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LSE(伦敦经济学院)

在伊林语言学校学习了一年后,我们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苏格兰的纽卡斯尔大学学习,一部分去伦敦经济学院深造,我被分到伦敦经济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伦敦经济学院,西方人一般都称它LSE,是一所世界名校,在中国早就有名,因为费孝通这位大名人当年就在这所学院就读,以《江村经济》一篇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名满中华。学院创立于1895年,截止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员之中有18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犹以经济学奖居多。在2013至2017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LSE在社会科学及管理学领域连续五年荣登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大文豪萧伯纳、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克林顿的情人莱温斯基等等都曾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学院名满天下,却只是伦敦市中心的一块弹丸之地。没有围墙,只有三四栋楼,一栋最大的楼几乎全部是图书馆。学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六七十岁的老教授都到课堂讲大课,在小班带学生讨论。一位老教授不良于行,拄着拐杖,仍然到教室讲大课。不少教授讲课,就带一杯水,或者一小杯咖啡,没有课本,没有教材,一进教室,对着学生,像背书似的,口若悬河地一直讲到课堂结束。这些教授住的都很远,一般都在伦敦郊区,每天劳碌奔波,不辞辛苦。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每天乘两个小时的火车来校上课。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不少女学生喜欢在教室里抽烟,两个手指夹着一支烟向老师提问。学校有一个大书店,里面摆着许多这所学院的大教授的大作。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大楼,是学院弹丸之地上最大的一栋楼,据说藏书达400万册。图书馆阅览室都是一小间一小间隔开的,四壁全是书架,全是开架的,无人管理,没有借书证这一说,每一间阅览室里的开架书籍都是相同或相关内容的,进屋就可自行拿取阅读,这的确为研究和查阅图书节省了大量时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一个美国留学生对我说,他在LSE待了快三年了,几乎很少上课,整天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研究,跟当年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阅览室研究资料撰写《资本论》差不多。每次上大课,教授们在课堂结束时都要列出一串长长的书单,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撰写论文(paper),在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内完成。一个英国学生告诉我,他看书必须一目十行,要不完不成看书的任务,完不成论文作业。学生们都像现在的时髦说法,亚历山大。LSE图书馆24小时昼夜开放,满足挑灯夜战的学生的需求。我曾经看过一篇哈佛大学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文章,说的是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是彻夜灯火通明,学生通宵在图书馆里看书、查资料、写论文,要不完不成学分。名校的学生,课业含金量更高,是要更加用功,多耗心血方能完成。

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LSE的自由学术气氛。上大课一般在大型阶梯教室,谁都可以参加,也可以中途退场,不过,看到有学生中途退场,正在讲课的老师会突然停下来,撇撇嘴,以示不屑。小型课堂讨论也可自由参加。最自由的是与自己的导师(tutor)私相授受,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地讨论问题,这个对学生的帮助最大。我的北外老师许国璋当年是在牛津大学留学的,他在我赴伦敦留学前,在北京西单镇江饭庄请我吃饭,席间告诉我要特别珍惜与导师的私下讨论。导师一般在这时候当面讲评布置我撰写的论文,指出论文的优缺点,学生获益最为良多。LSE本就是由带有社会主义思潮的费边学社倡议创立的,我的导师斯特恩(Stern)就是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他第一次布置我写的是一篇中国问题的论文,我用英文写好了,交他看了,他没怎么改动,我至今仍然记得,在我这篇论文的最后,他批了一句:“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不知是怕伤我的自尊心,还是有意地鼓励我。我的导师后来到中国旅游,还特地写信给我,可惜我未能与他再次谋面,要是在现在,不成问题的。

我是公派留学生,无论伊林,还是LSE,都是国家出钱。自费的留学生费用不菲。我就读的时候,学院还发生过学生占领学院大礼堂和部分教学楼、抗议学费过高或其他不如意之事而罢课示威的事件,长达半个月,几乎每天中午都在大礼堂辩论,闹哄哄的不成体统。在学院布告栏里看到过学院院长达伦多夫的公告,规劝罢课学生善自珍重,停止罢课,但不见成效。一天深夜里,800名伦敦警察冲到学院,把占领示威的学生驱离,罢课事件方才平息,学院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没有见到警察,是从第二天的报纸上才看到这个消息。

学院只有很少的学生公寓可供学生寄宿,多半学生得自己在伦敦各处租房住。我们中国留学生集体住在使馆文化处管辖的留学生宿舍楼里,早餐晚餐都在宿舍楼里就餐,乘地铁去学院上课。不少英美学生思想解放,为了省钱,一男一女在外面合租,露水夫妻,其乐融融,毕业后各自东西。有的假夫妻还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安乐窝里做客。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的一个阅览室里看书,一对西方学生情侣也坐在那里,大概是刚刚热恋上的,主要不是在看书,而是在不停地接吻拥抱,互相深情地凝望着,旁若无人。

LSE位于伦敦市中心,不远处就是伦敦塔桥、大英博物馆、皇室法庭、英国广播公司和伦敦四大法律学院,距离学院不到一英里就是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传媒中心所在地,这些机构是学院“真正”的研究对象,他们都让学院承担高端研究课题。学院处于伦敦这个全球金融中心的心脏部位,直接感受到全球金融经济脉搏的跳动,教学和科研也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领域,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拥有多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也最多,为该学院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在全球享负盛名。学院隔三差五邀请世界学术名流到大礼堂或大阶梯教室举行学术讲座,我们经常聆听,大受教益。

上一篇新闻

山村来了投资商(民间故事)

下一篇新闻

“破窗效应”对管理的启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