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2年了,谁还在妖魔化代糖?
过量摄入糖的危害,笔者就不赘述了。但今天看到被全球各国食品监管机构广泛认可的代糖,又在热搜上被“炮轰”和妖魔化,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笔者不想分析这背后的商业利益版图,以及谁才是妖魔化代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部门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妖魔化”,人为给消费者制造焦虑,这真是耐人寻味。
本文仅就几个常见的“炮轰”点,逐一简要说明,厘清其逻辑上存在的疑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健康消费、科学决策,理性购买。
为何总有人希望将“代糖”与糖尿病强行扯上关系?甚至还能到处去传播一个毫无依据的“无糖饮料会增大XX%的死亡风险”的结论?
还是先来看一下关于代糖研究的最新进展——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tham Suez教授在《Nature》杂志中发表了有关糖精(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存在诱导葡萄糖不耐受的情况。现在糖精已经被多国禁用了。而现有的最新研究中,对于三氯蔗糖的实验数据并不明朗,不存在和葡萄糖不耐受形成关联性。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Naveed Sattar教授更为谨慎,他说动物数据并不总是能反映人类的情况。“目前人类的流行病学数据不支持低糖饮料与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有意义的联系,而富含糖的饮料似乎确实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这些发现不会让我选择含糖饮料而不是减肥饮料。”
剑桥大学Pamela Thomson教授在知名医学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三氯蔗糖摄入对健康成年人代谢反应和肠道微生物群的论文,研究发现受试者连续7天服用高剂量三氯蔗糖不会改变血糖控制。这些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在三氯蔗糖或安慰剂的摄入方面没有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Amy Mullee教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饮料与死亡率的论文中只论证了其正相关性,并未得出明确的结论。作者也在局限性中表示,由于残留的混杂因素,观察到的关联可能存在偏差。同样有学者对论文做出评述,认为这项研究的数据是否支持任何可能性,甚至可以粗略估计饮用苏打水对寿命的影响?
科学界、大数据领域类似的相关性研究有很多,最著名的是那个啤酒和尿片摆在一起卖的故事。“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也就是说两个概念A和B,它们既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
大家都知道,雄鸡一生天下白,是否是因为鸡把天叫亮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的例子。
今年8月11日,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严厉的“控糖”法案,如果真的像个别“专家”说的,代糖与糖在导致糖尿病等问题上没有本质差别,为何新加坡政府控的是“糖”,而不是“代糖”?
代糖影响肠道菌群,是否等同于“代糖有害”?
首先来看这样一篇论文的主要观点——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Alexander Rodriguez-Palacios在国际著名胃肠病学学术期刊《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发表文章,认为三氯蔗糖可能促进CD倾向和健康宿主的平行微生物组改变,但这并没有导致健康小鼠的MPO水平升高。而且实验中的小鼠摄取的三氯蔗糖远远超出我们喝饮料所能摄取的量。
说白了就是吃了任何东西都可能促进微生物改变,也就是影响肠道菌群发生改变,但是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该教授还在论文中表示三氯蔗糖是具有无能量、甜度高、甜味纯正、高度安全等特点,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
“耐受性”绝不等同于“安全性”,天然代糖屡遭“围殴”为哪般?
再来看一下一篇专门针对赤藓糖醇的最新论文——
《Wiley》期刊杂志发表的赤藓糖醇研究论文-《含有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的溶液的胃排空及其对人体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初步剂量范围研究》,其主要观点如下:
·赤藓糖醇摄入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胃动素或GIP释放、血脂或尿酸浓度没有影响。
·在该试验中,高达50克赤藓糖醇的剂量,在液体中作为单次推注剂量给药,耐受性良好。
·这些特性的结合使得赤藓糖醇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糖替代品,特别是在代谢脆弱的人群中——肥胖和糖尿病患者。
赤藓糖醇是市面上应用广泛而主流的高级代糖,且不说该论文直接证明了其耐受性毫无问题。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有耐受性问题,有人就会肆意将“耐受性”偷换概念为“安全性”。人群里个别消费者对牛奶里的乳糖不耐受,就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能因此质疑牛奶的安全性吗?将“耐受性”与“安全性”李代桃僵进行讨论,又一个耐人寻味。
代糖欺骗大脑,增加食欲?代糖的各类综合负面评论里,哪怕有一个是真正有实锤的吗?
网上类似的断章取义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些“专家”为了表示严谨,会特别加上“可能”二字,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多注意这些“文字伎俩”。在代糖饮料火的时期,起一个这样的标题是为了流量。在市场平静地接受了代糖饮料之后,这样的标题就不只是为了流量吧。
代糖的安全性不用怀疑,只要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批准上市的代糖,都做过大量的毒理测试,并且设立的严格的安全系数。只要不超量超范围添加,就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