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信条》内地两天破亿:考验“诺兰救市”威力的时刻到了

文 | Mia

“我等《信条》已经等了好几年。”一位影迷这样说道。


不少诺兰粉选择了为爱爆肝:9月4日凌晨,某影院IMAX厅午夜场,熙熙攘攘一如节日,影迷们排队领取IMAX特供海报,在《信条》海报面前拍照留念,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票根,一切只因,它的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正如它完美对称,正着反着看都一样的英文名“TENET”,以及对角线对称构图的海报一样,表面看似采用007谍战片类型,实则叙事结构缜密精巧如同“莫比乌斯环”,再次展示出诺兰对于时间、空间法则惊人的掌控和颠覆,延续“烧脑”传统。许多电影自媒体、短视频博主已经开始科普片中涉及的物理、科幻、艺术知识点:熵和反熵,正粒子和反粒子,时间钳形运动,鈈,祖父悖论,戈雅……片中也延续了诺兰《星际穿越》等前作中对于诗歌的热爱,化用了惠特曼和艾略特的诗句。


另外,依然IMAX胶片拍摄,比浪漫爱情喜剧还少的特效、总共少于300个的特效镜头(《小妇人》的特效镜头达到了500个),“实拍狂魔”诺兰甚至真炸了一架波音747,耗资2.2亿美元成本,未能与老搭档汉斯·季默合作而启用《黑豹》配乐师路德维格·戈兰松创作的重低音电子音乐,也让观众对其视听语言怀有超高期待值。其首映事故不断,甚至被称为对影院的硬核考验:台州某影院屏幕着火、新加坡某影院通风管道掉落、南京某影厅激光IMAX技术故障、郑州某影院因音效炸裂而音响坏掉……


“不要尝试理解它,去体验和感受它。”截至发稿前,《信条》豆瓣评分为8.0分,淘票票评分为8.7分,想看人数达36.93万人,猫眼评分为8.4分,想看人数为6.1万人。内地开画首日排映占比达到43.1%,拍片场次高达10.8万场。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用时1天11时29分,《信条》的内地票房破1亿元。


诺兰粉最爱的“悬疑烧脑”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观影门槛、降低了下沉的可能性,而使得《信条》或无法冲击更高的票房体量,灯塔专业版显示其想看人群画像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8.8%,猫眼专业版显示其预测票房进一步从6亿左右下调至4.55亿左右。被视为“全球影市救世主”的《信条》能够提振9月影市吗?


《信条》内地两天破亿:考验“诺兰救市”威力的时刻到了


诺兰症候群:诺兰宇宙、诺吹与诺黑


10部影片,累计48.5亿美元票房,这是诺兰截至目前的成绩。导演有很多,能够被称之为神的不多,一个是“卡神”,一个是“诺神”。作为好莱坞极少数在艺术和商业领域同时成就突出,票房与口碑两方面都从不让人失望的名导,网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诺吹金句”是“如果诺兰能活得足够久,那么豆瓣TOP250就被他承包了”。


1970年,诺兰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广告商,母亲是一名美国空姐,7岁就尝试用父亲的摄像机拍摄自己玩具的定格动画,就读于伦敦大学文学专业并组织了“16毫米”电影社团,拍摄《盗窃罪》等短片,与社团成员一起用6000美元预算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追随》。此后的《记忆碎片》和《失眠症》进一步让他名声鹊起,倒叙、插叙等打乱时间顺序的作者风格突出。


2003年,华纳兄弟决定大胆启用这位擅长心理惊悚类型片的新锐导演拍摄《蝙蝠侠》三部曲。《蝙蝠侠:黑暗骑士》成为全球首部票房过10亿美元的超级英雄电影,诺兰也因此一举封神,转型成为商业片大导演之一,同时在商业片中保留了自身独树一帜的暗黑风格与想象力。近年来,诺兰电影形成了妻子艾玛担任制片人·、弟弟乔纳森·诺兰担任编剧、沃利·菲斯特担任摄影指导的固定班底,他本人在好莱坞权力链条上居于高位,四年前《敦刻尔克》上映时,诺兰拿到2000万美元+20%全球票房分红,已经晋身好莱坞薪酬最高的导演。


《信条》内地两天破亿:考验“诺兰救市”威力的时刻到了


“这是一个简单而可悲的世界,平平无奇。但是如果你能骗到他们,哪怕只能骗到一秒钟,你就能让他们陷入遐想,然后你……你就能看到一个很宝贵的画面。那就是……那就是他们脸上的表情。”借《致命魔术》主角之口,诺兰完成了夫子自道:他的电影永远坚持着非线性叙事,用快节奏和动作美学等商业片必备元素作为“魔术障眼法”,将潜意识、等深层理念埋藏在视觉奇观之下,而“解谜”“拼图游戏”也成为了观看他电影时的重要乐趣,拿着放大镜解读每一个细节成为常规操作,一部分观众乐此不疲地“二刷”“三刷”,一部分观众被拒之门外。


他的多部高概念影片也互相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联,构成“诺兰宇宙”,不少影迷认为《信条》和《盗梦空间》存在联系:首尾呼应与折叠,相似的色调和谍战主题,西装革履的特工,铁轨等意象。同时也有人认为《信条》与《记忆碎片》更加接近:正叙和倒叙同时进行。


在国内,诺兰也是少数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好莱坞导演之一。国内引进的诺兰电影票房成绩分别为:《敦刻尔克》3.40亿,《星际穿越》8.76亿(含重映),《黑暗骑士崛起》3.39亿,《盗梦空间》4.92亿(含重映),在全球总票房占比分别为9.47%、18.98%、4.5%、8.72%,重要度显而易见。


从8月至9月,《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重映形成了“诺兰电影三连”的“诺兰保护月”:作为“时空三部曲”终章的《信条》定档制造的“诺兰连锁反应”,无形中也带动了正在重映中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票房走高,有不少影迷选择三场连看。8月14日,《星际穿越》复映累计票房成功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复工后首部票房破亿的电影。截至发稿前,《星际穿越》重映票房突破1.21亿。


电影文本之外引发的“诺吹”、“诺黑”对垒是一个更为有趣的文化现象:每次诺兰新片上映之际同时引发的还有刷屏式的衍生讨论,“看得懂”“看不懂”“如何解读”进一步提升影片网络热度,诺兰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迷圈层的社交货币,一部分诺兰粉也因此俨然站上“智商高地”以及观影品味鄙视链顶端:2017年,诺兰来华宣传《敦刻尔克》计划与吴京对谈,引发诺兰粉与吴京粉丝“饭圈互撕”、认为“吴京也配?”,最终对谈被取消,此类事件进一步招致了“诺黑”的反感。


在某种程度上,《信条》也是一部“粉丝向电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诺兰将时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手法所吸引,《信条》在外媒评价上两极分化明显:《Total》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大银幕奇观,它完美地证明了是什么让电影体验变得如此特别;《Deadline》则称《信条》是一部“你可以错过的电影”,“主要是献给诺兰粉丝们的”,IndieWire认为它 “毫无幽默感,令人失望”,并阐述“诺兰并不热衷于刻画普通人的琐碎情节。他一直以来都迷恋去构建一种大局概念”。


同以往一样,期待阈值极高的《信条》也存在着“诺吹”与“诺黑”的两极争议,这一点从豆瓣评分从开分之初的8.4分掉落到8.0分,三星及以下评分占比24.8%也能够看出。相较于《星际穿越》用虫洞等硬科幻外壳包裹最普世价值的“亲情”“爱”等柔软催泪的通俗内核而言,《信条》来得更“硬”,这也决定了它或许很难达到前者的票房天花板高度。


《信条》内地两天破亿:考验“诺兰救市”威力的时刻到了


《信条》内地院线对战《花木兰》,再燃流媒体与院线之争


传统上夹在国庆档和暑期档之间的9月档并非热门档期,今年因疫情原因9月入场的国产片进一步减少,整个9月被中小体量的进口批片所占领:日本的《假面饭店》《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意大利版“看不见的客人”《死无对证》、法国的《极寒风暴》,哥伦比亚《未知嫌疑人》,以及21年后首次内地公映的《菊次郎的夏天》。其中《信条》和《花木兰》是唯二能打的外片种子选手,争夺着全球第二大甚至第一大票仓——中国市场。


《信条》内地两天破亿:考验“诺兰救市”威力的时刻到了


选择于9月入场,这两部大片所面临的档期竞争压力主要是来自《八佰》的余量。但与此同时,打破2020年全球首周末票房纪录,连续蝉联全球单日票房冠军、成为首部单地区票房破20亿大片的《八佰》,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内地影市的复工,带动大盘回暖,也为《信条》《花木兰》创造了利好:《八佰》在院线复工有限的条件下一度被预测票房成绩在15亿左右,此后的逆跌表现使得预期重新调高到30亿左右。猫眼专业版全国影院复工率看板显示,截至9月3日,全国影院复工数已达9483家,复工率达83.57%。


在同时空降9月之前,原本受众、定位、档期均不同的《信条》和《花木兰》因疫情而命运交缠到了一起,甚至改档也选择同步,两者波折不断的反复定档-撤档史,见证着全球疫情蔓延史。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条》一直坚守着7月17日的档期,被视为北美院线7月复工的救命稻草,后被迫推迟至7月31日,此后又推迟至8月12日,此后华纳兄弟宣布因北美疫情严重而采用非常规发行策略: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国之外的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映,9月3日起在美国部分城市上映。


《花木兰》最早定档于2020年3月27日全球上映,并于3月10日举办了首映礼,此后推迟到了7月24日,随后再次推迟到8月21日,于7月23日宣布“无限期延迟”,撤档三次后于8月4日终于宣布“院转网”,9月4日改上Disney+,在中国内地定档9月11日,与早一周上映的《信条》相撞。


《信条》和《花木兰》这对难兄难弟,终究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分岔口:拥抱院线,抑或拥抱流媒体,仿佛也代表着电影产业的两种未来命运选择。


作为胶片拍摄和影院的忠实拥趸,诺兰也是流媒体最知名的反对者之一:他曾经公开表示,Netflix的电影发行模式毫无意义,称流媒体与院线同步上线影片愚蠢至极,不会与之合作。他声称每一部电影都是“巨大的赌博”,即便在家看电影时都更喜欢看蓝光碟,而极少通过美国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观看。诺兰多次面对巨大压力坚决支持影院,也被美国院线视为院线复工的指路明灯、救命稻草。AMC曾公开表示“要等到《信条》上映前再复工”。


《汉密尔顿》和《黑人为王》成功拉动Disney+付费用户增长至 6050万,以及Q3财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42%,则使得迪士尼微妙倾向“院转网”自救。今日,《花木兰》媒体口碑解禁:烂番茄新鲜度达到80%(139评),MetaCritic综合评分69/100(35评),在迪士尼真人电影中属于较高水平,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属于最佳水平。其淘票票想看人数已经突破103.31万,据此看来,该片已经如同漫威系列一般形成工业化稳定输出,多元发行渠道下,有望精准针对市场收回成本、吸引新增用户,并作为“准国产片”,凭借刘亦菲人气和较好口碑,在内地取得高于《信条》的票房不成问题,但上线流媒体与海外上映之间的时间差或将导致盗版流出,损害海外市场空间。


那么,“头铁”的《信条》目前全球表现究竟如何?《信条》开画成绩尚可,但受疫情25%-50%复工限制,韩国等地疫情反弹致上座率下降,算是诺兰电影中较低的成绩:8月底在加拿大在内的41个国家地区上映,共收获了高于业内4000万预期的5300万美元票房,其中首周末在英国取得了710万美元收入,法国票房收入570万美元,德国取得420万美元。


《信条》《花木兰》的相爱相杀将助力9月大盘划下怎样的最终落点?答案将很快见分晓。



上一篇新闻

(静说影视)《星际穿越》更烧脑的是对人性的思考

下一篇新闻

非官方追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