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近年来,甚至说是近60年来,香港艺术市场在总体上一直保持着稳步向前的姿态。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香港作为一个“交易站”,不仅是邻近中国大陆市场的城市,还具备特别行政区得天独厚的待遇:自由经济体系、低税收、公开交易的货币政策和较高的英文普及率。纵观香港艺术市场,除了有每年吸引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 Hong Kong)和越来越“年轻化”的国际拍卖行们,香港画廊业的发展也欣欣向荣,遵循着“喜新恋旧”的艺术准则,在过去的十年里发展迅速。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在这座城市,络绎不绝的新画廊的出现通常是因为其作为国际金融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本地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张与更新。据雅昌报导,在2006年的时候,香港现当代画廊总数不超过10家,而现在画廊总数早已达到上百家。并且,从2010年开始香港的国际顶级画廊就超过了30家,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后的香港经济渐渐开始回暖,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也开始传出要来港的消息,而很多国际画廊和内地画廊开始进驻香港,让香港的画廊业发展变得更加国际化,这也造就了香港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无论从画廊、拍卖行还是艺博会的情况来看,这些因素都促使香港形成了一个风格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艺术市场通讯在2018年的有关香港市场发展史的文中提到 (解读丨香港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 其实最开始的香港艺术市场算是个“丑小鸭”,因为在鸦片战争时期以前香港是一个贫瘠的南方小岛。直到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才开始被设立为无须交关税的自由港。有了这样一个优势,香港开始吸引大量的外来资本,从而开始向富裕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鸦片战争时期的香港

香港的第一家画廊

漆咸画廊 Chatham Gallery

1962年11月4日,香港的第一家画廊漆咸画廊(Chatham Gallery)在漆咸道(Chatham Road)开设,由拔萃女子学校(Diocesan Girls’ School)一个名叫桃乐茜·斯旺(Dorothy Swan)的老师创办。斯旺老师开办这家画廊的目的是为了给艺术家们在香港提供第一个能办永久展览的画廊空间。之所以办这个画廊,是希望香港的艺术家们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市政厅里有限的展览空间办展,而是拥有了更多一点的选择。后在1966年由于香港九龙暴动事件骚乱中,商户损失惨重,青年人向社会抗议和表示不满,社会秩序较为混乱,也导致旅游业得不到支持,画廊被迫关闭。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现如今的香港漆咸道

Hollywood Road

荷李活道

同一时期,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香港中环的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开始发展,成为香港艺术交易的第一个聚集地,随后又成为了香港最早期的画廊集中地段,并在80、90年代的时候走到最高峰。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最开始,荷李活道是香港设立外贸口岸以来于1844年设立的第一条街。由于外国人的猎奇心态,它开始从一个普通的街道成为了一个变卖玉器和古董品的交易地点。之后,由于1949年期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并且大陆禁止民间收藏和文物买卖,使得大量的资本家和古董商人来到香港扎根。

在70年代时期,又因为香港股市大涨经济腾飞和大陆“文革”的结束,大陆开始解除艺术品戒令,荷李活道迎来了大量的古董文物商人和店铺。在这个时期,不仅有香港和内地的艺术品交易买家,同时还有来自其他国家地区的买家们。总而言之,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开放自由的港口,为其艺术发展道路打开了许多便利的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一群香港大学的在读生和毕业生注册了香港视觉艺术协会(Visual Arts Society), 而其中就有著名的香港艺术界大师陈余生(Gaylord Chan)。白天他在大东电报局(Cable & Wireless)从事完电信工程师一职后,就会投入到艺术圈的工作中。在那个时期,像他这样白天晚上从事不同工作,勤奋刻苦,致力于艺术生涯的艺术家很多。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香港艺术界大师陈余生

在80、90年代,荷李活道的发展走到最高峰。第一家画廊万玉堂(Plum Blossoms Gallery)于1987年创办,在这以后,陆陆续续的画廊入驻这条街,荷李活道成为香港最早一批画廊的聚集地。那个时候如果你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从头走到尾,大约能逛到10家画廊。1995年之后,大陆的艺术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导致荷李活道的艺术交易资源没有以往那么多了。而在2003年之后,香港的拍卖势头越来越好,香港二级市场的发展“挤压”了荷李活道的文物和古董艺术生意,使得这条老街上的画廊生意不如从前。与此同时,日渐高涨的店铺租金让荷李活道的许多画廊不得不搬离此处,餐馆和其他零售商店开始出现在这条街道上。而搬离荷李活道的画廊则向街道两旁的纵向小巷发展,挤进了面积不大的小空间里求得生存,如卑利街、雪厂街和鸭巴甸街等。虽然空间面积有限,但这里的租金相比荷李活道可以节省20%甚至更多。

不过如今在荷李活道,我们依旧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画廊的身影,比如一画廊(Yan Gallery)和李安姿当代空间(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一画廊(Yan Gallery)

一画廊(Yan Gallery)于2001年由经营中国当代艺术超过三十多年的方毓仁先生创办,主要经营中国著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不断宣传和推广新艺术家的作品。目前,画廊代理的著名艺术家有吴冠中、曹小东和梁力强等。

地址:1 Hollywood Rd, Central, Hong Kong

营业时间:Mon – Sat: 10:30 – 18:3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李安姿当代空间(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李安姿当代空间(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成立于2008年,代理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并一直努力推广中国和国际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和前卫艺术,该画廊曾办过李洪波、吕山川和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等众多艺术家的个展。

地址:248 Hollywood Rd, Sheung Wan, Hong Kong

营业时间:Mon – Sat: 10:00 – 18:30

香港中环的三个艺术聚合点

由于香港艺术二级市场的发展和2008年香港国际艺博会(Art HK)的举办,香港现当代画廊数量越来越多,不少实力雄厚和经验丰富的国际画廊进入到香港中环,形成了三个艺术聚合点:毕打行(Pedder Building)、中国农业银行大厦(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ower)和娱乐行(Entertainment Building)。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中环三个艺术聚合点毕打行、中国农业银行大厦和娱乐行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原因之一是因为中环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荷李活道和地段更偏的工业区都比较远,中环就比较便利。原因之二是因为中环的几处建筑物都能符合经营画廊的需求,比如中环毕打街12号的毕打行就是其中之一。建立于1924年的商业建筑毕打行非常符合经营画廊空间需求:此建筑物内部的天花板约3.8米,而香港一般楼层的天花板高约2.5米至3米,并不适合画廊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不少知名画廊,如布朗画廊(Ben Brown Fine Arts)和西蒙·李画廊(Simon Lee Gallery)。而至于其他两个聚合点也有着许多知名度足够高的画廊的身影。比如干诺道中50号的中国农业银行大厦就有国际顶尖画廊贝浩登(Perrotin)等等。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布朗画廊(Ben Brown Fine Arts)

布朗画廊(Ben Brown Fine Arts)成立于2004年,坐落在伦敦住宅区梅费尔德心脏地带,代理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托尼·贝凡(Tony Bevan),朗·阿拉德(Ron Arad)和尤安·卡波特(Yoan Capote)等等。2009年,布朗画廊在香港毕打行落脚,迈出了其国际化的第一步,多次举办独特的现代艺术展和参加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艺博会。

地址:301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Hong Kong

营业时间:Mon – Sat: 11:00 – 19: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西蒙·李画廊(Simon Lee Gallery)

同样也来自于伦敦的西蒙·李画廊(Simon Lee Gallery)在2012年于香港建立了其第一个海外空间,致力于支持香港本地艺术家的宣传和发展,为香港本地艺术家举办了不少群展和个展。同时,该画廊也将一些著名的华人艺术家引进到西方,如在2018年的时候,画廊就为年轻的新锐画家禤善勤(Chris Huen Sin kan)在纽约空间举行了艺术家在美国的第一个个展。

地址:Hong Kong, 304, 3F The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营业时间:Tue – Sat: 10:00 – 18:00

Wong Chuk Hang & Chai Wan

黄竹坑道 & 柴湾

除了中环,在2016年的时候,香港南岛地铁线路(MTR’s South Island tube line)开通了,使得黄竹坑道(Wong Chuk Hang)这类原工业区被改造成了更为便利的、全新的艺术中心,同类型的地段还有香港的柴湾(Chai Wan)地区。这个时候,一些原本只能在拥挤办公楼空间求的一丝艺术氛围的画廊开始迁往这些地段,在这里,租金比荷李活道便宜,同时还能有更宽广的空间举办展览,培养艺术家。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黄竹坑道(Wong Chuk Hang)和柴湾(Chai Wan)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在这两个工业区,我们自然发现了不少画廊和艺术空间:27画廊(Gallery 27),f22摄影空间(f22 foto space),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和德萨画廊(De Sarthe Gallery)等等。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27画廊(Gallery 27)

27画廊归属于陈幼坚设计公司旗下,旨于支持香港及相邻地域的各种年轻摄影师、设计师和视觉艺术家,并展示受到设计风格影响的各类作品。

地址:Harcourt House, 39 Gloucester Rd, Wan Chai, Hong Kong

营业时间:Mon – Fri:11:00 - 18: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f22摄影空间(f22 foto space)

f22摄影空间在2017年9月成立,与香港本地及其他地区的摄影师合作,着重于摄影艺术、新晋艺术作品和当代设计,并已举办包括吴文正、米歇尔·艾森豪威尔(Michel Eisenlohr)和永昌(Wing Chan)等多个艺术家的展览及讲座。

地址:5/F, Amber Commercial Building, 70-74 Morrison Hill Rd, Wan Chai, Hong Kong

营业时间:Tue - Fri:14:00 - 19:00 ; Saturday:14:30 - 19: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

刺点画廊创办于2010年,是一间运营香港当代艺术的画廊。在最初,画廊致力于摄影及影像主导的创作,之后开始融合各种当代艺术媒介,推出一系列著名艺术家和新晋艺术家的展览。

地址:15/F, Po Chai Industrial Building, 28 Wong Chuk Hang Road,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营业时间:Tue - Sat:10:00 - 18: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德萨画廊(de Sartre Gallery)

德萨画廊是一间来自于巴黎的国际画廊,成立于1977年。除了在巴黎开设了第一间画廊,德萨又先后在美国、香港和北京开设分部。该画廊代理了多个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汉斯·哈同(Hans Hartung)和赵无极(Zao Wou-Ki)等,并为这些艺术家举办了一定数量的开创性的展览。除了展示艺术家的作品,德萨画廊还在为推广国际当代艺术家的试验项目做努力。

地址:20/F Global Trade Square, 21 Wong Chuk Hang Road, Wong Chuk Hang, Hong Kong

营业时间:Tue - Sat:11:00 - 19:00

H Queen's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香港其余的那些国际顶尖画廊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巴塞尔艺博会了。在2010年的时候内地开始严加管理艺术品的逃税问题,向藏家要求更多交易税收,所以很多内地藏家开始把目光投向香港艺术品市场。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香港可以提供“免税天堂”(在香港交易无需支付关税和增值税)的服务,其完善的法律体系,便利高效率的物流运输,还有低税率的政策都足以让它成为一个吸引世界各地旅客、商人和艺术爱好者的圣地。在这里,文物和古董的进出是开放且自由的,其次,由于香港离内地近,海关程序便捷,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在这几年不断蓬勃发展名声越来越大,导致香港艺术市场不仅吸引了众多藏家,全球一线画廊也纷纷把目光聚焦到香港。总之,这些优势都是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无法竞争的,所以艺术市场能在这里发光发亮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著名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

2011年,香港艺博会(Art HK)被世界顶尖艺博会巴塞尔母公司收购,巴塞尔国际艺博会正式进驻香港,使得香港艺术品市场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为香港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香港艺术市场,很多国际知名画廊如香港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香港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 Hong Kong)、香港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和佩斯(Pace Gallery)等画廊的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巴塞尔艺博会的推动。巴塞尔的巨大成功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香港艺术市场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FINANCIAL TIMES 2018年的报导,随着亚洲地区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更多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出现,人们对艺术收藏的兴趣不断提升。同时,Wealth-X 2018年9月份的报告指出,拥有3000万美元或以上个人净资产的亚洲人比2017年增长18.5%,也就是70,000人。而香港甚至已经超过了纽约和伦敦,成为了高净值人群和超高净值人群的最多集中地。所以,香港有一批非常有实力的收藏家和年轻人。例如H Queen’s最大房产开发商之一克莉丝汀·李(Kristine Li)就是看中香港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而投资了这座新兴的艺术地标。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H Queen’s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H Queen’s是一个玻璃塔外观,坐落在香港商业中心的艺术新地标。很多人相信H Queen’s 的建立会是香港艺术界的真正的转折点,因为这个地方能够很好得满足艺术展览的功能需求,为展览者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高效办展的需求。H Queen’s的空间一开始就为艺术机构而设计,比如4.8米高的层高,专门为画廊和艺商独家定制的运输装置和广阔的多功能空间等,无不满足了顶尖画廊的经营需求。Widewalls 2018年报导,在H Queen’s的建筑师,香港建筑事务所CL3的创始人威廉·林(William Lim)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关于“香港这个城市从未如此吸引艺术参展商”的原因:香港的建筑物密度极高,并且租金非常昂贵,所以很多画廊都很难找到非常适合的宽敞的空间。而H Queen’s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造的,所以这座玻璃建筑的出现会对香港的整体艺术场景打造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香港H Queen’s外观图

香港需要满足本地艺术市场的需求,因为这里有着国际顶尖的拍卖行、画廊和艺博会。为新画廊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空间是一件一直需要去思考和完善的事。林先生还提到对黄竹坑道和柴湾两个工业区的看法:在这两个地方的一个比较大的优势是地段的租金没那么昂贵,给在香港发展的画廊减少了一定的压力。不过,当许多画廊都迁往了这两个较旧的工业区的时候,广大市民想要参观画廊和展览就变得不那么便利了……它们地方较远,画廊就只能在周末举行展览开幕仪式。而在市中心的H Queen’s却为画廊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在H Queen’s,国际知名画廊齐聚在这里: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佩斯画廊(Pace Gallery)、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ies)、方由美术(Galerie Ora-Ora)、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白石画廊(Whitestone Gallery)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Tang Contemporary Art)和首尔拍卖(SA+ Seoul Auction)。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

著名的卓纳画廊成立于1993年,同时也位处纽约和伦敦。画廊致力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并成功举办了许多极具开创性的艺术展览。该画廊现已代理超过50位在世和已故艺术家,并拥有超过百人的专业团队。

地址:5-6/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营业时间:Tue - Sat:11:00 - 19: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佩斯画廊(Pace Gallery)

创立于1960年的佩斯画廊历史悠久,已经在世界各地设立了9家分支空间,并代理了许多20世纪及21世纪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被国际上认为是艺术界的先驱之一。虽然在纽约时间2019年7月8日,佩斯画廊北京空间宣布关闭,但在H Queen’s,我们还是能看到其重要的身影。

地址:H Queen's, 80, 12/F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营业时间:Tue - Sat:11:00 - 19:00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y)

艺术门是由香港人林明珠(Pearl Lam)女士创立的,在上海和新加坡也有开设分画廊。该画廊因其在亚洲推广当代和现代艺术而受到国际的赞誉。目前为止,艺术门已在亚洲地区展出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如莱昂纳多•德鲁 (Leonardo Drew)、珍妮•霍尔泽 (Jenny Holzer),和卡洛斯•罗隆 (Carlos Rolón/Dzine)等等。

地址:Hong Kong, Central, Queen's Road Central, 9/F H Queen's 90

营业时间:Tue - Sat:11:00 - 19:00

除了上述的这些艺术地标和画廊介绍,香港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探索的艺术中心和画廊。近年来,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不仅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前来,同时在城中的街道上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与艺术相关的风景,例如非盈利性组织HKWalls在鼓励城市艺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都会组织街头艺术节,为城市的喧嚣地区注入色彩。与此同时,香港也出现了大量的全球街头艺术家,例如以视频游戏为灵感进行马赛克艺术创作的谢泼德·费尔雷(Shepard Fairey)和入侵者(Invader)。

在未来,我们期待香港可以创造更多艺术空间和非营利艺术组织,为本土艺术家提供一个更可靠的平台,并能有更多机会将艺术普及给大众。因为我们需要明白,建立一个出色的城中艺术全景并不仅仅是依靠少部分人或者一部分人对艺术的热衷。

香港画廊发展史:了解57年的流转变迁


上一篇新闻

新能源专题|国际用工的劳动法律风险与应对建议

下一篇新闻

科学和艺术深度合作2.0版—"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即将开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