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叛逆女性爱上花花公子,可有出路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20年代中期,是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洗礼过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是新与旧、父与子、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激搏斗的时期。青年男女从封建礼教的罗网中冲出来,抱着纯真的幻想寻找光明。但此时的社会还不能给他们自由的空气,政治气压依然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再说作家丁玲,幼年因父亲去世导致家庭败落,不得不寄人篱下,受尽世人的冷眼,养成了她性格中特有的敏感和自尊,格外向往追求人间的温暖、友谊和理解。母亲自强独立,“ 五四 ” 精神中的民主自由因子注入了她们的灵魂。她是一个真诚坦率、孤傲倔强、渴望理解、向往自由的人。越是理想化的人,与现实的冲突便会越激烈,也更容易陷入苦闷。
丁玲上海故居,位于昆山花园路7号,是一幢三层带阁楼的连接式红砖洋房,南边离苏州河不远
主人公莎菲就是一个这样的女性。当时社会的叛逆者,在黑暗中执著地追求光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
莎菲孤傲倔强,孤僻乖张,甚至有些变态
莎菲看什么都不顺眼,天气不对,环境嘈杂,公寓里的人粗鄙又单调,有人打电话嫌声音大,没人打电话又嫌太安静,连四堵墙都让她感到窒息。找不出一件事不让她厌烦,她宁肯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无论好坏,来刺激她那颗孤寂苦闷的心。
她多么像一只笼中困兽!好像一头狮子,被人从宽阔的原野抓到动物园里来,不停地低吼,沿着笼子边缘不停地徘徊,试探,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其实她生活在温暖、友谊和爱之中。苇弟常来陪伴她,同时也默默爱慕着她,他只要她好,就再无所求。毓芳、云霖更是时时、事事关心她。她要搬家,朋友们立刻帮她找住处;她病在床上,朋友们日夜在旁边守护,以至使她觉得 “ 简直舒服得不像住公寓,同在家里也差不了什么了。”
她是一只生活在温室中的困兽。她自己设下的困局,来自她渴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纯真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她容不得一点虚伪,甚至容不得没有理解的盲目的关怀和体贴。
她并不希望别人迁就她,娇惯她,只希望别人了解她,理解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骂她,她 “ 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
“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
丁玲北京故居,位于后海大翔凤胡同3号院
这个乖张的莎菲,像不像放假在家早晨不想起床更不想吃饭的你,被老妈从被窝里掏出来,强迫你去吃她做的白粥,你一脸的不情愿,老妈却比你更委屈,她那么早就起来为你熬粥了,这是有营养的饭,比外卖健康一百倍。一边吃饭,一边聆听老妈的教诲 : 昨天你又那么晚睡,每天熬夜是会猝死的,你们年轻人就是不知道注意,等老了就晚了。她是真心地为你好,但是你就是感动不起来。
这个乖张的莎菲,像不像你在报志愿的时候,被老爸老妈好心教育:将来靠画画是不能吃饭的,靠唱歌是不能糊口的,你还小,不懂得。于是,在你的志愿表上,所有喜欢的专业都列为不实用,没有前途,选出来的都是父母认为好的。诚然,他们是真实地为孩子着想,当然是爱孩子的,可是,当时的你,就是无法认同。
这些,都是因为不理解,不懂得。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远虑,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喜欢。
每个年代的青年都叛逆。莎菲时代的青年男女,要冲破封建的束缚,寻找光明,所以他们叛逆于当时黑暗的社会。
现代的青年,更加追求远方,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要冲破父母和体制的束缚,寻找自我,所以他们叛逆于父母过去的现成经验。
凌吉士既是莎菲的救生圈,又是她的罂粟花
让我们回到莎菲。茅盾在《女作家丁玲》一文曾有过深刻的论述,指出她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女性的追求自由光明之路,较之男性更加艰辛。
像所有开始懂得爱情的少女一样,莎菲也曾千百次在心中用理想的彩笔描绘过她幻想中的爱人。她发现面前的凌吉士同她幻想中的骑士相吻合,于是她那颗高傲的心立即被凌吉士所俘虏,爱情的种子在心中萌芽,并迅速燃烧成为无法压抑的烈火。
往往越是高傲的人,越容易陷进爱情的幻想里无法自拔。
火一样红的罂粟,是热烈的爱情火,也是让人无法自拔的诱惑。
她在认清了凌吉士高贵的外表之下,是卑劣的灵魂之后,仍然不能立即刹车,而是随着感情的惯性继续向前滑了一段。爱情都是灵与肉、情与理的合体,莎菲也在这种渴望中不能自拔,她渴望与凌吉士亲近,得到他的爱抚,生理的满足和灵魂的痛苦同在。
凌吉士有妻子,他曾在新加坡乘着脚踏车追赶坐洋车的女人,并且恋爱过,曾在 “ 韩家潭 ”(过去韩家潭是妓院云集的 “ 八大胡同 ” 之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西南面。)过夜。
倘若他只限于肉感的满足,那么他倒可以用他的色来摧毁我的心;但他却哭声地向我说:“ 莎菲,你信我,我是不会负你的!啊,可怜的人,他还不知道在他面前的这女人,是用如何轻蔑的去可怜他的使用这些做作,这些话!我竟忍不住笑出声来,说他也知道爱,会爱我,这只是近于开玩笑!那情欲的火的巢穴----那两双灼闪的眼睛,不正在宣布他除了可鄙之浅薄的需要,别的一切都不知道么?
莎菲是在极度空虚和苦闷中认识并爱上凌吉士的,像挣扎在大海中奄奄一息的人突然遇到了求生圈。她原以为这 “ 传奇中 ” 的爱情能排遣她心中的寂寞,填补心里的空虚。因此她怀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冲破传统道德的束缚,勇敢地去追求凌吉士,把理想中的爱情视为生活下去的动力。
当无情的现实将她从幻想的天国抛向失望的深渊时,她便陷入了更深的苦闷中。这苦闷比之前的让人窒息的四堵墙更加压抑,更加无法摆脱。
莎菲把理想的爱情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不管凌吉士丰仪的外表如何对她有多么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她也决不以灵魂作代价而贪图感官的享受。她没有完会放纵自己,决计离开,“ 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她要的是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
如果一个爱情不是真实的,宁可舍弃。
鲁迅在分析了二十年代青年的思想状况时曾指出:“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正如娜拉的出走,走出去之后的娜拉,她的出路在哪里?
正如莎菲所追求的爱情和真诚,她爱上了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花花公子,她的出路在哪里?
莎菲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坦率和真诚,渴望每个人都既是完善的自我又是人类大家庭中和谐的一员。然而,这种理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现,而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也不可能完全变成现实。这就是莎菲的形象长久以来能打动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