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区: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
昆明一景 供图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
5月20日,昆明市西山区区长陈瑞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守住“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激发新经济增长点,把复产达产的过程变为化危为机、转型升级的过程,奋力推动西山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具体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优化格局,高标准打造中枢门户区
深度融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格局,推进产城融合、要素聚集,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
展望“十四五”,优化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增强片区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构建“一核驱动、双轴传导、两翼辐射、三带示范、四区统筹、五极增长、六组团发展”的新格局,系统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发挥中心城区及“双轴”地缘优势,突出聚集辐射、核心引擎功能,增强综合引流、经济链接作用,布局楼宇总部、服务贸易、数字经济、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依托海口、团结“两翼”,推动加工智造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健康与绿色旅游融合发展,打造西山魅力旅游体验“三带”;统筹推进城区、园区、景区、农区“四区”融合,汇聚服务贸易增长极、大健康增长极、数字经济增长极、绿色经济增长极、金融结算增长极“五极”支撑,形成主城区组团、会客厅组团、西门户组团、卫星城组团、风情镇组团、后花园组团“六组团”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聚焦“竞争力”,高质量打造重点片区。加快草海、滇池西岸片区保护性开发建设。推进草海片区绿色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建设集生态文旅、服务贸易为一体的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加快打造滇池西岸生态涵养区和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春雨路沿线、白鱼口片区、花红园片区、西山风景区景前区,实现绿色生态、健康文旅合理布局、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
稳住“压舱石”,全力以赴抓项目。营造项目建设“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力争实现2500亩土地收储、2400亩土地供应。抓实项目前期,充分发挥前期工作经费杠杆效应。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力缩短审批时长,落实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定期会办制、定期通报制,确保名悦花园等60个亿元以上项目如期开工、华夏四季等49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润城小区等14个在建项目按期竣工。
加快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落实西山区委“4×3产业组合战略”,加大优质产业扶持力度,吸引科技、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快聚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优房地产、新型化工、装备智造三个基础产业。坚持“房住不炒”,稳定房地产业发展,引导隆盛华府、复地云极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大数据、大健康、金融产业筑场;重点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完善楼宇总部服务专管员机制,发展一批特色楼宇、品质楼宇,优化“三纵两横”楼宇经济发展格局。转型发展新型化工、装备智造,推动传统磷化工向新型化工转型、装备“制造”向装备“智造”转型,加快推进盛宏新材料、汉素大麻二酚提炼加工等5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服务优质产业扩产促销,力争文笔山风电项目达规入统。
做强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大健康三个主导产业。打造服务贸易新高地,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区内12个品牌酒店,整合商贸、文旅、康体等产业资源,以会议带产业、以产业促会议,提升会议产业品牌化水平,打造区域性国际会议目的地;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抓好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消费,制定完善夜间经济发展政策,打造融创文旅城、南亚风情第壹城、春雨937等5个夜间经济示范区。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编制西山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实现光网全覆盖、主城范围5G网络全覆盖,依托能投信息、腾云信息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引进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做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提速发展大健康产业,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力争草海中医馆项目年内竣工,培育壮大“医、药、养、健、游、食”六大健康产业规模,打造大健康产业聚集区;依托西山风景区、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植被良好区域,发展森林养生旅游;提高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效率,扶持医养产业发展壮大,擦亮“西山医美”“西山医养”名片。
深化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刚性落实“20+10+7”系列援企惠企政策,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力争减少企业负担13亿元以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力度,完善简政放权配套制度建设。深化创新楼宇、重点商圈政务服务“直通车”,推进“网上政务服务”与“实体智能政务”集成融合,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实施各类科技计划30项以上,新培育认定6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人才综合服务基地。支持园区改革发展,稳步解决海口工业园区历史问题。加快建设西山区科技创新中心、西山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进构建云南——新加坡技术转移通道。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增长6%以上。
增强开放发展实效。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发挥互补互通的区位优势,有效承接外溢产业、服务产业,做好产业链配套,推动错位发展、搭配发展。继续开展“招大商、大招商”,强化产业招商、项目招商,探索“中介招商、互联网+招商”,增强“引进一个、招来一批、带动一片”的磁场效应。包装谋划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破解项目落地难题,确保完成市外到位资金1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
昆明一景 供图
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坚持帮扶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走访次数不少,持续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全面巩固脱贫脱困成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增强社会救助保障能力。
深入推进教育强区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投入到教育的财政资金每年增长12%以上。加速推进21个学校建设项目,完成书林二小、侨光小学排危新建项目,确保华东师大昆明实验学校中学部、书林二小福海校区今年招生,昆一中西山学校完成晋升一级一等高(完)中,新增中小学公办学位4000个以上。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做法,实施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全面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疾病防控服务能力。推进区人民医院综合改革,启动三级综合医院建设,补齐妇幼、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短板。加强预防保健体系建设,推进保健中心等级评审,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构建医学影像、检验、心电等远程诊断系统。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力提升,落实分级诊疗,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云南网记者 张雁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