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5日 星期日

上海虹桥开发区,“0.65平方公里”创造多个全国奇迹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多个场合强调,行业产业发展要真正以环境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

在上海,这样的发展案例很多,位于长宁区的虹桥开发区就是其中一个。

30多年间,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虹桥开发区在0.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创造了不少纪录:全国第一块国际批租土地在这里诞生,上海第一家合资百货业虹桥友谊商城开业,中国第一家、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级专业展贸中心“上海世贸商城”在此落地。

尽管面积最小,但虹桥开发区注重土地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和产出率。截止到2016年底,虹桥开发区每平方米土地引进外资额达6000美元,单位土地地区生产总值高达316亿/平方公里,单位产出强度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全国第一。

虹桥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为特大型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案例。

从零开始拓荒

“尊重科学,全局考虑,我们这代人无怨无悔。”新虹桥大厦的办公室里,原虹联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孔庆忠说。尽管年近八旬,但回忆起30多年前虹桥开发区与改革开放的往事,他精神矍铄,犹如昨日。

上世纪80年代,从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中央决定在沿海地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8月,上海虹桥开发区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引进境内外资金共同开发,采取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模式,以企业管理开发区,这些如今遍地开花的运营模式,在当时却是一系列十分不易的摸索。

成立之初,虹桥开发区只有市政府下拨的首笔开发费3500万元人民币,投入到动迁、征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后,资金极为短缺。在境内外合资的新模式下,香港中银集团、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以各自25%的资金比例参与建设,初步解决了建设启动中的最大障碍。

与此同时,海关、商检、外税等纷纷在虹桥开发区内设分支机构,提升办事效率高。为外资参与项目的落地做好相关服务,是当时工作的主要重点。

据孔庆忠回忆,80年代末上海商业发展受阻,围绕贯彻时任领导对虹桥开发区做出的五项发展决定,才得以继续进行总投资在2.5亿美金,由美国、新加坡等资金参与的世贸商城,并在10个月时间内迅速完成从整体设计、到最终建成了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

区域开发至一定阶段,也需与整体的城市建设规划作深入配合。孔庆忠称,“当时的世贸商城建成后,与延安路高架间距仅10多米,不便通行;虹桥开发区最终决定拿出2万平方米整体南移17米,形成如今畅通的交通格局。”

在时任政府指示与外商环境背景下,虹桥开发区也从那时起设立领事馆,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多国领馆落户其中。

发展经济最重要的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一批又一批改革开放的拓荒者们,怀揣着攻坚闯关、艰苦卓绝的精神,为经济建设事业奋斗,虹桥开发区的开发者们也不例外。

截至2017年底,虹桥开发区内经政府批准的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达52.9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金额达40.01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额38.38亿美元,开发区每平方米土地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900美元。

土地批租试验田

今年,恰逢上海第一个面向国际招标的地块发标30年。

1988年8月,虹桥开发区第26号地块(如今的太阳广场)作为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试点地块,成功以总价2807万美元出让给日本孙氏企业有限公司,开辟了引进外资开发土地的新方式。在此模式下,出让到期后,外资方退出,产权由中方负责。

“当时经测算,把1.29公顷土地一次性买出去的话,当时不要说上千万美元,觉得能卖几百万美元也算成功了,没有想到最后翻倍还不止。”原虹联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友琪说。

随着虹桥开发区把大部分开发好的土地,租给一些合资、独资或者合作企业,场地使用费逐渐成为一项重要收入。开发者们也与其他部门协同,相继解决了场地使用费以美元计价、电力和通讯等配套设施供应的实际问题。

“虹桥开发区在当时就是个试验田,领导们的想法不仅仅是在那里造几栋房子,而是什么都在试,特别是在运行的体制机制方面。”周友琪表示。

上海虹桥开发区,“0.65平方公里”创造多个全国奇迹

随后不久,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孙氏企业兑付资金困难。当时的开发者飞赴日本了解情况后,市政府决定由上海投资信托公司操办,一方面将孙氏企业的美国物业作抵押,一方面采用信用担保;一波三折之下,26号地块项目顺利度过开发期难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房地产兴起,该地块远超增值预期。

在这之后,虹桥开发区又相继以土地批租补地价、场地使用与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区内土地资源,利用外资成功实施了滚动开发,并为上海土地价格提供了基准和依据。虹桥开发区业已成为外商青睐的投资“热点”,单位面积引进外资居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

到目前为止,虹桥开发区内建成楼宇项目24个,总投资达13.4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88亿美元。

溢出效应持续凸显

进入21世纪,为紧扣上海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虹桥开发区也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其对于区域建设的贡献及各类外溢效应也不断展现。

虹桥开发区作为区域发展的模板,其对于长宁区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自1992年明确了‘依托虹桥,发展长宁’的定位后,20年间,在可比因素下,长宁区在整个上海中心城区的经济水准从常年徘徊的倒数二、三位,一跃成为前三。”曾任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区虹桥办主任、区发改委主任钱雪娃说。

2004年,开发区对应的功能拓展办公室成立,拓宽周边功能范围至3.15平方公里,该区域也成为上海西部财政贡献高地。从区与区到区与城市的协调关系,虹桥开发区的每一次进步,实际上都和城市治理相辅相成。

同时,长宁区也以虹桥开发区为核心,将对外贸易作为特色,大力发展周边区域,形成 “虹桥国际贸易中心”,与中山公园商业中心、临空经济园区共同形成虹桥涉外商务区三大组团,推动长宁区经济高速发展。

如今,虹桥开发区依托虹联公司的运营管理,已发展成为以外贸中心为特征的集展览、展销、办公、商务等一体的商贸区。

以2017年为例,虹桥开发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34亿元人民币,上缴税金19.04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20.08亿元人民币。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12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有500余家,入驻开发区的中外客商和贸易机构达2700多家。

区域内上海世界贸易商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三个展览、展销场所,已成功举办了各类展览会1300多个,参展的客商超过1500万人次,成为上海重要的会展集聚区。

上海虹桥开发区,“0.65平方公里”创造多个全国奇迹

近年来,以裸心社为代表的一批众创共享办公品牌入驻,将虹桥开发区内的传统办公模式更新换代,高端人才引进、科创孵化器同步布局。贯通地下走廊、中心花园面向公众24小时开放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的推进,也为该区域内铺设了宜居的生态环境。

当前,根据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虹桥开发区正积极推进园区城市更新,以推动硬件载体项目更新改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功能优化完善为抓手,全力打造创新升级的国家级开发区。

上一篇新闻

在义乌市中心,融创这个没有对标的TOP系项目即将首开

下一篇新闻

遇见引领区 | 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打造“类海外”营商环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