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探索西部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路子

探索西部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路子

阿拉尔草原湿地水草丰茂。通讯员 杨林 摄

在八百里瀚海戈壁中,一丛丛梭梭点缀其中,瘦削的枝条洒脱伸展,鹅黄的花朵热烈绽放。它们不惧怕荒凉,即使是被风蚀出了根,只要有那么一点儿与大地的联系,也从不放弃生命。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结合国家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因地制宜、科学治理,通过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改善了盆地内的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农牧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于西部荒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路子。

奋起鏖战——

创造绿色奇迹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国沙化土地分布海拔最高、全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难的地区。有数据显示,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土地总面积0.095亿公顷,其中流沙地133.6万公顷,半固定沙地102.2万公顷,固定沙地72.6万公顷,戈壁滩411万公顷,风蚀残丘169万公顷,潜在沙漠化土地60.7万公顷。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曾经是柴达木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但监测数据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化程度正在趋缓,近几年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沙化土地正以稳定的速率逆转。

见微知著,正是因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不断加快青海高原西部生态屏障建设步伐,从而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抹抹绿色的人造林就是答案。多年来,海西州争取各类林业建设投资15亿元,国土绿化造林12.63万公顷,草原治理37.53万公顷。完成城镇绿化造林893公顷,湿地保护8.62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面积122.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柴达木梭梭林、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携手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向外辐射,将45万公顷的土地揽于“怀抱”之中保护起来。乌图美仁等3个重点封禁保护区,将88.2万公顷的区域划了进来,在休养生息中,孕育出彰显生态活力的“柴达木风景”。

随着植被情况的好转,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大幅增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业部门调查显示,柴达木盆地北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种群数量较以前显著增加,岩羊、棕熊等过去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得到明显恢复。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的格尔木市,近年来甚至还发生了棕熊进城伤人的事件。不仅仅是棕熊,近几年,野牦牛、野驴、岩羊等动物数量也大幅增加。

此外,柴达木盆地的湖泊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最新的卫星监测资料分析显示,柴达木盆地9个典型湖泊中有6个湖泊的面积增加,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了更好地构筑柴达木荒漠生态区,海西州围绕推动生态文明,将在“十四五”期间走向纵深,以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为抓手,规划出前行路线图。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努力取得新成就,以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香日德河等为重点,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保障绿洲用水安全;实施湿地禁牧封育工程,恢复湿地水源涵养功能;林草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力争再上新台阶;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国家重点公益林等专项重点修复工程,稳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恢复草地生态调节功能……力争在推进保护与发展并重的道路上,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能赢得“金山银山”。

科学造林——

支撑绿色成长

“在南方插下一根扁担,几乎都能发出芽来,而在柴达木要种活一棵树苗,这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林业人常挂在嘴边的这番话,形象地道出了柴达木在国土绿化的跋涉之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要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辛。

柴达木盆地自然区域分布十分明显,东部都兰、乌兰、德令哈是绿洲农业区,西部茫崖、大柴旦、格尔木基本属于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地区。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海西州林业部门根据东、西部不同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治理办法:对纯牧业区的天峻县,采取种草还草措施;在绿洲农业区,则采取“小治理、大封育”,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杨柳深栽、滴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保证种栽质量。在西部特别是气候恶劣、土地盐碱化严重,树木成活率极低的茫崖、大柴旦地区,则采取换土消碱办法种树种草。

采取了因地制宜的造林办法,过去因寸草不生而被人们称为“月球地貌”的柴达木西部地区,如今也改变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局面。

除了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科学造林也是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由于干旱缺水,柴达木盆地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比较高,植树造林异常困难。从2007年开始,海西州从以色列引进滴灌技术,滴灌技术的应用在确保节水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土壤中的盐碱,解决了盆地林业发展的最大困难。

眼下都兰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正是枸杞果头茬采摘的时候,以前浇水用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费时费力。如今得益于推广高效节能的滴灌技术,在近1.2万公顷的枸杞园中,畅通田间的“毛细血管”布满了整个园区,这种滴灌方式不仅做到了“精准”浇水、施肥,也让原来的用水大户,成了最有潜力的节水能手。

不仅在种植业,滴灌技术还被运用在草原生态植被恢复中,在德令哈市的柏树山草场,草原滴灌成了这里引水绿化,保护生态的“最优解”。当地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后,减少了草场的水土流失面积、涵养了水源。如今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综合效益,让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凝聚合力——

推动绿富同兴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多年的植树造林、封沙育林,逐步实现了人进沙退,当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中实现更好发展,让当地的农牧民群众在生态保护中收获了绿色红利,为全省提供了更多经验。

以国土绿化中“嫁接”出来的柴达木枸杞为例,作为全国第二大枸杞产区,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3.14万公顷,干果产量9.13万吨,有机枸杞出口量占全国的94%,全产业链产值达108亿元,获得欧盟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31家,认证面积0.87万公顷。深加工企业27家,生产、保鲜、色选等生产线900余条,开发生产浓缩汁、枸杞酒等枸杞系列产品100余种投入市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

藜麦、沙枣、白刺、沙棘等抗旱作物的广泛种植,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节水、固沙、增绿”的优势,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探索出了一条高原生态保护、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的多赢之路。

在枸杞产业和藜麦种植中,农牧民群众收获了“真金白银”,通过种苗基地建设,绿色产值效益更加凸显。海西州建立的520公顷各类苗木繁育基地年产苗木420万株,形成1000万元的产值;肉苁蓉种植取得突破,面积达到493.33公顷,成为撑起林业产业不断壮大的有力臂膀。

风物长宜放眼量。放眼望去,八百里瀚海正走出一条由荒到绿的“涅槃”之路。

作者:马振东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新闻

日媒评述:美菲协议终止或改变地区秩序

下一篇新闻

中国著名螃蟹大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