢闯敢拼”的精神风貌和经商天赋而闻名海内外;他们五洲驰骋,四海纵横,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潮商名流、商界精英和世界级巨商,从而演绎着“潮汕人会做生意”、“爱拼才会赢”的现代神话。

追寻着他们的轨迹,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商业文明的开拓史、一部生生不息的创业史;是一幅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群像;是一个富有拓荒精神,敢于创新、善于经营而又富有凝聚力的部落。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就让我们先追寻着老一代潮商李嘉诚、谢国民、陈弼臣、林百欣的创业足迹吧,看看潮商翘楚们是怎样运筹帷幄、驾驭财富的。

寻觅潮商巨贾萍踪

■ 李嘉诚 世界华人首富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不久就扬名世界,掀起一股李氏旋风,一时间,荣誉接踵而至,成了举世瞩目的商业巨子。

李嘉诚可以说是潮汕人不畏辛劳、奋发图强的缩影。从一个身无分文的少年到今天世界华人首富,他缔造的“商业神话”,已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楷模。他是华人的骄傲,更是自古善经商的潮汕人的骄傲。

勤奋敬业,万事功到自然成

对商人来说,觅得商机就是找到财富。李嘉诚能洞悉业之兴衰定律,找准盛极而衰之转折点,因而能在商海中自由翱翔。

1950年,李嘉诚筹集5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胶厂。敏锐的眼光和睿智的大脑使他及时捕捉到生产塑胶花的信息,于是果断决定马上生产,长江塑胶厂一跃而起,名声大振。由此也成就了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李嘉诚在同辈大亨中已拔尖脱颖而出。

1973年初,长江实业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1974年6月,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长实”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

从此,李嘉诚开始了一场又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商场战役。

1988年李嘉诚已拥有“长实”、“置地”、“和黄”、“港灯”等5大跨国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他所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形成了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

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是李嘉诚一生中最信奉的生意经。

时间定格在1979年9月25日,夜。香港皇后大道中华人行21楼会议室。

神采奕奕、风度翩翩的李嘉诚,正在这里举行一次最激动人心的记者招待会。

会上,李嘉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有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当天上午收市时间未到,恒生指数竟出现狂升25点之奇观。

“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使李嘉诚成了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李嘉诚就是以这样沉稳的性格收购和记黄埔,从而打破了英资门庭森严、唯我独尊的格局。时至今日,李嘉诚仍认为收购“和记黄埔”是他在创业生涯中最成功、最动人、最值得骄傲、最漂亮的一仗。

除了稳健之外,李嘉诚同时秉持潮商目光长远精于计算,即“放长线钓大鱼”的商业理念。

1986年时李嘉诚收购了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2008年,当油价已经站在100美元一桶以上时,赫斯基能源则成为主要核心业务,获利黄金白银可想而知。

2008年8月21日,李嘉诚在业绩会上自信地说,“赫斯基能源在七八年前还被人批评说买得亏损,但是今年和黄最大的盈利贡献就来自赫斯基。”

赫斯基现在成了和黄的中流砥柱。李嘉诚放长线养了22年的“新奶牛”变身成了最赚钱公司。

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兵家之道,一张一弛。商家之道,进退自如。在商界,进则取利,退则聚力;进必成,退亦得,有时退让更能海阔天空。

美国金融海啸把全球经济推进寒冬,善于审时度势的李嘉诚,对他的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决定暂时叫停全球业务的新投资。

规划在2009年年中之前,所有未落实或未作承担的开支都会省下来,并检讨全部现有投资项目。从商60多年的李嘉诚,在连连令世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大战中,均以大获全胜而告终。他的刻苦诚实、孜孜不倦的个人奋斗精神,和独到的判断力、果敢的决策力以及知人善任,是不容置疑的成功因素。

李嘉诚用事实证明,李超人不仅可以在股市中翻手为云,演绎蛇吞大象的好戏,而且可以在商场上大写赚钱的数字神话。于是他也拥有了“超人李”、“大哥诚”、“塑胶花大王”、“地产猛龙”、“地产大王”等称号。

■ 谢国民 农牧帝国之王

商海波澜,正大集团这艘“企业巨轮”的掌舵人谢国民,以他的精明能干和富于创新的经营策略享誉世界。他被称作农牧业大王,一生跟食品打交道;他被权威杂志评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他敢为天下先,是投资中国内地的外商第一人。

远航“红头船”成就海外传奇

红头船是潮州商人的象征。据史料记载,1684年,清政府海禁终结,所有的船要编号并船头涂色区分:苏州黑色,浙江白色,福建绿色,潮州红色。潮商因此又得名“红头船”。近代以来,无数潮人乘坐“红头船”飘洋过海,以无畏的勇气、图强的精神、勤劳的品质创造其独特的奋斗传奇。

谢国民的父亲谢易初就是乘坐红头船漂泊过海,出外谋生的。1922年的一场台风毁灭了谢易初在潮汕澄海县海边的家园,迫使他和那些坐红头船的先辈一样,飘洋过海来到泰国谋生。而当时,他随身所带除了一些菜籽,什么也没有。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办一小店——正大庄菜籽行,出售家乡菜籽,从此踏上了创业的征途。

南洋上空的赛鸽

谢易初逝世后,谢国民从他父亲手中接过来了一家面积仅为20平方米、出售菜籽的小店。经过多年打拼,现如今,正大已长成为了一个资产达数百亿美元,子公司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集团。

谢国民从童年时代就爱上了养鸽,在泰国和香港,他共养了几千只赛鸽,一只上好的赛鸽能卖到200多万泰铢(20元泰铢相当于人民币1元)。谢国民说,好的鸽子一定要回家。它是辨认方向的天才,无论飞多远,都能认得路;无论你把它带去哪里,带走几年,你一放,它又会飞回来,找到它出生的鸽舍。

1990年4月7日,谢国民得到邓小平的接见。“你们弟兄几个的名字起得很好,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这说明你们很爱国啊”,邓小平的一番话,的确道出了谢氏家族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谢国民是“正、大、中、国”四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一个。

赛鸽的品格,仿佛是主人一生的写照。谢国民,这位潮汕籍的商业巨子,40年来就像一只永不疲倦的赛鸽,“无论做什么,都要争第一”。他以他的速度和敏捷判断时代的潮流,驾驭企业的方向,率领着正大在全球市场上争胜夺冠。在谢国民看来,企业家只有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要做就做世界一流的,才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谢国民为了永远走在前列,他自言每天的工作内容有95%是为未来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作计划,他将此工作方式归结为“未来主义”。

2008年初,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荣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榜单上写到“他是华侨中的商业巨子,他也是商业巨子中的爱国华侨,掌舵着正大集团,心系着祖国故乡,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资国内的成功企业家”。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正大集团已经成为了外资在中国飞速发展,并融入社会的一个成功符号。

■ 陈弼臣 泰国的金融巨子

陈弼臣,泰国盘谷银行的创办人,是蜚声世界的金融巨头。有“企业北极星”、“泰国的头号大亨”、“泰国银行界泰斗”等荣誉称号。

陈粥臣这位被誉为海外华人白手起家的潮商经典,在开拓金融王国的道路上,历尽艰辛,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建立起了庞大的产业。盘谷银行是泰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一家商业银行。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金融月刊公布了全世界12位富甲天下的大银行家,泰国华人陈弼臣名列其中,该杂志称誉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强人。

海外华人白手起家

祖籍潮阳的陈弼臣,1935年,在友人的鼓励和资助下,陈弼臣自创曼谷木业公司。不久,他又创办星原货栈商行,继之又开设了亚洲联合、亚洲保险等公司,业绩斐然,有关人称陈弼臣有“点木成金”

之术。这些为陈弼臣拓展金融业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是他艰苦创业、白手起家,走向企业家的一次成功飞跃。

1944年六七月间,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动随时影响着生意场上的人士。从事保险业经营的陈弼臣清楚地看到对进出口业来说,银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于是他联合了几位朋友组建银行,并定名为盘谷银行,陈弼臣为11名董事之一。

盘谷银行的崛起

1952年初,陈弼臣获董事局一致推荐,任盘谷银行的董事总经理。陈氏确是不可多得的商业奇才,上任伊始,他既有深入客户家庭拜访的耐心和工作态度,也有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气魄。由于他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之道,盘谷银行的经营业务迅速发展,几乎把握着全泰经济。

盘谷银行在泰国设有分行281家,遍布泰国各府。国外分行有纽约、伦敦、汉堡、东京、雅加达、香港、台北等15家,职员近2万人,总资产94亿美元。在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业中独占鳌头,陈弼臣也因此跨上了金融王国的宝座,被誊为泰国“金融大王”。

陈弼臣的崛起,曾一度引起世人的瞩目。1988年,陈弼臣因病去逝,虽然“一个时代结束了”,但“陈家后一代”却在“盘谷”的天地下成长起来,并在当今激烈的经济社会里更上一层楼。

陈弼臣和他的金融家族,缔造了华人金融界,也是老潮商的一个不朽传奇。

■ 林百欣 驰骋商海永不言休

在汕头,林百欣先生的名字家喻户晓。“为善最乐,永不言休”给予了他高度的赞誉,这一评价正是林百欣的真实写照。

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商业智慧。在香港林百欣先生的写字楼,悬挂着著名学者饶宗颐书赠的“永不言休”墨宝,林百欣视之为工作生活的座右铭。

林百欣于1914年出生于广东潮阳的一个富裕之家,在香港长大。父亲林献之在二三十年代是汕头知名的“利强织造厂”老板与银行家。

1935年,林百欣回汕在当地“佳成银行”做学徒;1939年重返香港,涉足成衣行业经营制衣生意,并于1945年成立成福针织厂。产品以外销东南亚为主,后又销往中东、非洲,成为当年香港外销非洲产量最高者,被同业冠以“非洲王”的称号,业务由此扩张至欧美各地。

1947年,林百欣看准内地对港货需求甚殷,自己开设公司经营纺织品及布料贸易,创办丽新制衣,初期主要以制造出口为主。

林百欣长袖善舞,把“丽新制衣公司”发展成为香港数一数二的制衣集团。他斥资13亿港元收购当年发展势头正盛的“鳄鱼恤有限公司”,轰动一时。林百欣把这一品牌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全球著名服装品牌之一。之后他进军大陆市场,至今全国各地的特许经营连锁店已逾千家。1972年,丽新上市。

改革开放以来,林百欣进入内地投资,积极拓展房地产业务,先后在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投资逾百亿元。随后,他联合周围的朋友,斥资4亿港元,收购香港亚洲电视台的47.5%股权,开始进军传媒业,成为一代娱乐大亨,是“亚洲电视”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掌舵人,更是“亚洲电视”的终身名誉主席。至此,“丽新集团”已成为一个资产达数百亿港元的大企业,业务涵盖制衣、零售、房地产、酒店、传媒、证券等多元化行业。

2005年2月18日中午11时,93岁的林百欣病逝。以13元成本起家,以逾百亿元身家谢世,览其一身,又一段跨世纪的商界传奇落幕。

中国新经济的宠儿

当老一代潮商渐渐脱去战袍,依稀退隐江湖时,新一代潮商又相继崛起。上世纪80~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后,先天的禀赋和熏陶又使得更多的潮汕商人捷足先登,率先叩响财富之门。

在刚结束不久的2008年10月30日开幕的潮商大会上,就活跃着这样一批年轻潮商的身影。这些人里,最年轻的只有37岁,最年长的也仅有52岁,不得不说,新一代潮商在年纪上是如此“青涩”,然而他们的财富数量却令人难以望其项背,比如内地富豪翘楚黄光裕、“qq爸爸”马化腾、地产大王朱孟依等等不仅是光顾财富排行榜的常客,更是海内外华人皆知的财经名人。

百载商埠,潮声不息。新一代潮商已扬起了自己的风帆,红头船的精神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得到传承、得到了新的演绎。他们是如何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续写老潮商们的商业神话的呢?

从“红头船商人”到本土精英

潮汕人从海上的“红头船”贸易发展到成批定居海外经商,素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潮汕地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明显,玩具之都、日化之都、纺织服装之都、陶瓷之都等美誉纷至沓来。

在这种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潮汕人心想与其远走海外创业,不如在家乡寻找发展机会。于是,多数潮汕人一改前人远走他乡的惯例,开始在本地自主创业。正是在这种需求的带动下,拉芳、飘影、帝花之秀等中国日化洗涤行业巨头,榕泰、宜华、大印象、康美药业、黑牛、南洋电缆等一批批颇具本土特色的知名企业在潮人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深圳特区是潮汕人投资的另一片沃土,有数据统计,深圳早期14000多个三资企业中,有近40%为潮汕人所投资。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区、经济开发区的概念渐渐淡化,我国开始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新格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风起云涌,成了领跑中国经济的三大龙头。面对大好形势,潮商又开始了新一轮走出本土、开辟新天地的征程。

黄光裕无疑是潮商北上创业的最典型的例子。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贷带借凑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盘下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就这样开始了他构筑家电零售王国的第一步。风云变幻,沧海桑田,22年前的那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了多次跻身财富排行榜榜首的超级富豪。对于自己的成功,黄光裕将其归结为潮汕商人特有的敢闯敢干的个性。

除了黄光裕,还有更多的潮汕商人拥有这样的个性,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他们在祖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走南闯北,从而搏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比如联邦的郑通亮、腾讯的马化腾、合生创展的朱孟依、侨鑫的周泽荣、立白的陈凯旋等新一代潮商的杰出代表个个都是短短数年时间就已在商界声名大躁。

当然,在这些风光无限的名人之外,还有声明不显但数量更为庞大且在祖国大地上做出一份份惊人的大事业、积累了一笔笔惊人财富的潮商群体。他们,一样值得我们去追寻。

新经济的宠儿

新一代潮商精英的出现给潮籍商帮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来自他们自身的年轻,也来自他们各自行业背后所代表的新经济。

在过去,老潮商所擅长的基本上是农副、种养、贸易等投资。然而,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电等传统产业升级,网络、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创造了大量商业机会,部分有实力的潮商开始涉足地产、物流、零售、金融,网络并成为这些领域的佼佼者。

其中,地产无疑是备受潮商青睐的行业。除了主业做地产的朱孟依、黄茂如、周泽荣,很多潮商也已开始把地产当成副业来做,比如黄光裕。多年来,种种迹象表明,黄光裕颇具逐鹿地产的雄心壮志。黄光裕说:我是真正将房地产作为一个长期产业、一个支柱企业来发展,再给几年时间,我的企业肯定和别人不一样。这句话足以显示了他对地产的浓厚兴趣。无独有偶,2006年,腾讯在上海成立腾讯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心致力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可见,有着网络神童之称的马化腾也有意在地产界一显身手。

更有资料显示,在深圳的房地产界,整个江湖几乎成为潮汕人的天下,80%的份额为潮汕人所掌握。

当然,潮商不仅仅对房地产情有独钟。老一代潮商的代表李嘉诚非常信奉的“商者无域”一词无疑也被新一代潮商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域不仅是指地域,同时也指行业。哪个行业利润高,潮商便角逐这个行业,被笑称“惟利是图”。

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林木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本土潮商已经从80年代全民经商,已进入‘实体’时代,目前,本土潮商分布更加均匀,已经突破传统的贸易、加工,经营领域涉及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有潮汕商人经营,另外,随着与海外华侨的联系加密,潮汕商人的经营理念已经注入新的元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时期,新潮商已经学会用虚拟的经济之手把无地域公司办得有声有色;学会用国外的技术和资本赚外国人的钱;学会用资本的杠杆撬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获取财富的手段也很领先,和早年漂洋过海的老一辈潮商一样,正殊途同归地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资本魔方升级

“30个小时开一个店”的惊人速度,使黄光裕年纪轻轻就造就了一个常人难以比肩的商业神话。这,与他玩转资本市场的超凡能力分不开。

2004年6月,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黄光裕硬是让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幻,一夜之间暴涨了40多倍。其并购手法之精妙,让诸多资本市场的资深玩家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借壳上市意味着黄光裕开始带领着国美在资本道路上一路狂奔。套现、扩张、再套现成了他乐此不疲的事。上市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黄光裕5次套现了近70亿港元,针对他的多次套现行为,有媒体分析称,减持是“蛇吞象”借壳上市的必然道路。而黄光裕的个人资产也随着公司上市水涨船高。2008年度胡润百富榜上,稳居榜首的黄光裕拥有430亿元资产总额。

证券市场为什么能够快速致富?简单说就是如果你有1元的实业投资,分拆时是以1元的n倍上市的(n是市盈率)。那么通过资本市场这个魔方,可以让钱变n倍。对金钱极为敏感的潮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有人把李嘉诚比作“亚洲的巴菲特”,而小超人李泽楷在资本运作方面似乎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父亲。

p; 1990年,李泽楷向父亲李嘉诚借款1.25亿美元创立卫星电视公司,3年后以8亿美元卖给默多克,套现53亿港元。同年10月李泽楷创立盈科拓展集团。 1999年5月,为兴建数码港项目融资,李泽楷借壳“得信佳”上市,使这间市值3亿港元的公司一日内飙至600亿港元,创下香港股市神话。2000年以 830亿港元收购“香港电讯”,更令其跃上事业高峰。

市场经济在我国一步步深入,海内外融资渠道愈益畅通,同时投资领域也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商人的坚实“拐杖”,而越来越多的潮商开始熟悉资本运作,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扩张。无论是黄光裕也好,还是李泽楷也好,抑或是马化腾,他们的财富几乎都是在很短时间内成倍增加,这与他们玩转资本魔方的能力息息相关。可以说,正是获取资本手段的改进缩短了新一代潮商积累财富的时间。

低调的华丽

在中国商界一直就有着“大象无形”的说法,这一品性在新潮商身上得到完美体现。为人低调、不事张扬的性格使得他们似乎永远能够远离媒体的镜头。

新潮商的低调在朱孟依身上可以窥见一斑。业内有人戏称朱孟依为“朱老农”,不仅因为他有大量的土地储备,盖了数百万平方米的房子,还因为他几乎从不在公众前露面。据说某富豪榜列上朱孟依后,竟然除了找到1998年合生香港上市必须登载一张董事局主席的照片外,就再也找不到朱孟依的其他照片。而这张照片也成了以后外界广为流传的唯一一张照片。

万科董事长王石几年前的一句话,“万科不是地产航母,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使得这个“沉默的大佬”浮出水面。

然而,这个被称为“朱老农”的人总是以沉默的方式面对外界的反映,在地产界,仿佛并不存在他这么一个人,但就是他,造就了巨无霸式的企业,在2004年销售额突破百亿,成为国内第一人。而朱孟依,却始终在低调中独享那份繁华。

而黄光裕,若不是胡润的排行榜,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在中国还有这样一个潮商小伙子在十几年内将一个小小的店面做成了资产过百亿的大事业,一跃成为国内首富。

周泽荣,又是一个多少有些陌生的面孔。也许可以这么说,侨鑫集团可比他有名得多,而由侨鑫开发的汇景新城楼盘,以及其旗下的侨鑫教育和纸媒产业无不令世人啧啧称奇。

在潮商里,还有更多不知名的“隐形冠军”,他们在很多属于不起眼“小行业”里默默耕耘,收获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成功的荣光和喜悦。

【创业故事】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 潮商富可敌国的成功奥秘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奔波在创业路上的和正准备踏上创业路的兄弟们:请关注一下,每天更新,互勉~

上一篇新闻

读中职照样考“985”“211”

下一篇新闻

带着老婆去海口,经典景点与美食攻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