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01 有儿初长成

福州城有个道光年间的秀才,名叫萨怡臣,有儿萨镇冰,他虽是当时城内的名门萨氏家族的成员,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家依然贫困,以塾师为业,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好在萨氏家族比较团结,大家能互相救济、帮衬。

萨怡臣把幼子萨镇冰,寄养在族兄萨觉民家;萨觉民是名医,经济较好,对小萨镇冰很是关照、疼爱,让他进入家塾读书习经。小萨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颇有见地。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清代的私塾

1866年,洋务大臣左宗棠和沈葆桢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建船政和船政学堂,前者是造船,后者学习,专门招收11-16岁间的男童,习造船和驾驶,从此开启了长达50年的船政辉煌,马尾成了我国近代造船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1868年,船政学堂增设轮管学堂,专门培养轮船管理、驾驶等高级人才;官办船政学堂不仅包食宿,每月还发放4两银子供家用,这对穷苦家庭很有吸引力。

1869年,萨怡臣眼看着儿子萨镇冰11岁了,加之家境窘迫,有心将儿子送入船政学堂。

10周岁娃毕竟太小了,一般是不招收的,除非特别优秀者。好在当塾师的萨怡臣认识沈葆桢,得以破例参加入学考试。

别看人家年纪小,志向还挺高,年幼的萨镇冰以《男儿何不带吴钩》一文,技惊四座,船政大臣沈葆桢看了,频频点头,直呼萨家有此儿,快哉!快哉!

“男儿何不带吴钩”是唐朝天才、短命诗人李贺的大作,全诗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哪)个书生万户侯?

小萨镇冰以此诗入题作文,其立志报国的想法跃然纸上,在当时内忧外患而多事的晚清,更显难得可贵,怪不得沈葆桢会看好他。

于是,萨镇冰得入船政轮管学堂二期, 学习天文、驾驶、航运、管理等各种知识,他是船政学堂历史上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成了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等人的小师弟。

萨镇冰在船政学堂学了3年理论、文化、实操课,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72年起,萨镇冰到“扬武”练船、“海东云”等舰实训、任职,曾巡航台湾、新加坡、小吕宋等地,其技艺扎实、理论深厚,表现优异,毕业成绩名列同期学生第一名。

1876年冬,作为优秀者,18岁的萨镇冰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人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

临行前,萨怡臣题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相送,希望儿子能有一番作为。

日不落帝国强大的海军、先进的工业设施、完善的法律和社会制度,让这群从遥远的东方前来取经的学子感到震撼。

在为时四年的留学生涯里,萨镇冰和同学一起,深知落后就要挨打,他们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刻苦钻研海军各项技术,迅速提升理论、实操水平;他们首先入学院系统学习行船理法,随后跟随英国军舰巡游大洋,实操所学。这批留学生的成绩得到李鸿章、沈葆桢等人的高度评价。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02 健儿初啼

1880年4月,萨镇冰等人期满回国,分赴各自岗位。萨镇冰分配到南洋水师任驱逐舰“澄庆”炮船大副。

“澄庆号”之前的管带是个满人,对水师、海事一窍不通,只拿薪水不管事;萨镇冰接替此人职务后,严抓训练、管理,用了不到两个月,便让 “澄庆号”面目一新,成了南洋水师的主力舰之一,萨镇冰也因此得到了李鸿章的垂青。

时值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他特意把专业人才萨镇冰、严复挖去任总教习。

尽管做了老师,萨镇冰却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的宿舍内,始终用的是一张特制的窄小木床,为的是模仿军舰上的生活环境,提醒自己枕戈待旦;对待学员们,萨镇冰也是极其负责,无论春夏秋冬,他都会带着学员们抓紧练习挖筑炮台,准备随时打仗。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水师学堂

萨镇冰勤勉尽责,为北洋水师学堂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张伯苓、黎元洪、谢葆璋等一批日后影响历史的人物皆出自于此,这也奠定了他日后成为海军统帅的基础。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在马尾船政学堂前的江面爆发,短短几十分钟内,福建水师的惨败;作为福州人、船政的学生,萨镇冰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和羞辱,他在教习的岗位上再也呆不下去,多次请求上前线。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两年后,萨镇冰终如愿以偿,先是调到“威远”舰任管带,后又调任“威远号”、 “康济”号练船管带;1888年晋为参将, 1889年署精练左营游击。

不过,萨镇冰的工作侧重点始终是培训、带队海军官兵,也算是发挥他的特长。

1894年7月,日本海军突然对北洋水师发动进攻,中日甲午海战爆发。黄海海战中,当时有着亚洲最强海上舰队之称的北洋水师,居然被规模小于自己的日本海军打得落花流水。丁汝昌带出去的12艘主力战舰,近半数被击沉,阵亡达800余人。其中就包括萨镇冰的昔日好友“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人。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甲午海战剧照

萨镇冰当时是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康济”号练船管带,被要求在后方提供后勤支援;眼看好友们的壮烈牺牲,萨镇冰痛惜不已,未能和战友们并肩参加这次悲壮的海战成了他一生的最大的遗憾和愧疚。

03 海战

日本看到大清的孱弱,就想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躲在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剩余力量,这次,萨镇冰要直接对敌了,为死去的同胞们报仇。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面最前端,是北洋水师的大后方。港口南北两岸互成弧形,均设有炮台,威海湾内,有一座号称"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的刘公岛。岛上有一座建于1887年的北洋海军提督署,又称“水师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距离刘公岛正南2海里,有一座不太显眼、面积仅14亩的小岛,远远望去,好似衣裳漂浮海中,故称为“衣岛”,也叫日岛。

日岛炮台基本呈圆形,高出海平面约14米,整体筑有炮位、掩体、火药库、护坡墙等。炮位有两个大地阱,设置英国阿姆斯特朗厂制造的200毫米口径地阱炮2门,还有口径120毫米平射炮2门,口径65毫米平射炮4门,由此成为较为重要的一座海上堡垒,可与刘公岛6座炮台共同构成威海港最前沿的一道屏障,易守难攻。如果这几座炮台被毁,北洋舰队将失去最后的阵地依托,由此可见其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威海卫,红星处即日岛

然而,狡猾的日军知道难以从海上快速突破威海卫防守阵地,于是将主力集中在荣成龙须岛登陆,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进行包抄。

1895年1月30日,日军仅半天就轻松占领了威海卫南岸炮台,使得刘公岛、日岛及港内的北洋舰队陷入半包围圈,情势危急。

海军提督丁汝昌为加强日岛防御力量,特令“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临危受命,率领30名水兵到日岛镇守,岛上仅一处炮台,要防御日本海军进攻,捉襟见肘。

正值寒冬腊月,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萨镇冰与众水兵不畏艰辛,日以继夜修筑工事,加紧备战。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之操劳过度,萨镇冰不慎罹病。

爱夫心切萨夫人陈氏闻讯,担心丈夫安危,便匆匆赶来探视,正当陈氏乘隙搭小来到萨镇冰的旗舰旁准备登舰时,萨镇冰却喝令兵丁搬开船梯,不准夫人登舰。

手下人极力劝他说:“夫人千里而来,请许其登船一晤。

萨镇冰让随行官转告陈氏:“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

陈氏纵有万般不舍,也只得垂泪而归。没办法啊,谁让她是萨镇兵的夫人呢!

2月3日,威海卫陆地悉数被日军占领,本着摧毁北洋水师有生力量的目的,日军将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及守军团团围住,发起了总攻。

顺便插一句,2月5日,谢葆璋(冰心爸爸)所在的"来远"舰在威海港内被日本鱼雷艇偷袭击沉,谢葆璋凭借着一身好水性,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奋力的游上了刘公岛,捡回一条性命,才有了后来的女儿谢冰心和烟台海校的辉煌。

日军对日岛的攻击日渐猛烈,2月7日,日军以扶桑、筑紫等25艘舰艇轮番向日岛轰击,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南岸各炮台也向日岛猛轰不已;岛上的火药库被日军炸毁,守岛官兵伤亡不小。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日岛炮台

敌我实力悬殊,萨镇冰顶着病痛,沉着冷静,日夜指挥岛上的防御力量对日军进行反击。他激励部下坚守岗位,誓死拼战,刘公岛炮台也频频发炮支援,炮战异常激烈。

当时参战的北洋海军洋官员肯宁咸记录了激战的情形:“萨管带带领了30名水兵来守这炮台,他在这岛被攻时非常奋勇,虽然冒着不绝的炮火,他亲自把守着速射炮。一次,三个水兵守着一门炮,冒着凶猛的轰击,其中有一个因炮弹爆发,颈上、腿上和臂上三处受了伤,可是一等伤处裹好,仍旧坚决回到他的职守,只手助战。”

就连日军的战史资料也感叹道:“此役,敌炮台颇能战。以八门大炮抗击我舰队二十余艘,运转巧妙,猛射我各舰。”

2月8日,激战、苦战8天后,萨镇冰接到命令,撤回刘公岛。日岛保卫战,也成了甲午系列海战中唯一的一场不败仗。

已是孤岛的刘公岛,最后还是没守住,北洋舰队遭受了重创,再也无法逃出生天;丁汝昌在屡次拒绝投降后,于2月11日夜饮药殉国,萨镇冰的船政老同学刘步蟾、林泰曾亦如此。当时,萨镇冰也准备自尽殉国,幸被手下及时劝止,说:"你年龄还小,是中国海军未来的希望,你要给海军留下希望的种子啊。"

三天后,北洋水师投降,五日后,日本舰队完全占领威海卫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2月17日,凄风冷雨中,萨镇冰驾驶着被解除武装的“康济”号军舰,载着丁汝昌、刘步蟾、林泰增杨用霖等甲午殉难者的灵柩,缓缓驶离刘公岛,他当时心中的悲愤、屈辱自是难以言表。

04 家国情怀

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残存下的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萨镇冰也回到福州。

半年后,深爱的妻子撒手人寰,这令还没从战败创伤中恢复过来的萨镇冰,更加难过。那年,他37岁,却是囊空如洗,家计维艰,父母已早先离世,身边就只剩下两个子女,但却无法抚养,无奈之下,萨镇冰只好到官绅家庭当塾师挣钱糊口。

怀着对妻子的愧疚和眷恋,专情的萨镇冰在以后的岁月里,虽身居高官显位,却终生未娶。有好友问他:为何不再续弦?他的回答是:“天下若再有一位女子和我夫人一样的,我就娶!”

那段日子,是年轻的萨镇冰人生中最苦闷、最难熬也最迷茫的时期,苟活下来的他该何去何从呢?海军还有希望吗?前途在哪里?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萨镇冰

半年多后,惜才的两江总督张之洞礼聘他当吴淞炮台总台官,升他为自强军帮统。

1898年,清政府重建海军,分别向英国和德国定购了“海天”、“海圻”等舰,并开复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的革职处分,授为北洋海军水师统领。叶祖珪认为萨镇冰的学识、经验、为人等均远胜于己,遂向朝廷推荐由萨镇冰来任水师统领一职,萨镇冰坚持不受,于是清廷便以“坚忍勤能”的肯定,授予萨镇冰担任北洋海军帮统兼“海圻”号管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签订了卖国丧权的《辛丑条约》,当时议和大臣中有人提出将“海天”、“海圻”等5艘大型军舰出售,撤销一切防务,以表示中国绝无对外备战之意,以此讨好外国人;此提议一经提出,即遭到萨镇冰等的强烈反对,后来在叶祖珪等爱国将领的抗议下被废除。

1902年,叶祖珪调驻天津,不久,以提督衔授温州镇总兵,又升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接替任北洋海军统领,仍兼带“海圻”舰,开始统领全部北洋海军舰艇。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海圻”舰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萨镇冰深深地感觉到了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的差距,特别是专业的海军人才极度欠缺。北洋原有的海军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在八国联军之役中已毁,旅顺、威海的水师学堂也名存实亡。于是,萨镇冰奏请清政府择址重新创办海军学校,大批培养急需的海军人才。

当时,曾作为北洋海军基地的天津、旅顺、青岛、威海等港口均相继被列强瓜分,在剩下的北洋港口中,烟台的条件相对较好,最后萨镇冰把校址选在烟台。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烟台周边的文登、荣成籍的水手在历次海战中勇猛善战,能吃苦不计较,在此建校,可以多招收这一带的年轻子弟入学。

萨镇冰让谢葆璋出任烟台水师练营管带,一边负责培训士兵,一边筹建新学堂,谢葆璋当时不仅是"海圻"号帮带(副舰长),也是他的福建同乡,及他在天津水师学堂时的学生。

海军练营设在东炮台附近,内有余屋,萨镇冰将这些旧营房稍加整修,作为海军学校的校舍,以节省开支。

1903年冬天,附设在海军练营内的烟台海校正式开办,当时称“水师学堂”,,萨镇冰亲自为学校制订了“开办水师学堂章程”。 谢葆璋为首任监督,也就是校长。谢葆璋治校有方、赏罚分明,且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他提出学堂以德育为贵,品必先于学的思想。还有一点,谢葆璋曾因泅水捡回性命,故他对海校的游泳课严格要求简直是无以复加。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

在海军练营,萨镇冰亲力亲为,大部分时间,他都是跟这些学生们一起吃住,他经常乘坐舰只在海上游弋视察,并亲自指导海军官兵练习航海驾驶技术以及演放鱼雷、打炮靶、备战操练等战斗技术。

1905年,萨镇冰升任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担负起重组北洋水师、复兴海军的重任。他对海校的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为适应快出人才的需要,萨镇冰进行了大胆改革,把学制从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只保留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

烟台海校创建不久,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三年后,中国首次派遣海军学生赴日留学,烟台海校入选24人,居各海军学校之首。

萨镇冰趁热打铁,申请扩大海军学校规模,因萨镇冰统领有方再加上海校出来的人才个个出类拔萃,清政府给予批准。

1907年,海军学堂新校落成,正值烟台海校第二届学生毕业,萨镇冰亲自监考,还为学校题写了“才储作楫”四个字,寄托对学校的厚望;后来,这4个字被制成匾额,悬挂在学校的屋梁上。

对于萨镇冰在烟台海校的所作所为,谢葆璋的女儿冰心(曾随父住在海校多年)后来在《记萨镇冰先生》一文中写道:“他实是一个极风趣极洒脱的人,他素有朝气,对青年学员的教育方面主张‘文字贵在自修,不在乎学作八股式的无性灵的文章’;成绩好的学生他常以私物奖赏,甚至连自己房里的藤椅也教人搬了去;练船时常常教学生荡舢板、泅水、打靶,以此为日课,也让学生实际操作,被别人评为”太肯冒险”也不改——作他的朋友和学生,一定是件极享受的事儿。”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烟台海校学员毕业照

1928年,烟台海校并入福州马尾海校;25年间,烟台海校一共18期,毕业学生540名,是近代中国培养海军指挥军官最多的海校,先后走出了李之龙、林遵、邓兆祥、吴振南、朱天森、王仲芳、刘华武等近代中国海军的一批高级人才。今天,在离烟台海军学校旧址不远的东山下,一所以培养海军航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全国性重点军事综合大学——海军航空大学再次崛起,以新时代的雄伟姿态阔步走向美好明天。

05 挑女婿

在烟台海校,有一件事迄今还被传为美谈,那就是萨镇冰不拘一格选女婿。

一次,萨镇冰在带队出海训练时,过于劳累,坐在船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醒来后,发现身上盖着毛毯,原来是一个叫陈兆汉的小兵,见他睡得正香,怕他着凉,又不敢惊动,特意拿了一条席毛毯给轻轻盖上。

萨镇冰知道此事后,便留意起这个小兵。

陈兆汉是福州一普通农家子弟,没啥文化,但勤劳朴实好学,家贫的他,为了改善经济状况,早早就加入了海军。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萨镇冰发现这个小老乡心地善良,做事细心,乐于助人,且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还有,考虑到自己军武在身,过的是刀头舔血的不安稳日子,得为已失母爱的女儿考虑下终身大事了。

一天,萨镇冰把陈兆汉叫到跟前,说:依弟,你人不错,当海军多年了,也应该考虑婚姻大事,我想把女儿淑端的终身托付给你,你可愿意?

陈兆汉一听,吓愣住了,好大一会儿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被自己的偶像上司看中,这是修的哪门子福啊,焉有不答应之理。

这边厢,女儿萨淑端知道父亲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为其找了个未婚夫,不乐意了,怪父亲胡闹,这连面都没见过,岂能说嫁就嫁。

萨镇冰告诉女儿:要相信父亲的判断,那些宦门子弟多纨袴不肖,反而是那些出身寒微的善良子弟,才有可能对爱人终生不渝。陈兆汉这小伙子聪明、机灵、可靠,定有前途。

两个年轻人接触了几回,颇有好感。

萨镇冰把陈兆汉收为亲兵,带在身边培养。后来,资助他去上海圣约翰学校读书。陈兆汉没让萨镇冰失望,他学业有成,一毕业就进入上海海关工作,正式迎娶了萨家闺秀;没有几年陈兆汉又升任江海关帮办,大力打击走私,杜绝营私舞弊,做出了不少成绩。

陈兆汉为人正直,多次拒绝洋人的重金收买,和萨淑端结婚后,俩人恩爱美满、家庭幸福,萨镇冰甚是满意。他们生育了两子两女,经济上一度比较紧张,萨镇冰每次去看女儿,都会偷偷塞给女儿一些钱,让几个外孙和外孙女能买点好吃的。

说完陈兆汉,顺带提一下陈绍宽。

陈绍宽是陈兆汉的侄儿,父亲也是一名海军,打小聪明伶俐,眉清目秀,常常跟随叔叔到军舰上玩耍,萨镇冰见了,很喜欢并看好这个孩子,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当海军,报效国家。陈绍宽也很厉害,他考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后来先后担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海军一级上将,解放后,还出任过福建省副省长,为近代中国海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近代航母第一人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海军上将陈绍宽

06 掌门人

1908年,萨镇冰奏陈清政府今后每年派舰访问华侨较集中的南洋各地抚慰侨胞。清政府采纳萨镇冰建议,由他率“海圻”、“海容”二舰前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地抚慰侨胞,南洋各地侨胞甚多,闽籍华侨尤为集中,这是近代中国政府要员宣抚华侨的始端,萨镇冰的美誉也在华侨中广为传颂,这为他后来多次到南洋募捐成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09年,萨镇冰被委为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成为清政府海军的掌门人。

他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撤消了互不统属的南北两洋水师建制,把其合并为统一的海军;又按舰的大小、性能、吨位,把海军分成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分担保卫海防和河防的任务。还参照欧美海军制度,制定海军官制,统一海军服装,这是我国第一次用比较科学的方式组建和管理海军,大大提高了海军在国家军队中的地位。

为了保存海军实力,萨镇冰还订立了一个特殊的信条:海军是国家的海军,职责是保卫海疆,不参与陆上军阀间的混战。正是由于萨镇冰的这个信条,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和几次的海军分裂,都没有造成海军大规模火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这支羸弱的海军始终存在。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左2为萨镇冰

1909年8、 9月间,萨镇冰和载洵等要人巡视全国沿海(及长江)各省的海防情况,并考察了各地的海军学堂、舰船情况。随后又到欧洲考察、购买军舰各式。1910年又考察美、日本海军,订购船舰。

其中向日本订购炮舰2艘,有一艘叫永丰舰,即后来的一带名舰“中山舰”;巧的是这一年,萨镇冰的孙侄儿萨师俊考入了叔公创办的烟台海校,后来成为中山舰舰长,在1938年的抗日武汉保卫战中,舰沉人亡,成一代英烈。具体故事详见前几期的《300位著名抗日英烈中,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彪悍人生,惊天动地》。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孙中山与永丰舰官兵合影

大清海军的重振似乎有了希望,但萨镇冰在任上及考察西方海军的过程中,他清楚地发现,清帝国和国外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而那时的好多大清官员竟依然以贪污腐败为能,以奉承拍马为做官要诀,根本不管不顾国家的安危、前途。

身居高位的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中写道:“(政府)旧染已深,时多牵肘,仍属徒有其义。”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但又无可奈何。

萨镇冰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

07 难得糊涂

1911年10月10日,揭开辛亥革命序幕的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迅速占领武昌,并一鼓作气攻占了武汉三镇。清廷大惊失色,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并电令当时在上海坐镇的萨镇冰急率海军主力舰只西进,配合清军反攻,以便快速扑灭起义烈焰。同时,下诏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萨镇冰率军舰驻泊在刘家庙及武汉、九江之间,萨严令各舰不得擅自行动,不准任何船只靠近军舰,舰上官兵不许离舰登岸,除公务外也不许相互往来。

10月17日,萨镇冰在“楚有号”军舰望台上,用望远镜观查起义民军与清军在汉口铁路线附近的交战。只见:面对兵力众多、武器优良的北军,起义民军奋勇争先,拼死抵抗,就连当地民众也手持劳动工具助战。

目睹此景 ,加之全国多地纷纷反正响应起义,萨镇冰感慨良多,对身旁的“楚有”舰舰长朱声冈道:“吾辈自服务军界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壮烈场面,足见清廷失去民心久矣!”

言为心声,浸淫官场多年的萨镇冰心里很清楚,大清已病入膏肓,离垮台不远亦。但作为食君俸禄的臣子,面对百姓的反抗,又能怎样呢?

他既不愿为清廷殉葬,也不愿公然易帜加入革命。其实,萨镇冰早已得知海军中有革命党渗透进来,图谋举事,但他并没下令盘查清剿。

这次,到武汉参战,他不忍同胞相杀,刚好清廷有令:海军于炮击时,竭力使法,以免毁及租界,惹怒友邦。于是,海军有了借口,在迫不得已助战时,做做姿态,发炮虽多,但不是射向天空,就是落于水面,尽量避免伤及起义民军与无辜百姓。

随着清军支援部队的陆续到来,武昌起义队伍面临险境,海军的最后态度极为关键。

被强推出的革命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心急如焚,黎元洪早年毕业天津水师学堂,又曾在威海北洋舰队当过兵,与萨镇冰有师生、上下属之谊。他情真意切地致函老师萨镇冰,让他审时度势,拥护共和。

同时,黎元洪也给各舰管带写信,信中写道:“汉族存亡之机,在诸船主一臂之助。孰无心肝,孰无血诚,孰非炎黄子孙,岂肯甘为(满族)奴隶,残害同胞?请勿犹豫。”

信件先后通过海军起义军官朱孝先,瑞典籍红十字会人员柯斯递送。

萨镇冰对黎元洪回信说:“彼此心照,各尽其职。”

黎元洪收到信后又紧急再致书萨镇冰:“吾师抱救国之卓见,熟察现势,必知专制政体之必亡。

当袁世凯遥控的冯国璋(冯国璋当时为清朝第1军总统,即军长)下令舰队炮击武昌时,官兵们都把炮弹打到江堤边、稻田里,在配合陆军攻击汉阳时,萨镇冰也仅派出“海容”舰及几条舢板和汽艇应付。

海军的消极厌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陆军的作战。当时,英国驻汉口领事朱尔典在给英国外交部的电文中就明白写道:“水师提督萨镇冰所统之舰队,自始至今对于清军行为殊淡漠。”

10月31日,清军见民军节节抵抗,难于长驱直入,冯国璋竟下令纵火烧房,使汉口、汉阳民军无存身之处。清军用大火把民军逼出汉口,这令萨镇冰感到十分厌恶,广大海军官兵也义愤填膺,意图反戈。

11月1日,萨镇冰邀集各舰管带开会,托辞自己有病,必须赴上海就医。他对各舰军官说:“本人侧身海军垂30年,屡历战争,从未一获胜利。现在同室相残,即胜亦不足以为荣,长此迁延,既无以对朝廷,更不便附和民军,今以舰队付君等,愿君等好自为之。”

1911年11月1日晚,萨镇冰与下级告别,其乘坐的“江贞”号军舰发出信号灯:“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 他弃舰改乘英国太古公司商船前往上海。

萨镇冰以离舰出走的方式向部下暗示对起义的默许,在他看来,这样的举动既没有直接背叛对自己有恩的朝廷,又没有阻止历史潮流的方向。

下属当然明白长官的意思,萨镇冰走后,长江中的全部舰艇都转向革命军一边;11月2日,由参谋副官汤芗铭等以他的名义命令军舰退向九江,于途中反正,参加革命,这批军舰后又返回助战义军,为后来共和的建立出力不少。

萨镇冰在重要关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革命,但他还是为海军起义提供了方便之门,如果他当时铁杆保大清,也许历史就得改写了。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黎元洪

08 风云起

1912年3月,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上书,称萨镇冰“托言不忍自残同种……暗中保全武昌,维持革命”;袁世凯授予萨镇冰海军上将军衔,任命其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

随后不久,袁世凯任命萨镇冰为上海吴淞商船学校总教习,当时舆论哗然;认为海军大臣不该如此屈尊,只当个校长,这当然是袁世凯对这位不听自己命令的海军元勋的一种报复。

但萨镇冰并不计较这些名利得失,认为这是一项有利国利民的工作,加之,办学校搞教育是他老本行,欣然接受任命。

擅长驾驶又是航海专家萨镇冰,亲自编排教材,参与任教,并写下“若无后悔须勤奋,各有前途莫羡人”勉词,鼓励学生要勤学苦练,为国争光。萨镇冰还积极与海军部商定,拔借保民军舰一艘修理后作为学生的实习船用,委任英籍教员任肯为船长,率领学生上船实习。

这一年,官场不顺的萨镇冰迎来了好事,儿子萨福筠结婚了。

萨福筠出生于1886年,因为母亲去世的早,从小就很自律独立,稍长后,便被萨镇冰送到美国学习,学的是土木工程、铁路建设。1910年9月,他随在美国考察的詹天佑博士一同回国,参加京张铁路的后期建设,业务能力钱,好评如潮。两年后,萨福筠和项子玉结婚,顺道到上海拜见父亲大人。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得知儿子协同媳妇要来,萨镇冰让商船学校食堂准备一桌酒席,说自己要请客。主管后勤的人问他想请谁,萨镇冰笑而不答。

到了晚饭时,萨镇冰让留学回来的儿子坐首席,自己则陪坐(这在清末民初是违背礼法的),并叫来了几位得意弟子相陪,其中就有女婿陈兆汉。

坐首席的萨福筠浑身不自在,但他知道父亲这样安排必有深意。果然,菜未上几道,萨镇冰就举杯郑重对儿子萨福筠说:汝在美国学习铁路,吾在国内培养海军人才,此后父子定居,各自为政,汝不得为前途事来找吾帮忙,此筵即饯汝,祝你自立!

原来,萨镇冰搞的是这么一出,既是提醒儿子不要妄想依赖老子,又是敦促儿子要自强自立,为国贡献。

这顿饭后,萨福筠含泪与父亲作别,之后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和其师父詹天佑一起成为中国铁路方面的“四大技监”。全国解放时,萨福筠坚决留在国内,随后主持多条铁路建设,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和表彰,是中国铁道部门中的重要人才。

1913年8月,萨镇冰奉命督办吴淞水陆警察事宜,吴淞商船学校事务改由教务长夏孙鹏代理。

1914年起,随着北洋政府城头变幻大王旗,萨镇冰几上几下,先后反复担任陆海军大元帅、海军临时总司令、海军总长、粤闽巡阅使等职,期间还代理过国务总理;他一直持中立立场,不参与派系争斗。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09 造福桑梓

1921年5月14日,萨镇冰卸了海军总长职务,回闽任福建省清乡督办。

萨镇冰目睹家乡哀鸿遍野的惨状,力主北洋军与护法军停战议和,并从中斡旋调停,到当年11月双方终于停战。对于土匪问题,萨镇冰经过调查后认为,土匪多是没有出路的饥民落草,他力主招安,并且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山林,亲自晓以利害,在短时间内基本平息了福建的匪患。

萨镇冰为官以来一直两袖清风,这在当年腐败的官场上,简直就是个奇迹加奇葩。在出任国海军总长和担任代理国务总理的时候,竟独自步行到电灯公司缴电灯费,除了在正式场合身着海军上将官服外,寒冬都是一身旧棉袍裹身,还把北洋政府赠送的一件貂皮大衣变卖,购买了80件棉衣分赠穷人。

1922年10月,萨镇冰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福建省省长、福建军务会办,未料,一个多月后就解职。1923年2月起,再次出任省长;1926年12月,国民革命军攻占福建,萨镇冰卸省长职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不参与老蒋的政事。

1922年,63岁的萨镇冰回到福建任省长时,他无房无地无资产,为了方便处理公务,直接搬了张行军床在办公室住下;那个办公室原本就不大,放了张床,吃住都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很不方便。族侄萨君豫看着不忍,请萨镇冰住到他家住,也就是位于朱紫坊的萨家大院。现在朱紫坊22号的萨家大院被称为萨镇冰故居,实际上它不是萨镇冰的房产,只是曾经住过这里多回罢了。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萨家大院

萨镇冰就任省长期间,积极改革官场陋习,一心为百姓造福;他在福州倡设孤儿院、收容所等安置孤儿、残疾者,并设工艺传习所帮助他们自立、自强。

萨镇冰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步行上班,不抽烟,不喝酒,长年穿布衣布鞋,亲自接待来访老百姓;萨镇冰廉洁奉公,靠着俸禄和卖字所得的收入来救济、帮扶穷苦人家;当时的福州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平民省长”。

1925年,萨镇冰将署中的空地(旧日闽浙总督衙门之箭道)边的围墙拆了,辟为马路,以利交通,人称曰:“肃威路”,今依在。

萨镇冰任福建省长时,有一远房表弟沈某在省府对面租小店算命占卜,并在门口贴对联:“现任省长表弟,古今星相名家”,横批“包汝显贵”。萨镇冰知道后,很是生气,立马写下“现任省长劣表弟,古今星相假名家”对联,加横批“谨防受骗”。令卫队长将其贴在原联旁边,并看守着。此事在福州城,一时传为佳话。 

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当时福建处于北洋军阀孙传芳控制下,何应钦率东路军入闽,萨镇冰不忍卷入内战,于10月辞去了福建省长职务。

北洋军阀所部败退漳州后,见福州守军单薄,企图夺取福州。11月30日,在乌龙江南岸,受到陈季良将军兵舰沿江截拦,北洋军阀张毅部已渡江的两千多人缴械,张毅仓皇退守南港(今南通镇)瓜山。兵痞出身的小军阀张毅把吃败仗的怨恨统统发泄在南港百姓身上,他们一路烧杀、抢掠奸淫;南港九十三乡顿时哀鸿遍野、几成废墟,民不聊生,史称“南港兵灾”。

此时,刚辞去省长职务的萨镇冰,不顾年近古稀,立即奔赴南港,组织民众救灾救难,重建家园。

他以“三山野老”的身份,发动成立“福州兵灾救济会”、“南港兵灾善后会”,筹款、筹物救助灾民,用善款重建东厝街与灾民住房,安顿无家可归百姓,购农资、农具分发,帮助恢复生产。

1927年,又帮南港修建多条通往各乡的大路,取路名为“通商”、“惠工”,“安康”等。

1928年,萨镇冰在南港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苏州桥,长90米,桥面宽5米,南北走向,是当时福州地区除万寿桥之外的第二大跨梁式大桥。桥南端建“苏南亭”,亭内立五块青石碑,碑上刻当时福州各界团体及人士、商绅、海外华侨等捐款人名单,其中有陈季良将军捐大洋两万元等。桥正中一边护栏刻有萨镇冰亲书的“苏州桥”三字,另一边护栏刻萨镇冰的一首诗:“回忆当年涉病时,寒天没胫剧堪悲,桥成今日诸无苦,来往行人险化夷。”

南港、瓜山乡民为纪念萨镇冰的功绩,原准备取名“萨公桥”,不得允,遂在桥北建立“萨公长寿亭”以纪之。

1927年至1929年三年中,萨镇冰住祠堂,睡公所,不分昼夜从事赈灾工作,南港九十三乡百姓称萨镇冰为救苦救难的“萨菩萨”。

1933年间,福建水患严重,萨镇冰以下野省长的身份,游历闽西、闽东,积极施赈、劝耕,督导灾民建屋铺路,修路、固堤、筑桥,多地有刻碑念其恩;1933年萨镇冰到太姥山,为方便游人上山观景,发动群众,在登山崎岖之处筑了一段石板山路,共有360级石磴。后来乡人把萨镇冰筑路之处名叫“萨公岭”,并勒石纪念。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萨公岭

1933年12月20日,曾在上海抗日的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新政府。

萨镇冰不顾个人安危,参加这一抗日反蒋的义举,被聘为高等顾问和延建省省长。他在新政府各部会长官就职典礼上发言:“现在我国在国际上是什么地位,是被人看不起、不以平等相待的下等国,此因历来执政当局惟知结党营私,为个人谋利益,对于人民权利国家事业,尽置脑后,所以弄得国本大伤……”。

萨镇冰极力劝谏国民政府的海军不要对新政府采取敌对行动,在他的影响下,十九路军顺利接管了马尾的海军各机关,海军一致表示拥护新政府。

然而,蒋介石嫡系军队迅速南下,十九路军孤立无援,被迫撤离福州;萨镇冰应蔡廷锴之请,亲赴马尾动员陈绍宽所部海军官兵掩护十九路军撤退。十九路军全部渡过乌龙江撤离福州之后,萨镇冰又回到福州维持地方秩序,直到蒋军开入福州。

福建事变的领导人先后流亡香港和国外,萨镇冰却坦然留在福州,拟接受即将到来的迫害;不过,蒋介石慑于萨镇冰的资历和威望,不敢对他下手。

接下里的两年,闲赋在萨家大院的萨镇冰,练字、习诗词,主持修编《雁门萨氏家谱》。1935年,他还到山西雁门寻根问祖。萨氏家族的神奇经历可见小编拙文《近600年来,我国人才产出率最高的家族,竟是色目人后代,太牛了》,值得一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近8旬的萨镇冰,应当时省政府的邀请,前往南洋考察,并宣慰侨胞。他不辞辛苦,凭着自己积累的声望和人脉,在南洋各地华侨中大力宣传抗日,发动华侨募集物资、医药器械等支援抗日。并及时把募集到的大量资金、物资送到祖国抗日前线,不少爱国华侨青年在他的鼓励下回国抗日。

1938年4月,萨镇冰取道安南(今越南)回国,然后马不停蹄地到在四川各地游历、宣传抗战,后才返回福州调养身体,寄住在萨家大院。

这年,萨镇冰80岁了,海军同仁陈兆锵、当地乡绅陈培锟等20多位乡亲,有感萨镇冰的劳苦功高、一生颠簸、两袖清风,一辈子无房无地无钱,觉得不能让萨老再这样下去,得安享晚年了,于是,借祝大寿之名,集资买下中山路一处闹中有静的两层小木楼,赠与萨镇冰,取名“仁寿堂”。

萨镇冰坚持不接受馈赠,在一众好友、下属的哀求下,才勉强同意;还有,福建老人比较忌讳终老外头,都希望老在自家中,众人也以这个理由相劝。不过,他对房子以后的处置也有了想法。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仁寿堂

他见“仁寿堂”有12间房子,太浪费了,便让一些孤寡无依的难民们,都住了进来。后来,难民们太多了,他索性把自己那间房也让了出来,自己在院子里搭了一个10平米的小亭子间。

仁寿堂后来还成地下红色联络处,各地来的抗战、反蒋资料、物资都寄往此地,凭借萨镇冰之名躲过了国民党的多次搜查。

生日前后不久,萨镇冰被授予国军海军二级上将并除役,这是个大殊荣,不过,对戎马一生的萨镇冰来说,都是风淡云轻,如何在有生之年,为国为民多做点事才最要紧。平日里,他会到街上去给人写写字,赚点生活费,余资皆救济难人。

身体恢复健康后,萨镇冰又转往重庆,云游西南、西北一带,宣传抗日救国。萨镇冰亲眼目睹共产党的一心抗日、始终为民的所作所为,被深深感动,觉得国家有救了。

1940年在西安时,萨镇冰曾骑着毛驴出发,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国民党方面得悉后,害怕了,赶忙让朱绍良派员半途阻拦,将他接回重庆,送到辰溪水雷所休息。

1945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后,86岁的萨镇冰从重庆飞往上海小住。并于次年1月,萨镇冰回到故里,居住在福州中山路的仁寿堂。

1947年初,为了给贫苦民众和僧尼居士免费或半价治疗疾病,福建佛教会决定创办“福建佛教医院”,同时成立“福建佛教医院董事会” 向南洋各埠华侨募款,筹集建院资金;萨镇冰欣然同意担任董事长,他分别函电东南亚各国华侨人士,请其捐款做好事。

鉴于萨镇冰的崇高威望和影响力,各地侨胞踊跃捐款、捐物,还有药品、医疗器械等。当年底,一座三层楼,拥有40架病床的“福建佛教医院”建成,受益者众。后来“福建佛教医院”改称为“福州大众医院”(今福州市中医院),以便更有利于社会病人看病。

1948年,萨镇冰90诞辰,福建省会各界人士为他祝寿,成立筹备会,由当时的省政府、省参议会以及地方知名人士参加,寿宴也就是一碗稍微丰盛的阳春面。当时,萨镇冰拍有乘马照,自题:“行年九十,壮志犹存,乘兹款段,北望中原”,以此作为答谢纪念。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当年夏末,福州闹特大水灾,萨镇冰再次向华侨募捐(款),亲自施赈,并重修了晋安桥。对于90岁的萨老来说,还这么热心做事,着实不易。

10 大义之举

1949年7月,福州解放前夕,“代总统”李宗仁亲自到福州,力劝萨镇冰去台湾。

其时,萨镇冰患皮肤病,在佛教医院小住。李宗仁来到病房,恭敬劝导:“此次因公来闽,并得蒋总裁寄语,与上将致意。且说形势变化难测,福州不宜久居。蒋总裁敦请即往台湾暂住。上将若拟乘飞机即派专机,拟坐军舰即派大舰,请即决定行期。”

萨镇冰以“年老久病,寸步难行”为由婉拒;为摆脱国民党方面的继续纠缠,他后又躲到堂妹谢韫如家。其实,萨镇冰那段时间也没闲着,他出任了福州商会组织的防护团的团总,以便在国民党军撤出福州时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他积极利用自己在国民党海军中的影响力,劝导福州及各地的海军人员想法设法留在大陆、迎接解放,成效显著。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萨镇冰和刘通、丁超等多位福州知名人士在《欢迎福州解放,敬告同胞书》的公告上联名签字,这对当时福州的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第二天,福州绝大多数店铺就照常开门营业了。

萨镇冰随后也回到了仁寿堂居住,他高兴地对家中晚辈说:“我活了九十余年,经过多少坎坷,路要怎么走我心中清楚的很,这回我留下来是对的。”

建国后,萨镇冰受聘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委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省委委员等职,继续发挥余热。

1951年1月4日,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后打进了汉城,萨镇冰得知此事,欣喜不已,回想起57年前的甲午悲歌,当即赋诗一首: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不久,他又相继挥毫写下了两首歌颂新中国的诗篇:“师入三韩大有声,海东形势一番更。美军屡败终难振,华裔方兴孰敢轻”(《步继周即事原韵》);“中华解放两周年,耕者而今各有田。治匪法严无报警,救邻师壮尽称贤”(《一九五一年国庆颂诗》)。

1952年4月初,萨老病重,仍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前来探视的亲友都劝他注意休息,他却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自勉。

因惋惜3年前没有动员到所有的海军人才留在大陆,又感时日已无多,他强打起精神,赋诗寄赠毛主席,诗云:“尚望舟师能再振,海表一扫捍岩疆”,对新中国海防建设、祖国统一寄以深切期望。

同时,又作诗一首,以表达对海峡那边的袍泽故旧们为努力实现祖国统一的期盼:“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犹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

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享年94岁。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国家破例安排专机护送功臣萨福筠奔丧,孙子萨本远一家人被特批从美国赶回吊唁。

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唁电;福建举行公祭,公祭文中写道:“你是我国海军的前辈,一生廉朴,礼贤下士……我们敬佩先生爱好和平、拥护民主的精神和廉朴的生活作风。”

萨镇冰葬于福州西门外梅亭,根据他生前要求,不单独设墓,而是附暂于他父母墓中。

萨镇冰身后没有留下什么财物,“仅旧衣一箧,残书半篦而已”。他居住的中山路仁寿堂,半个月后也由他儿子萨福筠遵照遗嘱捐给了政府。

11 高山仰止

萨镇冰一生见证了北洋舰队从壮大到覆灭、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日本的战败投降、新中国的建立各个历史时期,是一本活的历史百科;他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利国利民的最优选择;高官厚禄的他,一生清廉,造福百姓,就连死后也没给自己留块3尺大的墓地

萨镇冰人格如此高尚,使得他“生前享有隆声,活时享有赞许,死后享有美誉”。这一生活得太有价值了。萨镇冰90寿辰时,有人问其长寿秘诀,萨镇冰回答了两个字:“不贪”。

再看一段熟识萨镇冰的冰心老人对他回忆和评价:“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清简,洋服从来没有上过身,也从未穿过皮棉衣服,平常总是布鞋布袜,呢袍呢马褂。自奉极薄,一生没有做过寿,也不收人的礼。没有一切的嗜好,打牌是千载难逢的事,万不得已坐下时,输赢也都用铜子。”、 “我不愿提出我所耳闻目见的无数种种的贪污事实,我只愿高捧出一个清廉高峻的人格,使我们那些与贪污奋斗的朋友们,抬头望时,不生寂寞之感……”。

最后这句话也是让小编耗时费力整理此文的动力和意义。谢谢大家的阅读!


高官厚禄的他,活到94,为何却身无一物?传奇一生,改变了亿万人

福州三坊七巷

上一篇新闻

美国构筑封锁线?唯有合力突破

下一篇新闻

美国累计确诊超66万,死亡逾3万!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