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敲诈中国10亿,瓦良格号十年艰辛回国路
航空母舰,被称为“海上移动的大陆”,是一个国家海军武力值的巅峰,可以说,有了这个大国重器,才有问鼎第一梯队军事大国的资格。
航空母舰可以搭载100余架舰载战斗机,且周围被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艇、补给舰等前拥后呼,组成一支可在全球七大洲游弋的航母战斗群。
进可攻,退可守,一航母,可灭国。
二战以后,航母战斗群强大的远洋打击能力和近海防御能力,使得发展航空母舰成为各国现代海军的核心。我们从7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制自己的航母,最著名的要数1989年1月提出的“建造一艘5万吨级的中型航母”计划。
但理想与现实总会有差距,经过无数科研专家历时7年努力,也仅仅完成建造方案的前期科研工作。要知道,在当时美苏航母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我们要从0建造一艘航母,无异于一步登天,这不是钱和能力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而我们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因为没有航母,西方列强动不动就来沿海挑衅一番,他们知道我们的陆军天下第一,不敢上岸招惹,但海军跟他们至少50年差距,因此航母编队大摇大摆地对我们进行“海上封锁”,妄图把新中国困死在陆地上。
时间不等人,一条“曲线救国”的计划浮出水面,那就是:直接购买国外航母。
当时拥有航母的国家很多,但在当时美苏争霸的国际环境下,愿意卖给我们的国家很少。
我国先后引进了三艘航母:
“墨尔本”号:这是台老爷车,不能搭载战斗机,卖给我们时已经退役,内部设备全部被拆空,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明斯克
“明斯克”号:舰体非常“小鸟依人”,没有战斗机起飞的跑道,说是航母,倒不如说是一艘反舰导弹的巡洋舰,后来放在深圳,成了个主题公园;
“基辅”号:比前面两个稍微强了些,更像个“移动的大炮”,基辅号更强调“火力强大”,舰上装满了各种武器,只能搭载少量战斗机,总体设计思路已经落伍。
小船不中用,大船买不到,我们当时就陷入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好在天佑中华,转机很快来了!
1991年,苏联解体后,十几个兄弟“分家产”,作为苏联重工业基地的乌克兰,理所当然地分到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包括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里的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
建造中的瓦良格号
这艘航母是前苏联1982年开建,为了与美国争霸,可谓是不遗余力地划拨专款,动用了大量的技术员和专家,可是直到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建造进度才完成68%。
面对这样一个“半成品”,乌克兰却发了愁,因为他们虽然有造船厂,但成千上万的零配件,却需要其他前苏联国家支持,没有了前苏联的统一领导,“瓦良格”号就成一个空船壳子。
当时,“瓦良格”号总设计师马卡洛夫无奈地说:
想要继续完成航母的建造,需要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的支持,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可惜的是,这个强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于是,1992年1月,“瓦良格”号被迫停工,就放在船坞任其风吹雨打,几年下来,没人维护的航母很快变得锈迹斑斑。
瓦良格号生锈的甲板
1995年,乌克兰拿这个“大家伙”也没啥好办法,自己那点领海根本用不上航母,这玩意儿越放越不值钱,干脆就摊给了黑海造船厂:你看着办吧!
黑海造船厂一看皮球提过来了,这玩意放着碍事,一咬牙一跺脚:趁还值点钱,干脆卖了吧!
消息一出,不少国家表现出了强烈的购买意愿,这可是艘正儿八经的航空母舰,不是明斯克和基辅那种“山寨版”,“瓦良格”号可承载大量的舰载机,放到大海里面,能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掰掰手腕。
1996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国相关人员迅速赶往乌克兰洽谈购买事宜,这是个能让我国迅速追上航母研究进度的绝好机会。
在当时看来,购买条件非常有利:两国本身关系不错,加上我国有钱也有能力购买。
就在双方即将进入下一步采购谈判时,欧美国家横插了一杠子,阻挠乌克兰出售航母给我们,加上他们在背后不断加价,乌克兰的态度突然变得微妙起来,对自家的破烂船迷之自信,购买协议宣告破产。
而在我国退出购买后,乌克兰才发现自己被人“摆了一道”,原本那些加价的买主都消失了,赶上1997年金融危机,许多买家已经无力购买。
于是,空欢喜了一场的“瓦良格”号,继续停在黑海造船厂,任由风吹雨淋,船上的锈迹生了一层又一层,像极了岁月斑驳的年轮。
直到1998年,另一条“曲线救国”的方案提了出来,既然不能以国家名义,那就试试以个人名义去购买“瓦良格”号。
一位叫徐增平的香港商人,向乌克兰递交了报价单。
徐增平
徐增平,山东人,在广州当过兵,退役后在香港经商大获成功。在了解到乌克兰同意个人购买航母的态度后,徐增平为避免欧美干涉,特意成立了一家名为“创律集团”的海上娱乐公司,名为买回“瓦良格”号,建造航母主题公园用。
乌克兰对徐增平个人购买航母,提出了4点要求:
1.户头有500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2.不能做军事用途;3.项目需当局批准;4.要获得目的港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1998年1月27日,在拿到相关证明文书后,徐增平多方借钱凑够资质,带着全部身家和5箱62度的二锅头,抵达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登上了“瓦良格”号,决定放手一搏。
前期谈判非常顺利,徐增平是以个人名义购买,乌克兰也急于脱手这个不断贬值的大家伙,最终双方谈妥了图纸加航母的打包价格:1800万美金。
这个价格在当时还算良心,乌克兰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脱手,就在这时,美国和日本再次横生事端,他们对徐增平购买航母提出质疑:
1、航母的吃水线很深,主题公园的水深根本无法停泊;
2、航母内部舱室低矮,不适合改建为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乌克兰迫于压力,拒绝了徐增平的采购意向,但想了个一举两得的法子:挂牌拍卖,价高者得。
这样一是能堵住美日的嘴,二是能让“瓦良格”的价格最大化。
瓦良格号
3天后,在拍卖会上,毫不意外地来了一群美、日、印、澳、韩的“竞标者”,每当徐增平爆出一个价格,他们就开始10万、20万地轮番加价,妄图让徐增平死心。
在满场看笑话的眼神里,徐增平低头思考了一会儿后,缓缓举起了手中的价格牌:2000万美金。
这是他全部的身家了。
全场鸦雀无声,“竞标者”们互相望了望,起身离开了,花2000万美金买一艘舰载武器和动力系统都被拆除的废铁,这亏本买卖,他们可没这么大的魄力。
成交当晚,2辆大卡车拉走了“瓦良格”号所有的图纸,重达50吨,一周后顺利回国。
但是,瓦良格号的“旅程”却没那么顺利了,甚至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条回国之路,居然要花两年八个月之久,其中有一年半被土耳其困在黑海之中。
1999年7月,徐增平雇佣荷兰ITC公司拖船,拖着这艘艨艟巨舰从乌克兰黑海港口出发,“瓦良格”号正式踏上了一条“九九八十一难”的回国征途。
“瓦良格”号要想回国,必须驶出黑海到达地中海,而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耳其海峡,也就是说,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而海峡的管辖权,在土耳其手里。根据当时的国际公约,商船可以直接通行,但军舰通行必须先向土耳其申报批准。
按照国际惯例,“瓦良格”号向土耳其发出了通行申请。
土耳其迅速回复:不准通行!要求“瓦良格”号马上离开土耳其北部海域,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最好回乌克兰黑海造船厂。
经过几天的交涉,土耳其给出的理由是:“瓦良格”号船体庞大,容易堵塞航道影响其他船只通行;而且失去了动力系统,很容易失控撞到伊斯坦布尔大桥,或者损坏岸边的寺庙古迹,那可都是几千年的老古董,就是撞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
表面上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土耳其当时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善意提醒”,为了照顾自己的国际颜面,土耳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要么把航母锯成零件,你们用拖船拉回去;要么给航母装上动力系统,我就让你开过去。
这两个方案明显都在故意刁难,哪一个都不可能实现。无奈之下,“瓦良格”号只得再次退回乌克兰造船厂待命,这一等,就等了14个月。
在这期间,徐增平每天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金,向港口每月支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并且安抚躁动不安的船员们。为了购买航母,徐增平几乎耗尽家财,房产土地全部抵押了出去,面对危机四伏的海面,徐增平坚定了自己“人在船在”的信念,如果最终还是不行,他就炸沉“瓦良格”,绝不留给其他国家。
瓦良格号
2001年7月,我国介入斡旋,毕竟我们是五常之一,土耳其终于“为难”地松了口,表示“瓦良格”号可以通行,但必须接受土耳其提出的20个条件,主要包括:支付航母的停泊费;开放每年200万人的旅游;3.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项目。
为了早日迎接航母回家,我们当时斟酌再三,咬咬牙答应了。
没想到此时土耳其狮子大开口,又提出了一项苛刻的要求:中方需支付10亿美金“风险保证金”,等航母顺利通过海峡后再归还。
这就非常明显是趁火打劫的意味了,标准的“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谁都无法保证以土耳其的信誉,钱到嘴里后,多久能吐出来,甚至会不会吐出来。
面对土耳其的贪得无厌、一再勒索,我方坚决不同意这10亿美金的无理要求,尽管我方反复保证会派出拖船沿途保护,并承诺如有损失承担一切费用,但土耳其咬死了不松口。
此时,国际舆论开始对土耳其颇为不满,无理由堵着人家的船一年多,还出尔反尔、故意刁难。
土耳其为了国际颜面,终于同意一个折中方案:要么支付10亿美金保证金,要么有国家愿意做担保。
土耳其打的如意算盘是,有欧美的国际压力造势,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站出来做担保的。
在众多国家迫于大国压力,唯恐避之不及之时,希腊站了出来。
这下土耳其傻了眼,但大话已经放了出去,只得放行“瓦良格”号。2001年11月1日,在黑海漂泊等待了两年多的航母,终于在11艘拖船和消防船的簇拥之下,形成一个船队,缓缓离开土耳其海峡。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对于希腊关键时刻的帮助,虽然希腊也有和土耳其不和的私信在里面,但我们中国人民向来是知恩图报的,这边“瓦良格”号刚出黑海,那边就和希腊签订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并且在2009年当希腊陷入经济危机时,我们立刻伸出援手,给了15亿美元的援助,并帮助希腊进行港口建设。
11月3日,“瓦良格”号行驶到爱琴海,在斯基罗斯岛屿附近遭遇一场大风暴。
由于船体巨大,又没有动力牵引,3艘拖船的拖缆相继被刮断,排水量高达6万吨的“瓦良格”号,此时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彻底失去了控制,在爱琴海上横冲直撞!一旦撞到岛屿,“瓦良格”号将彻底报废,几年心血毁于一旦。
关键时刻,又是希腊挺身而出。
他们特意派出当时世界上马力最大的拖船,和海事救护直升机,全力营救“瓦良格”号上的人员,并在风暴中竭尽全力稳住了航母,距离爱琴海周边埃维亚岛80公里的时候,成功控制住了这头钢铁猛兽。
在这场救援中,希腊拖船“哈里瓦·冠军”号上的水手艾瑞斯·利马,在拖船上布置固定拖缆时,由于风浪巨大,船体急剧变向,艾瑞斯身边被沉重的缆绳拖进大海,不幸丧生爱琴海。
让我们向这位希腊朋友致敬!
在安全进入地中海后,我船最佳的回国路线是走苏伊士运河,但当时埃及与美国一丘之貉,早早就放出话来:不可能放行!
为了避免再出现阻挠,“瓦良格”号掉头向西而去,转道直布罗陀海峡,再绕过好望角回国,这相当于绕路多走了8000多公里,但胜在稳妥,我们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直布罗陀海峡当时在摩洛哥、西班牙和英国的“三国”控制里,算是谁也说了不算,但谁都不愿担起得罪中国这个名,干脆顺水推舟送个人情,让“瓦良格”号顺利通过。
绕了一个大圈后,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经过非洲好望角,驶进印度洋,2002年2月5日,开始穿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当时的控制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中华人占比很高,与我们关系也还不错,倒是没有怎么为难。我船在此处补给后,再次出发进入我国南海。
到了南中国海,徐增平悬了几年的心,才终于落了下来,他终于完成了使命。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这一路上共航行了627天,一路上花销的拖船费、燃油费、通行费、港口费、海员费,加起来超过3000多万美金,也就是说,运费比船还贵了。
“瓦良格”号回国路线
但是花得值,“瓦良格”号让我们的航母研究至少提前了20年,节约200亿研究费用。
要知道“瓦良格”号是前苏联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倾注了苏联专家们26年建造航母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尽管拆除了动力和武器系统,但它是一颗种子,它让我们从此拥有了第一艘航母,它是我们海军的未来。
清洗前后的瓦良格号
在“瓦良格”号抵达大连后,徐增平即宣布:因公司营业执照出现问题,无法按原定计划对航母进行改建,决定放弃航母的所有权,用于偿还债务。
合情又合理。
10年后,“瓦良格”号经过改建,交付海军使用,起名“辽宁”!
让我们致敬这位爱国商人,致敬牺牲的希腊水手,致敬所有为我国航母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才是大国重器之脊梁!
而如今,曾经百般阻挠我们的西方列强,眼见着我们愈加强大,2022,三舰入水,保卫海疆,劈波斩浪,谁敢试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