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乐清市“汗牛充栋”般名胜古迹(一)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中雁玉甑峰玉照

万桥

位于浙江乐清天成街道万桥村。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乡人万规在白龙江动工建桥,其后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和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后人为纪念万规,桥以其姓命名。1983年列为乐清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列为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万桥”为五孔石拱桥,全长57.82米。桥石色绀红,桥面铺陈踏垛和平台相间。每当日照映射,恰似“长虹饮涧”,十分壮观。两旁各树望柱二十一根,柱头浮雕莲花,正中两侧一对望柱,柱头镂刻蹲式石狮;桥两侧又间以各长2.42米、高0.43米栏板二十块,正中栏板内侧浮雕双龙戏珠。桥两端各有抱鼓石一对。中孔桥板两外侧嵌有“万桥”石额。据史载,当年万桥为万规“竭家赀(音资)建桥”,率领乡民,克服了水深流急、率领乡民,运石筑堤,坚韧不拔,屡塌屡建,多方筹资,历经八年终于建成。桥成时,万规已竭尽资财,只能桥柱疏立,跨木为粱。明宣德八年(1433年)万桥遭受火灾,梁木化为灰烬。时任蒲歧千户的魏迪继承万规遗志,带头捐出资银八十余两来倡导修桥,并派军士广募众缘,化四柱为五洞,树栏楯(音吮)于两侧,用了九年时间,修成如今的石拱桥,比宋时更加坚固壮观。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万桥

真如寺

坐落在乐清市磐石镇重石村。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僧肇法师创建于芝山之麓,名“重臻院”,是一座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寺院。1983年,真如寺“七佛石塔”列入乐清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晋升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真如寺

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简称永乐总队)纪念馆

位于岭底乡泽基村。原建于1997年,2006年乐清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原馆进行改扩建,于2009年6月新馆落成,总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展览主要分为建党历程、抗日烽火、解放风云、老区新貌四个展厅。通过陈展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并运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详实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乐清(括苍)党和游击队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里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果。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永乐总队纪念馆

乐清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除了“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外,还拥有众多的红色景点:雁荡山革命烈士陵园、大荆战斗遗址、乐清人民抗日武装基干队成立旧址、万桥革命丰碑园、第二次虹桥战斗遗址、后方医院遗址、台(州)属特委移驻泽基村旧址、黄乐县民主政府成立旧址、中共乐清县委会议旧址、牛塘会议旧址、樟坑田烈士陵园、界牌岭战斗旧址、红军山洞医院旧址、琯头交通站旧址、石马印山与日军战斗旧址、芙蓉战斗遗址、古铜坑应变会议旧址、叶藤岭战斗遗址、千人坑旧址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灵山风光(画)

乐清市著名人物(四)

朱谏(音见),明代能吏。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历任徽州歙县、江西宜春丰城县令,官至江西吉安知府。学识渊博,有吏治之才,为官廉洁端方。在吉安任内,朱谏觉察到宁王朱宸濠有异图,暗中备战。离郡后二年,宁王果然反叛,因早有防范,继任者很快予以平息。朱谏兼为诗人和学者,一生笔耕不辍。所著《雁山志》是雁荡山历史上第一部体例规范、内容较完备的志书。清乾隆时列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存目。

陈展(1917年—1945年)革命烈士。1938年6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共。1939年初,赴太行山抗日前线。1945年1月21日在押送日军中将林木川三郎等战俘时,突遭日军袭击,壮烈牺牲。

石华玉(1913年—1977年)著名医学家、胸腔外科专家。曾任江苏医学院外科讲师、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成都市立医院外科主任、嘉兴医院外科主任。后赴瑞士任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外科病区主任,获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又获奥地利因斯博鲁克大学博士学位。转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研究院进修,并任爱丁堡皇家医院胸腔外科医师。1949年回国,历任浙江省医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主任、附属医院院长、杭州仁爱医院院长兼高级护士学校校长、杭州疗养院院长、浙江省军区医学顾问、浙江医科大学系统外科教研室主任等。执教数十年,为国内医学事业培育了大量人才。

徐堇(音紧)侯(1896年—1979年)近代乡贤。幼承庭训,聪慧好学,被乡里誉为“神童”。文史、诗词、中医、书画等皆有涉猎,博学多才,有“东瓯才子”之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徐堇侯先生晚年照

林建海,生于1955年。著名国际金融专家。曾深造于美国的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89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为永久雇员。2012年3月,IMF任命林建海担任秘书长。

高宗武(1905年—1994年)汪伪政府人物、“高陶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后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专门从事对日外交工作,是当时国民政府里最年轻的高级外交官员。抗战全面爆发后,高宗武接受特殊任务,在香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在这段时间一度背离蒋介石,为汪精卫卖国行径秘密奔走,并随汪去沪,参与“汪日密约”的谈判。后来又与陶希圣(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籍)一起逃离上海,揭露汪日签订卖国密约内容,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 后化名高其昌,挂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参事职,在美国定居,以炒股为生,直到1994年去世。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高陶事件”的两位当事人晚年合影(左高宗武,右陶希圣)

项武义,1942年生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当代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196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布朗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芝加哥大学,任加州大学分校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等。出身于知名的乐清智仁乡上岙村“项氏博士家族”。兄项武忠也是著名数学家、博士。1992年,项武义和夫人谢婉贞博士,以及苏步青先生大弟子(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谷超豪院士等,共同发起并捐资创办了“苏步青数学教学基金会”,设立了“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该奖项最初只限在上海评奖,从第四届开始扩大至全国范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教学和科研中都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学数学教师,被公认为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的最高荣誉。

郑亦同(1904年—1984年)民国时期官吏。1922年入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国民党。后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干事,派为江西省党务特派员。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委和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1928年初,为驻日本中国留学生监督,党务整理会主任委员。1930年,被派往英国深造,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市政学。回国后历任江苏省政府主任秘书、南通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兼南通学院院长。1935年11月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委及中央政治学校教师。抗战爆发后,任军委会第六部苏州办事处主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驻上海代表。1945年5月,任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委,同月出任驻澳大利亚公使。1946年6月,任中国驻伊朗王国大使兼中国驻德黑兰国际法庭代表。1949年夏到香港,次年移居新加坡,改名郑衍通,在新加坡城中正中学执教,后任南洋大学国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后又兼任训导长。1984年6月1日病逝于台北。著有《周易探原》。

虞金顺,生于1949年。黄杨木雕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一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生于著名的黄杨木雕艺术之家,父亲虞明华为乐清黄杨木雕创始人之一。1964年开始随父学艺,从事木雕艺术创作五十余年,擅长人物雕刻。其作品构思巧妙,刀法圆润,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用平凡的雕刀塑造着一个艺术的新天地。代表作有《采茶歌》、《幸福之水》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虞金顺大师黄杨木雕作品《太平盛世》

高友玑,明代重臣。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母病,朝夕侍奉汤药,衣不解带,以孝闻于乡里。丁母忧。后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治狱详明。后擢江西九江知府,治绩为十三府之最。正德二年(1507年),升广西参政,营田州府事。因忤权幸,调任卫辉(今河南汲县)知府。郡当道冲,供求浩繁,高友玑大加裁减,并请停黄河劳役,宽负盐禁,民困得苏。逾年升江西左参政,转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再擢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赞理军务。致仕后复起为湖广郴桂兵备副使,未赴,家居数年。嘉靖四年(1525年),起为山东布政司参政,转福建右布政使。次年,内召为光禄寺卿,升南京刑部右侍郎,转右都御史,外调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招徕盐徒,讨诛渠恶,革驿传费,宿弊一清。后进南京工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复召为北漕总督,居仅三个多月即告老回乡。为官清廉,不附权势。以俸入构宗祠,在家乡白鹭屿办“南屏书院”,教育乡里子弟,所居旧屋朴陋湫隘,无所增缮,布衣蔬食终其身。八十六岁逝,追赠太子少保,谥“襄简”。遗著有《南屏遗稿》。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四)

高友玑墓

张迪平,生于1942年。当代著名女画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交通大学恩源书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出版专著有《张迪平画集》、《现代国画创作与人物速写》等多册。辞条入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二十世纪杰出人物》、《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

陈汉铎(1929年—2019年)著名建筑设计专家。毕业于青岛工学院土木系,毕业后几十年间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余宪文(1886年—1947年)民国时期将领。少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先后就学于南京陆军将备学堂、保定军校骑兵科、北京陆军大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回到浙江。历任浙江都督府参谋处一科代科长、陆军第五军司令部少校参谋。后重返保定军校复学。续历任陆军第一师骑兵团附、代理团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十九军二师少将师长。次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十九军第一师师长,奉命进驻宁波,阻击福建军阀部队入浙,以两团兵力对付八九万之众,失败后只身赴闽,以图重整旗鼓。1927年2月代理十九军军长,不久该军被暂编国民革命军十五师,后又改为第六军第十九师,均任师长。同年7月被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事。“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退隐杭州。1933年11月,李济深、蔡廷锴等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被授予独立第一军军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余宪文闻讯连夜入南京,再三要求赴前线为国杀敌。后被授予中将高级联络参谋,派赴第三战区司令部任参议。抗战胜利后,余将军再次退隐,定居杭州,1947年11月病逝。

周青山,生于1957年。著名化学家。是活跃于美国医学、化学界的著名人士。美国加州温州同乡会会长。

叶永蓁(音真。1908年—1976年)民国时期作家、军事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随部北伐,经湖南、江西至湖北。后离开部队,到上海一所中学任教。教余将自己十年来的戎马生涯和生活恋爱经历写成传记式长篇小说《 小小十年》,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注、指导和赞扬。之后还写过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和诗词。1934年,又结集出版了《 浮生集》、《 我的故乡》两本散文集。抗日战争爆发,告别文坛,再次弃笔从戎,加入抗日名将张自忠部队,曾策应过常德作战,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中原会战等。去台后曾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参谋长、陆军第五十四军少将副军长等职。

钱文子,南宋著名学者。字文季,号白石山人。吴越王钱镠(音流)后裔。淳熙(1187年)入太学为上舍生。绍熙三年(1192年)以“两优释褐(音贺)”,赐进士,授文林郎、宗正寺少卿等。很多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以《白石诗传》和《补汉兵志》备受历代名家推崇。钱文子是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创立者之一,时称“儒林巨擘”和“一代宗师”。

叶星球,生于1953年。旅法艺术家。笔名一叶、星球。1980年定居巴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高研班研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法国欧华历史学会会长、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艺术总监、欧洲龙吟诗社主编。2013年,获法国国民之星勋章。2017年,获法国巴黎荣誉市民证书。出版有《一叶诗集》等著作。

陈璋,明代法学家。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主张法治,悉心钻研法学。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即位,官升大理寺。后任刑部左侍郎。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执政者,遂辞官归里。著有《比部招议》、《恤刑录》(已佚)。子陈猷以父荫任南京光禄署丞。从弟陈亶(音胆)为进士,任御史。

李子瑾(1908年—1946年)近代名流。少年时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拜康有为为师,在康有为创办的“上海天游学院”读书,以诗书见长,与文化名流交流甚广。抗战期间,与西南联大的许多文人墨客相识相聚,互有诗文唱酬,并与丰子恺等人合著《子午山记游册》,由丰子恺插图出版。

白雪,生于1975年。内地青年女歌手。代表作品有《每一次幸福》、《千古绝唱》等。

施元孚,清代著名游记作家。少时颖悟,性嗜读书。雍正四年(1723年)入邑庠(音祥)为县学生员。因科场失意,即弃举子业,自此淡薄功名,耕读自娱,悠游山水。三十六岁时,开始远游苏州、杭州、厦门等地,写了很多游记,清新俊逸,文采飞扬。后漫游雁荡二十多年,不管风雨阴晴,酷暑严冬,对山川古迹,逐一作考辩说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著成《雁荡山志》十三卷和《白石山志》。其两部山志为家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乐清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王克明(1939年—2013年)著名材料物理学家。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后任职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及离子注入光波导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适(1908年—1969年)著名戏剧家、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出任上海红叶书店助理编辑。著有《人间杂记》等。对温州地方戏颇有研究,曾发表《谈永嘉昆剧生旦的表演艺术》等论文。其中对温州乱弹研究精深。

“悠史千载县,赤烈染地荆。圣迹遍全乡,讴歌响四方。”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

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上一篇新闻

奇岩、幽洞、飞瀑、滩林、古村,这里是楠溪江

下一篇新闻

由钱塘江上溯,直至它的源头,七旬画家寿再生画就“千里江山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