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内文,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一)
1941年12月7日凌晨,美国海军某一艘驱逐舰探测到一艘潜艇,随即对其发起一次成功的深水炸弹攻击,并迅速将此事上报给驻夏威夷瓦胡岛港口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在更为遥远的西部,就在当地时间凌晨1时15分,日本海军战舰开始轰炸靠近暹罗(今泰国)边界附近的马来亚海岸,为日本陆军的登陆行动铺平道路。就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到了太平洋。
早在十天前的11月27日,就在日本要求美国承认其在亚洲的地位遭到拒绝后的第二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尔德·斯塔克海军上将发电报给美国海军亚洲舰队司令托马斯·哈尔特海军上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哈斯邦德·金米尔海军上将:“你们可以将这封信视作一个战争预警。为了争取太平洋地区的稳定,我们与日本人进行的谈判如今已经停滞,日本人未来几天很可能发起攻击……请做好必要防范……。”此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在海上活动,正朝着珍珠港进发,他们甚至早在美日双方谈判破裂前就已经出航了。
其实,早在11月24日,斯塔克就已向他的舰队指挥官们发出了外交形势日趋恶化的警告,他甚至提醒哈尔特和金米尔,日本人有可能发起一场突然袭击,但袭击的目标和方式尚不确定。
在斯塔克看来,日本人的攻击目标不是关岛就是菲律宾。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料到,日本人竟然会对珍珠港发起袭击。11月27日,斯塔克再次认为,菲律宾、暹罗或者婆罗洲,最有可能成为日本人的攻击目标。在夏威夷,金米尔坚信,“日本人的舰队绝对不可能进入我们的地盘!”
然而,随着日本海军航母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起袭击,欧洲战争随即扩大成为世界战争,所有上述看法最终被证明是极其错误的。美国被迫对日本宣战,德国随即对美国宣战。
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正值盟军士气普遍低落、战争前景暗淡的时刻。此时的“盟国”只有英国及其所属的自治领、殖民地以及那些在1940年春季被德国闪电攻势所征服国家的自由力量,他们撤退到英国境内继续抵抗。在北非,英军地面部队和空中力量仍在浴血奋战,誓死保卫苏伊士运河。就在此时,关乎盟军地中海交通线生死存亡的马耳他岛也几乎沦为一座孤城。
在海上,大西洋海战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1942年,丧命于德国U型潜艇之手的英国商船吨位大幅增加。除了在1939年年底击沉德国海军“施佩伯爵”号战列舰、1940年11月突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港、1941年5月击沉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等微不足道的胜利外,盟军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在英国皇家海军方面,自从战争初期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在奥克尼郡斯卡帕湾锚地被德军击沉以后,又相继损失了航空母舰“勇敢”号、“光荣”号以及更新型的“皇家方舟”号。如果说德国人向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低地国家和法国的闪电推进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的话,那么日本人的进攻速度和规模则称得上无与伦比。在短短几个月内,日本军队占领了向西到达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大片土地,最远距日本本岛3000英里,并在缅甸和新几内亚等地与盟国交战。
正当美国人尚未从突遭日本人偷袭的阵痛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大英帝国又相继丢失了马来亚和新加坡,成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一系列沉重打击之一。1942年年初,在日本人的迅猛攻势面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处境日益危急,它们与宗主国英国乃至美国之间的纽带随时有可能被切断。
战争爆发之前,大英帝国曾经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诺,一旦他们遭受到日本人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将派出一支“强大的舰队”前去保护他们。然而,当这种威胁真正变成严峻现实的时候,皇家海军却无法兑现承诺,在缺乏有效的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英军战舰无法派到那么遥远的地方。之所以要着重介绍同盟国与日本人之间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因为它主要是一场海战,正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日本人才得以对珍珠港发起毁灭性的军事偷袭,而后向西、向南快速推进;同样,正是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盟国才能够有效遏制住日本人的迅猛攻势,进而发起强力反攻,直至将战争推往日本本土。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军以压倒性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交战双方的攻守态势,终结了日本人企图吞并全世界的狼子野心。接下来上演的莱特湾海战,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交战,美国人通过此役重新返回菲律宾。
在此,我们将再现远东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场景,研究了促使日本人走向战争的决策过程,分析了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包括“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在内的主力舰的重大损失后,英国皇家海军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然而,经过短短一两年的时间,英国皇家海军就得以东山再起,向远东地区派出了其历史上一支力量最强大、编组最合理的舰队,他们在攻击日本石油设施、阻击本土日军增援硫黄岛和冲绳的战斗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还见证了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成长历史——如何从一支负责支援皇家海军在南半球作战的小型兵力,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力量均衡、指挥独立的积极参与和影响地区事务的大型舰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