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博览会引领上海嵌入国际艺术世界版图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在今年11月份迎来第6届。自2014年发起以来,这一展会及其所在的西岸地区,已然成为中国大陆艺术市场在过去几年来的发展缩影。
Lisson Gallery 里森画廊_理查德·朗
2014年的第一届西岸博览会只准备了20个画廊展位,共有25个机构参展。2015年的第二届和2016年的第三届博览会,参展画廊数量分别为34家和31家。这个体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一年共有70家画廊参加西岸博览会,其中包括首次参展的里森画廊;此外,同年还添设了“天才帐篷TALENT”。到2018年,西岸已经超过110家参展画廊的规模,而展览空间也扩容到了2万平方米,以双馆形式呈现。在《美术手帖》日文版2018年的报道中指出,这一展会已成为“中国本土最大量级的艺术博览会”,且“存在感年年增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渐渐成型,影响力和客流量剧增的同时也必然会让参展画廊之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不过,香格纳画廊创始人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对此表示“人们能看到的艺术作品越多越好”。自从第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开始,香格纳画廊就是这一展会的常客。
何浦林见证了上海艺术市场自上世纪末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香格纳画廊每年参加大约10场博览会,许多画廊所常见的“艺博会疲劳”在香格纳这里似乎并不存在——只要画廊主有明确的目的,知道如何选择。香格纳在选择博览会时秉持自己的标准:“我们当然愿意在重要博览会中亮相,我们也已经参加了不少重要的博览会。一方面,对于我们曾经参加过的展会,我们保持着忠诚度,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去涉足没参加过的博览会,比如今年的瑞士日内瓦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Genève)、军械库博览会(Armory)和阿布扎比艺博会(Abu Dhabi)。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新的亮相、挑战和经验。”何浦林表示道。
西岸博览会与香格纳画廊比邻。除此之外,何浦林认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不仅仅是发生在展厅中,它位于上海飞速发展的艺术中心,这里有许多的博物馆、展览空间和画廊,都在步行距离内。”在香格纳画廊每年参加的各类博览会中,这是西岸独有的优势和特性。香格纳画廊曾先后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呈现刁德谦、张恩利、杨福东、耿建翌等艺术家的作品,细水长流。
Almine Rech Gallery 阿尔敏·莱希画廊_汤姆·威瑟尔曼
2018年西岸博览会现场图_Pace Gallery 佩斯画廊
2019年是西岸博览会第二个五年的开端。据西岸方面给出的数据,今年共有97家画廊参加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其中首次参展的画廊为28家,其余皆为“回头客”。从佩斯画廊关闭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展示空间,到贝浩登、里森画廊、阿尔敏·莱希(Almine Rech Gallery)等国际蓝筹画廊落户上海,画廊业态在过去的一年里变化甚多。抱怨“在北京做生意不可能”而刷屏的佩斯画廊,今年仍会出现在西岸。在过去的几届里,佩斯画廊对于西岸博览会的参展作品从不吝啬,譬如2016年携17名艺术家作品参展,以及去年所主打的女性艺术家主题。在西岸和Art021和西岸两家博览会上的体验,直接影响了贝浩登落户上海的决定。而阿尔敏·莱希画廊之所以在今年夏季选择在上海开设其全球第五家空间,也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画廊在西岸博览会上看到了可观的业绩。
Ota Fine Arts大田秀则画廊_Yayoi Kusama
2018年西岸博览会现场图_Ota Fine Arts 大田秀则画廊
更早一点地,以博览会为契机落户上海的画廊还包括来自香港的马凌画廊和东京的大田秀则画廊(OTA FINE ARTS),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在西岸开幕。尽管成立时间已逾20年,手握草间弥生这一重器的大田画廊一直在空间扩张上十分谨慎,西岸的大田画廊是其继东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家空间。大田秀则画廊也是西岸博览会自第一届起的忠实参与者,他认为西岸博览会提供的宽阔空间可以容纳实验性的展览或大规模的装置。
White Cube 白立方_大卫·阿尔特米德
豪瑟沃斯和白立方两家画廊也已成为西岸博览会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的两年里,豪瑟沃斯画廊展位分别以“隐喻空间”和“诗意的结构——三位杰出大师的作品”为主题,展出艺术家罗尼·霍恩、汉斯·阿尔普、路易斯·布尔乔亚、福斯托·梅洛蒂等人的作品。主题展览的呈现,印证了西岸博览会的强策展性。白立方画廊也是从第一届起便参加西岸博览会的忠实画廊之一。2014年,白立方携何翔宇的个展首次参加西岸博览会,取得不错反响,随后几年,白立方将愈发重量级的艺术家作品带入西岸,其中翠西·艾敏的作品连续几年都出现在了白立方的展位上。这些画廊带来的许多艺术家作品,都成为当年度重头展览的前奏。
2014年西岸艺博会现场图
2015年西岸博览会现场图
2016年西岸博览会现场图
2017年西岸博览会现场图
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国外画廊的数量现已明显高于本土画廊,但这个对比其实并不重要——在今天,以“东西方”或“国内外”这样的准绳衡量西岸博览会及其所在的艺术区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上海早已深深嵌入国际艺术世界的版图中。2015年,《纽约时报》猜测西岸地区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个博物馆大道”。彼时的西岸并不热闹,除了龙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等建筑外,还尚显荒凉。如今,《纽约时报》的预测已经走向应验,艺博会与画廊共生共荣,公众和艺术界人士将西岸支撑成人流旺盛之地。而在中国大陆各大城市的艺博会兴起之时,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也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强大优势——正如香港艺术市场的繁荣拜自由港地位所赐一样,西岸博览会所拥有的配套交易设施和服务,尚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不过,作为聚集画廊的平台,最重要的还是,画廊们对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认同已越发强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