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孩子将上不了高中”:消息一出,家长群炸翻了天
前两天,不知是谁在育儿群里扔了一张截图,寂寥已久的大群,瞬间就沸腾了。
确实,最近,种种教育新闻,正在“坐实”有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的现实。
小昱仔细翻阅资料发现:今年深圳,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率,已经从47%下降到45%。
前段时间,陕西宝鸡发布了“中考复读禁令”,禁止公立中学、民办初中、普通高中、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初三复读生,为的是确保普通高中和职高6:4的录取任务圆满完成。
湖北、广西、江苏等省市也在保持6:4的普职比。
甚至有专家说:“普职比大体相当是国家政策。技术工人没有了,是灾难。”
也就是说,在政策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孩子们上高中越来越难。
群里的妈妈们,可能对这些早有耳闻,她们完全没了平时的客气和距离,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担忧。
这其中,有孩子小升初本就心焦的;
有孩子到了三年级跟不上的;
还有老大读到高二看不到希望开始考虑蓝翔和虎振的……
之前,我只知道,大家孩子的平均年龄,都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二年级,没料到,距离中考还很远的孩子妈妈们,会如此激动。
当时,我正在默默爬楼,看妈妈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偶然中发现,同一时间,另一个同事群里,也在聊这个话题。
两个群,不分地域,不分孩子年龄,不约而同的讨论同一个育儿话题,这样的情形,真是不多见。
原来,教育焦虑,已经匍匐在祖国各地各个角落里。
也难怪,高考难,已经难于上青天了。
谁知,还没迎来来势汹汹的高考难,这群老母亲,就被中途拦腰又设置了一道屏障,被告知:
中考将要比高考难,你的孩子很可能中考后就要被分流。
这样的冲击,任谁也会心里也会兴起波澜。
孩子小小年纪被分流,早有先例
其实,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考试分流,在很多国家都有。
我之前曾看过一篇《“小学毕业,我就要去做技工”:看完新加坡教育,再不说自己孩子苦了……》的文章。
就细数了新加坡的“小六会考”制度。
新加坡崇尚精英教育,对于孩子们而言,小六会考是个很关键的分水岭:孩子们三年级便层层分流,小学毕业后,就基本决定了以后的升学去向:
小六会考成绩最好的孩子,会被编入快捷班,只要不掉队,上好大学基本是写定了的,而这部分孩子,只占50%。
成绩中等的孩子,会进入普通学术班,在中学四年后参加一系列考试,即使孩子被分流到普通班,仍可以考回到大学,只是年龄比同班孩子大几岁,曲折一点而已。
而成绩最差的那部分孩子,会进普通工艺班,大部分孩子,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习酒店管理、烹饪、美发等实用技能,为参加工作做准备。
就连咱们公认的制造强国德国,也有着类似的“分流制度”。
孩子10岁左右,就要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的中学去: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
文理中学的孩子九年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大学深造;
实科中学要学习六年,毕业后经过考试,能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大部分孩子,会接受职业教育;
主体中学则是五年制,毕业后,大部分孩子就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为就业做准备。
不难看出,在学轨分制上,新加坡和德国有着很多类似之处:孩子们在小学,甚至小学前,就要接受残酷的被分流。
▲新加坡教育分流
被分流的孩子,也有考入大学的机会,就像我们的大学招生,不对社考人员关闭一样。
但绝大部分孩子,被分流后,就像被某种身份定义了一样,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自身动力,都容易不足,很难再逆袭。
你看,世界各国在教育上,都有类似之处,那就是公立教育资源稀缺。
强大如德国和新加坡,都采取了这种通过考试分流的方式来分配教育资源,我们国家,考虑在孩子们初中以后分流,这种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源:电影《西小河的夏天》
关于分流, 中国父母在焦虑什么
树妈觉得,这种教育分流,并不完全是坏事。它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竞争。
层层分流下,潜力弱的孩子被淘汰,潜力强的孩子竞争不再那么激烈。
对于某些真的没有“后起之力”的孩子而言,早早接受分流,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也能让孩子在“专业”上如鱼得水,不至于早早丧失信心,甘当跟在“尖子生”身后的小尾巴。
而早分流的代价,对于个别孩子而言,也是巨大的:
那些晚熟的、潜能显现晚的孩子,可能会早早被淘汰,被制度和命运“误判”前途。
对于普通父母而言,我们都希望,孩子尽其力显其天赋,孩子前途被“误判”,是每个父母都不愿看到的,妈妈们焦虑的根源,一部分就来自于这里。
另一方面,咱们国内的高职教育在管理和制度上相对都不是很成熟。
就像那天群里聊起职高学校,很多妈妈们提到的几个高频词竟然是:恋爱、吊儿郎当、抽烟、打游戏……
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想到十几岁的孩子,要在不那么“上进”环境里“虚度”时光,哪位父母不心痛呢?
再者,咱们国内,技术工人的前途和处境,并没有那么光明。
我们熟知的很多大企业,技术工种做到一定程度,除了转管理岗,好像并没有太多出路。
咱们国内,做一辈子技术工人,靠着匠心工作,收入、地位都高,还受人尊重的现象,并不像国外那么普遍。
种种现状的限制,让父母们对孩子的“中考分流”,焦虑不已。
重视教育,是父母唯一的路
有句谚语说:“最痛苦的真相,也好过最甜蜜的谎言。”
早点明白教育形势的残酷,并不是坏事,至少,对父母怎么培养孩子,更有指导性。
正如那天群里聊天的妈妈们,很多妈妈都懊悔:
自己错过了孩子小学前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的关键期,总觉得,孩子到小学再用力也不晚。
可事实上,小学一开始,孩子们就已经站到了起跑线上,接下来,已经是孩子们体力、耐力、以及各种能力综合比拼的时刻。
一部分孩子都已经跑开了,很多佛系和“静待花开”的妈妈们,才开始期待孩子的各种潜能在小学形成。
我们不应期待孩子学前抢跑,在学前就积累很多知识,但重视孩子教育,注重孩子各种能力和潜能的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未雨绸缪”和“得过且过、见机行事”已经在战略和战术上,分别占据了主动和被动的位置。
孩子学前几大能力:阅读、思维、自理自立等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如一位妈妈戏言:
“别人家孩子入学前已经自理自立、会独立阅读,上小学后就能用这些能力来辅助学习了,而你还在期待孩子进入小学后培养这些能力。”
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在父母的观念里。而重视教育、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很多普通孩子和父母,唯一的路。
无论孩子哪个年龄,处于同龄人中的何种水平,只有父母足够重视,不放弃孩子,不放弃努力,孩子的人生才不至于被过早定型。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说:
“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爷们儿》
身处变革时代,说不上这样的变革是好是坏,我们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重视教育,重视孩子,早点赋予孩子适应竞争的能力。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变化的时代,从容争得一席之地,以不变应万变。
(图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