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九年来,重塑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筑牢国家治理深厚的精神支撑,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

  作为中国和世界艺术殿堂中的杰出代表,身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多个职务,具有特殊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吴为山先生,对此会有怎样独特的感悟?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网总编辑、《似是故人来》节目发起人王晓辉对话吴为山,一起探寻中国现代雕塑中的气韵之美

  《丝路文明》:您在艺术领城的多个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包括书法、国画、油画等,为什么选择了雕塑这门艺术?

  吴为山:关于为什么选择雕塑这门艺术,我可以说,雕塑的直观性、塑造的直接性,以及其在空间中的可观可抚性,吸引了我。大的雕塑还令⼈仰观,为其所表达的精神所感动,具有永恒性。当然,选择雕塑作为我终身的事业和追求,还得从我的成长说起。

  1962年1月,我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时堰镇一个书香之家,五六岁时就开始喜欢上那些陶瓷器皿上的画作及家中所藏古书中的插图。1979年,考取无锡工艺美校,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维纳斯、伏尔泰、米开朗基罗等那么多名⼈的雕像。两年里,泥塑匠师高标先生的高超技艺令我大开眼界,吴冠中、张道一、钱绍武等校外名家的讲座令他受益匪浅,画家吴开诚先生在素描上的启蒙与引导,奠定了日后我对艺术中“整体”的认知。我在大学学的是油画,受留法归国的秦宣夫、黄显之,留日归国的宋征殷和留苏归国的徐明华等前辈影响,坚持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双足并行,打下造型的基础,同时还走出校园,向林散之、钱松岩、萧娴等名家请教。1991年,我29岁,任南京师范大学雕塑教研室主任,获得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林散之纪念馆塑林散之像。夜深,在静静的灯光下,我与照片中儒雅高深的散之翁“对话”,走进诗书境界。雕塑,可以使精神活出,我可以与历史对话,这是多么神奇的心与手的创造!我爱上了雕塑!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聚精会神投入创作

  《丝路文明》:您从什么时侯开始萌生“为中外历史⽂化⼈物塑像”这个念头,出于什么考虑?

  吴为山: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雕塑大行其道,当年,一帮年轻⼈到南京机场迎接一位歌星,有人说这班飞机上同行的还有杨振宁。年轻⼈便问,这个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师竟然不被年轻一代知晓。那时,经济大潮涌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许多年轻⼈对我们国家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很陌生。我觉得应该用雕塑的⼿法为这些历史⼈物塑像,建立时代丰碑,这就是我的初心!我要用雕塑艺术语言,为历史上被⼈们逐渐忘记的那些值得留下尊容的⼈物塑像,让⼈们感受这个民族走过来的足迹,迄今已完成雕塑600多件。其中,仅孔子像就塑有38种不同的“版本”。

  《丝路文明》:您30多年间创作的600多件雕塑作品中,从古代先贤到当代大师、革命领袖,它们有没有一些共通的艺术元素和精神内涵?10年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您的作品这样评价:“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类的灵魂”。您如何解读这一评价?

  吴为山: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雕塑艺术的成就将丰富⼈类文化的宝库,只有对话于世界,才能屹立于世界。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要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文化对⼈类发展的历史价值,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示蓬勃发展的中国形象。

  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名⼈塑像如今立于世界多个国家,是源于孔子和老子的历史文化价值。我认为老子、孔子“不需要护照的旅程”是源于全⼈类对文化精髓的珍视与共鸣,这是让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出去的根基。“走出去”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维度,一是以现代的方式表现传统的题材,二是在表现现代社会中借助传统的方式。我们在表现当代生活的题材当中,更应该体现对传统方式和传统道德的一种尊重和继承,这也是我们体现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2012年9月4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扶孔子像面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发表演讲:“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类的灵魂。”

  2017年1月,我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之邀所创作的《微笑的顾拜旦》雕像落成。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孔子》雕塑矗立于巴西广场,巴西广场永久命名为“中国广场”

  2017年9月,应巴西库里蒂巴市市长拉斐尔·格雷卡先生之邀,我创作的《孔⼦》雕塑矗立于巴西。市长说:“孔子不仅教我们如何做⼈,还引导我们如何从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德政思想,使我深受教益”。由于孔子像的永⽴,该市市政广场永久命名为“中国广场”。同年12月14日,我的雕塑作品《⼼灵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在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植物园揭幕。此前两天,我的雕塑作品《问道》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落成。这两件作品的落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增加了温度。作品《⼼灵之门》矗立在基辅市心脏地带,以两本书摆成两扇正在打开的门的样式。而矗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的雕塑《问道》,由孔子、老子两尊青铜雕像组成,取自《史记·老子韩⾮列传》中所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生动地表现了两位文化先贤晤面的历史瞬间。孔子像气韵高古浑然,展现儒家仁爱为本的道德追求;老子像飘逸悠游,体现道法自然的精神内核。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创作的马克思像在其故乡德国特里尔的西蒙广场隆重揭幕。马克思雕塑被称为新坐标、新起点、新高度,成为中德友谊的桥梁,也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载体。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2020年1月17日,《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在意大利芬奇市隆重“落户”

  2020年1月17日,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在意大利芬奇市“落户”,落成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吴为山:让全球共享中国文化魅力

2021年9月,大型雕塑《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古市集遗址落成

  2021年9月16日,我创作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隆重揭幕。两位巨⼈共同向世⼈讲述⼈类的未来。

  2021年11月14日,应日本长崎县邀请,我创作的雕塑《隐元禅师像》在日本具有四百年历史的兴福寺揭幕,明代高僧的形象重现于当代。

  2022年7月20日,我创作的雕塑《鉴真像》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落成,鉴真的再次“东渡”,以艺术叙说着中日世代友好的祈愿。

  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作为讲者的我,有说不完的情节,道不尽的情感。在构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这些故事将引发出新的故事,口口传诵,代代相传。

  《丝路文明》:您如何理解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经典?您把许多中国文化符号性⼈物的雕像立于世界上很多重要地点,您的雕塑作品中也不文外国历史⼈物、当代国家元首。我想起您说过:“我的艺术不迎合西方人”。这也被认为是您最为⼈乐道的一句名言。您如何看待这其中的关联?

  吴为山: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态中,中国的美术家要找到支点,保持平衡,才能使经典艺术与当代创造有机融合,使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对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中国写意艺术,源自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合于中国古代天⼈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它的表现智慧和创作过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征,皆是东方精神的形象对应。它叙述和弘扬的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民族之诗性追求。

  中国的写意雕塑,注重生活的原型,所谓“外师造化,中得⼼源”是中国写意雕塑的理论表现。作品的生成往往是急速的,外形呈发散状,更注重“神”的写意,集中体现在对瞬间表情的捕捉,并把这种表情理想化、夸张化、诗意化。民间泥塑、汉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的写意雕塑虽不是作者直接对着对象写生,但处处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热情,因此,在外形方面看不到主观解构对象的痕迹,倒是在外部塑造的⼿法上留下了作者深深的情、意,自然的肌理以及潜意识中的变形等。正如齐白石之言: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写意更倾向于主观,是⼀种文化主张的积极探索,是文化自信的标识。这种民族的时代性创造正是丰富世界文化的中国元素。世界是多元的互补,是异质同构的整合体。所以,“具有民族的才是进步的”。

  学习外国经验,不迎合外国潮流。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海纳百川中,融⼊⼈类文明的海洋,在遵循⼈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以强大的生命⼒量和鲜明的精神价值导向,乘风破浪,一泻千里。毋须迎合,自我体系,自有大格局。

  《丝路文明》:每次想到您讲过的“让‘中国⼈’⽴到世界,是我终身的努⼒与追求”就让⼈非常提劲。您如何解释这一句话,您觉得这个目标算实现了吗?

  吴为山:⼈类的生命本源是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是共通的。两千多前的轴⼼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近乎同时提出了大同思想和理想国。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瑞士日内瓦发表题为《共同构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描绘了⼈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艺术是沟通⼈们⼼灵的桥梁。我的履职,最重要的是把“大写的中国⼈”立到世界,把中国艺术带向国际。2015年11月7⽇,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我创作的《孔子问道于老子》大型雕塑前,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对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巨大⿎舞。通过雕塑《问道》,我表达:文化传播就是传道,只有将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化对话。2016年,300件中国经典美术作品在墨西哥展出,我们培训了140名墨西哥志愿者,他们用西班牙语向世界讲述中国。2019年5月4日,为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我受邀创作的大型雕塑《百年丰碑》永立法国蒙达尔纪邓小平广场。在揭幕仪式上,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法兰西上空经久回响。我以“孔子问道于老子”为主题而创作的雕塑《问道》,落成于欧洲、美洲、亚洲多个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欧洲访学,看到古董店里有不少表现中国⼈的小雕塑,有的留着长辫子,有的穿长袍子抽大烟,形象枯槁。小脚⼥子同样卧床抽大烟。欧洲同行告诉我,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要么做劳工,要么“卖花生”。我的神经受到刺激!这有损于中国的崛起。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是不可能受到世界的尊重。一个诞生了老子、孔子、祖冲之、李时珍的民族,岂能遭此羞辱。我⽴志塑⼈,塑中国⼈,塑“大写”的中国⼈。而今,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回响在异国天空,立像落成,我是多么的自豪。

  《丝路文明》:您的履历令⼈叹为观⽌,您身上的头衔和获得的各类令⼈震撼的荣誉让⼈眼花缭乱。众多的头衔和荣誉中,您最看重哪⼀个?

  吴为山:白天我是中国美术馆馆长,下班后就是⼀名雕塑家,⼀名老师。我每天只睡四个来小时,除了工作没有其他爱好。作为中国美术馆“一号服务员”,美育大众是我的本职工作。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典藏活化”“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大师讲大美”“为新时代⼈物塑像”等成系列的展览、活动,要通过这些行为来使国家美术殿堂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弘扬优秀艺术、⼀流艺术大师的作品,让美术馆成为化育普通大众的平台。

  《丝路文明》:您是世界级的著名雕塑艺术家,但您也同时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等。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您其实肩负有更多的使命。您有哪些具体的构想和安排?

  吴为山: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和事,而讲故事的机会并非天天有。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要选择经典的故事,要讲文化的精髓。培养文化自信,首先要深⼊了解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是由“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量⽂艺作品构建而成的。因此,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好作品并进行有效传播是十分重要的。以老子像、孔子像为代表作品在英国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韩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新加坡等国的重要博物馆、美术馆与驻外艺术机构先后展出,有些永久落成在世界各地。

  一尊尊雕塑,在不同的土地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言。中国美术馆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我分别担任两个联盟秘书长,与各国美术家共铸美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生。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论坛成立以来,工作成果颇丰。我们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互学、互鉴、互利”的理念,推动联盟活动持续举办,切实保证联盟互动合作的长效化、机制化,借由人文交流将增进民心相通落到实处。

  文明对话,其本质则是⼼灵相通。世界文明交流,我认为应该坚持“一张脸,一颗⼼,一个魂”。一张脸,就是中国文化的面貌;一颗⼼,是指包容、真诚、温厚的心;一个魂,则是中华与⼈类文明之魂。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希望有更多艺术家走出国门,当你拥抱世界之同时,世界也拥抱你。文化为核,艺术为媒。在不断碰撞、交流、交融、互鉴中,艺术之花生机勃发,世界群芳争艳。(《丝路文明》记者 刘根社 周金柱 图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中国网

上一篇新闻

陕历博上榜十大人气语音导览景区

下一篇新闻

当石头纪邂逅HYATT,这就是爱情啊 | 中国第二家凯悦臻选品牌酒店全揭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