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三年游击战期间红军领导人名单,其中有18人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为了保卫中央苏区,时任中央总负责的博古临时成立了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统一领导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工作。
然而,由于在1935年2月突围时损失较大,苏区中央分局便不得不命令红军游击队分散行动,如此,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便开始了。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以项英、陈毅为核心的南方红军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顽军,他们在战略上主动配合主力红军行动,并造就了一大批素质过硬、思想过硬的革命骨干,像后来成为我军将帅的粟裕大将、钟期光上将、傅秋涛上将、叶飞上将,就来自于南方红军游击队之中。
今天,初延要给大家谈的,就是南方三年游击战期间的红军领导人。文章可能有点长,请耐心阅读。
一、中共苏区中央分局
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苏区中央分局是实际上的南方红军领导机构,当时,它不仅兼领着中央苏区的红军,还负责指挥闽浙赣红10军团和琼崖红军游击队,在南方红军中处于核心地位。
陈毅元帅
苏区中央分局成立时,中央分局又分设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其中,项英同志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元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的主任。
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委员陈毅、张鼎丞、贺昌、陈潭秋、毛泽覃、梁柏台、汪金祥、李才莲、邓子恢、谭震林。
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项英,政治部主任贺昌,参谋长龚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
汪金祥。中央苏区分局委员汪金祥,江西弋阳人,他原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曾任红军弋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第一副主席和中央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侦查部部长等职。汪金祥是方志敏烈士的得力助手,在闽浙赣苏区,他曾参与领导红10军,是红10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1933年,红10军主力南下赣南,汪金祥来到中央苏区,出任中央苏区政治保卫局的局长。
汪金祥参加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江西赣粤边界,其曾率领一营红军转战至会武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金祥由芜湖来到延安,历任中央社会部第二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东北公安总处处长和东北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等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汪金祥进入沈阳任职,任东北人民检察院院长和公安部副部长等职。1983年1月16日,其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
李才莲。李才莲在中央分局主要负责共青团工作,此人是江西兴国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少共上犹中心县委书记、江西儿童局书记、少先队中央总队长和共青团中央分局书记等职。主力红军转移后,李才莲和曾山、李赐凡等人率领游击队转移至宁都、兴国一带持续作战,1935年4月,敌人对我红军进行围堵,李才莲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被叛徒杀害,年仅21岁。
二、中央苏区红24师
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红24师是唯一留在苏区坚持作战的正规部队。1935年2月,项英、陈毅指挥红24师九路突围,该师在赣粤边损失巨大,不得不就近分散到附近打游击。
中国工农红军第24师:师长周建屏,政治委员杨英,参谋长周鑫淦,政治部主任袁血卒。
红24师独立第3团:团长徐洪,政治部主任陈铁生,政治委员张凯。
周建屏。红24师师长周建屏是我军早期的一员名将,他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红11军军长等职。红军主力转移后,周建屏率领红24师一部转移至粤赣边界,因为伤病加重,1935年11月,他转道上海医治,又担任了抗大第二科科长等职。
周建屏为人谦和,又作战勇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刘道生到晋察冀开辟平原根据地,出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1938年6月13日,因为疾病恶化,周建屏不幸在河北平山去世,终年46岁。
袁血卒。与周建屏搭档的政治部主任袁血卒,又名袁汉澄,陕西宁陕县人,他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长汀游击司令部司令等职。袁血卒是赵博生、董振堂等人的革命引路人,宁都起义后,他率领红24师长期在福建、江西一带活动,并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袁血卒转入河北工作,成为了晋察冀区有名的军政干部。
袁血卒政治才能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总后勤部干部学校校长、民政部副部长等要职。2005年,其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
陈铁生。红24师独立3团政治部主任陈铁生,系江西南康人,他毕业于赣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曾任红军江西独立第4师政委等职。陈铁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在参加红军之前,他长期在江西南康领导农运,并为赣南红军的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0年,红一方面军开辟赣南苏区,陈铁生成为了江西红军的纵队主任,并任红军第二步兵学校政委等职。1935年2月,红24师组织九路突围,陈铁生在粤赣边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张凯。与陈铁生搭档的政委张凯,湖南浏阳人,他1928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军中央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组织部部长和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张凯是我军优秀的军政干部,三年游击战争后,他参加了我军建设,并出任我国卫生部副部长和民政部副部长等要职。1996年12月14日,张凯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三、赣粤边游击区
赣粤边游击区是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重要的游击区之一,它是由陈毅、项英创建起来的。
1935年2月,红军在九路突围中损失惨重,为了保存革命骨干,陈毅、项英率领赣南军区机关转移至赣粤边,并组建中共湘粤赣特委和湘粤赣游击支队。其中,湘粤赣特委的书记由蔡会文担任。
中共赣粤边特委:特委书记李乐天、蔡会文,副书记杨尚奎;
中共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政治部主任刘伯坚,政委阮啸仙、钟循仁;
少共赣南省委书记:陈丕显。
李乐天。赣粤边第一任特委书记李乐天是广东南雄人,他早年曾经领导过驱逐南雄中学反动校长王道纯的运动,后又参加北伐,并任红军第26纵队政治部干事等职。1932年,红26纵队改编为22军,李乐天出任南雄县委书记。
李乐天虽是半道参加红军,但其本人却十分勇猛,在赣粤边任职的几年间,他创建赣粤边游击队,并为中央红军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1月,李乐天奉命到游击区开会,在返回途中,他不幸遭敌人包围,壮烈牺牲,时年31岁。
杨尚奎。杨尚奎是赣粤边红军的另一位领导者,他是江西兴国人,曾任红军兴国县县委宣传部长、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和赣南省委宣传部长等职。杨尚奎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主力红军转移后,他在南雄等地创建游击队,并为赣粤边游击区的扩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杨尚奎出山担任赣南特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等职。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组建,杨尚奎开赴东北,又任吉林永吉地委副书记、吉林省委副书记和省委秘书等职。
杨尚奎在建国后长期在江西任职,这一时期,他不仅担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还兼任着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和江西大血校长。在任期间,他为江西经济发展呕心沥血,并深为江西人民所爱戴。1986年7月7日,杨尚奎在南昌去世,享年81岁。
钟循仁。钟循仁,江西兴国人,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兴国县委书记、粤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和赣南省委书记等职。钟循仁是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三年游击战争后,他化名谢长生,长期在永泰县闇亭寺出家,1981年4月,钟循仁在永泰县去世,享年76岁。
四、闽西游击区
闽西游击区是由张鼎丞、林野等革命家创建的根据地,早在1929年,张鼎丞、邓子恢等人就在闽西组建了闽西特委,后来,红4军来到这里,闽西红20军便成功组建。
闽西游击区由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领导,张鼎丞、邓子恢负责具体的军事指挥。
闽西军政委员会:主席张鼎丞,副主席谭震林、邓子恢,政治部主任方方;
闽西第1作战分区:司令员罗忠毅,政治委员方方;
闽西第2作战分区:司令员吴胜,政治委员谢育才;
闽西第3作战分区:司令员邱金声,政治委员邱织云;
中共江西军区:司令员李赐凡,政治部主任黄志超,政治委员曾山,参谋长薛子正。
张鼎丞
吴胜。闽西第2作战分区司令吴胜是我军早期的一员名将,他是福建永定人,曾担任过我军红12军连长、红9团团长等职。吴胜的父亲吴修山是永定当地的名医,毛主席当年生病时,吴修山曾为主席治过病。
吴胜本人是在阮山烈士的影响下参加革命的,在此期间,他长期组织闽西军事建设,并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5年2月,留守红军在会昌一带突围失败,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吴胜主动与张鼎丞、邓子恢所率领的游击队会师,同年11月,敌人对我闽西苏区发动进攻,吴胜不幸被捕。
吴胜被捕后,被长期关押于龙岩监狱之中,当时,敌人为了逼迫其投降,对其施于惨无人道的酷刑,但吴胜坚贞不屈。1936年1月,吴胜在龙岩英勇就义,年仅27岁。
谢育才。与吴胜搭档的政治委员谢育才,系海南万宁人,他曾担任过万宁县的县委书记,是琼崖和闽西红军的创始人之一。谢育才早年曾流亡新加坡,后来回国后,才赴闽西领导军事斗争。1940年,我党在南方成立工作委员会,谢育才调任江西省委书记,并负责江西的党建工作。
谢育才政治才能突出,他不管是在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都是我军重要的军政干部。红军时期,谢育才是闽西苏区的独7师参谋长兼5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闽粤赣边省委书记和韩江纵队参谋长。1947年,我军发动解放华北等战役,谢育才调任许昌军分区司令员和广东省支前司令部参谋长,成为了我军在华北、华南重要的支前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谢育才长期在广东任职,在此过程中,他主要担任汕头市市委书记和海南农垦局局长等职。1977年3月15日,其在广东病逝,享年73岁。
邱金声。闽西第3作战分区司令员邱金声,福建龙岩人,他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独立第8团团长、闽南抗日第5支队支队长等职。邱金声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自从1928年开始,就长期在闽西领导军事,1938年,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邱金声出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副团长一职。
1939年2月26日,因为长期积劳,再加上旧病复发,邱金声不幸在皖南太平县去世,年仅27岁。
邱织云。与邱金声搭档的政委邱织云,福建上杭人,他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红4军第2纵队宣传部干事、独立第8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邱织云是上杭早期党组织的领导者之一,自从参加红军后,他就长期在闽西领导红军,并一度担任闽西游击队的队长。
1935年9月,敌军对我闽西苏区发动进攻,邱织云在华安新区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7岁。
五、湘鄂赣边游击区
湘鄂赣边游击区是红军最早创建的苏区之一,中央红军转移后,红16师长期在该地活动,其中,红16师的师长,由徐彦刚担任,政治委员陈寿昌。
中共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徐彦刚、傅秋涛,政治委员陈寿昌,政治部主任黄加高,参谋长严图阁。
黄加高。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黄加高,湖北阳新人,他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阳新县总工会委员长、湘鄂赣省委副书记等职。黄加高是湘鄂赣区有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红军长征前后,他一度担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统领整个湘、鄂边区的红军作战。
1936年9月,敌人对我湘鄂赣边区发动进攻,黄加高在奉新县不幸牺牲。
六、闽浙赣游击区和红10军团
闽浙赣游击区是在原闽浙赣苏区的基础上形成的。
1934年11月,红7军团来到闽浙赣苏区,遵照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的指示,红7军团与红10军合编组成红10军团,闽浙赣游击队的基础雏形形成。
方志敏烈士
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军团长刘畴西。
红10军团第19师:师长寻淮洲烈士,参谋长王如痴,政治委员聂洪钧;
红10军团第20师:师长刘畴西烈士,政委乐少华;
红10军团第21师:师长胡天桃。
中共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方志敏、唐在刚,政治委员曾洪易、关英;参谋长粟裕、邹琦,政治部主任涂振农;
闽浙赣军区第30师:师长倪宝树,政委李伯钧;
皖赣独立师:师长匡龙海,政治委员王丰庆。
胡天桃。红10军团第21师师长胡天桃是湖北浠水人,他是我军早期的一员名将,曾任红10军师长等职。1935年,红10军团在怀玉山遭到失败,胡天桃负伤被俘。
胡天桃被俘后,受到了国军旅长王耀武的当面审问,当时,王耀武对胡天桃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十分欣赏,有意说服其投降,但胡天桃坚贞不屈。1936年,胡天桃被敌杀害于江西。
曾洪易。中共闽浙赣军区的政委曾洪易是一个变节分子,此人是江西万安县人,曾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委书记和福建省委书记等职。曾洪易毕业于南昌省立第一师范,此人曾参加过五卅运动,并留学苏联,是冒险“教条”分子之一,曾洪易来到赣东北后,本应协助方志敏等人领导军事斗争,可此人却坚持“左倾”领导,并给闽浙赣红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红军长征后,曾洪易对革命持悲观情绪,不久即叛变投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洪易任国民党中央教育部教科书编辑,1942年后,又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外事局俄文翻译。1945年,他回到万安老家担任教师,新中国成立后被捕。
曾洪易被捕后,交代了他的叛变经过,不久,其便被判处死刑。1951年11月9日,曾洪易因严重肺结核死于狱中,终年47岁。
倪宝树。闽浙赣军区红30师的师长倪宝树,江苏人,他原是上海纠察队的工人,1931年到赣东北苏区工作。倪宝树在闽浙赣苏区一度担任红10军的副军长,红10军团在怀玉山失败后,其对前途悲观失望,于1935年叛变投敌。
关英。关英是闽浙赣游击区的重要指挥者,他是江苏无锡人,曾任红军闽浙赣省委书记等职。关英和倪宝树一样,都是工人阶级出身,不过,关英烈士正气凛然,他来到闽浙赣根据地时,极力纠正苏区的“左倾”错误,并为闽浙赣苏区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5年2月,红10军团在怀玉山失败,关英为了重整军队,和唐在刚、匡龙海等人转移至皖赣边区工作。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关英出山协助陈毅组织新四军建设,并任新四军分局委员等职。
1938年4月,受党组织的授意,关英上山说服老部下杨文瀚改编,因杨文瀚拒不接受改编,关英不幸被错杀,时年28岁。
王丰庆。皖赣独立师政治委员王丰庆,系江西弋阳人,他是闽浙赣苏区的老红军,曾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优红科科长、皖赣红军独立师政委和皖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王丰庆参加过弋横起义,自1933年来到皖赣边区后,他负责指挥红军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935年2月,红10军团在怀玉山失利,王丰庆率部来到贵秋东地区,并成功创建皖浙赣边游击队。1938年,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其出山任新四军第6团副团长,成为了新四军的重要战将。
王丰庆组建新6团后,主要在茅山地区活动,当时,他受到了陈毅元帅的节制,在苏南一带主抓党、政、军建设。1940年11月,因为突遭日伪军俘虏,王丰庆牺牲于茅山,年仅33岁。
七、闽北游击区
闽北游击区是由方志敏和黄道一起创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后,黄道、李德胜等人转入闽北山区坚持战斗,不久,闽北游击队遂正式成立。
中共闽北军分区:政委员黄道,司令员李德胜。
闽北独立师:政治委员卢文钦,师长黄立贵;
中共福建军区司令员:万永诚、龙腾云。
黄立贵。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江西横峰人,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红10军军部特务营营长、闽北独立团团长等职。黄立贵是方志敏烈士亲自培养出来的名将,红10军南下后,黄立贵参加中央红军,并历任红21师师长和红58团团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黄立贵奉命出征皖南,再次重组闽北独立师。次年2月,留守红军在会昌遭遇失败,黄立贵组建中共闽中分区区委,成为了闽中分区的特委书记。
1937年7月13日,黄立贵指挥部队从福建邵武突围,因敌人突然增兵,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1岁。
八、闽东游击区
闽东游击区是叶飞上将在1934年创立的游击区,前身归闽东苏维埃政府领导。
红军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叶秀藩,主席马立峰;
闽东独立师:政委叶飞,师长冯品泰,副师长赖金彪。
马立峰。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是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始人之一,他原名马泽祥,福建福安人,曾任中共福安县委书记等职。马立峰是闽东苏区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从1926年开始,就长期主持闽东苏区建设,并为闽东红军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马立峰是叶飞上将的引路人之一,他毕业于福州理工学校,为闽东有名的革命者。1935年2月,敌人对我福安东区根据地发动进攻,马立峰因为被叛徒游聚康出卖,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九、湘赣边游击区
湘赣边游击区是由原红六军团的留守骨干领导的。红六军团西征川黔后,留在湘赣边的红军组成了五个独立团,从此便开始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中共湘赣军区:司令员彭辉明,政治委员陈洪时;
湘赣临时省委书记:陈洪时、谭余保;
湘赣边游击队队长:曾开福。
彭辉明。湘赣军区司令员彭辉明是红六军团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原系红8军23师的政委,是萧克上将的得力助手。红六军团转移后,彭辉明与谭余保等人坚持在苏区战斗,在此过程中,他出任湘赣红18师副师长,并成功组建湘赣边游击队。
彭辉明早期参加过海陆丰起义,又留学过苏联,是红六军团中有名的知识分子。可惜,因为游击战争的残酷,1935年2月,其牺牲于莲花虎头岭。
陈洪时。与彭辉明不同,湘赣边临时省委书记的陈洪时是一位变节分子。陈洪时是江西萍乡人,他毕业于武昌美术专科学校,曾担任过红军万泰县委书记等职。1934年,红六军团转移至川黔,陈洪时接任湘赣省委临时书记。
陈洪时在湘赣苏区领导工作时,坚持错误的左倾领导,为湘赣红军带来了很大的损失。1935年2月,留守红军在突围途中失利,陈洪时对革命产生了悲观情绪,便于当年6月叛变投敌。
陈洪时投敌后,被国民党任用为情报站副主任和江西省第十保安司令,1940年5月,因为从马上跌落负伤,他在上富暴死,终年36岁。
十、闽赣边游击区
闽赣边游击区是在1935年1月形成的,当时,游击队在瑞金遭到重创,赖金祚、彭胜标便率部转移至大柏地一带坚持战斗。
中共闽赣军区:司令员刘连标、宋清泉,政治委员杨世珠、钟循仁,政治部主任彭祜,参谋长徐江汉。
闽赣边汀瑞游击队:队长钟德胜,政委彭胜标。
刘连标。中共闽赣军区司令员刘连标,江西瑞金人,他1927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瑞金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等职。刘连标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干部,1935年福建长汀作战时,他不幸英勇牺牲,时年33岁。
彭祜。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祜,湖南宜章人,参加过湘南起义,曾任红4军第1纵队政委等职。彭祜是一个变节分子,1935年5月闽赣红军转移至闽中后,此人下山叛变投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查清了彭祜的叛变历史。1953年3月,其被公审处决。
宋清泉。宋清泉是江西瑞金人,曾担任过红31团团长和红1军团6团政委等职。此人也是一个变节分子,闽赣游击队转移至闽中后,宋清泉与彭祜等人一起下山投敌。
1939年,经新四军军部同意,宋清泉被公审处决,时年31岁。
徐江汉。除了彭祜等人外,原闽赣军区的参谋长徐江汉也是一个变节者。徐江汉是湖北襄阳人,此人曾参加过宁都起义,1935年叛变投敌。徐江汉投敌后,后于抗战期间隐瞒历史,再次加入了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组织查清了其的历史,其遂被送到天津劳改。
十一、闽粤边游击区
闽粤边游击区是在黄会聪烈士的领导下创建起来的,他原系海南万宁人,1930年来到闽粤边区工作,曾任泉州特委书记、闽粤边区临时委员会书记等职。
黄会聪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早在1924年,他就在马来亚华人中领导工人运动,并加入党组织。后来,中央派其到泉州领导工作,黄会聪便在泉州组织工农运动,并担任闽粤边特委书记等职。
1936年5月,黄会聪在闽南组建漳州抗日义勇军,然而,因为长期劳累,再加上旧伤复发,同年12月,其不幸病逝,年仅27岁。
十二、鄂豫皖红军游击队
鄂豫皖游击区是原红四方面军28军的驻扎地,在整个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高敬亭率部坚持在该地战斗,并打了许多胜仗、巧仗。
鄂豫皖红军游击师:第1路师长吴国桢,第2路徐德先,第3路师长由高克文出任。
徐德先。徐德先,高敬亭的得力助手,曾任红28军244团副团长等职。1935年6月18日,徐德先在麻城突围战中阵亡。
高克文。高克文,安徽六安人,参加过六霍起义,曾任红军赤南县委书记、皖西北游击司令部司令等职。高克文是高敬亭和吴焕先在军事方面的得力助手,1934年12月,其在六安龙门冲战斗中阵亡,年仅28岁。
十三、闽中游击区
闽中游击区是红军三年游击战期间,由闽中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一块游击区,它归属于红军闽赣军区领导,由王于洁等人领导。
闽中工农游击队:队长王于洁,副队长刘突军。
王于洁。王于洁是闽中红军的创始人,他原名王定清,福建莆田人,曾担任过中共仙游县委组织部长、漳州市委书记和福州中心市委常委等职。王于洁在闽中地区坚持了有13年的时间,1924年从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他就转入莆田地区领导革命,并担任莆田县委书记等职。
1935年,留守红军在突围中失利,王于洁转入永泰边区活动,成功创建闽中红军游击区。1937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他与其他四位战士一同在福州就义,时年36岁。
刘突军。与王于洁搭档的副队长刘突军,也是闽中革命杰出的领导者。刘突军是江西信丰人,他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福州互济会主任等职。
刘突军在领导闽中红军之前,曾在十九路军做兵运工作,当时,十九路军官兵倾向抗日,刘突军遵照党的指示,在十九路军中广泛地宣传抗日主张,并影响了一大批下层士兵参加我军。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建反蒋失败,刘突军转入福州,开始主持我军闽中游击队的建设。
1938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刘突军率部下山,参加新四军组建,成为了闽中工委的书记。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始终对我军抱有芥蒂,在我军改编之时,刘突军到福州汇报工作,不行被国民党地方当局暗杀,时年仅29岁。
十四、琼崖游击区和琼崖红军游击队
琼崖游击区是由冯白驹在琼山地区重建的革命区。1933年,随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遭敌破坏,冯白驹率领琼崖游击队剩余的队员转移到琼山山区活动,至当年4月,琼崖游击区成功开辟。
琼崖游击队特委书记:冯白驹;
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朱运泽。
朱运泽。朱运泽,又名朱克平,海南琼山人,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琼崖红军第1团1营营长、中共琼山县县委书记等职。朱运泽是最早一批领导琼崖红军的革命者之一,他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是琼崖红军在军事方面和后勤方面的重要领导人。
1947年5月,朱运泽出任定安县财政科科长,为了支持琼崖纵队作战,他发动群众,组织生产,并一度使得定安县大收。1948年6月,朱运泽不幸遇难,时年37岁。
综上所述,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先后有18人为革命壮烈牺牲,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也将永远受到人们铭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