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1986年10月,一场“地震”从英国开始,又迅速波及了整个世界——“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成为世界上第6个核大国!”泄露此机密的以色列核专家瓦努努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自己的报复计划终于成功了!然而,瓦努努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殆尽,一副冰冷的手铐已套住了他的双手,诱捕他的是一位绝色女间谍。

神秘之地,真相大白

1986年10月5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报》以“迪莫纳,以色列的核弹工厂”为题,用整整两个版面的篇幅,第一次公开报道了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消息。第二天,该报继续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以色列地下核工厂的详细内幕。

这条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爆炸后的冲击波飞向四面八方,各种指责声也从四面传来。大西洋两岸立即引起恐慌!法国外长雷蒙则赶紧出面声明:以色列地下核工厂与法国无关!

阿拉伯世界震怒不已!

在离以色列南部迪莫纳镇约20公里的一片树木葱茏的沙漠绿洲中,有一片建筑群。每天的7点、15点、23点,均有40辆蓝白色的沃尔沃牌大轿车组成的车队,沿着高速公路驶向这里,接送上下班的雇员。这就是以色列的核研究中心。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虽然以色列官方强调,这里只是一个和平利用核能的机构,可是人们一直对此存有疑问。

60年代末期,一位乘坐火车经过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区的新加坡人,曾向报界透露过那次旅行的情况:在一段足有24小时的火车旅程中,每节车厢的车窗必须严密关实,并拉上窗帘。每3名以色列军人为一组,荷枪实弹地监视着本车厢的乘客。乘客不得向外探望,也不准无缘无故在车厢内走动,甚至上厕所也有一名军人持枪跟随。

这样紧张恐怖的旅行,对任何一个旅客来说,都不会是愉快的。同时,它也给人留下一个问号,何以要戒备森严至如此地步?

事实上,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及附近地区的防卫措施远远不止这些,其严密程度实在令人吃惊。整个核研究中心被密密的高压电网所包围。电网内是一片松软的沙子地带,任何人出入,都必然在松软的沙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巡逻的警卫人员和在低空盘旋的直升飞机很快就能发现潜入者。中心附近的小山丘上有固定的瞭望站,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人或车辆的活动,都暴露在一览无遗之下。此外,负责保卫迪莫纳核研究中心的防空导弹部队,有权对未获准许进入这一地区上空的任何飞机开火。比如,在1967年夏末,一架以色列的“海市蜃楼”式战斗机误入该地区上空,竟然被自己人击落。

在核研究中心内部,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了解这里的秘密。他们在受雇时都得到警告,只管自己埋头工作,不要好奇地去打听别人的工作及其性质,也不要对自己岗位以外的工作场所产生任何兴趣,否则起码要判处15年监禁。

一个小小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研究机关,何至于这么神秘?

这个秘密,现在终于被莫迪查·瓦努努揭开了:以色列当局在这儿研制核武器!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愤世嫉俗,出卖情报

瓦努努,1954年出生于摩洛哥的一个犹太家庭。1963年,由于摩洛哥国内反犹情绪日益高涨,他们一家便移居以色列,靠父亲在市场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瓦努努服过兵役,曾是以色列工兵部队的一名坑道兵。退役后,他进入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拉马特阿维夫大学求学。可是,由于物理学两次考试不及格,只读了一年便退学了。

瓦努努成为以色列地下核工厂的雇员纯属偶然。退学后的一天,他偶然见到一条招聘广告,迪莫纳要招收一批技术人员。在一名朋友的鼓动下,他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侥幸通过了政审,那是1976年夏季的事了。

在迪莫纳的培训班里,瓦努努首先接受基础学科的速成教育,取得了核研究中心的第一张通行证。接着,他又接受了核物理学、核化学等专业知识教育,取得了核研究中心的第二张通行证,成为地下核工厂的正式雇员。

1977年8月7日,瓦努努开始正式上班。他逐渐了解到,迪莫纳绝非仅仅是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机构。经过仔细观察,瓦努努发现在核研究中心,有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两层大楼,称为2号楼。从外表看,这个无窗的混凝土建筑似乎与其他大楼没有什么两样,很像一座大型仓库,但是秘密就在这座2号楼里。

如果移开2号楼2层上的一面活动墙壁,就会露出一部秘密电梯。乘电梯下去,地底下竟然有6层之多。这才是迪莫纳核研究中心的庐山真面目——一座相当规模的地下核武器工厂。位于中心的两个控制室,指挥着100多个生产和科研单位。一间密室里陈列着以色列生产的核弹的模型,墙上的图表则清楚地表明了生产进度和制造情况。据说这间屋子只有以色列的总理、国防部长,以及少数高级军官才能进入。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持有安全许可证并能够进入地下核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共只有150名,瓦努努便是其中之一。

瓦努努在进入迪莫纳核工厂后,开始那几年由于工作努力而备受上司的赏识,很快成为工厂的一名技术骨干。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迪莫纳地下核工厂的性质越了解清楚,他就越厌恶这份罪恶的工作。此外,他还参加了巴勒斯坦的学生游行。他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很快引起了工厂有关方面的警觉。1985年终于以他不可靠为由,借精简机构之机将他开除了。

被开除后的瓦努努渐渐由小康陷入困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很快卖掉了他的旧汽车和小公寓,带着一腔愤怒与不满,启程出门旅游。1986年5月,他来到了澳大利亚的悉尼,两个月后,他皈依了天主教。

1986年8月的一天,瓦努努在一座正在油漆的教堂里遇见了格雷罗,两人一见如故。出生于哥伦比亚的格雷罗,是一位很不安分守己的自由派记者,他见多识广,狡诈善辩。同样由于失业,他不得不放下纸和笔,靠给人刷油漆度日。几周之后,他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瓦努努的信任。于是瓦努努决定告诉格雷罗一个秘密:他身上带着他在迪莫纳核中心上夜班时偷偷拍摄的两个彩色胶卷。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格雷罗听后大吃一惊,这可是个掉脑袋的事情呀!但他马上又想到这也是个赚钱的良机,于是就劝瓦努努将其经历和胶卷卖钱,这对瓦努努来说求之不得。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出卖情报的勾当。格雷罗为了能分一杯羹,毛遂自荐做了瓦努努的“捉刀人”。他们一道与数家国际出版机构联系,表示愿意以5万美元的身价出卖一条轰动世界的内幕消息,但是,他们到处吃闭门羹,因为无人相信无所不能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会允许掌握核情报的人出境自由活动,甚至公开叫卖。

虽然这件事本身令人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报界制造爆炸性新闻的良机。最后,英国的《伦敦泰晤士报》决定碰碰运气 《伦敦泰晤士报》的老板鲁伯特·默多克,派他的得力干将、颇具慧眼的记者彼得·霍纳姆前往悉尼,与以色列人会面,并评估其故事的真实性。

霍纳姆一到悉尼,立即把瓦努努请到一家最好的餐馆盛情款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霍纳姆巧妙地向他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很快就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尽管如此,当他们向霍纳姆出示这些照片时,这位物理学硕士学位的获得者还是惊得目瞪口呆。霍纳姆认为有必要将瓦努努带往英国,做进一步调查核实,并要求购买独家刊登这个故事和这些照片的权利。瓦努努开价5万美元,霍纳姆略一思索,并没有还价,一笔交易就这样做成了。

瓦努努手上有60多张照片,有些是在他称为“麦昌2号”的大楼内拍摄的。瓦努努拍摄的照片提供了这座秘密反应堆的近景,首次证明外界早就盛传的消息:以色列正在制造高级热核武器,也许还包括了氢弹或中子弹。

有些照片显示了走廊、实验室、储藏室以及控制面板的画面。有趣的是,瓦努努还拍摄了一张阳台的照片。瓦努努说此阳台是供参观者用的,当然,来访者只限于高级军官、国防部要员、政府总理。这张照片显示了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正站在平台上看下面“生产车间”的情景。瓦努努证实,以色列的迪莫纳中心是由法国建造的,制造核弹的设备也是由法国人安装的。

他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还表明,50年代末期,由法国提供的26兆瓦反应堆,此时已被以色列方面提高到150兆瓦。可是以色列对外宣传一直否认它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伦敦泰晤士报》请了专家和物理学家研究那些照片,并分析瓦努努所回忆的“流量、尺寸、温度”和其他有关数据,最后得出令世界震惊的结论:以色列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出100枚以上中型核炸弹。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面对这活生生的事实,专家和报社都相信瓦努努没有撒谎,并认为他的故事将成为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新闻。

美女出征,技师失踪

然而正在报纸大肆报道以色列核武器事件的时候,提供消息来源的瓦努努却突然神秘失踪了。伦敦警方是在10月7日,即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消息刊登两天之后,将他正式列入重要失踪者名单的。事实上,从9月30日起,人们就再也没有看见过他。

最后一名看见瓦努努的人向伦敦警方反映说,当时瓦努努还没有与旅馆结算账目,《伦敦泰晤士报》也还没有付给他应允的酬金。不过后来警方到瓦努努最后居住的蒙巴顿饭店调查时,发现他是结算了账才离开旅馆的。这就更令人奇怪了。

瓦努努突然神秘失踪,与他提供的以色列拥有核弹的消息一样,再次引起国际上的轰动与关注。然而事隔不久,人们便普遍认为,瓦努努肯定是被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绑架回国了。

英国国会一些议员要求撒切尔夫人派人调查此事。英国驻以色列大使威廉·斯奎尔也要求以色列政府作出解释,瓦努努是怎么回到以色列的——因为绑架显然是违反国际法的。

瓦努努在悉尼的好朋友,10月23日从澳大利亚专程去以色列寻找瓦努努。虽然他到处碰壁,没能见到瓦努努,但他说,他可以肯定瓦努努被关押在特拉维夫东南一个戒备森严的监狱里。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最初,以色列矢口否认瓦努努失踪一事与它有任何牵连。然而在舆论的重重压力下,1986年11月9日,以色列内阁正式宣布,瓦努努被关押在以色列的某个监狱里。针对国际上谴责以色列绑架瓦努努一事,以色列一再强调,瓦努努是“自愿地”、“合法地”回到以色列的。

根据以色列电台的广播,瓦努努将以间谍罪和叛国罪论处,按照以色列现行法律,他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瓦努努有一个女朋友,名叫朱迪·茨姆尔,她是个美国人,在以色列一家医院里当护士。当路透社记者找到她,她却表示对瓦努努在监狱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因为当局不准许家属亲友去探监。

后来,以色列的《话报》终于揭开了这块神秘的面纱:以色列不久将对瓦努努进行秘密审讯,并为他指定了辩护律师安蒙·茨赫尼。在以色列机关的安排下,茨赫尼于这年的11月11日见到了狱中的瓦努努。

那么,瓦努努怎么会在他披露消息后,进了以色列的监狱呢?

原来这又是“摩萨德”的“丰功伟绩”。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瓦努努最初是把迪莫纳核工厂研制的秘密告诉自由派记者格雷罗的,不过格雷罗并非仅仅把这个消息出卖给《伦敦泰晤士报》一家报社。此外,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派人去以色列去核实瓦努努所提供的消息时,无疑也把瓦努努给暴露了。

当以色列“摩萨德”局长艾德莫尼得知这一消息后,惊讶万分,他火速调兵遣将,寻找这名叛国者,一面立即向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汇报。他接到艾德莫尼的汇报后,也非常震惊,立即与外交部长拉宾和国防部长沙米尔磋商,最后决定:立即逮捕叛国者瓦努努,无论他逃到哪里,都必须缉拿归案,绳之以法!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摩萨德”的肩上。

多少年来,“摩萨德”导演了一幕幕惊世骇俗的活剧,无论是万里追杀艾希曼,还是跨国奔袭恩德培机场,无不取得圆满成功,它的行动范围几乎遍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且,它的每一次重大行动,几乎都是一击得手,然后全线撤退。其成功率之高,令美苏两大顶尖高手也自愧弗如。这次追捕瓦努努,“摩萨德”能再现昔日的辉煌吗?

老谋深算的艾德莫尼素以有恒心、办事谨慎著称。但艾德莫尼仍旧不敢有丝毫大意,因为总理命令“摩萨德”不得在英国触犯法律。总理并不想为此事得罪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损害以英合作。

然而,困难难不倒艾德莫尼,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他手中握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英国情报机关愿意协助,这是多年以英情报合作的“副产品”;二是瓦努努好色。基于后面这个条件,这次的任务最后落到一个女间谍身上,她就是魅力无比的谢丽尔·本托夫。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谢丽尔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以色列姑娘,从小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长大。她对犹太人的政治事务一直很热心,并对以色列的事业坚定不移。在美国念完高中后,17岁的谢丽尔便毅然去了以色列,随后即加入了以色列先锋战斗队的一个组织,专门从事以色列新占领区的安全保卫工作。1985年3月,25岁的谢丽尔和以色列军事情报局的一名少校奥弗尔结为夫妇。

按照“摩萨德”的分析,一名孤身客居异国他乡的男子,是很难抵御得住如谢丽尔这样的美女的诱惑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摩萨德”的设想完全正确。

1986年9月20日,也就是以色列制造核武器事件见报前两周,伦敦的维多利亚埃克尔斯酒店,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客人。她身高1.77米,体态丰腴,容颜美丽,身材诱人,一头浅色的金发,嘴唇稍厚,却更显得性感。她戴一顶棕色的软毡帽,穿一套棕色的薄花呢衣裙,脚蹬高跟鞋。在酒店总服务台的登记簿上,她用的名字是辛迪·汉宁,年龄22岁,家庭地址为美国佛罗里达。事实上,这位用化名住进209号房间的美国姑娘,就是以色列“摩萨德”派出的特工谢丽尔。

这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将拟见报的材料全都送给了以色列驻伦敦的大使馆。 “摩萨德”认为一切都已成定局,于是指示谢丽尔采取行动。

9月24日,无所事事又心绪不宁的瓦努努来到莱斯特广场散步。当他经过广场边上的一家迪斯科舞厅门口时,发现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美貌女郎正在向他暗送秋波。她那妩媚的微笑和动人心魄的目光,既充满柔情蜜意,又似乎满含着鼓励。瓦努努情不自禁地向对方报以微笑,在门口踌躇片刻后,他终于鼓足勇气走向那位素昧平生的女郎。那女郎虽然略带羞涩,却又含情脉脉地主动与瓦努努攀谈起来,最后居然接受了瓦努努的邀请,与他一起喝咖啡去了。

这次意外的艳遇,使瓦努努欣喜万分。他不仅了解到这位女郎名叫辛迪·汉宁,是从美国佛罗里达来的美容师,而且感觉到,这位自称刚刚离婚,到欧洲来散心的美女,似乎对自己已一见倾心。分别时,她对他显然有着一种只有情人才会有的眷恋之情。

在谢丽尔美色的诱惑下,瓦努努很快就中了圈套。第二天,两人又约会了。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一直泡在一起,两人已经亲密到难分难舍的地步。不过使瓦努努感到不满足的是,辛迪始终不告诉他自己的住址,也不肯与他发生关系。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谢丽尔在短短数天内使瓦努努对她神魂颠倒之后,便开始策动他离开英国。一方面,她以《伦敦泰晤士报》迟迟不发表他提供的消息和照片为由,来瓦解瓦努努的意志;另一方面,她又表示愿意和他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同居,以此为诱饵劝说瓦努努离开英国。

起初瓦努努一直不愿意轻率地离开英国,因为他深知离开英国后处境危险。谁知9月28日,英国的《星期日镜报》忽然刊登了哥伦比亚记者格罗雷提供的一条消息,说是以色列的一个核专家瓦努努,将有关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情报卖给了《伦敦泰晤士报》,同时该报还刊登了一张瓦努努的照片。更加糟糕的是,《星期日镜报》还含沙射影地宣称,瓦努努提供的那些材料的可靠性很值得怀疑。

当这个消息传到瓦努努耳朵里后,谢丽尔抓住时机,再次劝说瓦努努离开伦敦,并且威胁说,以后不管他走到英国的任何地方,英国人都会从照片上认出他并嘲笑他。与此同时,她买了一张去罗马的飞机票,进一步逼瓦努努说,既然瓦努努一定不肯离开伦敦,那么他俩的缘分就到此为止,她将于第二天飞到罗马的姐姐家去。

陷入情海的瓦努努此时忘了一切,俯首听从谢丽尔的安排。

9月30日,他向《伦敦泰晤士报》打了个电话,说自己一定要离开一段时间,并答应将于10月2日再返回伦敦。这样,谢丽尔又替瓦努努买了一张去罗马的双程飞机票。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9月30日下午2点10分,瓦努努跟着谢丽尔登上了飞往罗马的班机。当他们到达罗马,并在谢丽尔的指引下进入“姐姐”家的大门后,早就等在那幢公寓里的“摩萨德”人员立即从背后冲出,将瓦努努打昏过去,然后给他灌了迷药……当他渐渐苏醒过来时,发觉双手已被紧绑住。随后,他被扔在一艘高速快艇上,就这样,他被绑架回了以色列。

叛徒伏法,疑点犹存

瓦努努被关入以色列的某监狱之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都被切断了,有关他的消息几乎不为人知。他试图公开事件的真相,在一次乘车去法院出席听证会时,他将双手手掌贴在车窗上,手掌上的字马上被记者们发现了。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于1986年9月30日在意大利的罗马被劫持。当时我乘英国班机到罗马……”。由于手掌面积有限,因而无法详细说明事件的经过。虽然后来获得了通信的权利,但受到严密的监视和检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他从监狱里只发出过两封信。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1988年3月24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再次秘密审讯瓦努努。迫于舆论的压力,法庭接受了世界各国20名科学家联名替瓦努努辩护的请求。这20名科学家中,有12人曾经荣获诺贝尔奖。这20名著名科学家强调瓦努努是一位具有良知的科学家,他为自己曾经参与制造核武器而困扰、悔恨,因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折磨。而且,他决定将有关以色列核武器的秘密告诉舆论界,是为了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和压力——他是凭良心去做的。

瓦努努的辩护律师费尔德曼也为被告做了辩护。辩护律师认为,瓦努努将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秘密在报纸上公开出去,是为了让以色列人民警惕和防止核战争。

1988年3月27日,法庭对瓦努努进行了宣判,法庭确认瓦努努犯了“叛国和间谍罪”,本应判处死刑,但是考虑到国际上20名著名科学家为其申辩,因此决定判处瓦努努18年有期徒刑。

粉红色的陷阱:以色列核专家泄密,“摩萨德”绝色女谍跨国诱捕

瓦努努虽然于2004年获释,但是以色列政府禁止瓦努努离境并不允许他与任何外国人联系,理由是他依然掌握着可以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构成危害的机密信息但世界上对瓦努努评价颇高,瓦努努曾多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包括在2004年。至于女特工谢丽尔,她完成了任务后,就从此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最后到底去了哪里,我想应该是经过洗白,重新融入新的生活了。

上一篇新闻

为了活命,挥刀自宫,练就“葵花宝典”,如此“侠气”,让人目瞪口呆

下一篇新闻

世界之大我想去看看 全球城市榜之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