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我们真的了解自家祖屋的设计吗?里面有什么乾坤?本期客名君写一写几位客家名人故居,谈一谈围龙屋的文化,借助一位年轻画家的明信片来展示。画家叫颜承杰,90后,梅州平远客家人。将家乡的围龙屋入画,已成为他钟爱的日常。从他画的客家围屋,可见围屋全貌景色,风格清新,弥漫着山水芬芳。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颜承杰

在颜承杰穿梭写生的粤东大地上,有众多建筑古朴、设计别致的客家围龙屋,像星辰一样散落在乡野山间,倚靠着青山绿水。从空中看,围龙屋就像一个安坐的人,放开美好的臂弯,把家族的核心拥在怀里。而祖屋的臂弯,是半开放的,“爱而不有”,始终保有一种open mind的姿态,故客家人崇尚“出门”闯练。每一次,游子归来,都像投入祖屋的怀抱,羁旅在外的乡愁瞬间消饵于无形。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如果用航拍机看,粤东的围龙屋整体是外圆内方的格局。其外圆,不同于闽西的堡垒式的整体合围,而是如同太极八卦,半圆为屋、半圆为水。如果我们结合《易经》分析,一半是刚如围龙的建筑,一半是一鉴柔开的池塘,一阳一阴模拟“天道”,一刚一柔模拟“地道”,外圆内方则是“人道”。外圆,象征智慧“圆”融通达,既将高远志向无极向外扩展,又将宗族精神向内心圆点凝聚;内方,放在建筑核心的宗祠是方的,象征着敬祖崇德、继善怀仁、知书达礼、行止有道,祖训的“方”正原则始终不变。客家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家居房屋,如此意蕴深远?客名君猜想,爱读书的客家人大概想通过“家”屋的设计,让居住的子孙明白可大可久的“易之道”,“感而遂通天下”,确保出门为“客”时言行举止有道,光耀门庭,使“家”生生不息。这也是“客”与“家”的辩证法,客家人就这样传承着汉族天人合一的千年哲理。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百鸟朝凰、四水归堂、四角楼……各种讲究又有特色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蕴含“乾坤”,都典藏了客家人的幸福梦想。白墙黛瓦、天井化胎、锦联飞檐,曾是客家子弟少年时读书听雨、玩耍劳作之地,也是壮年背井离乡驰骋闯练时的牵挂之所,更是老年在异乡梦魂萦绕的“胞衣迹”。围龙屋,栖息过敢于外出闯练的客家人,也寄托着他们数百年来中国式的乡愁。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在梅州,有两万多座围龙屋。这些屋子居住过创造历史的人物,记录着人文秀区的芳华,也吐纳着粤东山区绝佳的林泉之气。这些以第、围、庐、坊、楼、居等字命名的大房子,反映了当年主人的气度和家族的荣光。这些故居,古朴传统而有气场。客家名人“结庐老梅下,读书深柳堂”,如今蛛丝结满雕梁,屋已沧桑,苔痕入阶,但青山不改,历史不变。打开故乡名人的历史记忆,想象他们的一生,会油然生出一种长久的感动和奇特的人生况味,无声地沁入心脾。

下面结合颜承杰绘的“梅州八贤”故居图,说说名人与故居。“八贤”分别为:清朝“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清末南洋慈善巨富姚德胜、近代华人首富及“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上世纪“亚洲球王”及足球理论家李惠堂、客家史学大家罗香林。在“八贤”所生年代,汹涌的社会变革如洪流席卷每一个人,他们如握天命,以毕生之勤、以雄魄之力闻达,之后又以强烈的责任感反哺家国,是不同领域的豪杰人物……

宋湘 京兆堂

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宋湘故居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的故居位于梅县区白渡镇创乐象湖村,一般称“京兆堂”,也称太史第,因他殿试时被乾隆钦点翰林,任职编修,官居太史。故居坐东北向西南,主体为客家常见的悬山式堂屋,三堂四横,中轴对称,夯墙抬梁,白墙灰瓦。故居门楼左右设“石鼓户对”,门额楷书“太史第”,门联“赋梅世第,编竹元家”。宋湘为有名的清官廉吏,虽身居高位,薪俸优厚,却“身与民俱瘦”,其俸银大部分慨捐为民造福。因此其故居厅堂内外,极少雕饰,质朴无华。但堂内厅里多有对联,富有诗文风雅,彰显了第一才子的磅礴气度和崇高造诣。关于故居,他在《家园杂忆四十韵》写道: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红杏“来自宋祁的诗,又点出了他的姓。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宋湘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乾隆二十一年 生于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创乐象湖村。《光绪嘉应州志》称其“九岁学为文,下笔有奇气”。23岁中秀才,37岁中举人(第一名,中解元),44岁中进士。因父去世丁忧,先后任惠州丰湖书院、广州粤秀书院山长。历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知府等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滇南一带,至今仍流传宋湘治水、种棉、植树、开矿、办学、除暴的传说。宋湘才华横溢,才思敏捷,诗作丰厚,精通书法,是清代以来中外扬名的“岭南第一才子”。 宋湘有《红杏山房集》《紅杏山房遗稿》等流传于世。勤政的宋湘71岁时卒于武汉湖北观察署任上。其生卒时间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寅时。

丁日昌 光禄公祠

我家本在无何里,长日山前弄烟水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丁日昌故居

清代“洋务运动风云人物”丁日昌的旧居——丁氏光禄公祠,潮汕人称“丁府”,位于广东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同治十年(1871年)丁日昌在此辟建,台榭花木,备极幽胜。府邸坐北朝南,占地6100平方米。大门前原有主人官阶显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杆夹。丁府正厅三进,正厅的两旁左右各有两条直巷护卫,每条直巷之内,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争奇斗胜。丁府共有大小房屋99间,地下室1间,潮人称此风格为“百鸟朝凰”。府内有一凹字型二层木楼,为丁日昌藏书的百兰山馆。楼东面是马山窖,水通榕江,可乘小船驶到另一住地——丁氏洁园。丁氏任政之暇,喜搜罗善本,藏书中宋堑元刊本甚多,如《禹贡图》、《毛诗要义》、《昌黎集》等宋刻本,冠绝一时。丁日昌生于广东梅州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至今在丰顺汤坑镇金汤八角井,还有一棵丁日昌年少时挂过衣服的不朽古树,蔚为奇观。汤坑出温泉,他曾在长诗《颖白病状》追忆故乡汤坑:我家本在无何里,长日山前弄烟水……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号持静。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藏书家。1859年因剿潮匪成功,出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并受清廷钦赏总督衔、节制沿海7省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早在江西万安县令任上,丁日昌惩治豪霸,雷厉风行,使“刁猾敛迹”、“讼事大减”、“民气以苏”。光绪六年(1880年)丁公受命办南洋海防,主持创设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并充兼理各国大臣,为曾国藩、李鸿章所倚重。李鸿章说他“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他首倡并规划建立中国新式海军,首奏清廷开办银行。他任福建巡抚期间,一手剿海盗,一手推动台湾近代工业发展,令当时一些英国对手都很服气。1877年,他任台湾主考时,亲自录取丘逢甲为台童子试第一名。丁公一生锐意变革,强兵御辱,雷厉风行,生平却雅好藏书,筑百兰山馆与持静斋藏书楼,庋藏达十万余卷,世比范氏天一阁、黄氏百宋一廛,为当时海内三大藏书家之一。

张弼士 光禄第

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张弼士故居

“中国葡萄酒之父”、清末华人首富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也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豪宅。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也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虽已显沧桑,仍可见整栋建筑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光禄第”周围还分布了资政第、明经第、寿南公祠、大夫第、奉政第等数十幢风格各异的民居,光禄第坐落其中,成“众星捧月”之势。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张弼士

张弼士(1840--1916),别名振勋,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人,16岁随人赴南洋,从事椰子、咖啡、橡胶、锡矿等的开发经营,后成巨富,业绩辉煌,商官兼备,仕途发达,出任清廷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粤汉、佛山二铁路总办、督办铁路大臣等职,民国时期任南洋宣抚使、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要职。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等企业,所产“金奖白兰地”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张弼士在总结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同时,他捐巨资为国内、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兴建学校多座,贡献巨大,为名扬四海的爱国华侨实业家。从19世纪60年代起,张弼士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获得了惊人的利润。根据他的堂侄、交通银行总核稽张赞成估计,张弼士在光绪年间(1875年,一说在1869年就达到这个财富)的个人财富折合白银超过8000万两,比清廷当年财政收入(7000万)还多,据说是当时江南首富胡雪岩财产的四倍,为当时华人首富,人称“实业奇才”。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张弼士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故居“蓝屋”光禄第,2011年澳大利亚《孤独星球》旅游丛书曾评定过全世界的“十大豪宅”,张弼士的蓝屋名列第二,可见张弼士当年的实力。

黄遵宪 人境庐

结庐在人境,步履随春风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黄遵宪故居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的故居——人境庐,位于广东梅州市东郊周溪畔杨桃墩巷,旁邻恩元第、荣禄第。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于1884年春。门匾“人境庐”书体苍劲有力,为黄遵宪友人、日本汉学家大域成濑温先生题赠。庐名及门联“结庐在人境,步履随春风”均为黄遵宪自撰。庐内为客家民居的厅堂、水井和厢房,玻璃窗棂为日本风格。庭院中有阁亭、花坛、假山、鱼池和花圃,曲径回廊,错落幽雅,黄遵宪命名为“五步楼”、“七字廊”、“十步阁”、“卧虹榭”等,并亲撰楹联,如“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等。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梅县东区(今梅江区)人。清末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爱国诗人。他4岁读书,10岁学诗,29岁中举人,后任清廷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署理按察使等职。驻外期间,在沟通中日文化交流、抵制美国排华、保护华侨权益、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898年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但未及到任便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之“维新乱党”遭到扣押,在各国驻华公使干预下得以赦免,被批准辞职还乡。黄遵宪返乡后潜心新体诗创作,并兴办学堂,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同时仍热心于推进立宪。黄遵宪喜以新事物融入于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著有《人境庐诗草》11卷,《日本杂事诗》等。作为外交家,他在公务之余完成了《日本国志》40卷50余万字,详细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改革及成效,借此提出中国改革主张,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姚德胜 资政第

陛恩多睹阀阅,辉煌共羡门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姚德胜故居

清末南洋爱国巨富姚德胜的故居——资政第,位于广东平远县大柘镇高甸村。为三堂四横的传统客家围龙建筑,前傍水,后依山,1895年由姚德胜本人南洋发家致富后回到家乡修建,整体为客家围的堂横屋构建,坐西南向东北,3堂4横,占地3500余平方米。有大小厅堂15间,房38间,廊12间,有门楼和照墙,屋后还有半圆造型的花园。整座老宅为木质梁构架,沧桑之下依稀可见木构架雕刻的华美和屏风设计的韵味,给人典雅舒适之感。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姚德胜(1859—1915),字峻修,平远大柘乡高甸村人。姚德胜拥有被英皇、光绪皇帝和孙中山先生嘉奖的传奇经历,是近代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19岁到马来亚当采锡工,后移居怡保开杂货铺,进而投资锡矿业,用新式机器采锡,使怡保锡产量跃居全马之冠。姚氏为团结客籍侨胞,倡议并资助马来亚各地创建嘉应会馆。姚氏热心当地华侨教育,独资或资助在怡保、新加坡创办学校。姚氏积极支持怡保市政建设,1904年开始捐资建店铺300多间的“姚德胜街”和一条店铺200多间的“姚德胜市场”,获英皇颁赐“和平爵士”称号。姚氏捐款购粮,在平远设太平义仓赈济灾民,捐6万银圆赈济山东水灾灾民,获光绪皇帝钦赐“乐善好施”匾额,建牌坊嘉其善行,诰授四代二品资政大夫和赏戴花翎。武昌起义后,姚氏汇7万银圆充当北伐军饷。孙中山颁给一等嘉禾勋章。姚氏晚年回平远定居,在大柘投资创办纺织厂、设印刷局、兴水利、修马路,发展地方文教事业,兴建平远中学新校,创设芝兰小学等,不遗余力,惠泽至今。

丘逢甲 培远堂

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丘逢甲故居

近代"诗界革命之巨子"丘逢甲的故居——培远堂,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村名原本叫“探地村”,丘逢甲当年回来觉得“探地”村名太俗,为表当时的“淡泊明志”、力求内定的心境,取谐音改村名为“淡定”。他在诗《山村即目》中写故乡山景道:一角西峰夕照中,断云东岭雨蒙蒙。丘逢甲故居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幢坐西朝东55间2堂4行的客家围屋,正门名“培远堂”为清末翰林温仲和题,英气逼人;两侧对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内堂匾额“心泰平草庐”为清广东巡抚许振袆题。南厢房“念台精舍”为潮州知府李士彬书;北厢房“岭云海日楼”为清进士吴道熔题。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祖籍蕉岭县文福镇,字仙根,又名仓海,出生于台湾苗栗县。晚清时期的爱国先驱、抗日志士、杰出的教育家与诗人。自幼天资聪颖,敏慧好学,6岁能诗,7岁能文,12岁能熟读四书五经,14岁考取秀才,25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被光绪帝授为工部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湾从事教育工作。1889年赴京考试中进士,任清廷工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即辞官返台,首倡自救,督办团练,任义军副统领,率义军坚持抗日,卫国护台,威震敌胆。后返乡办学,一生创作诗歌数千首,传世1700多首。在崇尚拟古的晚清诗坛上,丘逢甲的爱国诗篇气壮而志奋、情真而意切,"震动一时"。梁启超称他为"诗界革命之巨子"(《饮冰室诗话》),黄遵宪说"此君诗真天下健者也"(《与梁启超书》)。

李惠堂 联庆楼

生平放眼空余子,射戟辕门数不知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李惠堂故居

“亚洲球王”李惠堂的故居——联庆楼,位于广东省五华县横陂镇楼村,由其父亲、香港建筑巨商李浩如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故居总占地面积约4400平方米,为客家常见的“四点金式”建筑,面宽五间、三进四合院布局,左右各一幢横屋,四角分置四层炮楼,背后筑一层围屋,门前设禾坪、照墙和半月形水池。门上匾额的书法雄浑有力:秀气长环、派衍松风。1912年6岁的李惠堂被父母送回这里,并在此自学足球球技,闲来在禾坪赤足练球,以门旁侧的狗洞练习射门。其家庭教师为同村秀才李柳湾先生。李惠堂擅诗文,曾出版诗集《鲁卫吟草》,另有专著《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17岁时因球技过人入选香港南华体育会足球队,1923年起多次出征南洋参加远东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奥运会等足球赛,屡建奇功,名扬四海,后任上海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国家足球队教练、亚洲足球协会会长、国际足球总会副会长等职,被称为“亚洲球王”。李惠堂的体育道德尤为高尚,一生进球近2000次,在球场上从未受罚。1920年代的中国,“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传为当时佳话。在对外赛事屡战告捷后,李惠堂在1928年就提出论断:“足球是我国最出色运动、远东连捷七届、和本年度港沪两华队的冠军头衔便足引证无讹了,我们更进一步而知足球,不特是我国最出色的运动,而且是最通行的运动,那也是万众公认的。所以在足球的名称上头、要冠之以中国国艺称号。”

罗香林 山庐

白云自高飞,幽兰竞馨馥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的祖屋——山庐,位于广东梅州兴宁市宁新镇水楼村石陂窝20号。山庐由罗香林父亲罗幼山(号师扬)修建,大门两旁贴的对联:“山间多景色,庐畔好风光”。山庐为客家常见的灰泥建筑,质朴无华,堪称“陋室”,而罗香林说这里曾“家书盈室,不敢废弃”。其父罗师杨本身文史功底深厚,著有《亚洲史》、《国史概论》、诗集《希山文箸》、剧本《洪承畴传奇》等著作,并曾在梅州中学等多校授课。罗师杨1924年任兴宁县长,政务斐然,1925年周恩来带兵东征至兴宁,罗师杨曾高效筹措军饷予以支持。

画里的名人故居,原来这么好看这么有内涵

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兴宁县(今兴宁市)宁新镇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史学系,师从陈寅恪、顾颉刚、洪业先生等国学名宿,研究于清华、燕京研究院。历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广东省立文学院院长等。1951年教授史学于香港大学,寻继汉学家林仰山教授为中文系主任,荣升讲座教授,1968年荣休,为珠海书院创立中国文史研究所,以所长、香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卒于1978年。他一生治学所著《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等42种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客家史研究的权威人士。他著作等身,成书40余种,论文200篇强。为唐史、民族史、交通史、香港史专家,客家学、族谱学始创者,国际汉学交流桥梁人物,五、六、七十七年代香港中国学术泰斗。

——>客家名人堂历史文章阅读:

索引一:名人荟萃(by名字)

熊德龙 叶澄海 赖国传 刘水 缪寿良 邹锡昌 田家炳 李东生

张一鸣 王兴 蓝灿辉 张德兆 蓝珍

周仰杰(Jimmy Choo) 温惠仁(Robert Wan)伍冰枝

丘成桐 郭华榕 邱晓华 陈兴动 黄旭华 杨伟光

林风眠 李金发 罗大佑 侯孝贤 野曼 罗九香 李惠堂 张国荣 方文山 谢宇威 何雯娜 彭于晏

叶剑英 罗卓英 抗战客家 孙中山 姚子青 蒲良楼

太平天国 曾国藩(1,2,3) 罗芳伯

潘了拳 何南凤

……

索引二:文化随笔(by 风俗或者文化关键字)

山歌 楹联 堂号 武功 食茶 寻梦环游 客家女 长相 抗战 建筑 月光光 童谣

互联网龙岩帮 大河 LOGO 萝卜丸 客家话 冬至 圩日 语文 学堂 正月半 爱情 客家民谣

……

~~~~~~~~~~~~~~~~~~~~~~~~~~~~

这里写的是客家名人,看的却是全世界

上一篇新闻

原创侦探推理小说:目击猫死亡

下一篇新闻

Chanel 19新款凉鞋 香奈儿控 谁穿谁好看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