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23Fall留学生申请扫盲贴!搞懂这些申请不再被忽悠

对于23Fall的同学来说,现在对于准备申请已经完全不早了。

尤其是转专业和申请商科的同学,需要考带变态小分的雅思、GMAT,还要各种实习经历,以及准备申请的各种文书。

SO,这是一篇给早起鸟的内容充实的扫盲贴,你值得收藏!

No.1

学制篇

首先,国外的硕士的设置和大陆的硕士研究生差别还是挺大的。

先从学制说起,大部分地区的硕士课程都分为:

by research

by course/by taught

两种。

前者是以研究,发paper为主,在培养方向上比较向PhD靠拢,主张发挥学生的磕盐能力与paper精神。

其次是By course,或者说是by taught,这个课程设置一般为一年到两年,是以授课形式为主,也结合有毕业论文或者final project。

这个课程设置偏向于实用一点,方便学生从学校课本知识过渡到课本知识的社会应用,对之后求职就业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像大家常说的MSc/MA等等都是授课型的研究生。

关于这两种学制的选择,主要看个人的未来规划。

想硕士毕业就工作的MSc这种更实用些;倾向于未来做研究搞磕盐的,可以试试by research,当然了,直接申请PhD也是大有人在的。

另外大家的各地硕士课程的开学时间也各不相同。

新加坡地区的开学时间分别在8月/1月,其中不同专业有略微的区别,澳洲是2月/7月,英国地区专业的主要开课时间则集中在9月份,少数专业有开设春季开学。

No.2

自我定位篇

问题 1:很多同学上来直接就问:“我是XX大学(一本、二本、211、985),XX专业,能申请上XX学校XX专业么?”

看到这个问题你的小白本质就暴露的很彻底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申请特点,只通过硬件条件并不一定能进行申请定位。

对澳洲和英国地区的大部分专业,我们可以通过硬件条件有一个大概的定位,例如大家也都听说过的英国部分学校有自己的审核List,而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申请则更多需要综合考虑申请者各个方面的条件。

申请不是数学公式,申请研究生有太多太多要考虑的因素了,不止你的本科学校、专业、GPA、排名,还有你的研究、项目、实习、语言成绩,还有那些或高大上或闪闪亮的比赛、奖学金之类的。

这么多因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侧重也不是totally一样的。

在这里对于自己定位还是模糊的同学可以尽情翻阅我们之前的帖子,精华就放在那里,你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问题 2:“我的条件申请到XX大学XX专业概率有多少?”

概率?什么是概率?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如果你的申请成随机事件了那你也不用玩了。

我跟你说40%你信么,为什么不是41%?39%?

每年学校没有收到今年申请者材料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录取什么样的学生,谁要能给你个数字就是在忽悠你,其实这是一个心态问题,端正心态,只要知道自己不是0,自己也决定申请了,就不用考虑那么多全力以赴,难道给你说40%和50%你就会少努力多努力一点?

问题 3:“请问XX学校的XX专业和XX专业哪个好?”

只能说,同学,你怎么定义这个“好”?是课程充实、老师厉害?还是毕业工资高、比格高?还是怀揣着即将实现的梦想?

对于专业的选择,真的是要自己好好权衡考虑之后决定。

也许过来人会告诉你这个专业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你能在这个专业的路上走成什么样子,只有你自己知。

很多人也问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我会经常告诉他这个专业前景很好,但是你好不好我不知道,个体的差异是很大的,行行出状元,行行也出XX.

所以这个专业选择,先去官网查,然后论坛贴吧看,然后和学长学姐答疑,确定心中的真爱。没有什么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No.3

准备过程答疑篇

问题 1:我该考雅思还是托福?

首先托福和雅思对于香港、新加坡的认可度是一样的,选择主要看自己合适什么样的考试类型,托福是机考,雅思是笔试。

通常来讲托福的听力和阅读比较难,雅思的写作和口语比较难。

根据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如果雅思想考6.5或者6会比托福考90或者80略微容易达到,因为雅思的阅读和听力很容易把总分拉高,但是如果雅思需要7或者7.5还带小分,那可能比托福90或者100难。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如果你要申请英国还需要签证,是不能考托福的。

问题 2:我需不需要考UKVI雅思?

最近大家经常问到UKVI雅思的问题,如果是以英国为主要申请目标,建议考UKVI雅思,因为只有UKVI雅思可以用于英国学校的语言班申请,同时全部的香港和澳洲学校和大多数(根据目前新加坡学校的反馈)新加坡的专业也都接受UKVI雅思申请。

如果是以新加坡地区为主要申请目标,建议考普通A类雅思即可。多地区申请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倾向选择的地区去选择雅思考试类型。

问题 3:我什么时候考合适?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虽然英国和澳洲地区的大部分院校在申请阶段并不强制要求提供语言成绩,但一个好的语言成绩确实在申请时能够增加你的录取概率。

学校往年发出的conditional offer里面有不少同学最后都因为语言的问题无法入学。

为了保证各个专业最后入学的人数,学校当然更愿意把offer给一个已经有雅思成绩的同学,而且雅思成绩还能证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语言能力。

那么如果我们要在递交申请时就有一个好的语言成绩,我们需要什么时候考呢?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估计盲目乐观,雅思和托福的考查点和你的四六级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人想着我暑假考,然后出分申请,大哥,你这是建立在一次过的基础上啊!

6和6.5还好(但是对很多人也很难,不要高看自己),如果是申请法律、新闻、金融、经济这种专业,就做好考上2、3次的准备吧,往年考7、8次的也不是没有。

我们来倒推一下,需要带语言成绩申请的学校里面,较早开放的是香港科技大学,9月初,那你需要在8月中旬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也就是8月参加考试,如果预留一次二战的名额也就是6月底考试,7月上出分,发现不行赶紧报8月初还能报上,那时候考位非常紧张了。

6月还是大学的期末,一般需要两个月的准备学习时间,也就是你3月就要开始学习雅思托福了。如果你还需要三刷、四刷,那你寒假准备考试都不早了,如果你还有Gmat,那你现在都......

每年都有很多同学不听劝,每年也印证了无数别人都录取了自己还没语言成绩,有人呢觉得学长学姐你在逗我,现在还早呢,是,逗你呢~

每年有同学申请之前坚定的说自己非香港大学不上(法律),最后哭着跟我说学长学姐你别逼我了,我真的考吐了,考不出来,不想考了,让我去中大吧......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雅思和托福成绩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建议保证自己的语言成绩在研究生入学时有效噢。

问题 4:除了提高均分还有考雅思和GMAT,我还有哪些可以准备的?

任何跟目标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或者非学术(就是实习实践)活动,其实都建议参加。

首先,最直接的,可以到学校或者学院官网搜索目前可以参加的学术活动,而实践实习则可以关注校内的实习群或者一些发布实习的线上平台,然后根据可参加活动的含金量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序,选择2-3个合适的活动去参与。

在积极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要同时保证自己在校的学术成绩,虽然不同地区的审核标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就是非常看重成绩单上体现的学术成绩,成绩是必须要保证的。

具体的规划建议根据自己的申请目标还有具体情况来进行安排。

No.4

申请资料答疑篇

问题 1:“XX专业申请需要什么?”

“在哪里申请?”

“我的六级成绩能不能用来申请?”、

“申请XX需要RP么?”、

“XX专业什么时候截止?”、

“我可以申请几个programme?”

像问到如上之类问题的同学,有个东西叫做学校官网。

你想知道的都在申请介绍上面有呐!

还会告诉你有什么课程,有什么老师,学费多少,几时开课!

全部都有啊同学们!

甚至有的专业会写明自己每年要多少人,什么样的人,还有一些班级大合影,你看一下照片不就知道大概班级的歪果仁和华人是一个什么比例了?

这是一个高端灵性申请者必备的基本技能,把官网吃透!

你天天求爷爷告奶奶的问这问那,问来的还不知道对不对,何必不自己花三五分钟看官网的官方说明呢?

问题 2:“学校专业说PS交不交都行,那我要不要写PS呢?”

同学,你觉得呢?

PS是一个展示自己内在的机会,并且说服学校选择自己的一个媒介,本来咱们能给学校看的东西就不多,而且也不是每个专业都有面试,这个PS可是要紧紧握住啊!

哪怕学校不说,也要写一篇简洁明了又不失大气的PS作为supporting document传给学校,一定一定要!

问题3:“什么是first honor class,second honor class,third honor class?”

申请的时候,application form里会有这栏。这个是英联邦大学毕业时分的荣誉等级,内地大学没有这么一说。

最好是first honor class,对等到国内的大学的均分一般是指90以上。

之后是second honor class, div I(或者还有其他相似名称,比如 2nd class upper honours反正中文大致意思就是“二上”),一般是均分在80-90的范围。

在之后是second honor class, div II(同样也有2nd class lower honours之类的称法),均分一般在75-80. 前两者统称second honor class.

最后是thirdhonor class. 这个……很少看到,就不再解释了。

问题 4:“套磁是个什么意思?”

套磁就是在走正常申请步骤前,先私底下联系感兴趣的教授,和他谈论学术问题,增加彼此了解,并增大拿offer的几率。

不过,套磁仅对by research的programme有用(MPhil/PhD),而且非常关键。

除了极个别的MSc/MA等bycourse的项目都是不需要的。套磁的方法和道道很多,之后有机会再给大家讲。

问题 5:我需要在什么时间准备好材料递交申请?

针对大多数地区的专业,我们理想的递交申请的时间大约是在开学前一年。例如21年9月开学的英国院校,大部分会提前一年在20年9月-10月开放申请,最理想的递交时间是在9月份或者10月份,而与英国地区非常类似的还有香港地区。

新加坡的申请时间相比会略晚一点,针对新加坡8月份开学的专业,一般大多数会在前一年的10月-12月份开放申请。

最后比较特殊的是澳洲地区,部分澳洲学校可以提前一年半的时间递交申请,例如悉尼,昆士兰等,都接受应届生使用前5个学期的成绩单递交申请。

No.5

其他综合答疑篇

问题 1:“留学中介是不是有什么内部通道,我是不是必须找中介?”

这是哪个机构忽悠你的话术?之前新df出事的新闻都没看吗?

严格来说学校申请是让你独立完成的,这也是对你的基本能力考察的一部分,你找人问一些信息,找人指导指导教教你还是可以的,找人替你包办,本身就是学术欺骗。

如果中介有什么内部通道你申XX大学时候PS他怎么不给你写是XX中介代写,他写一个试试......分分钟拒信拿到手。说的更严重一点这和高考替考没有本质区别。

有同学看到这会说先不提学术作弊的事,我自己就是不行就是需要中介,那中介能干啥呢?

总的来说,中介是在你的硬条件觉得范围区间内通过精准定位,背景提升,文书材料,笔试面试,帮你申请到该区间内最好的学校。

起初这个行业是不错的,很多自己留学回来的人组成了这个行业,对留学申请本身就比较了解。

然而在暴利的驱动下,现在的中介鱼龙混杂,大部分顾问自己都没留过学,对申请那么细致的怎么了解,只不过反正你也不知道,我说对错你也无法判断,然后文书更是千篇一律,甚至外包。

你可以去随便找几个最知名的中介咨询一下,再来问问我们的导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好的中介肯定也有,好中介=好顾问,这个需要你耐心去挖掘去寻找,至于一些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之后会出个帖子详细给大家分析。

问题 2:“那我自己如何判断我是不是可以DIY呢?我怕自己搞砸,爸妈也是”

要剖析这个问题首先,你要了解申请的几个步骤,定位-背景提升-文书准备-材料准备-网申-寄送材料-笔试面试。

其中几个关键的,首先定位,如果你能通过各个渠道获得自己目标专业的准确定位,注意,准确,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每年都有人费了一年劲结果申请了一个中介推荐的不招应届生的专业,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不过这也不怪中介,有些信息没在当地就读是得不到的。

然后文书准备,如果你英语基础还可以,加上多看公众号的文书攻略帖获得写作方法和基本原则注意事项,那这个也是没问题的。

最后网申,网申只要你会上网,就跟注册微博一个,注册个账号填几个个人信息,再传几个图片文件,交钱充个会员,是不能更简单的事了,网申是不会增加你的申请竞争力的一个环节。

总的来说如果定位、文书你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你有啥好担心的?

问题3:“如果我申请几个不同的方向,用一套文书可以吗?”

答案是如果你想每一个方向都是一份有竞争力的申请肯定是不可以的,当学校在一些申请者之间犹豫时候文书就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你是模版化的一定不会脱颖而出,所以针对不同方向要选取你不同的经历加上合适的逻辑结构表达,你学会了一个方向的写作,其他方向也就触类旁通了。

所以在选择中介的时候也要问如果申请不同方向是不是只给用同一套文书申请。

No.6

留学申请“黑话”科普

看到许多小伙伴在群里,论坛里的讨论,对很多英文缩写都不知所云,无法与其他小伙伴愉快的交流,这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这可是申请长路上基础的基础啊!

今天我们就来一波留学申请“黑话”普及。

各类硕士课程的缩写:

MA=Master of Arts, 文学硕士;

MSc= Master of Science, 理学硕士;

ME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工程学硕士;

LLM= Master of Laws, 法学硕士;

MBA=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学硕士;

MSocSc=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社会科学硕士;

MP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学硕士;

MPH=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学硕士;

MFA= Master of Fine Art, 艺术硕士;

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 哲学硕士;

PhD= Doctor of Philosophy, 哲学博士;

MD= Doctor of Medicine, 医学博士;

接下来,申请途中会遇到的:

GPA: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国内考试成绩一般是百分制,一般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时,得出平均分。

GT:GRE/GMAT与托福,多见于北美大学申请,申请的硬件条件之一。

PS:personalstatement 也就是,说说你是谁,你怎么牛逼到学校一定要收了你;

CV:CurriculumVitae,简历,短小精悍;

RP:Researchproposal,简明扼要的说明你要是去了学校,准备做什么研究,准备怎么做研究。这个常见于MPhil和PhD,部分授课Master也会要求;

ESSAY:可以翻译成“小论文”,个别专业在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供,常见于文学或传媒类专业。

WL:Waiting list,说明学校妈妈还是爱你的,但是你得等等;

AD:Admission offer,这就是,你有学上了!

还有Conditional offer,俗称 Con offer,学校基本没跑了,再补点资料过去就可以投入学校妈妈的怀抱;

RA:Researchassistant/Research associate,俗称助教。有的有志于继续读PhD的同学可以在Master开学后,找到心仪的老师,蹭个助教做,有助于日后博士申请;

小米:这里不是手机......小米是指校方院系的联系人,也就是你对于申请有疑问可以随时邮件、电话询问的人;

翠鹿/翠菊:翠鹿=脆录,也就是果断干脆地录取;翠菊=脆拒,也就是果断干脆地拒绝。

在接触了一批批的申请者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大家对于申请莫名的恐惧不确定都来自申请信息的不对称。

如果你正确的掌握了申请的信息,就发现,哦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儿啊!

所以,赶紧行动起来,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大胆的往前走吧!offer在对你招手!

上一篇新闻

齐聚三大电影节负责人,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亮点不少

下一篇新闻

秦岚这次太高调,一袭开叉露背闪亮晚礼服,直接美成一道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