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洋教授4次申请终于在沪返校,1.9米高的识途“老马”默默消杀搬运讲课
老马识途,这匹身高1.9米的“老马”是被中国师生爱称的“老马”。这个月,老家在欧洲的经济学家马库斯·莱布雷希特成功返校了。经过前前后后4次申请,他终于得以重回全职工作的上海海洋大学。这个虎年春节,他还将自己的120万元人民币回捐给海大。
疫情之下,洋教授出钱又出力,从居家办公转为进校返岗的这20余天,他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还干着多份工作:学院楼公共区域消杀,为毕业生整理学位学历材料,看望慰问国际学生,分享国际教育经验,协助完成物理空间整合搬迁……
3月份开始申请当“洋志愿者”
“老马,come and help me to move the sofa(来帮我移个沙发)”,伴着一通中英混杂的呼喊,一个“老外”应声而来。短T恤、灰裤衩,抬沙发、搬椅子,需要干啥就干啥,这就是高大帅气的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奥地利籍教授马库斯。
“我的学生在学校,我是一名老师,我应该和他们在一起,陪伴他们一起度过这个困难时期。”事实上,从3月11日学校开始鼓励老师居家开展线上教学开始,马库斯当天就表示,可以一直住在校内接受封闭管理,以避免疫情风险。
到了3月15日,居家办公的他再次提出进校申请,希望能尽快入校和同事们一起担任校内志愿者。3月20日,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全面开启,马库斯第三次提出可以到学校参与面试各类工作。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复杂,他的前三次梦想均未“成真”。
“六一”全面复工复产的前一天,5月31日,他第四次发出入校当“志愿者”的请战书,才终于圆了“入校梦”。随后,校园内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不累,反而特别开心。”大家每每询问他是否习惯时,他总这样说:“学校对我非常好,通过志愿服务和进入校园工作这样实际的事情,可以更好地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拿出自家物资驰援留学生
其实,未能进校的3个月,“老马”也没有闲着。疫情时有变化,虽未身在校园抗疫现场,却在线上教学这个不同战场上,更加倾情投入。他克服了语言不便,玩转了各种线上教学软件,认真开展线上授课,努力推进学术研究,并时刻关注着校内师生情况,给予及时关怀和帮助。
“疫情封控期间,我更加强烈地敬重我的同事,包括领导、教师和工作人员,还有我的学生。”老马说,“正是校内全体师生的理解、坚守、奉献以及凝聚形成的巨大勇气和力量,才使得校内战疫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胜利,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非常自豪的一项成就。”
在4月份,上海足不出户已经一段时间,马库斯得知一位留学生因疫情被封锁在校外朋友住处,生活物资告急需要帮助。他立马一边电话告知学校老师给予协助,一边安慰学生,一边在朋友圈、社区群咨询物资采购和运送途径。他通过社区团购解决了一部分,实在买不到的,就把自己家里的都拿了出来。
然而,运送环节难倒了所有人,马库斯急得连饭都吃不下,不停在家中走来走去,就连他儿子都笑称:“爸爸就像是动物园关在笼子里的‘狼’。”后来,几经周折,物资按照防疫要求仔细消杀后无接触地送到了留学生手中。老马随后还一直与学生保持联系,表示“有任何困难,不要犹豫,请随时联系我”。
下学期“小目标”与学生大拥抱
作为奥地利经济研究院的“70后”经济学家,马库斯来华之前曾在奥地利、德国、新加坡、英国和马来西亚高校长期从教,2020年引进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主要关注经济调控和经济特区对跨国企业活动的影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还在上海市政协2021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作专题发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疫情之前,马库斯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得到相关各方认可,获得了一笔可观奖金,却毫不犹豫捐出120万元给了他所在的学院,助力人才储备和教书育人。当被问及捐赠的初心,他自豪地说:“我是海大人,为家人付出不需要问为什么。”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校园也在慢慢展现夏日之美。马库斯与学校与师生共进退,被中国上下同心的抗疫精神深深感动,“这场疫情让我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上海海洋大学是我想留下继续工作并愿意在此退休、生活的港湾,是我另一个温暖的家。”
眼下,在办公室里依然只能与学生线上相见的他,还有着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希望下学期能与学生来个大大的拥抱,在明亮的教室里面对面讲授更多精彩课程。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来源:作者:徐瑞哲 张耀尹 张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