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最多的和谐大家族
中国历史上不乏绵延数十代的大家族,但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被称为“天下第一家”的大家族,唯有自唐代发源的“义门陈氏”家族。
义门陈氏即江右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从唐朝到宋朝,一共繁衍了15代人,一共有3900人,但是这么多人始终生活一起,形成一个融洽的大家庭。这3900人中出了3位宰相、18位朝廷大员、29位在京任要职,58个进士和403名举人。
义门陈氏先祖——陈旺
一个封建家族能够维持332年不分家的奇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义门陈家法严明。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和我们如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样,第三代家主陈崇设家法家训家规,教育子弟忠义孝悌,只要犯了其中一条就要去刑杖厅接受惩罚。
义门陈氏家族不但家规严明,而且思想十分先进,在家法中明确提出一夫一妻,男子“皆只一室”,并且与当时15、6岁就结婚的习俗不同,“男子十八才可订婚,二十才可娶妻”。管理家族的家主之位采取举贤任能的方法,由大家选举产生,而不是由长子长孙世袭,这就避免了家主由品德能力底下的人担任而损害家族利益的可能。所有十五代家主中,任职长的有二三十年,短的一两年。
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诏封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
义门陈氏除家规严明之外,还非常重视教育,义门陈氏家族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家族书院“东佳书院”,建立时间比四大书院还要早,之所以现在没有那么有名就是它不对外招收学生,只教育本家族及与本族有姻亲关系的子弟。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都曾在这游学并留下诗文。
由于家族过于庞大,招致当政者忌惮,宋仁宗采纳了文彦博、包拯等大臣的建议,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监护陈家分家析产。虽然不情愿,但陈家人也只能依圣旨而行,按宋太宗御赐的十二字“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将家产分为291份,族内各家分别迁往全国各地。
此后,义门陈氏子孙在各地开枝散叶,全球陈姓后人达9800多万。广东、浙江、福建、海南、澳门、香港以及台湾、南方地区和海外华人都是第一大姓。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全球各地都有义门陈氏后代。
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人物陈云、陈毅、陈赓,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陈独秀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后代。
虽然陈家注重教育,家规严明,忠孝双行,但也出现过败家逆子。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义门陈在筠州(今江西高安市)的一处田庄,被“不肖卑幼”陈宗知私下典卖,从中营利。殿中丞陈延赏赴任筠州的途中察觉此事,十分气愤,于是上书朝廷,乞请皇上追查,依敕断还。皇上责成刑部详察,严惩不贷。这件事及时秉公的处理,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德安“义门陈”,自唐开元盛世建庄,至北宋嘉佑年间创造了十五代同堂、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
位于广州的陈家祠(陈氏书院)
附:义门陈氏家规(摘自义门黄安庄《陈氏宗谱》)
义门陈氏家规由《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构成。《家法三十三条》是日常管理规定,对家人的衣食住行、学习劳作、钱粮用度、婚姻嫁娶等等做了详细规定,甚至每个人每年的衣服鞋袜、妇女的针线脂粉、劳动穿着的草鞋等等都有规定,而且规定有惩罚措施,比如“不遵家法、不从尊长命,妄作是非,逐诸赌博斗争伤损,各笞十五,剥落合给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家训十六条》是对族人行为规范的训戒,《家范十二则》则是对个人修身树德的规矩要求。
限于篇幅,此处只摘录《家训十六条》和《家范十二则》。
《家训十六条》
一、敦教悌以重人伦;
二、笃宗族以昭雍穆;
三、和乡党以息争讼;
四、重农桑以足衣食;
五、尚节俭以惜财用;
六、隆学校以端士气;
七、黜异端以崇正学;
八、讲法律以儆愚顽;
九、务本业以定民志;
十、训子弟以禁非为;
十一、息诬告以全善良;
十二、戒匿逃以免株连;
十三、完钱粮以免催科;
十四、联保甲以弭贼盗;
十五、解仇忿以重身命;
十六、明礼让以厚风俗。
《家范十二则》
(一)尊朝廷
太平之世,声教覃敷。谊降轩冕,恩彻泥涂。普天率土,莫不沾濡。矧吾陈宗,被泽尤殊。金门锡爵,玉册蠲租。稽颡顿足、鼓腹含哺。何以仰答,远著宏谟。出励名臣,处为硕儒。安吾作息,急乃公输。扬诩大化,嬉游唐虞。
(二)敬祖宗
陈氏先代,渊流宏远。冥索遐稽,弥深缱绻。德为畴立,功为孰建。宜都以来,滋培不浅。司马参军,日恣流衍。补阙才高,秘监闻显。著作贤嗣,庐峰绝巘。徙乎江州,始基是践。自斯而遥,其绪日展。俎豆勿忘,咸相黾勉。
(三)孝父母
父母生我,鞠育劬劳。顾复之恩,自少而耄。几经艰难,以养以教。冀其克遂,悲喜相交。兴言及此,中心如刀。谓地盖厚,谓天盖高。趵蹐无报,徙属里毛。遐思古人,其乐陶陶。养唯其志,不唯其肴。致其慕者,涕泣而号。
(四)和兄弟
鹡原志喜,雁序分行。维礼与诗,盖有明章。矧蹐圣世,跻乎虞唐。荆花纷馥,接叶联芬。埙箎韵协,手足相将。和乐且耽,庶顺高堂。追维先代,厥有二方。唯其难也,实至名彰。无歌偏及,以致缺戕。千古以来,被止眠姜。
(五)严夫妇
人伦伊始,兆自闺门。阴阳之义,亘古常尊。好合可乐,狎昵宜悛。正位内外,各以其分。鸡鸣致警,戒旦时闻。以乐鼓钟,以友瑟琴。梁妻举案,冀妇如宾。唯鸿与缺,道行于身。不知其然,地亵而亲。脱辐至矣,则又何云。
(六)训子孙
繄维义族,后起联翩。兰含春媚,桂馥秋妍。何以栽培,护其性天。巍巍桢干,饱乎云烟。农亩有径,诗书有田。耕食凿饮,为诵为弦。终身远到,基于少年。循矩斯方,受规则圆。非规非矩,遗羞昔贤。父兄之教,在所宜先。
(七)隆师儒
圣贤至道,孰与为明。千秋统绪,任在儒生。发聋启聩,鼓振金鸣。石渠白虎,木铎传声。唯其义备,斯感至情。游扬二子,立雪于门。苏章千里,不惮遥程。跋涉艰楚,负笈而行。吾陈东佳,无鹜乎名。隆宠师儒,以集群英。
(八)谨交游
人生所忌,处独居幽。慧无与发,思无与抽。士农工贾,唯其匹俦。或出或处,气类同求。戒勿如己,比匪非仇。声气是诩,他日为优。与其为滥,无宁隘收。金兰善谱,不类盟鸥。少壮一诺,终当白头。风雨契阔,致意缪绸。
(九)联族党
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阅十一世,和处笑喧。非吾伯叔,即我弟昆。长幼上下,无寒无喧。驰驱皇路,退伏高原。咸敦一脉,岂有嫌言。二百余口,饔餮同轩。时勤课教,李笃训勉。有才足论,有勋与展。何疏何戚,门庭欣然。
(十)睦邻里
古者八家,同井相助。由近而远,情谊攸著。为邻为里,居游与聚。疾病相持,死丧与赴。患难忧危,戒惊恐惧。警欬欢逢,寿考媾娶。伏腊周旋,心融情豫。岁酒同甘,烹宰饱饫。阗阗里闾,倒屣解屦。诗称洽比,殷其景慕。
(十一)均出入
生财之难,期其亘足。制用有经,积施相续。积而不施,施而不彀。侈靡吝悭,均为薄俗。生齿云多,资用繁缛。老疾宾祭,其敢不肃?以赡耕稼,以资诵读。家庭内外,持筹仆仆。唯均唯平,度其盈缩。乾糇以愆,为汝曹勖。
(十二)戒游惰
凡人之生,畴无担荷。均在四民,责无敢堕。行必期为,志唯务果。奋进而前,犹不与我。矧其嬉游,而敢偷惰。即历艰危,无挫坎坷。丈夫志雄,磅礴磊砢。进止帷幄,了如观火。何乃自戕,手足委亸。家范谆谆,各为佩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