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传》:深圳的前世今生
深圳几乎可以是新时代的代名词。
也可以是改 革的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也可以说,一部深圳史,就是一部成长史。
沐浴欧风美雨的康有为曾有诗,“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17世纪初叶辽阔的北美大陆只有几处零散的居民点和稀疏的人口,但开拓新大陆的生活现实逐步把三大人种的居民联系起来,并使他们的文化发生接触、冲突乃至融合。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民族文化。
只有40多年历史的深圳也是这样。深圳曾经是文化边缘之地,但改 革开 放催生的新的观念和文化首先在这里找到了立足点和生长的机会,并形成了自身的文化风格。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 革开 放而兴。在改 革开 放进程中,各种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这里相互碰撞、充分交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也生成了中华文化的新经验,孕育了中 华文明的新可能。
纪念经 济特 区,纪念改 革开 放,需要一部这样有情有义有识见的作品。
当然,《深圳传》也以较多的篇幅讲述了深圳文化,手法还是一以贯之的:力求发掘深圳文化繁荣背后的硬道理。譬如,深圳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大家乐”?“大家乐”文化为什么会在深圳兴盛?大芬油画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商业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作品的论述也力求均衡,既阐述官方主张,也发出民间声音。追求合理性,但不回避不同观点,这样的学问态度贯穿全书。
深圳扁平型的社会族群结构正好照应了扁平型的信息互联互通时代,深圳人文赖以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技术基础正是互联互通技术。这样的技术平台,可以激发无穷的创意和灵感,可以集成无数的思想与见解,可以遴选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足以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的意见和意见领 袖。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自是学问之一种;书院、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又是一种;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影、电视,是又一种;BBS论坛、博客、短信、微信、电子邮件,也是一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深派学问不必泥古,不必食古,不必太自惭于古北京的翰墨,不必太沉溺于旧上海的音影,而应将互联网时代的便利用足、用好,方便学者,方便问者,方便用者。
该书采取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讲述深圳故事,互联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很突出:纵横捭阖,通俗易懂,符合普通人的阅读习惯。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不符合正规史传的学术标准,难免顾此失彼,以偏概全。40年的深圳故事如恒河之沙,若想淘出全部真金也不可能,而且这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
19世纪中 叶。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派的“师 夷长技以自强”,从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00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奋斗,进行了各种学习西方的尝试,付出了极其沉重的历史代价,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成立以前始终没有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现代化的愿景离中 华大地总是那么遥远。
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世界难题。
近200年来,尽管亚非 拉国家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从学习欧美到争取民 族独 立,从推翻专 制 帝国到民 主革 命浪潮,从落后的农业文 明到发展工业新经济,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第二次世 界大 战结束以来,那些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特别是拥有农业文明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跨进现代化发达国家的门槛。
深圳经济特区首先对传统的计划体制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改革创新:一是培育与建立现代要素市场体系,使深圳成为中国内地要素市场相对齐备和最为活跃的城市;二是学习香港 特 别行 政区、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的经验,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 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了较好的法 治化市 场环境,优良的市场营商环境是这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深圳市民创业比例全国第一,深圳成为中 国现 代企业的摇篮,深圳优秀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回顾深圳40年的发展,经济特 区并不只有表面的高歌猛进和一路鲜花。从建立 特区的第一天起,深圳就背负各种质疑和批评,引起过不少的争议。一直以来,深 圳始终是一座压力巨大、危机感和自省意识很强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有人不解蛇口模式,质疑蛇口何时能够回到社 会主 义。
应该说,任何改 革和创新的过程都会有其失序或者失败的一面,因此,引发争议是理所当然的,受到质疑和批评也是无法回避的。成功的改 革和创新一定不能缺少一大批理性的观察者和独立的思考者的声音。来自外部的批评和内部的自省恰恰是改 革成功不可或缺的清醒剂和推动力。今天,我们庆祝深圳经济特 区创立40周年,在高歌成就的同时,应该特别感谢那些敢于得罪人的“恶人们”,他们忘却个人得失,大胆直言,使我们的改 革得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保持清醒、保持理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深圳的前世今生我们有必要好好回顾,好像吸取经验教训。 本身恰是回顾深圳的一本的好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