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 星期日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

12时30分,斯泰迪海军上将命令两艘战列巡洋舰以28节的航速向敌人逼近, “卡纳封”号、“肯特”号、“康沃尔”号紧随其后,在距离对手15700米的地 方开始对最后一艘德舰进行炮击。这时候,冯·施佩认识到已经无法摆脱英国人 的追击,于是命令两艘装甲巡洋舰调转舰身进行还击,由“沙恩霍斯特”号对付 “常胜”号,“格奈森瑙”号对付“不屈”号。与此同时,另外3艘德国轻巡洋舰则脱离战斗序列向中立国港口四散奔逃,英军巡洋舰“肯特”号、“康沃尔” 号和“格拉斯哥”号在后面穷追不舍,“卡纳封”号巡洋舰紧随其后以便提供必 要的支援。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

在对付冯·施佩的战斗中,斯泰迪采用了与冯·施佩此前对付克拉多克海军 中将所采用的同样战术——利用优势速度和火力来获取最大限度的胜利。16时17 分,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追击战之后,伤痕累累的“沙恩霍斯特”号从舰尾开始 下沉。紧接着,两艘英国战舰又集中全部火力对付“格奈森瑙”号,在英舰的猛 烈炮击下,“格奈森瑙”号几乎变成一堆熊熊燃烧的残骸,但它仍在英勇战斗, 一直坚持到18时最终沉没为止。在“格奈森瑙”号的800多名舰员中,大约200人 获救,相反,“沙恩霍斯特”号的860名舰员全部葬身大海。

与此同时,其他几艘英国战列巡洋舰也追上了那些企图逃逸的德国轻巡洋 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莱比锡”号被“格拉斯哥”号和“康沃尔”号击沉。 “纽伦堡”号经过长达5小时的追击战之后,也被“肯特”号所击沉。英舰“肯 特”号是“纽伦堡”号此前所击沉的“蒙默思”号的姊妹舰,当初,在“蒙默 思”号沉没时,“纽伦堡”号竟然坐视那些幸存者活活淹死而不施救。因此,在 艾伦舰长的激励下,“肯特”号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对付“蒙默思”号,复仇心切 的轮机兵和司炉兵为了加快追击速度,甚至将舰上所有能燃烧的物品都作为燃料 填进火炉。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

在这种努力下,“肯特”号有一阵子的航速甚至比它最辉煌时期还要 快上1~2节,最终将敌人追进自己的火炮射程之内。 在冯·施佩的太平洋分舰队中,只有“德累斯顿”号轻巡洋舰侥幸逃脱, 但它的末日也为期不远了。

1915年3月14日,在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附近,英 舰“肯特”号和“格拉斯哥”号追上了“德累斯顿”号,在舰船严重受伤的情况 下,“德累斯顿”号舰员被迫将其自行凿沉。 通过福克兰群岛海战,英国人报了一箭之仇,德国人蒙受了惨重损失,双方 在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力量平衡发生扭转。即便如此,德国人继续袭扰英国及其 盟国的海上运输线,太平洋依旧是德国商船袭击舰的欢快的狩猎场。

第二年,在新加坡,大英帝国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暴露出来。当时,印度士兵发生哗变,原因是他们听说自己要被派去与土耳其军队作战, 而土耳其人是他们的宗教兄弟。在哗变期间,印度士兵杀死了几名英国军官 和文职人员。最后,大英帝国从马来亚最南端的柔佛和缅甸火速调集军队进行弹 压。事实上,穆斯林和其他教派之间的尖锐分歧在大多数的殖民地都普遍存在, 只不过在印度表现得尤为严重。此外,即便是在诸如马来亚和尼日利亚这样遥远 的地方,宗教矛盾同样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

19世纪最后20年,大英帝国无疑独享了全球公海霸权。但是,随着新技术和 新发明的不断涌现,英国皇家海军的某艘战舰往往尚未下水便已经严重过时。造 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英国推行的所谓“双重力量标准”的海军政策,即确 保在任何情况下,皇家海军战舰数量要与任意两支未来战争中可能的海军对手的 总和保持均等,而且最好能在此基础上再稍高一筹,即多出10%。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

在这种政策的 驱使下,皇家海军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建造新的战舰,根本来不及采用最新的 科技成果。 不过,“双重力量标准”这种理论虽然听起来悦耳动听,实施起来却非常艰 难,建造数量众多的“大舰巨炮”的无畏舰,几乎耗尽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造船能 力和经费预算,即使到了战争结束,如何维持和部署这样一支庞大舰队,仍然令 英国政府头疼万分。

在此情况下,有人提出应该建立一支大英帝国综合海军,以英国皇家海军为 基础,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乃至印度的舰艇扩充进来,这支海军 毫无疑问将接受英国皇家海军控制,却由各个殖民地、自治领共同承担人力、舰 船以及所需的经费开支。 早在1918年8月15日,英国政府的这一方案就遭到各个自治领当局的断然拒 绝,其中,最强烈的反对来自加拿大和南非。但是,即便是一向温驯听话的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也都明确表达了希望保留各自的舰队以及对于财政和防务上的独立控制程度。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

1889年,英国对“双重力量标准”政策进行了修改,颁布了新的《海军防 御法案》,要求皇家海军必须具备与世界第2位和第3位海军力量一决高低的能 力。随着这项法案的出台,英国又开始了新一阶段的造船计划,首当其冲的便是 “皇家君主”级战列舰,除了“皇家君主”号自身以外,该级战列舰还包括另外 7艘,它们分别是“印度皇帝”号、“拉米伊”号、“反击”号、“决心”号、 “复仇”号、“皇家橡树”号和“胡德”号。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22年2月6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正式签 署,英国皇家海军被获准拥有的主力舰数量遭到削减。与之相反,美国海军则获 得了与英国皇家海军同等的发展规模,朝着走向未来世界领先海军又迈出一步。 美英两国海军的舰船吨位均限制在525000吨,包括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其他国 家的吨位则相对较小,战败国德国只能建设一支海岸防御力量。

上一篇新闻

昔日全球海上霸主,却最终因造舰无数而耗空国力,终将被踢下宝座

下一篇新闻

全世界深恶痛绝的偷猎者,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