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01日 星期一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作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盛佃清

中视新媒体讯(直播山西综合)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新的三大旅游板块的开局之年。全省旅游行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战略要求,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景区为王,路网先行,深化文旅融合,实施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大活动引爆,着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提高3%,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早日建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以三大板块为支撑,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系统规划三大板块,完善全域旅游顶层设计。按照地理相连、文化相关,对三大板块的每个板块划分了主体区和关联区,黄河板块主体区包括4市19县、关联区包括6市29县,长城板块主体区包括3市31县、关联区包括5市13县,太行板块主体区包括6市27县、关联区包括8市32县,基本覆盖了全省版图,做好三大板块就是建成全域旅游。一是加快编制三大板块规划。在去年三大板块开发规划思路与大纲要点的基础上,完善产品体系、创新业态分布,明确开发策略,开展规划编制,力争今年3月底前完成旅游规划文本、图集和说明书的编制。二是做好配套规划。积极开展三大板块公共服务体系、旅游路网、文旅村镇、康养产业、重点项目以及与之配套的集散中心、公路驿站、汽车旅馆、自驾车房车营地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三是规范管理规划。为确保各个板块内旅游区域的规划工作也能科学合理、有序推进,我们将制定出台《山西省旅游规划导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办法)》,指导各市县政府、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的规划工作。同时,加强规划管控,对现有旅游景区规划进行审查,对即将开发的旅游区规划严格评审把关。

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凸显全域旅游山西特色。我省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独特,不仅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独树一帜的人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文化历史资源,以文旅融合发展山西旅游是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鲜明特色。一是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加强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运用。综合游客的体验感、舒适便利度等利益关切点,通过影视、动漫、演艺、新科技、文艺创作等多种手段,并引入影院、剧场、书店、艺术馆、摄影摄像工作室、文化休闲娱乐场所等文化业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开发文化旅游新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内容。选择大同古城、沁河古堡等一批文化、文物、旅游密集带区域,立足各区域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和功能定位,探索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特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二是正确把握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文物开放利用。依托文物自身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等,突出特色、挖掘内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提高传统景区(景点)旅游综合效益。创作推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和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体验情景剧目。支持社会资本以投资、控股、参股等形式进入文化旅游演艺市场。有序推动非遗进景区(景点),支持旅游景区(景点)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景区经营。三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导开发适销对路,游客喜爱、富有地方特色和魅力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繁荣旅游购物市场。建立全省重点旅游商品企业、重点旅游商品名录,鼓励保护原产地标记品牌,传承和弘扬中华老字号品牌,扶持发展一批省级和全国知名品牌,提升山西旅游商品的品牌影响力。

加强改革创新,用先行先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其核心是以改促转,改革创新是灵魂,明确提出把山西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同样也是以改促转,用先行先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以三大板块打造为支撑,在抓好晋中、忻州和右玉、左权、壶关等2市、18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编制《山西省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方案》,明年3月底前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同时推动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旅游设施配套、市场程度高的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促进和引领我省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转变,推动我省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二是以右玉、左权、太原西山建成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为试点,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资源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融合、旅游产品业态培育等方面进行深度谋划,强力推进,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旅游业的优势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三是在稳步推动大同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旅游局推荐右玉、左权等基础条件好的市县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力争2020年有3个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带动全省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以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大活动引爆为重点,推动三大板块实现突破性开局

狠抓大项目建设。按照2018年全省项目建设年的总体安排,以国际化、规模化、集群化为要求,建设一批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大项目。一是推进项目库建设。完善项目储备和管理机制,狠抓项目的策划包装、招商引资和落地跟踪服务,实现动态跟踪和常态化管理,建立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开发管理机制,对重点景区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旅游重点项目,在配套设施建设上给予政策支持,把起点高、质量好、规模大的大项目及时纳入重点项目名录,优先发布,重点招商,并向国家旅游局优先推介。二是狠抓龙头项目建设。围绕三大板块的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景区建设、新兴旅游业态培育等要求,加大带动性强、辐射力大的龙头项目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建设壶口旅游城镇项目、雁门关景区—新旧广武城整合发展项目、太行山大峡谷群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芦芽山开发项目、太行百里红色生态走廊综合开发项目、沁河古堡群开发项目等。更加注重特色品牌,开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地标性项目和旅游产品,推出一批“不可不去”的度假胜地、“不能没有”的游乐体验和“不得不买”的旅游商品。三是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创优旅游投资开发、事业发展服务机制,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立足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抓指导,市县抓落实,企业是主体,明确职责分工,主动协调联系,推动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建设、早运营。探索引入第三方机制,加大环境营造、游客满意、投资效益等指标的考核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形成产品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华侨城、银泰集团、中景信集团、中景润集团、乐华恒业等旅游知名集团在我省投资和合作的项目“落地开花结果”。

推进大企业运作。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力度,深化改革创新。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在全面完成景区(景点)两权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完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运营。二是加大引入战略投资。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在巩固加强现有战略投资商的基础上,引进首旅集团、中青旅、东方园林、中金国泰、复星集团、巨如集团、宝能集团等大型旅游资本集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和改善资本结构、经营管理和品牌价值,推进五台山、乔家大院等景区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主板上市融资,打造省内旅游业旗舰实体,实现旅游企业上市公司实质性的突破。三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跨区域合作,培育三大板块市场主体。在继续做优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三大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推动洪洞大槐树、太行山大峡谷、芦芽山、壶口瀑布、关帝庙、云丘山、王家大院等具有世界级资源和极高观赏价值的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借鉴乌镇集团发展模式,以“体验旅游”为方向,打造多业态旅游综合体。

实施大活动引爆。结合物候,以办好2018全省旅发大会为发力点,策划推出有震撼力、冲击力的大活动,以大活动引爆大市场,提升全社会对于三大品牌的认知,形成全社会支持三大板块发展的格局。一是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市场推出百趟旅游专列入晋游,引爆铁路旅游三大板块行。探索举办“飞跃大美太行”等航空旅游专线活动,展示“大美太行、天下脊梁”风采。利用万年冰洞等山西独有的自然资源,策划推出“万年冰洞探秘”等旅游系列活动。二是举办国际性、国家级大型会议和论坛。加强与世界旅游联盟组织的合作,协调在我省长期设立大河文明国际旅游论坛秘书处,并承办大河文明国际旅游论坛。与国家旅游局共同举办2018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暨港澳青少年长城研学游、红色旅游大会等。组织早期都邑文明的发现研究与保护传承暨陶寺考古遗址发掘40周年国际论坛、第四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夏养山西”太行旅游养生体验季、山西省文旅产业创新应用博览会、2018线上旅游渠道联盟合作专题研讨会等论坛和会议。三是创新节事活动。利用三大板块世界级资源禀赋和享誉海外的文化内涵,策划旅游节事活动。举办国家级黄河大合唱音乐节、印象北魏大型实景剧、太行山旅游节、古村古镇文化节等节事活动。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以发展康养旅游为重点,构建山西旅游新业态体系

推进康养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我省清凉避暑、温泉康养、厚重文化等资源优势,强势树立“夏养山西”的康养品牌,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吸引力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一是推动业态创新。依托山西深厚文化底蕴和大美山水环境,聚焦“养心、养生、养老”三养体系,打造国学悟心、大美山水宽心、休闲田园静心等系列养心业态;山岳避暑、养生度假、中医养生、森林养生、膳食养生等养生业态;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等养老业态。二是丰富产品供给。整合太行山区的山地、生态、气候、森林资源、中医药资源,以及五大盆地的温泉资源和运城盐湖黑泥,推出山水度假、特色文化康养等养心产品系列;避暑休闲、温泉疗养、中医药疗养保健等养生产品系列;推出养老居住、老年护理等养老产品系列。三是打造产业集群。打造以五台山等清凉胜地和九大林区为主的避暑休闲康养旅游产业、忻州等地为主的温泉康养旅游产业、长治平顺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为主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太原清徐食醋产业等衍生延展的特色食品康养旅游产业等产业集群。

推进文旅村镇发展。从全省遴选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化底蕴厚重、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村镇,5年内建设50个国内一流的文旅村镇。一是试点先行。按标准遴选50个试点村镇作为今后五年的培育对象,分年度安排计划,压茬推进,梯次建设。按照经营性好、成熟度高、积极性大的原则,今年启动青龙古镇、碛口古镇、振兴小镇、司徒小镇、水峪口古村等一批文旅村镇试点建设,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全省文旅村镇建设。二是制定标准。从规划体系、产业定位、软硬件环境、功能业态、投资额、综合效益、运行机制等七个方面着手制定文旅村镇建设标准,以此引领文旅村镇高标准规范化发展。三是构建主题文旅村镇体系。围绕黄河文化、根祖文化、晋商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长城文化等主题文化进行村镇文化活化和旅游利用,推动三大板块所在市、县培育一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打造黄河乡居、根祖家园、晋商小镇、红色热土、三晋民俗、边关古镇六大主题文旅村镇体系。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制定乡村旅游规划,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果园游览、养生度假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灵丘县花塔村、壶关县凤凰山庄、安泽县小黄村等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一批特色农庄、精品客栈、休闲庭院、农家乐和森林人家,示范提升全省乡村旅游质量和水平。二是强化旅游扶贫。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景区(景点)带动扶贫、生态旅游扶贫、古村旅游等扶贫模式,加大贫困村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旅游扶贫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确定临县青塘村等10个深度贫困县的20个旅游贫困村,开展旅游企业结对帮扶和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注重精准施策、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以交通路网建设为突破,全面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

完善旅游交通路网布局。聚焦三大板块,以可进入性、通达性为基本要求,实现“快旅慢游深体验”的新时代旅游价值。以建设全长3778.9公里山西省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三条国家旅游专用干线公路为突破口,建设全长8319.1公里连接重要旅游资源、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支线、连接线公路,形成干线串联、支线循环、面上成网的三大板块“城景通、景景通”的旅游路网格局。为增强旅游路网的要素功能,结合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在路型的设计上强化配套支持,干线公路配套建设服务区、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支线公路配套建设停车区、观景台、自行车道、步道等旅游服务设施和慢行系统。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全优的旅游服务环境,推进全域化“厕所革命”,在今后三年(2018—2020)计划新建、改建2500座厕所。为方便广大游客,完善旅游咨询中心,鼓励各地、重点景区开通旅游直通车,覆盖城市主要旅游中心区、3A级以上景区(景点)、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推进免费WIFI在4A级以上景区、度假区、高星级饭店、旅游综合体和文旅村镇、康养基地、自驾车房车营地全覆盖,实现在线导游、电子讲解、网络预订、信息推送等智慧旅游全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政策和过境游客72小时免签等政策。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以“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为根本要求,着力提升旅游品质

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继续开展全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督查考评,推动市、县健全旅游市场监管综合协调、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等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1+3”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提升综合监管效率和治理效果。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多部门联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按照“四铁”要求抓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游客文明素质和行业服务质量,运用各种宣传形式,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加强正面引导,开展山西旅游品质榜评选,引导提升景区(景点)的要素品质和服务质量。在旅游新业态、产业融合、旅游环境、规范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标准的制订修订力度,拓展标准覆盖领域,进一步完善旅游标准体系。通过多部门信用惩罚联动,使失信者一次失信、处处受限。通过标本兼治,大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迈向优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以新媒体应用为重点,大力提升旅游营销效果

创新媒体传播。在巩固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营销的基础上,加大新媒体营销推广。加强与凤凰网、新华网、搜狐、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和推特、脸谱等知名网络社交平台的合作,提升山西旅游品牌形象。与携程、途牛、驴妈妈等知名旅游电商开展合作,加大互联网营销力度。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手机APP和直播平台等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组织网红、粉丝团、旅游达人、网络写手体验游等活动,制造话题,引发关注,引爆亮点,在新媒体宣传营销上实现新突破。

实施精准营销。加大国内市场营销力度。围绕提升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品牌形象,策划营销方案,创意营销爆点,叫响“夏养山西”康养品牌。调动市县和旅游企业宣传营销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发力的宣传营销新格局。加强区域协作,策划线路产品,积极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圈,主动对接中原和西北市场,将相邻区域旅游线路联接到山西,实现客源互动。针对不同市场实施精准营销,周边市场主推休闲度假和文旅村镇等线路产品,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主推“夏养山西”康养产品,通过精准营销实现休闲体验深度游。加大境外市场营销力度。走出去举办专场推介会,在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系列主题推广活动和国际知名旅游会展的同时,在巴西、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境外主要客源地举办若干场山西旅游专场推介会。请进来拓展国际客源市场,举办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借助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渠道和平台,大规模邀请主要境外客源地旅行商到山西考察踩线。设立境外旅游营销中心,细分国际市场,逐步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欧美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及澳大利亚等山西十大境外旅游客源地,设立山西旅游境外营销中心,在香港、台湾设立山西旅游营销中心,增强外国游客对山西感知和体验,促进山西省内旅行社与境外旅行商的务实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山西旅游。

以新修订的《山西省旅游条例》施行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旅

依法治旅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关键保障。新修订的《山西省旅游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围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法规层面上对统筹协调、综合监管、政策支持、规划引领、产业促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扎实做好宣传培训。一是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条例》明确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体现了全域旅游、综合产业的时代特征,突出顶层设计规划管理的法制性,贯穿了旅游产业促进这条主线,强化了旅游业发展综合管理机制,在宣传贯彻过程要准确把握。二是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全省旅游行业人员要主动先学一步,结合工作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分批分期的组织行业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三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印发《条例》学习资料、宣传手册,拍摄微视频、微电影,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栏、官方网站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严密组织贯彻落实。一是抓紧制定配套政策。依据《条例》进行“立、改、废”工作,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和修订。创新政策措施,在充分借鉴吸收全国各地有关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本地的包括土地、财税、金融、交通、行政审批等方面的若干政策措施。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执法。严格旅游规划、旅游专项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审查管理,增强旅游规划与其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强化旅游安全综合监管,完善景区最大承载量管控措施,提升旅游安全水平。三是补齐短板保障产业发展。强化省、市、县分级旅游项目库建设,鼓励发展专业旅游企业,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积极探索旅游统计工作改革,会同统计部门建立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调查方法,开展旅游产业运行监测。

发现山西美: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山西布局旅游大动作

以强烈的责任使命担当,铸就新时代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坚强力量

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使命担当,铸就新时代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坚强力量。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先导产业、优势产业,不仅要注重发挥其经济属性,更要在推动发展上体现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旅游行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为旅游业大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质环境。

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基础弱、涉及面广、困难问题多,更需要建设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要解决好“推动发展能力不足、本领不强、作风不硬”的问题,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旅游从业干部队伍。要牢牢坚持“五倡导五反对”,引导各级干部比境界、比贡献、比作风,激情干事、精准干事、开拓干事。要瞄准旅游发展短板弱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对旅游业内涵本质的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把握,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办法举措,推进旅游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匹配。

同志们,旅游业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大力攻坚克难,为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早日建成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据山西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在2018年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责任编辑:晓峰、总策划:秦前松

  • 中视新媒体《发现山西美》专栏同步推送多家主流媒体平台,欢迎栏目协办及直播合作

上一篇新闻

董一兵任山西省司法厅党委书记 薛永辉不再担任

下一篇新闻

截至11月30日24时江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