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上海生态软实力,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提出哪三个核心要素?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此举当如何为之?日前,《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2)-全面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发布会暨城市生态软实力研究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报告从生态品质、生态文化、生态话语权三个方面识别并具象化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措施。
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周冯琦研究员对蓝皮书的选题和核心内容进行了介绍,她表示,2021年6月22日,上海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部署,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生态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内容,2022年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以“全面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为主题,从生态品质、生态文化、生态话语权三个核心篇章对上海生态软实力展开全方位的量化评估分析和系列探索,提出全面提升超大城市生态软实力的实现路径,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2022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的主题是什么?什么是城市生态软实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激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当今世界,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从全球发展大背景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必须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软实力。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生活体验,生态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生态品质是生态软实力的基本底色,生态文化是生态软实力的核心价值,生态话语权彰显生态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从生态品质、生态文化和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软实力指数,对上海、北京、香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等城市生态软实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生态文化是全球城市生态软实力发展差距较大的领域,各城市间的国际影响力得分差距相对较小。上海在生态软实力的三个维度方面发展较为均衡,由于尚未形成明显优势领域,使得上海城市生态软实力距全球城市顶级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生态软实力,建议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重点任务,以集聚高端资源为导向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强化生态“软文化”与“硬制度”建设,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超大城市生态文化,在对接转化国际标准中提升国际生态话语权。
生态品质在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中作用如何?如何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持续提高市民满意度和城市生态魅力?
生态品质让城市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提出了上海城市生态品质多维评价标准框架,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设施公平韧性、生态文化包容和谐、生态经济协调高效、人居环境美丽幸福、交通出行绿色低碳等6个领域。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促进城市生态软实力提升应着力打造城市动人生态底色,构建引领未来生活空间,打造和谐宜居生态之城,彰显塑造城市生态魅力。生态品质能够促进居民福祉与幸福感的提升,本报告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改善城市居民对生态品质的满意程度,能够带来亲环境行为的提升,实现城市居民亲环境行为与生态福祉之间以生态环境为载体进行良性互动。本报告进一步聚焦上海五个新城居民生态福祉提升策略,提出应通过补齐环境治理的短板和弱点、优化生态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滨水空间的数量、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等措施提升居民的客观生态福祉和居民的主观感知。
什么是城市生态文化?城市生态文化通过什么载体集中体现?如何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超大城市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和价值观,生态文化是生态软实力的核心价值,顺应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脉络,发掘和打造城市独特的生态地标,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和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生态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所在。
城市的生态文化深深根植于城市的自然和文化底色中。城市的自然景观塑造了城市的生态脉络和独有形象;城市的文化谱系刻画了市民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如果说文化是软实力之魂,那么生态文化就是生态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所在。
著名的全球城市都有其代表性、标志性的生态人文景观,如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巴黎的塞纳河左岸(圣克鲁国家公园)等。这些标志性的景观发挥了提供绿色公共空间、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展示城市生态品质等生态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这其实是在当时吹响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号角,成为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历程碑。我们将其称之为生态文化地标,是城市生态文化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是城市生态软实力、辨识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文化地标对全球城市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报告认为,上海发展城市生态文化,不仅要有“软文化”为底蕴,也要有“硬制度”加以约束。前者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理念、生态行为、生态价值观等,是城市居民共同认同、遵守的生态理念和规范,后者主要包括城市生态法规、政策等,是城市居民共同遵守的生态治理规程或行动准则。课题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改善城市居民对生态品质的满意程度,能够带来亲环境行为的提升,实现城市居民亲环境行为与生态福祉之间以生态环境为载体进行良性互动。每一位居民的亲环境行为都是口耳相传的“城市故事”,成为城市生态文化的鲜活注脚。报告提出,上海可把建设生态文化地标作为提高城市生态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把城市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浦江文化等文化基因融入城市生态软实力建设过程,重点围绕“一江一河”发展规划,完善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打造识别度高的城市生态文化新地标,使之成为城市生态文化浓缩的载体。
如何在对接转化国际标准中提升国际生态话语权
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指出,生态话语权彰显生态软实力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更加广泛对接全球城市生态治理标准、更加深刻构建具有海派特色的全球城市生态环境议题,讲好生态城市建设的“上海故事”。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课题组基于全球城市历史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人均碳足迹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关系,上海需要进一步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建立行业低碳标准规范、打造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树立高发展、低排放的全球城市模范,提升气候变化领域话语权。为提升以规则制定权为核心的国际生态话语权,报告提出,在政策体系设计上建议上海围绕“需求管理为先、过程控制为重、源头与末端管理并举”主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议以知识生产为基础,建成承接和转移外国先进绿色技术的枢纽,在非显性碳定价和碳排放核算等方面加快实现与发达国家接轨、互认,并大力培育为企业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提供支持的第三方服务行业。
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还建议上海积极开展国际生态环境治理交流合作,更好形成全球城市生态治理发展趋势和上海实践的融合,既有助于健全完善国际生态标准规则,也有助于打造上海与世界对话的开放精神,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世界影响力。
充分发挥生态软实力“加速器”作用
生态品质是生态软实力的基本底色,生态文化是生态软实力的核心价值,生态话语权彰显生态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2022年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未来发展中,上海可围绕“生态品质、生态文化、生态话语权”三个核心要素进一步全面提升上海生态软实力,充分发挥生态软实力“加速器”作用,促进上海率先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生态环境优良、更加和谐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其著作《2140:一部22世纪的历史和幸存者日记》中写道,“2070年—2090年,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引领世界”。在新冠疫情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中国向世界庄重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担当 。
另外,2023年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将以“城市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为主题,深入探索超大城市上海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难点问题及实现路径,为全面推进上海市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